第九章考入縣城中學

孟惜橋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縣城中學,在家鄉孟莊是一件十分轟動的事情。也是他人生的轉折點,夢想新生活的開始。

聽說孟惜橋考入了縣城的中學,孟莊的人是人人仰慕、稱讚。

“老孟家這小子有出息了,人家是怎麼長的呢?”

“人家他爹也是文化人,老子英雄兒好漢嘛!”

“該着他老孟家走時運呢。”

“別管怎麼說,他是咱孟莊第一個考入縣城中學的人。在古時候也算是中舉了。全村人的驕傲。”

孟莊人是交頭接耳,街談巷議。孟惜橋一時成了中心人物。

隊長高路德和二婚媳婦那拉花,提着禮品點心,來到孟家。

隊長高路德對孟惜橋說:“小子,有能耐,給你爹長臉。上學有啥困難給我說,隊上幫你解決。隊上給你拿錢上學也行!”

孟惜橋心裡很感動。

隊長二婚媳婦那拉花說:“惜橋跟咱家二閨女二秀是同歲的。從小就一塊長大。惜橋還常常跑咱家來找咱二閨女玩。還躲在牆角黑地裡過嫁嫁。現在說起來咱家二閨女還羞羞的呢。惜橋啊,俺二秀心裡還想着你呢。”

隊長覺得這是很明顯地有意巴結孟惜橋,就說:“惜橋啊,你去了縣城身份高了,可別忘了咱這些頂着高粱花子的老農民啊。咱這農家的閨女俊呢,心眼實!”

孟惜橋不知道回答什麼好。孟惜橋的母親郝纖蘿,就把隊長兩口子客氣地讓進屋裡。

父親孟丙田也爲兒子的事高興和榮耀,並積極籌劃準備。

村裡住着一個退隱的老幹部,據說當年在東北某地做過縣官,退休在家。算歸隱田園了吧。

在孟莊村裡算個聖賢之人,村裡有大事小情就問問他。但是這個老人脾氣有點古怪,不愛管閒事。要是能求他給你出一計,那算是拜佛了。

孟惜橋的父親孟丙田決定領着兒子去拜見一下這位聖賢之人。

爲什麼非要拜他呢?這老爺子有一個女兒,在縣城工作,這也是孟莊村唯一一個在縣城工作生活的人。

孟惜橋去縣城上中學,要是能得到老爺子女兒的幫助那是最好。一個孩子到那麼遠的縣城,有個本村的老鄉親關照一下,家裡的大人放心。

孟惜橋的父親就帶上禮物領着兒子,擦黑來到老爺子家門口。

孟惜橋聽說過這位本村的賢達之人。

那還是孟惜橋在本村上小學的時候,忽然有一天同學們傳說,本村在外地的一個大官搬回村來了。同學們都跑着去看。孟惜橋也去了。

他們跑到這位大官的老宅去看熱鬧。那是孟惜橋第一次見到這位大官的模樣。

這位大官個頭不矮,挺胖的,挺有派頭。花白的頭髮,大臉盤子挺慈祥。皺紋堆壘,飽經風霜。一看就是經過世面的人。

孟惜橋挺尊敬這位老者。聽人說,這位老者姓文,叫文倡達。出外已經四十多年了。算榮歸故里了吧。

今天父親領着他來拜見這位村裡的聖賢,心裡有點忐忑,不免有敬畏之情。

文倡達老人搬回村裡來住,又重新修了宅院。因爲長期不在家,老宅年久失修不能住人了,不修不行。

最顯眼的是新蓋了門樓,紅磚瓦結構,看上去還是很氣派的。

孟惜橋走到這門樓下,扯了扯父親的衣角,悄聲說:“爹,咱用得着去拜見他嗎?”

“咋用不着?你該着喊他爺爺,你是孫輩。你考上了縣城中學,是咱村裡有文化的人,咋不去拜見一下咱村這位聖賢?”

“爹,我怵頭。”

“你也算是咱村裡出頭的人了,怵頭啥?”

“說不上來,就是不情願去見他。”

“傻小子。文老爺子有個獨生閨女,叫文玉,在縣城工作。你去縣城中學上學,要是經文老爺子介紹和文玉認識了,她會幫你的。”

“我覺得沒必要。”

“瞎,你這孩子,沒一點社會經驗哩。聽爹的安排。”

孟丙田拉住兒子的手,就進了文家大門。

文倡達老爺子豁達,消息還挺靈通,已經知道本村出了個秀才,考入了縣城中學。所以見了孟丙田父子很是熱情。

“丙田呢,來來,坐。”

然後拉住孟惜橋的手,笑着說:“這就是惜橋,一表人才啊!考入縣城中學,就跟中了秀才一樣,值得慶賀。”

這時候,文倡達的夫人,一個很乾淨的小老太太,托出來一盒點心,放到桌上。

文倡達說:“丙田呢,這是一盒點心,文玉從縣城買回來的。你走時拿着,算我給惜橋祝賀的禮物。禮輕情意重啊。以後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就說話。”

孟丙田受寵若驚,急忙招呼孟惜橋:“還不快謝謝文爺爺和奶奶。”

孟惜橋就連忙給文倡達夫婦鞠躬:“謝謝爺爺奶奶。”

文倡達呵呵地笑,說:“是個有出息的小子,知書達禮,前途不可限量。”

孟丙田父子受到文老爺子的熱情招待,很是滿足。

坐下說了一會兒閒話,就轉到了正題上。

孟丙田就說想託文老爺子把兒子孟惜橋介紹給在縣城工作的文玉認識,叫他文玉姑姑照顧着點。一個小孩子孤身在縣城上學,家裡大人不放心呢。

文倡達很豪爽,滿口答應,說:“好說,好說。我給你寫張紙條,你們去縣城找文玉,叫惜橋認認她,有事就去找他姑。”

文倡達說辦就辦,伏身在桌上就寫了一張紙條,交給孟丙田:“丙田呢,去了給文玉捎句話,說她娘想她了,有空回家來看看。”

得,這事算辦妥。孟丙田父子很是高興。千恩萬謝,告辭出來。

天已經黑了,那時候沒有路燈,但各家各戶都透着光亮。天上有一彎月亮,掛在東邊的樹梢頭。

孟惜橋說:“爹,這個文老爺子還挺好說話,像個當過大官的樣。”

“那是啊。說當年他在東北當過縣長。有一次發大水,抗洪救災,爲搶險救人腿受過傷。也是有功之人。”

“爹,他女兒文玉在縣城幹嘛工作?”

“叫文玉姑姑。在副食品商店上班。我打算給你買輛好一點的自行車,到縣城舊自行車市場,順邊帶你去見見你文玉姑姑。”

“我真的需要她照顧嗎?”

“你一個小孩子,在那麼大的縣城,不需要個熟人照顧嗎?有點大事小情你可以找她。會幫你的。”

“嗯,我知道了。”

到了家母親做好了晚飯。吃飯的時候商量給孟惜橋買輛自行車的事,定在縣城大集。大集上有二手自行車市場,價格還比較偏宜。

孟惜橋就一門心思撲在買自行車和上縣城上學的事上。當時在農村,在鄉下人的心理裡,能夠去縣城上學和工作,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是很有面子的。人們都會羨慕。孟惜橋儼然就成了全村人的驕傲。

縣城大集這一天,母親郝纖蘿早早起來做熟了早飯,父親孟丙田換上了很少穿的半新的中山裝,母親給他拿出錢來裝兜裡。一遍又一遍囑咐要帶好孟惜橋,長長見識。

他們爺倆坐公交汽車去,因爲回來要買自行車騎回來。就不能騎自行車去了。

好在從孟莊到縣城也就三十幾里路,坐汽車一個小時的事。孟丙田已經計劃好了行程安排。

到了縣城第一步就是趕往縣城二手自行車市場,早早來好等輛價格偏宜的好貨色。在當時二手自行車還是非常搶手的,因爲新自行車要憑票購買,一般農戶是買不到的。只有幹部和有門路的才能買到。像孟丙田這樣的農戶也就到二手自行車市場買輛舊自行車。

他們到了二手自行車市場,早晨的晨霧還沒有散盡。市場在一個大院裡,有三三兩兩的貨主已經出攤了,買賣不忙,來購買的客戶還不是很多。他們蹲在牆角抽菸。有抽旱菸葉的,也有抽菸卷的。煙味嗆人。因爲抽的都是劣質菸草。

孟丙田領着孟惜橋轉,挨個上前搭訕問價。這一回父親給孟惜橋的權力很大,有孟惜橋看貨,相中沒相中,買還是不買有孟惜橋做決定。原因很簡單,孟惜橋要用,孟惜橋是全村第一個考入縣城上中學的人。也就是個很有能力的人了。父親開始尊重他。不再把他看作不懂事的小孩子。

他們轉了一圈,孟惜橋沒相中一輛自行車。在一段矮牆下,父親蹲下抽菸。爲了上縣城來,父親特意買了一包劣質菸捲。平時在家是抽旱菸葉的。

父親不知道在想什麼。孟惜橋不是考上了縣城中學眼眶子高,而是他想買一輛輕便實用的自行車。因爲以後上縣城來上學,他就要騎新買的自行車了。來回也幾十里路呢,像他這年齡段的人騎這麼長的路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第二點就是品相儘量的要好看一些。他也是上縣城上學的人,回村出外騎的車要好看,不能再跟他那輛用鐵管焊成的破自行車似的了。

首先要有剎車,剎車要精準。騎那麼長的路程,上坡下坡,縣城裡人流穿梭,剎車不靈要出事故的。這一點非常重要。再就是要有按鈴,就是自行車鈴要響。在人員密集的地方好提醒行人注意安全。另外還有小小的一點,孟惜橋也特別注重,就是自行車後座上要有個帶彈簧的夾東西的夾子。不知道孟惜橋爲什麼有這種需求。

總之在買自行車的事情上,孟惜橋是很挑剔的。他心裡暗暗定下了他的標準。父親雖有自己的想法,也得耐住性子,聽從孟惜橋的。

第四十七章投資項目第四十九章多雨的秋季第七章拾黃豆第五十五章文軒文殊第五十一章累第四十四章昔日同學第二十五章幻滅第五章厭學第七章拾黃豆第五十八章鄉下別墅第二十七章婚姻的遭遇第五十四章西河水嗚咽第二十章文化館第四十三章恢復第五十三章回城看病第五十章六畝花生第四十四章昔日同學第四十八章醫院檢查第十一章最重要的人忘了第十章準備第三十章安家第十五章那些事第四十二章看病第五十六章東陽市場小吃店第四章耿邊雲第三十五章大年三十第四十四章昔日同學第三十章安家第八章青梅竹馬第五十五章文軒文殊第三十一章養家餬口第四十一章患難真情第二十九章一家人第五十八章鄉下別墅第一章上學路上第五十三章回城看病第五十四章西河水嗚咽第四十八章醫院檢查第八章青梅竹馬第五十八章鄉下別墅第四十章回家第五十二章各有心思第十五章那些事第二章母親第四十一章患難真情第三十五章大年三十第二十一章快速升溫第十章準備第二十八章孟惜橋的勇氣第五十三章回城看病第三章隊裡第十二章新生入學第二章母親第十一章最重要的人忘了第四十章回家第二十六章異國他鄉第三十五章大年三十第五十二章各有心思第二十一章快速升溫第九章考入縣城中學第四十八章醫院檢查第四十三章恢復第二十八章孟惜橋的勇氣第十九章相戀第三十六章彭燕省第三十二章新生活第四十二章看病第十三章同學差異第一章上學路上第三十三章溫馨第二十一章快速升溫第二十九章一家人第八章青梅竹馬第四十五章往事依稀第三十三章溫馨第五章厭學第四十章回家第三十章安家第二十二章唱歌成癮第三十六章彭燕省第三十一章養家餬口第二十八章孟惜橋的勇氣第四章耿邊雲第四十章回家第八章青梅竹馬第十一章最重要的人忘了第三十三章溫馨第二十二章唱歌成癮第二十一章快速升溫第十二章新生入學第九章考入縣城中學第三十四章回家過年第五十七章住院治療第十九章相戀第五十一章累第四十章回家第四十二章看病第十四章憶城
第四十七章投資項目第四十九章多雨的秋季第七章拾黃豆第五十五章文軒文殊第五十一章累第四十四章昔日同學第二十五章幻滅第五章厭學第七章拾黃豆第五十八章鄉下別墅第二十七章婚姻的遭遇第五十四章西河水嗚咽第二十章文化館第四十三章恢復第五十三章回城看病第五十章六畝花生第四十四章昔日同學第四十八章醫院檢查第十一章最重要的人忘了第十章準備第三十章安家第十五章那些事第四十二章看病第五十六章東陽市場小吃店第四章耿邊雲第三十五章大年三十第四十四章昔日同學第三十章安家第八章青梅竹馬第五十五章文軒文殊第三十一章養家餬口第四十一章患難真情第二十九章一家人第五十八章鄉下別墅第一章上學路上第五十三章回城看病第五十四章西河水嗚咽第四十八章醫院檢查第八章青梅竹馬第五十八章鄉下別墅第四十章回家第五十二章各有心思第十五章那些事第二章母親第四十一章患難真情第三十五章大年三十第二十一章快速升溫第十章準備第二十八章孟惜橋的勇氣第五十三章回城看病第三章隊裡第十二章新生入學第二章母親第十一章最重要的人忘了第四十章回家第二十六章異國他鄉第三十五章大年三十第五十二章各有心思第二十一章快速升溫第九章考入縣城中學第四十八章醫院檢查第四十三章恢復第二十八章孟惜橋的勇氣第十九章相戀第三十六章彭燕省第三十二章新生活第四十二章看病第十三章同學差異第一章上學路上第三十三章溫馨第二十一章快速升溫第二十九章一家人第八章青梅竹馬第四十五章往事依稀第三十三章溫馨第五章厭學第四十章回家第三十章安家第二十二章唱歌成癮第三十六章彭燕省第三十一章養家餬口第二十八章孟惜橋的勇氣第四章耿邊雲第四十章回家第八章青梅竹馬第十一章最重要的人忘了第三十三章溫馨第二十二章唱歌成癮第二十一章快速升溫第十二章新生入學第九章考入縣城中學第三十四章回家過年第五十七章住院治療第十九章相戀第五十一章累第四十章回家第四十二章看病第十四章憶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