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壯士惜哉

龍天羽詢問諸人,瞭解函谷關內當前形勢,是否有敵軍反襲回來,或殘留勢力搗亂搞些夜中破壞之類的,畢竟山谷崎嶇,有些地方還是會潛伏一定的落網之餘。

灌嬰道:“昨夜中有幾股勢力向西門衝殺,試圖偷襲出關,我軍守衛英勇抵擋,雖然有些傷亡,但已全殲楚兵殘餘力量。”

龍天羽又問道:“其它地方如何?”

張雲回道:“有三四批精通攀巖的楚軍精銳,在函谷關萬丈高峰的幾處烽火臺上,試圖潛入營帳中暗殺我軍將士,被特種兵營的精兵警覺,合攏圍殲,全部斬除,但我軍也有少許損失,剩餘兩批敵兵在最高的山崖頂上……”

龍天羽奇道:“怎麼?”

張雲有些難以開口道:“全堅部……全部跳崖殉楚身亡!”

龍天羽微微一愣,舒了一口長氣,嘆道:“壯士惜哉!好好安葬我軍和敵軍的烈士,雙方將士都是無辜的,戰場各位自主怪不到誰,死者最大,分批焚燒安葬吧。”

“是!”諸將點頭應命。

“城關內百姓有多少?沒有被殃及吧?”龍天羽順便問了一句。

虞子期說道:“函谷關盤踞谷中,深險如函,在此居住的大多都是些行商驛館和行會,平民百姓也都是些山谷村夫,居民不足萬戶,幸好殃及不多。”

“那就好!那就好!通知下去,偵察營全部出動,將前方百里甚至更遠的地帶進行偵查,關於秦軍和楚軍作戰情況、軍力佈置與咸陽形勢,統統調查仔細,今晚我軍精騎出動兩萬人馬,隨我西征,留下一萬人在此固守函谷關,加強險處要塞的防守,不能像以往守軍一樣,輕易就失陷了。”

“遵命。”

“那九路義軍該如何交待,他們此時都聚在函谷關外,我已經吩咐各路諸侯軍,列隊在城下等候,辰時由主公親自宣佈爲好!”灌嬰補上了一句。

龍天羽沉思道:“九路軍還是要放進來的,安置一下這幾次受傷的大批將士,其餘沒傷的士兵,一起同行進逼咸陽,我軍精銳雖鋒利,但剛畢則折,若不能藏鋒,一味硬拼下去,咱們三萬八千精銳有多少血可流,至少現在數目已經削減了。”

樊噲大喜道:“今晚就出兵太好了,老樊一定要打前鋒,率先與秦軍、楚軍交鋒,不過我有點糊塗了,如果見到秦軍與楚軍在交戰,咱們去幫誰?”

“幫楚?幫秦?”衆人腦海閃出一個疑問,兩方都不是好鳥!

“咱們豈會幫秦助紂爲虐,楚兵即使再可惡,也是來討伐暴秦的,應該合力楚兵先滅秦軍,然後再與楚軍對決,看誰纔有稱王的實力!”龍天羽簡單的幾句,已道出龍軍的立場。

婉兒笑道:“咱們出現,未必要等對方交戰之時,就算遇上,隔岸觀虎鬥,等待雙方受挫的時候,再行出兵收拾殘場,項梁軍隊從南陽武關一帶被章邯圍殲,項羽肯定會爲叔父報仇迫不及待與章邯硬拼,這樣趕赴咸陽驪山外,估計楚軍已經與秦軍激戰上了,我軍進川一路只須清除楚軍隘口關卡,不難抵達咸陽。”

龍天羽點了點頭,吩咐諸將先去城樓迎接各路諸侯軍進關,另外派人書信快馬送往後方彭城第三批大軍主帥周勃,帶軍馬不停蹄趕赴函谷關,堵截關中殘餘勢力,到時看哪個隊伍有爭天下的野心和目的,便直接剿滅,就讓這場咸陽之爭變成亡秦滅楚統天下的決戰!

衆人都傻了眼,想不到主帥的野心如此大,竟早有謀劃要在此次天下各路義軍進攻函谷關時,引敵入甕斷絕後路,將大秦取而代之,順便剷除所有對手,一夜之間完成統一六國的霸業。

諸將各履其責,退出幕府,分頭行事去了。

龍天羽領着二女返回主廳虎威堂,等待各路諸侯王進高堂會晤。

這一場函谷關之戰,三戰兩敗,盟軍十五萬傷亡了一半人馬,最後一戰龍軍主力趕到,一夜之間攻陷了城關,還擒獲了楚軍大將韓信,簡直一戰功成,大破楚軍。

依依邊走邊讚道:“龍郎率先在沛縣起義,號召全天下百姓起來反抗暴秦,想不到一念之間,強大的秦國竟如西山落日,到了垂死掙扎的最後一刻,東方六國舊地各自爲政討伐秦兵,亡秦之日很快就來臨,龍郎的功勞與戰績最大了,可稱天下仁主明君!”

龍天羽問道:“依依是燕國遺民,你與令兄及燕國後裔時刻圖謀復國之日,倘若爲夫要一統天下,七國將不復存在,你不會有爲難之處嗎?”

依依嘆道:“一直以來複國成爲依依的理想,那是因爲暴秦之下民不聊生,依依與家兄也是爲故國百姓着想,盡些人事而已,即使真的復興燕國,誰能保證燕地百姓就一定有好日子過?再說,天底下任何一位諸侯王、六國遺主皆遠不及夫君聖賢開明,博學多才,如果由夫君統一分崩離析的天下,給七國百姓一個安樂和平、沒有戰禍的日子豈不更好!”

龍天羽目光迎上依依的眸光,瞧了半晌,讚道:“依依有此識見,能放眼全局着想天下百姓非常難得,縱觀戰國幾百年爭亂,都各爲其主想稱霸也好、吞併別國也罷,殺戮了數百年,最終秦王嬴政統一六國,結束禍亂不休的局面,本來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孰知秦王好大喜功、窮奢極欲,苛政猛於虎狼,致使百姓更加苦不堪言,倘若推翻秦朝又各自復國,那麼戰亂還會恢復七雄爭霸之時,纔會息武止干戈。”

玄女贊同道:“不錯,只有將西秦取而代之,推行新的制度,減輕賦稅,使百姓休養生息,民心所向四海歸附,天底下任何一處皆是樂土!”

龍天羽挺佩服兩位嬌妻的目光和才智,如此順應歷史潮流發展的看法,即使很多舊國中的大臣貴族都沒有,從而看出二女的與衆不同。

“秦軍與楚軍相鬥,龍郎更看好哪一方?”依依好奇問了句。

龍天羽笑而不答,反向玄女問道:“婉兒怎麼看?”

淳于婉兒淡淡道:“天下間流傳一句話【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楚軍對秦兵有種特殊的仇恨,咸陽外的秦楚之戰,楚軍更佔些上風!”

第十二章 盟軍潰敗第二章 北伐戰略第十一章 劍氣如虹第五章 小翎飛刀第三章 刀境突破第二章 潛伏危機第八章 各懷心機第五章 插翅難逃第四章 霸王隕落第五章 岌岌可危第七章 城破人亡第九章 起草文案第一章 登基大典第八章 青樓爭風第十章 關鍵一局第十二章 鬼谷宗主第五章 鬥智鬥力第六章 奇謀妙策第三章 夜戰劍聖第一章 滅族計劃第三章 夜下激鬥第二章 月瑤安危第九章 星月情話第五章 生擒季布第十章 血染古街第二章 酒樓鬥劍第十二章 霸王聖星第八章 天地之道第七章 多情自惱第十二章 鬼谷經義第一章 玄女論將第九章 虎視衛地第六章 再次突破第九章 破月兒身第七章 良宵苦短第六章 迎戰騎兵第十二章 入蜀征程第六章 良師益友第八章 劍煮英雄第十章 退守長城第十章 吻蒂絲娜第十一章 初戰告捷第十二章 後宮羣妃第十二章 螳臂當車第十一章 漢衛相爭第九章 凝君嬌媚第十二章 仙子鏖戰第一章 征服雨馨第三章 慘烈鏖兵第九章 樊噲示威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四章 天羽九劍第一章 生擒韓信第五章 嬌妻會師第十章 關鍵一局第六章 爭女風波第二章 收攬羣雄第三章 妙戈翻臉第四章 猛虎出籠第六章 霸王掛彩第十二章 吹角連營第十一章 男女共浴第四章 殺伐戰場第二章 秦始皇陵第二章 誓守賀蘭第十二章 挑燈看劍第二章 夜取碭郡第三章 冥王出關第一章 街道遇刺第三章 犯我者誅第三章 入室伴狼第十一章 垂死掙扎第十章 幽谷佳人第五章 苗疆聖女第七章 佳人如夢第十一章 化解恩仇第七章 有女墨蘭第五章 才女心碎第十二章 婉兒密函第七章 吸精之法第二章 北伐戰略第一章 名譽之戰第九章 渭關大捷第三章 血債討還第十一章 匈奴單于第十一章 命懸一線第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三章 女中豪傑第三章 以死殉情第十一章 屠關夜戰第八章 破楚之夜第四章 龍虎對峙第九章 化險爲夷第六章 乘勝追擊第五章 鬥智鬥力第十章 雙龍難料第九章 聖女野性第十一章 不擇手段第五章 諸子後裔第三章 慘烈鏖兵
第十二章 盟軍潰敗第二章 北伐戰略第十一章 劍氣如虹第五章 小翎飛刀第三章 刀境突破第二章 潛伏危機第八章 各懷心機第五章 插翅難逃第四章 霸王隕落第五章 岌岌可危第七章 城破人亡第九章 起草文案第一章 登基大典第八章 青樓爭風第十章 關鍵一局第十二章 鬼谷宗主第五章 鬥智鬥力第六章 奇謀妙策第三章 夜戰劍聖第一章 滅族計劃第三章 夜下激鬥第二章 月瑤安危第九章 星月情話第五章 生擒季布第十章 血染古街第二章 酒樓鬥劍第十二章 霸王聖星第八章 天地之道第七章 多情自惱第十二章 鬼谷經義第一章 玄女論將第九章 虎視衛地第六章 再次突破第九章 破月兒身第七章 良宵苦短第六章 迎戰騎兵第十二章 入蜀征程第六章 良師益友第八章 劍煮英雄第十章 退守長城第十章 吻蒂絲娜第十一章 初戰告捷第十二章 後宮羣妃第十二章 螳臂當車第十一章 漢衛相爭第九章 凝君嬌媚第十二章 仙子鏖戰第一章 征服雨馨第三章 慘烈鏖兵第九章 樊噲示威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四章 天羽九劍第一章 生擒韓信第五章 嬌妻會師第十章 關鍵一局第六章 爭女風波第二章 收攬羣雄第三章 妙戈翻臉第四章 猛虎出籠第六章 霸王掛彩第十二章 吹角連營第十一章 男女共浴第四章 殺伐戰場第二章 秦始皇陵第二章 誓守賀蘭第十二章 挑燈看劍第二章 夜取碭郡第三章 冥王出關第一章 街道遇刺第三章 犯我者誅第三章 入室伴狼第十一章 垂死掙扎第十章 幽谷佳人第五章 苗疆聖女第七章 佳人如夢第十一章 化解恩仇第七章 有女墨蘭第五章 才女心碎第十二章 婉兒密函第七章 吸精之法第二章 北伐戰略第一章 名譽之戰第九章 渭關大捷第三章 血債討還第十一章 匈奴單于第十一章 命懸一線第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三章 女中豪傑第三章 以死殉情第十一章 屠關夜戰第八章 破楚之夜第四章 龍虎對峙第九章 化險爲夷第六章 乘勝追擊第五章 鬥智鬥力第十章 雙龍難料第九章 聖女野性第十一章 不擇手段第五章 諸子後裔第三章 慘烈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