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退守長城

賀蘭山體巍峨雄偉,峰巒疊嶂,崖谷險峻,青銅峽處在賀蘭山的東南端斷層帶,東西山谷走向,峽谷岩石逞青銅色,兩岸的山體懸崖高萬仞,峽口極窄,有一線天的雄奇。

陳郗、樊噲先後率領左路軍、先鋒軍餘部撤入了青銅峽,向隴西長城退去。

後面有匈奴騎兵追擊而來,人數在四萬左右,清一色的重甲騎,這些騎兵都是在破城之後,一支精銳的甲騎軍,奉命追殺漢軍,而主力大軍則在後面收拾戰場,要商議過後再決定進軍隴西長城行動。

埋伏的青銅峽山端的漢軍將士,見匈奴大軍沒有跟來,按兵未動。

陳平手持望遠鏡,觀察當前情形後,傳令道:“匈奴先鋒軍人數太少,還不是動手時機,所有將士沒有本將軍命令,不得擅自行動,待匈奴大軍過了青銅峽,再聽號令!”

神機營的將士就這樣守株待兔,埋伏在懸崖山林之間,等待時機成熟。

匈奴西域聯軍佔據了賀蘭關之後,發現賀蘭關城關內遭到了破壞,幾乎沒留下什麼有用的東西,倉庫都是空蕩蕩的,沒有糧草和軍餉,兵器和箭矢都帶走了,西域人大失所望,滿腹牢騷,爲這一個雄關喪失了那麼多精銳的戰士感到惋惜和不值。

相反,冒頓單于卻甚是高興,將賀蘭關掌控在手中,等於搶佔了西川的門戶,堵住了漢室進入西域的關隘,匈奴人從此可來去自如,而漢軍卻不能再從西面出川了。

賀蘭關的作用,不在於它儲存多少金銀珠寶,而是它的地理位置乃軍事要塞,兵甲必爭之地!

冒頓單于招集麾下將領以及西域將軍、使者共聚一堂,商議出兵對策。

“諸位,今日我聯軍撕破了漢軍的防線,奪取了賀蘭關,重新佔據了賀蘭山,一雪當年秦人驅除遊牧人的恥辱,眼下西川漢室就在我們的眼皮底下,只要大軍揮進,西川唾手可得,你們說,我們要不要進攻!”冒頓大喝道。

“殺入西川,搶光金銀和女人!”西域使者和匈奴將領都歡呼起來。

冒頓單于哈哈大笑道:“有志氣,都是爺們兒,咱們已經殺到漢室的國門口,只要再攻陷長城關,就能進入老秦人的河西地,到時大軍長驅直入,直搗函谷關,關外的南盟軍統帥項雲,乃是本單于結拜兄弟,用兵五十萬衆,到時候一起平分中原,指日可待!”

“單于的兄弟?南盟軍統帥項雲?”

“就是黑水城的項族族長的次子,項雲二少爺?”

“據說這項雲可是漠北驕子啊!”

西域將領和使者議論紛紛,本來對瓜分中原還大有顧及,此時聽說項雲成了中原南盟軍的統帥,還擁兵五十萬衆,加上漠北的精兵團和散佈在西域中亞的傭兵團,漠北勢力不容小覷,特別是與冒頓單于還是結拜兄弟,幾方實力加在一起,足以橫掃中原和西亞任何帝國了。

“單于,你發話吧,要如何出兵,我們都莫不從命!”

“烏茲國願跟隨單于進攻西漢!”

“大月國願往!”

“不破西川,精絕國是不罷休!”

西域使者爭先恐後,紛紛表示效命,好能在瓜分中得到更多惡好處與利益。

冒頓單于揮手製住喝聲,說道:“諸位,本單于已派出先鋒騎軍,乘勝追擊,已抵達了長城外駐紮,並派了探子四處察看周圍峽谷地形,沒有異樣情況,我們可以放心進軍,趁着漢軍兵敗,士氣低沉,一舉拿下隴西長城關!”

“但峽谷難行,我後方軍營糧草並不帶入峽谷內,而是儲備的後方,一旦形勢不利,退可守賀蘭關,抵擋漢軍出關,因此,本單于決定,親率十萬匈奴勇士,五萬西域勇士,進攻西川,其它數萬人馬暫時留守賀蘭關,作爲儲備大軍,聽候調遣!”

“我等聽候單于調遣!”在利益面前,這些西域將領光想着如何瓜分西川,沒有絲毫進兵異義。

“那好,就這樣決定了,須卜轂拔明日點兵,出兵討伐西川,拖昆木帶兵留守!”

“遵命!”右賢王、大都尉起身領命。

冒頓單于點頭道:“都下去準備吧,明日一早,大軍進入峽谷,進攻長城!”

……

龍天羽回到長城內,就開始佈置伏兵和挑選反攻的精兵,曹參帶精兵兩萬,晁勇、馬一超任副將,到西北面的山麓設伏去了,杜青雲、袁英則挑選精銳騎兵三萬,全副武裝,等待時機一到出城關正面破敵。

陳郗、樊噲、酈琰兩路軍的將領先後撤回長城關內,與大軍匯合,留守在賀蘭關的五萬兵馬激戰了一個時辰,只損傷三千人,卻斬敵一萬,可謂不小的戰績。

東方紅日奮力崛起,晨曦射來,霞光萬道。

龍天羽站在長城烽火城樓上,城樓東、西對稱,面闊三間,周圍有廊,三層歇山頂高六丈,氣勢雄偉。關城四隅有角樓,高兩層,形如碉堡。

遠眺着連綿起伏的賀蘭山,山的西端,就是西域荒漠和茫茫草原,中原的邊陲所在,古往今來,多少異族與中原人的征戰在此發生。

他的身後,站立着張良、墨蘭、上官鴻、吳清庵、諸葛玄奇、甄子陽、端木清、韓月如幾人,由於武將全部去調動兵馬,準備迎戰去了,唯有這些文謀和客卿跟在漢王身側。

遠遠眺望,長城猶如一條長龍盤臥着,越羣山,經絕壁,蜿蜒盤繞,起伏在崇山峻嶺之巔,無限延伸,氣勢雄偉,令人驚歎。

史書記載:“大興師徵之,則遁逃伏慝,不可得而誅也;師還則寇鈔又起;留卒戍守,則勞費不資,故惟有築長城以防之。”

長城最早修建於戰國時期,由於當時戰國七雄混戰不休,無暇北顧,使草原上游牧民族得以發展壯大,不斷掠奪秦、趙、燕三國北部邊境,秦國之北有義渠和匈奴,趙國西北有林胡、樓煩,燕國北界有東胡,當時這三國還是步兵和戰車,行動緩慢,戰鬥力低下,日行三十里,根本就抵擋不住遊牧民族的進攻,於是開始修築烽火臺和長城防禦。

凡是修築關城隘口都是選擇在兩山峽谷之間,或是河流轉折之處,或是平川往來必經之地,這樣既能控制險要,又可節約人力和材料,以達“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效果。

修築城堡或烽火臺也是選擇在險要之處,至於修築城牆,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形,此處隴西長城都是沿着山嶺的脊背修築,從城牆外側看去非常險峻,內側則甚是平緩,有“易守難攻”的效果。

龍天羽身處在歷史環境中,兩年下來,整個人的思想已漸漸同化,彷彿自己成爲這個時代的一份子,登樓眺望,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想到江山美人在手,睥睨天下英豪,心中無比開闊,感慨道:

“秦時樓堞漢家營,匹馬高秋撫舊城。

鞭石千峰上雲漢,連天萬里壓幽並。

東窮碧海羣山立,西帶黃河落日明。

且勿卻胡論功績,英雄造事令人驚。

賀蘭關塞阻胡虜,立馬西疆第一峰。

日暮長河盤大漠,天晴外部數疆封。

千里堡堠傳烽火,出塞山川作勢雄。

百萬空弦嗟往事,一統山河翱飛龍。”

周圍的謀士客卿聽了漢王的詩句,渾身熱血激動,心涌澎湃,涌起震撼之感。

張良、上官鴻、吳清庵、諸葛玄奇、甄子陽等人咀嚼這詩文,深受鼓舞和激勵,被詩的雄渾氣勢所折服,而墨蘭、端木清、韓月如三女眼眸更是異彩連連,泛着星光,融入這股英雄氣勢中,有些迷醉了。

“報——”一名斥候從角樓下奔上石階,急促道:“啓稟漢王,匈奴大軍已經糾集完畢,正朝着青銅峽進發,一個時辰後,先鋒人馬就能抵達長城外,與城外的騎兵匯合了。”

“匈奴大軍有多少兵馬?”龍天羽轉過身,皺起眉頭問道。

“回漢王,匈奴分有前、中、後三路軍進入峽谷,每路至少五萬人,總共不下十五萬人馬,目前第一路軍已經進入青銅峽!”

龍天羽聞言大喜道:“太好了,二十萬兵馬,已經是匈奴和西域聯軍的精銳主力了,以目前敵軍的總兵力,至多有數萬人駐守在後方守護糧草,照顧傷員,等主力全部過了峽口,斷了匈奴的後路,敵軍陣腳大亂,到時候匈奴無糧草補給,士氣低沉無心戀戰,自然就要逃命了,那時就是我漢軍全殲匈奴和西域聯軍的時刻了。”

就在漢軍商議如何反擊匈奴大軍的時候,冒頓單于率領第二路軍已經進入了青銅峽,大將、都尉、大當戶、骨都侯、及千戶二十四長跟隨在單于王左右,親軍護衛個個彪悍兇猛,在前後左右以嫺熟的步伐保持着一致的步調隨護前行,浩浩蕩蕩進入峽谷內,朝着長城的方位進發。

埋伏在峽谷兩端的懸崖牆壁上的神機營將士,沒有陳平下令,一動未動,軍紀嚴密。

陳平端着望遠鏡俯視下方,刻畫草原薩滿圖樣的大旗迎風招展、獵獵有聲,隊伍中央一隻馬隊隊列雄渾威嚴,馬刀槍閃爍着鋒寒的光芒,殺氣彌天,顯示出這支隊伍地不同尋常和彪悍善戰。

陳平看到了冒頓單于的座駕以及周圍的護衛架勢,隱隱猜到了冒頓單于,但他仍沒有下令伏擊,因爲一來沒有把握全殲了下面的人馬,二來還有第三路大軍尚未進入峽谷,除掉單于不是目的,草原還會有新的單于頂替,只有消滅匈奴主力人馬,大傷匈奴的元氣纔是根本。

等第二路匈奴聯軍過去半個時辰,第三路匈奴甲騎浩蕩進入峽谷,毫無防備地途徑青銅峽,這是最後一波人馬了,陳平傳令道:“點火炸山!”

軍令傳出口,片刻之間,就聽的轟隆隆一陣炸響,地動山搖,彷彿整個山谷就要崩塌了一般,岩石山體呼嘯崩落,砸向山谷內的匈奴騎兵。

第五章 匈騎來襲第二章 引虎入甕第四章 搭救月兒第十章 後嗣之憂第七章 血戰騎兵第一章 晉級劍師第十一章 漢衛相爭第九章 仙女獻身第五章 小翎飛刀第一章 月神舞女第十一章 破解棋局第五章 梓潼之戰第六章 破處梅花第五章 秦宮伏殺第五章 暴秦滅亡第十一章 橫掃北國第三章 藕斷絲連第十一章 命懸一線第一章 晉級劍師第四章 霸王隕落第六章 暴風雨前第十一章 手刃逆賊第十章 治國之論第八章 月下辭行第十一章 彭城嬌嬈第六章 漢王誕生第五章 北伐渭關第八章 蒸汽機械第三章 烽煙將起第一章 孔雀王朝第二章 論功行賞第五章 大破楚陣第五章 天下如棋第七章 人定勝天第五章 收服蒼軍第四章 軍魂覺醒第六章 神秘女子第九章 以身相許第六章 路見不平第四章 天圓地方第七章 收拾殘局第十二章 冰釋前嫌第七章 歷史步伐第九章 秦楚大戰第十二章 伊人遠去第二章 別後新婚第十二章 以身相誘第二章 歡喜冤家第三章 天羽爭辯第八章 蹬口之戰第七章 亡秦必楚第三章 雙修之約第十一章 夕陽正濃第三章 夜戰劍聖第七章 佳人如夢第三章 三大劍宗第六章 沛縣起義第十二章 天羽借箭第九章 劍嘯筵席第一章 敗中有勝第七章 湖心傾談第二章 相愛知心第二章 北渡黃河第十二章 夜戰幕府第七章 營地遭襲第十一章 彭城會師第九章 瞞天過海第七章 伏秦救燕第四章 運籌帷幄第七章 多情自惱第六章 龍翔九天第九章 戰捷頻頻第五章 解開心結第八章 追兵殺至第五章 飛天白虎第八章 釜底抽薪第二章 相愛知心第三章 韓信私心第九章 必殺絕技第十二章 登陸決戰第十章 青璇談心第四章 強收仙子第八章 兵變前夕第五章 插翅難逃第三章 京城風雲第十章 吻蒂絲娜第八章 郡主春心第十二章 鬼谷洞府第九章 百家入局第七章 墨門遊俠第六章 良師益友第三章 血債討還第一章 呂妃掌權第五章 視死如歸第六章 霸王掛彩第七章 霸王刀決第八章 項莊舞劍第九章 秦亡之論第三章 漢關大戰第四章 陳勝請王
第五章 匈騎來襲第二章 引虎入甕第四章 搭救月兒第十章 後嗣之憂第七章 血戰騎兵第一章 晉級劍師第十一章 漢衛相爭第九章 仙女獻身第五章 小翎飛刀第一章 月神舞女第十一章 破解棋局第五章 梓潼之戰第六章 破處梅花第五章 秦宮伏殺第五章 暴秦滅亡第十一章 橫掃北國第三章 藕斷絲連第十一章 命懸一線第一章 晉級劍師第四章 霸王隕落第六章 暴風雨前第十一章 手刃逆賊第十章 治國之論第八章 月下辭行第十一章 彭城嬌嬈第六章 漢王誕生第五章 北伐渭關第八章 蒸汽機械第三章 烽煙將起第一章 孔雀王朝第二章 論功行賞第五章 大破楚陣第五章 天下如棋第七章 人定勝天第五章 收服蒼軍第四章 軍魂覺醒第六章 神秘女子第九章 以身相許第六章 路見不平第四章 天圓地方第七章 收拾殘局第十二章 冰釋前嫌第七章 歷史步伐第九章 秦楚大戰第十二章 伊人遠去第二章 別後新婚第十二章 以身相誘第二章 歡喜冤家第三章 天羽爭辯第八章 蹬口之戰第七章 亡秦必楚第三章 雙修之約第十一章 夕陽正濃第三章 夜戰劍聖第七章 佳人如夢第三章 三大劍宗第六章 沛縣起義第十二章 天羽借箭第九章 劍嘯筵席第一章 敗中有勝第七章 湖心傾談第二章 相愛知心第二章 北渡黃河第十二章 夜戰幕府第七章 營地遭襲第十一章 彭城會師第九章 瞞天過海第七章 伏秦救燕第四章 運籌帷幄第七章 多情自惱第六章 龍翔九天第九章 戰捷頻頻第五章 解開心結第八章 追兵殺至第五章 飛天白虎第八章 釜底抽薪第二章 相愛知心第三章 韓信私心第九章 必殺絕技第十二章 登陸決戰第十章 青璇談心第四章 強收仙子第八章 兵變前夕第五章 插翅難逃第三章 京城風雲第十章 吻蒂絲娜第八章 郡主春心第十二章 鬼谷洞府第九章 百家入局第七章 墨門遊俠第六章 良師益友第三章 血債討還第一章 呂妃掌權第五章 視死如歸第六章 霸王掛彩第七章 霸王刀決第八章 項莊舞劍第九章 秦亡之論第三章 漢關大戰第四章 陳勝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