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雲夢山行

春秋以來,有兩個中古諸“子”使天下人撲朔迷離,一個是鬼谷子,另一個就是墨子。所謂撲朔迷離,一是沒有人能夠確切地說清他們是何方人氏?二是誰也不知曉他們活了多大年歲?三是他們都有天下人所不能理解的諸多特立獨行處,多被人罵爲“賤行乖僻”。

先說這一,鬼谷子生身生地雖然朦朧,畢竟還限定在中原哪一國人的爭論上。這墨子不然,儘管有人說他是宋國人,在宋國做過大夫,也有人說他是魯國人,在魯國儒家求學多年,但更多的人認爲,他根本不是華夏子民,而是來自西方異國的怪人,甚或有人說墨子根本就是天外來客!

這是因爲他生得與中原人迥然有異,高鼻深目,身材高大卻又略有佝僂,天生禿頂,一生赤腳。儒家的孟子最恨墨子,一罵他“無父”,二罵他“摩頂放踵利天下”。

墨子的怪異,終其一生與世俗強權格格不入,胸懷經天緯地之才而甘爲苦行,不做官更不求官,風風火火的奔走全部爲的扶弱救困;兼愛天下,蔑視強權,卻在墨家內部搞出一套權威分明的“鋸子”制;巧思巧工,連著名工師公輸般都自嘆弗如,卻又崇信鬼神怪異……端的是龐大博雜得理不出頭緒,這樣的流派諸子百家中更是絕無僅有。

然則,墨家已是天下的“政俠”,是超然於所有國家之外的正義力量,戰國時期許多強悍的大國縱然有戰車鐵騎,可是對那些無處不在無孔不入的墨家劍士也畏懼三分,當時天下之大,唯墨家敢於仗劍而起,血流五步,而使天下縞素,這對一切邪惡的力量都是一種極大的震懾。春秋戰國之世,大國提起墨家就搖頭,小國提起墨家卻讚美不止。暴虐國君說到墨家就額頭冒汗,賢明國君說到墨子就坦然舒暢。

車行轆轆,太行山下的山麓穀道,不少車輛人流行走,大多是趕去雲夢山參加論證大會的。

一輛精巧的車輦之內,端坐着兩位女伴女男裝的女子,真是墨蘭和韓月如。

“蘭姐姐,這次論政會百年難遇,天下士子大夫趨之若鶩,真不知會見到哪些經天緯地的大人物?”

墨蘭輕嘆道:“這一次諸子百家後裔弟子和門生齊聚辯合,看似和睦,實則非常兇險,任何一家皆有言論,而且數百年來一直相互討伐辯論,都無法攻破對方的論點和觀點,如今當着諸子百家齊聚的面,較量學識,哪一家失敗了,會輸的名譽掃地,更不會被世人接受了,那麼這種流派,估計很快就會淪爲世人的笑柄,難以發揚光大了。”

學術之戰,殺人不見血,一句言辭和論點往往能決定了文化的變革,朝代的變遷,歷史的發展,人道的興衰!

韓月如似懂非懂問道:“不知這次前去雲夢山,都會有哪些隱世的大學派?哪些大人物?”

墨蘭秀眉微皺道:“根據墨徒打探回報,儒家各地流派的大儒、居士不少已經趕往了雲夢山,此外雜家徐夫子大夫,陰陽家鄒無忌先生,法家代表管中非,名家後裔公孫仲謀、惠熙,兵法大家趙雲龍,醫家神醫畢雲濤等等厲害人物,都會到場;還會有很多道家宗派,造化道洪玄子、上清道丹辰子、一元道廣陵子、乾坤道乾元子、九華道、太上道、嶗山派宗主等會親往!”

“啊?這麼多,真是百家爭鳴啊!”韓月如咋舌道。

“還不止,一些古老劍門也都派出了本門傑出弟子和長老,青衣門、重劍門、古玄門、鳳舞門、陰陽冥宗、鬼谷宗等大勢力,高手如雲,不乏劍聖級別的超級存在,故此這一場爭辯會,有劍門參與,恐怕絕不簡單了,我墨家即是學派,又是劍術宗派,請出了墨天機和劉暮白兩大長老親往,他們在明,我們則在暗中觀察,靜觀其變!”

墨家子弟的排行輩次與天下學派大不相同,尋常學派或者劍士門派,輩次嚴格,師承關係按照血緣關係類比排列,分爲師祖、師爺、師父、學生幾代,同門旁系則稱師叔祖、師叔等,一個學派就是一個嚴格有序的家族序列。

而墨子兼愛天下,所有求學的子弟不分輩次,一律互稱師兄師弟,全部墨家只有墨子一個被稱爲“老師”,學生的輩次排列按照地支分爲子、醜、寅、卯四個梯次,分別稱爲子門、醜門、寅門、卯門,發展數十年後,墨門組織越來越嚴密,“老師”被改爲鋸子首領,四門設四個長老,各統領內宗其門,此外還有墨家外宗,負責在七國各地遊學發展勢力,接受墨徒加入,戰國末期,外宗混亂,執事長老元宗被殺,演變成後來齊墨、趙墨、楚墨的奪權之爭,但沒有影響到內宗的實力。

墨蘭掀起車簾一角,看到一些遊俠劍手策馬叢叢而過,後面還有一些儒士夫子乘着轅車行在山麓穀道中,顯然都是趕去雲夢山鬼谷宗的,心中一嘆,似有所想地說道:“原來墨家講究兼愛,並不提倡相互征討、大國吞小國,可是兩百年下來,雖然墨家竭盡所能去阻止強國,但最後的結局沒有絲毫改變,後來先祖最後覺醒,兼愛,是要有條件的,需要在一個大的環境下,來實現平等互愛,否則要求每個大國小國單純的融合發展,那是不可能的,諸侯國的利益,不是單單一句話就能約束的,君王的野心,也不是搞學術者能揣測的,必須一統江山,推行仁政,纔有可能實現平等!”

“如今正是禮崩樂壞,瓦釜雷鳴,高岸爲谷,深谷爲陵的羣雄割據時代,拋開個人關係,我還是希望衛公子能建立功業,恢復衛國盛世,統一中原,到時墨家就可以輔助衛國推行仁政,兼愛百姓,來監督王權,共同治理天下!”

韓月如有些疑問道:“蘭姐姐就不考慮一下漢王嗎,聽說巴蜀漢川之地如今推行了新政,與以往不同,得到百姓和大多數貴族商賈的擁護,變革開展的如火如荼,連朝廷興建土木,徵集百姓勞力,都發放充裕的工錢,提高百姓的收入,只有一年的時間,漢川就由一個偏遠之地變成人人嚮往的樂土,可見這漢王的確有些本領,是個開明君主!”

墨蘭搖頭道:“我尚未親見,暫不對其人和新政下定論!”

韓月如有些嬌憨地道:“如果,月姬是說如果,到時當蘭姐姐發現他比其他君王都強,附和墨家的要求,姐姐會輔助他嗎?”

墨蘭淺笑道:“他未必會贏過衛大哥!”

韓月如不依道:“我是說如果嘛!”

墨蘭淡淡道:“沒有如果!不過,這次論政會,或許他也會來。”

“誰?漢王?”

“不錯,這種百年盛世,相信很多諸侯王都會親來的,即使不光明正大,也會喬裝打扮混入山內,關注百家俊傑人物,招攬己用,另外聽一下這場大勢,會被誰搶佔了氣運,哪一方佔得氣運,便贏得了江山!”墨蘭很冷靜地說道。

韓月如有一絲嚮往,心想漢王若來了,不知韓信會不會來呢?

……

雲夢山屬太行山脈,如今四周處在衛國、三秦、魏國、河南王、韓國、趙國之間,張耳陳餘也在山脈東面代國混戰,因此地理位置焦聚了天下大勢所在,在此召開大盛會,中原各地的名士、卿大夫、劍客蜂擁齊聚而來,峰巒石道,崎嶇曲折,一路上行人卻絡繹不絕,車馬如流,大多在相互寒暄結交,議論着論政會。

“哦,這不是滄溟先生顏古卿?在下週慕儒見過前輩!”周慕儒拱手一揖,做了儒學士禮。

“原來是河西居士周慕儒周先生,老朽有禮了。”說着還了一禮。

這位周慕儒忙道:“豈敢豈敢,想不到這次盛會,連老先生也驚動了,我儒家終要在此會上統領諸子羣家了。”

顏古卿六十餘歲,乃楚地素有賢明的大儒,身旁跟着幾位門生,一身儒生長袍樸素之極,捋着鬍鬚道:“統領諸子羣家卻不敢說,自秦始皇這暴君統一六國後,崇尚法家,焚書坑儒,使儒家大受重創,哼哼,逆行天意,暴秦終亡,這就是與儒家作對的下場,祖師孔夫子顯靈了,這次八派儒學定要團結,重振儒家聲威,向諸侯和天下推行儒學,只有咱們儒家經義方乃顯學,天經地義所在!”

周慕儒點頭,正要說話,卻聽見旁邊走過幾人,冷笑道:“儒家所學,中庸之道,空談仁義,復古周禮,既不能齊家治國,又不能開疆立邦,不得歷代君王所喜,還談什麼重振聲威,看來一場焚書坑儒還沒有坑乾淨啊!”

顏古卿怒容轉身,見身旁走過一簇人,羽扇綸巾,卻是儒家地對頭之一,法家的門生,說話者正是秦末法家大學士商莞,商鞅後裔子孫。

當年秦孝公時期,衛鞅應秦孝公求賢令入秦,說服秦孝公變法圖強,使秦國長期凌駕于山東六國之上,後封於商,後人稱之商鞅,孝公死後,因商鞅變法得罪太多的秦老貴族,秦惠文王當政後,貴族誣陷商鞅謀反,迫於政治上的壓力,秦惠文王車裂商鞅,同時處死了不少阻擋變法的貴族,繼續維護變法條令,使秦國日益強大,商鞅族人部分得以免罪遷徙,後裔子孫形成法家商鞅流派。

顏古卿冷哼道:“當年若不是陰陽學派的徐福騙說秦皇帝求什麼長生不老藥,謊言遭破,畏罪潛逃,使秦王大怒,又有法家李斯這小人在秦王面前擺弄是非,要銷燬秦上將軍項少龍的言論,儒家豈會成了替罪羊,一千多儒生遭到坑殺,最後秦國怎麼地,還不是滅亡啊,就是信了你們法家,才導致亡國的!”

“不錯,法家的人,也有臉來此百家爭鳴會?”說話間,又有幾位大儒者走近,也是隱世多年的青霄居士朱澤堯、浮蓮居士伏輕念,身旁簇擁跟着一批儒生士子,有他們的門生,也有半路聚集的散學儒士。

第二章 身份抉擇第五章 渡河伐衛第七章 項籍何在第七章 婉兒修真第八章 黑網劍館第八章 兵變前夕第六章 陳平歸漢第一章 項族騎兵第六章 玄女定策第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八章 幻想雙飛第十一章 肝膽相照第十章 龍牙部隊第九章 圖謀楚業第十二章 刻骨銘心第十二章 後宮羣妃第五章 苦思良計第十章 勝負難料第四章 蒲府激戰第二章 別後新婚第十一章 四渡黃河第二章 潼關會師第四章 軍魂覺醒第五章 洞房韻事第四章 虎視漢川第一章 芳心萌動第十二章 貞節難保第四章 運籌帷幄第十二章 一縷香魂第五章 大破楚陣第五章 詩仙附身第十一章 化解恩仇第十一章 詩詞歌賦第五章 鬥智鬥力第八章 魔教之行第十一章 衝鋒陷陣第十一章 諸子百家第五章 巧奪臨潼第八章 春夢無痕第九章 帝王佩劍第四章 君心難懂第八章 春夢無痕第八章 神兵出爐第十章 借刀殺人第六章 良師益友第四章 自強不息第十一章 龍虎風雲第九章 夜巷伏擊第十一章 毒計在後第五章 巧奪臨潼第九章 劍嘯筵席第十章 雷霆萬鈞第七章 營地遭襲第八章 英雄匹敵第六章 殺人動機第十二章 俘獲仙子第四章 炸飛胡虜第七章 血濺戰局第二章 陣前對飲第十二章 貞節難保第十一章 衝鋒陷陣第八章 窮寇莫追第一章 追殺漢妃第八章 車廂春光第三章 蜀鳳終現第九章 箏藝無雙第五章 侮辱才女第六章 水淹楚軍第三章 女中豪傑第三章 冥王出關第一章 征服雨馨第七章 坦誠合作第三章 引敵入甕第十章 死劫逢生第七章 後宮賞梅第二章 沿途荊棘第二章 別後新婚第七章 整裝待發第十章 放縱慾火第三章 雙雄夜探第十一章 席前比劍第十一章 席前比劍第一章 雲夢山行第九章 龍鳳呈祥第十一章 命懸一線第六章 西征開始第二章 科技治國第四章 兵變屠城第五章 解開心結第一章 楚奪井陘第四章 天圓地方第七章 婉兒修真第三章 生死攸關第八章 曲終人散第十章 壽春之行第七章 算術法則第十一章 破解棋局第十二章 貞節難保第三章 初步方針第十一章 計中有計
第二章 身份抉擇第五章 渡河伐衛第七章 項籍何在第七章 婉兒修真第八章 黑網劍館第八章 兵變前夕第六章 陳平歸漢第一章 項族騎兵第六章 玄女定策第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八章 幻想雙飛第十一章 肝膽相照第十章 龍牙部隊第九章 圖謀楚業第十二章 刻骨銘心第十二章 後宮羣妃第五章 苦思良計第十章 勝負難料第四章 蒲府激戰第二章 別後新婚第十一章 四渡黃河第二章 潼關會師第四章 軍魂覺醒第五章 洞房韻事第四章 虎視漢川第一章 芳心萌動第十二章 貞節難保第四章 運籌帷幄第十二章 一縷香魂第五章 大破楚陣第五章 詩仙附身第十一章 化解恩仇第十一章 詩詞歌賦第五章 鬥智鬥力第八章 魔教之行第十一章 衝鋒陷陣第十一章 諸子百家第五章 巧奪臨潼第八章 春夢無痕第九章 帝王佩劍第四章 君心難懂第八章 春夢無痕第八章 神兵出爐第十章 借刀殺人第六章 良師益友第四章 自強不息第十一章 龍虎風雲第九章 夜巷伏擊第十一章 毒計在後第五章 巧奪臨潼第九章 劍嘯筵席第十章 雷霆萬鈞第七章 營地遭襲第八章 英雄匹敵第六章 殺人動機第十二章 俘獲仙子第四章 炸飛胡虜第七章 血濺戰局第二章 陣前對飲第十二章 貞節難保第十一章 衝鋒陷陣第八章 窮寇莫追第一章 追殺漢妃第八章 車廂春光第三章 蜀鳳終現第九章 箏藝無雙第五章 侮辱才女第六章 水淹楚軍第三章 女中豪傑第三章 冥王出關第一章 征服雨馨第七章 坦誠合作第三章 引敵入甕第十章 死劫逢生第七章 後宮賞梅第二章 沿途荊棘第二章 別後新婚第七章 整裝待發第十章 放縱慾火第三章 雙雄夜探第十一章 席前比劍第十一章 席前比劍第一章 雲夢山行第九章 龍鳳呈祥第十一章 命懸一線第六章 西征開始第二章 科技治國第四章 兵變屠城第五章 解開心結第一章 楚奪井陘第四章 天圓地方第七章 婉兒修真第三章 生死攸關第八章 曲終人散第十章 壽春之行第七章 算術法則第十一章 破解棋局第十二章 貞節難保第三章 初步方針第十一章 計中有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