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約法三章

秦王子嬰面對大殿外成千上萬的義軍精兵,自知秦王朝在他手中成爲最後一世了,萬般無奈下,被迫捧着玉璽龍印走出大殿,徒步來到龍軍陣前,所有侍衛分開靜立,文官跟隨走了出來,統統跪拜在臺階之上。

龍天羽感受這一幕,歷史的車輪被自己推動轉向了,史書記載這個時候接受子嬰投降璽印本應該是劉邦,可是自己來到這個時代,一遇到他,就機緣巧合之下把他給宰掉了,多麼荒唐的歷史啊!

歷史轉變了,但還在發展,沒有因爲一個人的存亡而使這個空間和時間發生崩塌,這證明了一點,是人類創造了歷史,而不是歷史創造了人類。

離開了二十一世紀返回楚漢,我龍天羽同樣可以成爲這個時代最強的男人。

這時子嬰跪在龍天羽的戰馬前,雙手高高捧起了玉璽,含淚高呼道:“罪臣子嬰,歸降義軍,秦王朝……從此……不復存在了。”

“秦王……秦王啊……”許響多文官跪在地上痛苦流淚,淪爲亡國之奴,自覺愧對贏氏先祖、愧對秦朝江山社稷。

子嬰轉身望着秦王宮殿和一羣文武百官,從這一刻起,一切不再屬於他,更不屬於贏氏了,不禁愴然淚下。

夏侯嬰、張雲翻身下馬走到子嬰身旁,一人取起玉璽向義軍展示一番後遞給了主帥龍天羽,另一人則接過子嬰手上兵符和九龍珠簾頭冠,揮手召來幾名鐵衛將子嬰綁起來,聽候發落。

所有的秦軍侍衛和文武官員跪在地上一動不動,臉色死氣沉沉,接受着亡國命運的安排,成王敗寇,自古已然。

龍天羽拿着玉璽瞧了瞧,心裡有些激動,這東西要是拿回二十一世紀,肯定賣個天價啊,不禁覺得自己想法古怪,且不說能不能回到未來,即使能回去,自己對這個時代的人有了深厚感情,還會選擇回去嗎?

夏侯嬰在旁低聲問:“上將軍,這些降卒和官吏如何處置?”

龍天羽定了定神,想起眼下危機尚未解除,自己竟在胡思亂想,真是不智啊,立刻傳令道:“王斌、葛離聽令,除去所有御林侍衛甲冑兵器和百官外袍,暫時扣押起來,日後按其罪行和功德再行處置,在此期間不得傷害一人,違令者軍法處置!”

“夏侯嬰、王陵聽令,立即兩萬人馬,並持秦王兵符,前去接管南城門,不能讓南門守軍逃脫投靠楚軍去,引來楚軍偷襲;另外全城戒嚴,以防夜間有秦老氏族子弟出來滋事!”

“張雲、古松濤聽令,將秦宮重寶財物統一封存起來,任何人不得亂動,除部分歸龍軍所有外,日後按功勞分給各路義軍。”

被點名的將領應聲領命,清點人馬立即執行軍令,特別是那些剛歸順龍軍的王陵王斌、古松濤等將領劍手,馬上被重用起來,都被龍天羽的誠意感動,全心全力去辦事。寢宮內一下子忙碌起來,捆綁的捆綁,封存的封存,把守的把守,各負其責,一點也不散亂。

龍天羽還對留守的龍軍吩咐,宮內婢女一個不許碰,全部聚在一起保護起來,皇宮內所有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盡數收藏,搬出來重新包裹,歸屬龍軍所有,這是他送給蕭何最好的財物。

子嬰和百官、侍衛被收押後,秦宮暫時由五千龍軍把守,龍天羽夜中派兵組成巡邏隊到咸陽城內散佈消息:秦朝滅亡,由彭城義軍接管咸陽,不會傷害任何百姓和貴族性命及財物;以此穩定咸陽局勢,否則城內人口上百萬,萬一發生暴動就麻煩了。

不一會,南城門傳來消息,已經安穩控制住南門,到目前爲止,偌大咸陽四個主城門全部被義軍接管了,此時咸陽盡在龍天羽掌股之間。

龍天羽派謀臣管鍾,回到王陵府上召集所有謀士如甘軒等孺者食客,聚集到秦宮內,吩咐道:“義軍已經接管咸陽,奈何一時人手緊缺,急需起草文書、整理宮廷檔案等,我要知道全城百姓註冊的人口是多少、商賈貴族有哪些、諸子百家的賢者能爲我所用有哪些人?另外立即起草一份公文,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偷盜者用相當的肉刑抵罪,原來的秦發一律廢除,所有官吏和行政有利於百姓的也都保留,我來此目的是爲父老鄉親們除害,不會侵犯騷擾民衆,讓他們不要害怕……”

謀士管鍾、甘軒、辯士侯公、客卿陸賈、鯫生等幾十名儒者和法家學者分成幾個小組,開始按照龍天羽的意思着手去辦,在這賢士大夫,平日裡很少看得起武將,今日見到龍天羽這位叱吒風雲的上將軍,竟對謀略和政論如此精通,從各個方面有條不紊地做出合理安排,確保咸陽人心穩定,都向龍軍靠攏。

這個亂世時代什麼最寶貴?答曰:人心所向!

很快,城內百姓聽到義軍的散播的消息,有些膽大的人懷着好奇心,走出院門來,見到街道巡邏的龍軍親切地和他們打着招呼,都放下心來,隨後一傳十、十傳百,傳到最後誇大其詞,有說龍軍見面不但跟他們握手,還送錢送米,導致許多百姓商賈都從家中走出來,把義軍當做的解放暴政的仁義軍,死寂的咸陽城一下子恢復了熱鬧。

公文發佈出去後,更平穩了城內百姓驚恐慌亂的情緒,不少酒樓驛館竟開張起來,今夜酒錢一律免掉白給過路的訪客,慶祝秦朝暴政的滅亡。

經過一番緊急政策的擬定和頒佈,大夥已經忙到後半夜,龍天羽讓所有客卿留住在行宮,明日繼續整理御史、尚書有用的資料,以備輔助咸陽穩定發展和日後統治天下之用。

龍天羽見暫時解除了城內貴族子弟和家將的威脅,又得到了百姓擁戴支持,這才鬆了一口氣,在名姬‘北雪’薛夢怡的陪同下來到秦宮後殿休憩,這幾晚疲勞過度,心力交瘁,此時爬上龍牀來不及除光衣服,睏意來襲,摟着依依便睡了過去。

這一夜他做了好多夢,夢見他登基王位,建立了新漢朝,成爲這個時代的漢高祖,不但除掉了項羽和異姓王,還平定了匈奴、羌笛、東胡,橫掃高句麗、扶桑,與羅馬帝國開展,征服整個亞歐大陸,讓大漢帝國的旗幟在天地間浩蕩。

忽然他又夢見自己回到了二十一世紀,未婚妻靜雯抱着不足一週歲的小龍駿坐在身旁守着自己,而自己的爸媽妹妹、親戚朋友,以及龍氏集團董事會成員都來看望自己,談論着他被西安軍事基地做研究試驗時意外爆炸震暈了,躺在病牀幾個月才醒來。

到了夢境最後,龍天羽也分不清哪個是夢,哪個是現實了,不知睜開醒來後,看到的會是哪個時代的人,只覺懷內有女人柔軟的嬌軀在蠕動,給了他一股生命存在真實的感覺。

第十一章 政策雛形第十章 芳心已亂第四章 漢軍內奸第十二章 無形之兵第六章 良師益友第七章 波瀾叢生第六章 英雄救美第二章 收攬羣雄第二章 刀聖項羽第九章 破楚對策第三章 背主議計第七章 破城血戰第十二章 盟軍潰敗第九章 劍嘯筵席第十一章 怒火攻心第十一章 天險之爭第八章 橫槍立馬第六章 英雄救美第二章 篡位弒君第九章 擊退楚軍第六章 將計就計第五章 新添美婢第二章 漢衛之戰第一章 抱美人歸第十二章 鬼谷洞府第四章 霸王隕落第四章 猛虎出籠第十二章 冊封皇后第九章 劍氣出體第六章 雙修之境第十章 反攻時機第二章 榻上春色第一章 名譽之戰第二章 青石非石第三章 張良用計第十一章 垂死掙扎第五章 兵神佈陣第六章 路見不平第十二章 呂家要反第十一章 騎兵激戰第十二章 美麗誤會第五章 如虎增翼第四章 蒲府激戰第五章 窮則思變第八章 奸雄末路第十二章 以身相誘第六章 同生共死第三章 定都之論第三章 決戰秦宮第四章 亡秦川論第五章 巧奪鳳州第三章 妙戈翻臉第八章 揭開身份第十二章 霸王雄起第二章 大戰爆發第七章 風水輪轉第五章 洞房韻事第四章 章邯之死第十章 名姬詩詩第十一章 長城決戰第十一章 難忘今宵第十一章 決戰時刻第一章 劍閣巧遇第七章 蕭縣告急第四章 兵變屠城第五章 誰的天下第七章 成王敗寇第三章 臨時主帥第十二章 劍聖出手第八章 項莊舞劍第十二章 霸王雄起第一章 追殺漢妃第六章 再次突破第十一章 不擇手段第十章 浴火重生第九章 爲君吹簫第四章 武道陰陽第六章 分秒奪城第六章 北伐陳倉第十章 放縱慾火第十二章 以身相誘第三章 匈奴狼煙第七章 破城血戰第六章 科技思想第十一章 發兵入蜀第十一章 手刃逆賊第七章 陰陽互補第十一章 彭城嬌嬈第八章 西楚出擊第三章 背主議計第十章 惺惺相惜第十一章 良宵苦短第七章 二女矯情第十二章 相濡以沫第十章 浴火重生第十二章 呂家要反第四章 漢關鏖戰第七章 項籍何在第十二章 彭城西遷第一章 各有所計
第十一章 政策雛形第十章 芳心已亂第四章 漢軍內奸第十二章 無形之兵第六章 良師益友第七章 波瀾叢生第六章 英雄救美第二章 收攬羣雄第二章 刀聖項羽第九章 破楚對策第三章 背主議計第七章 破城血戰第十二章 盟軍潰敗第九章 劍嘯筵席第十一章 怒火攻心第十一章 天險之爭第八章 橫槍立馬第六章 英雄救美第二章 篡位弒君第九章 擊退楚軍第六章 將計就計第五章 新添美婢第二章 漢衛之戰第一章 抱美人歸第十二章 鬼谷洞府第四章 霸王隕落第四章 猛虎出籠第十二章 冊封皇后第九章 劍氣出體第六章 雙修之境第十章 反攻時機第二章 榻上春色第一章 名譽之戰第二章 青石非石第三章 張良用計第十一章 垂死掙扎第五章 兵神佈陣第六章 路見不平第十二章 呂家要反第十一章 騎兵激戰第十二章 美麗誤會第五章 如虎增翼第四章 蒲府激戰第五章 窮則思變第八章 奸雄末路第十二章 以身相誘第六章 同生共死第三章 定都之論第三章 決戰秦宮第四章 亡秦川論第五章 巧奪鳳州第三章 妙戈翻臉第八章 揭開身份第十二章 霸王雄起第二章 大戰爆發第七章 風水輪轉第五章 洞房韻事第四章 章邯之死第十章 名姬詩詩第十一章 長城決戰第十一章 難忘今宵第十一章 決戰時刻第一章 劍閣巧遇第七章 蕭縣告急第四章 兵變屠城第五章 誰的天下第七章 成王敗寇第三章 臨時主帥第十二章 劍聖出手第八章 項莊舞劍第十二章 霸王雄起第一章 追殺漢妃第六章 再次突破第十一章 不擇手段第十章 浴火重生第九章 爲君吹簫第四章 武道陰陽第六章 分秒奪城第六章 北伐陳倉第十章 放縱慾火第十二章 以身相誘第三章 匈奴狼煙第七章 破城血戰第六章 科技思想第十一章 發兵入蜀第十一章 手刃逆賊第七章 陰陽互補第十一章 彭城嬌嬈第八章 西楚出擊第三章 背主議計第十章 惺惺相惜第十一章 良宵苦短第七章 二女矯情第十二章 相濡以沫第十章 浴火重生第十二章 呂家要反第四章 漢關鏖戰第七章 項籍何在第十二章 彭城西遷第一章 各有所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