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李杜不畏強權

李杜不畏強權

樑翼仗勢欺人,專權霸道,大臣們敢怒而不敢言。但也有剛正不阿的大臣,不畏強暴,敢於進行抵制和反抗,表現出做人的凜然正氣。李固和杜喬,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後漢書》記載,李固,是漢中南鄭(今屬陝西)人。李固相貌奇特,頭骨突出像鼎足,向上入髮際隱起,腳板上有龜文。李固年少時,喜愛學習,經常不遠千里,步行尋師,讀了許多詩書,結交了不少英賢。十年後,李固滿腹經綸,名聲大振,四方有志之士,紛紛慕名前來,向他學習。

公元133年,洛陽發生地震,漢順帝讓公卿舉薦賢才,進行對策。李固被推舉上去,他借天相之機,勸順帝不要寵信乳母宋娥和宦官們。漢順帝很贊同,立即讓宋娥搬出皇宮,回她自己的私舍,各位宦官也都向皇帝叩頭請罪,朝廷一片肅然,於是李固被任命爲議郎。然而,當時宦官們勢力很大,他們羅織罪狀,誣陷李固,漢順帝不得不下詔查辦。幸虧當時任執金吾的樑商等人,極力相救,李固纔沒有獲罪,只是被免職回家。

公元135年,樑商被任命爲大將軍,輔佐朝政。他立即把李固召回,讓他擔任從事中郎的官職,參與朝政。樑商對李固十分器重,後來提拔他當了荊州刺史。當時,荊州境內盜賊興起,長年不得平定。李固到任後,採取剿撫兩手,有六百多名盜賊自縛前來服罪,半年 時間,境內就安寧下來。李固後來又改任泰山太守,政績卓著,杜喬巡察天下時,表奏李固政績第一,李固被提升爲大司農。

公元144年,漢順帝去世,樑太后臨朝攝政。樑太后與她父親一樣,也十分器重李固,提拔他爲太尉,位列三公,並讓他與太傅趙峻、大將軍樑冀一起,參錄尚書事。當時各地有盜賊起事,不太安定,樑太后怕順帝駕崩的消息,會造成天下動盪,想暫時封鎖消息。李固不同意,認爲秘不發喪,容易給奸人造成可乘之機。樑太后聽從了,當天晚上就爲順帝發喪,扶立漢衝帝登基。

漢衝帝當皇帝不到一年就死了,樑太后十分悲哀,打算爲他選擇墓地,專門修建陵園。李固進諫道:“單獨修建一座陵園,需要耗費大批人力物力。皇帝年幼,可以在順帝陵園內築墓安葬。”樑太后又聽從了。這個時期,李固所提的建議,樑太后大都採納。然而,這卻引起了樑冀的妒忌和不滿,樑冀對李固深忌疾之。

漢衝帝死後,李固對樑冀說:“當今立帝,應該選擇年長而有德的。希望大將軍學習周勃立文帝、霍光立宣帝,而不要像鄧太后、閻太后那樣,廢長立幼,那對國家是不利的。”然而,樑冀爲了專權,早就做了安排,把八歲的劉纘接進宮來,立爲漢質帝。

漢質帝雖然聰明,但畢竟年小,童言無忌,說樑冀是跋扈將軍。樑冀惱怒,命親信在質帝吃的煮餅裡下了毒。漢質帝吃了煮餅,藥性發作,十分難受。此時樑冀就在身邊,質帝卻讓人急速傳召李固。李固慌忙趕到,問:“陛下怎麼得的病?”漢質帝說:“吃了煮餅,就覺得腹中堵悶,給朕水喝,也許還能活命。”樑冀阻止道:“恐怕嘔吐,不能喝水。”話沒說完,漢質帝就死了,年僅九歲。李固伏屍痛哭,並要追查質帝死因。樑翼擔心事情泄露,對李固十分痛恨。

漢質帝死後,立誰爲皇帝?大臣們展開了激烈的爭論。以李固、杜喬爲首的一批正直的大臣,都主張立個年長的,建議立劉蒜爲帝。劉蒜是漢章帝的玄孫,年長有德,而且血統最近。但樑冀想立妹夫劉志爲帝,劉志是漢章帝的曾孫,年僅十四歲。雙方展開了激烈的爭辯,第一次朝會沒有結果。樑冀見大臣們擁立劉蒜的呼聲甚高,而且理由充分,有點氣餒了。

當天夜裡,宦官曹騰來見樑冀,對他說:“將軍幾代人與皇后有親,掌握大權,賓客胡作非爲,多有過失。劉蒜爲人很嚴明,如果立爲君,將軍一家的禍事就不遠了。只有立劉志爲帝,才能久保富貴。”樑冀認爲他說得很對,下了決心,非得立劉志不可。曹騰有個養子叫曹嵩,曹嵩的兒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曹操。

第二天,再次舉行朝會,樑冀氣勢洶洶,情緒激烈,大臣們都被嚇住了,不敢吭聲。但李固、杜喬卻不畏懼,據理力爭,樑冀氣極敗壞,大叫:“罷朝!”第二次朝會也無果而終。散朝後,李固仍然毫不妥協,再次勸說樑冀,樑冀卻更加憤怒。李固是爲了國家着想,樑冀是爲了自家考慮,兩人怎能說到一塊呢?

樑冀鐵了心,非要立劉志爲帝,便找到妹妹樑太后,好說歹說,把妹妹勸服了,在這關鍵時刻,樑太后支持了樑冀,樑太后也是有私心的。樑太后先是下詔,免去了李固官職,掃除了障礙,然後,再立劉志當皇帝。樑冀爲了專權,費盡心機立了妹夫,可沒想到,他正是死在了妹夫手裡。真是世事難料啊!

公元146年,漢桓帝劉志登基。漢桓帝知道李固、杜喬反對立他爲帝,自然心生怨恨。樑冀藉機陷害,將李固、杜喬投入監獄。李固的門生數十人上書,爲他申冤,樑太后下詔赦免了他。李固出獄時,洛陽的百姓歡呼奔走,齊喊萬歲。樑冀聽了,大吃一驚,覺得此人萬不可留,於是再施陰謀,又把李固逮捕入獄,李固最終死於獄中,時年五十四歲。

有意思的是,後來,曹騰的曾孫魏王曹丕,把李固表彰爲二十四賢之一。

與李固齊名的,是杜喬。杜喬,是河內林慮(今河南林州)人,出身官宦世家。杜喬與李固一樣,也是年少有志,好讀詩書,以孝行聞名。他雖是官宦子弟,卻經常挑着擔子,徒步外出,拜師求學。東漢名臣楊震很欣賞他,舉薦他爲官。杜喬先後擔任南郡太守、東海國相、光祿大夫、太子太傅、大司農、太尉等重要官職。

杜喬忠於職守,秉公辦事。他任光祿大夫期間,巡察各地,秉公把李固列爲天下政績第一,而據實上奏陳留太守樑讓、濟北太守崔瑗的劣行。樑讓是樑冀的叔叔,崔瑗是樑冀的親信,杜喬卻並不在乎。

杜喬爲人正直,爲官清正,不畏懼權貴。漢順帝時期,樑冀的子弟和一些宦官,無功卻被封賞,杜喬上書勸諫,順帝沒有采納。漢桓帝時期,樑冀及其親屬被賜爵位食邑,杜喬又上書勸諫,桓帝也沒有采納。其實,杜喬知道,大權在樑冀手裡,皇帝沒有辦法,但他認爲,儘管上書不起作用,也必須盡到做臣子的責任。

杜喬性情耿直倔強,堅決不與權貴同流合污。有人給樑冀行賄一個金蛇,被人舉報,金蛇被沒收,歸杜喬保管。樑冀很喜歡金蛇,想借來玩玩,杜喬就是不肯。樑冀的小女兒死了,公卿都去送葬,只有杜喬一人不去。

在迎立皇帝問題上,杜喬堅決支持李固,反對廢長立幼。特別是李固被免官以後,羣臣害怕,戰戰兢兢,唉聲嘆氣,杜喬卻仍然堅持自己的意見,並無懼色。雖然反對不起作用,但他的凜然正氣,爲人敬服。樑冀對杜喬恨之入骨,漢桓帝也心懷怨恨,杜喬註定要遭受厄運了。

那個被李固、杜喬等人看好的劉蒜,確實賢明,他嚴謹持重,舉止有氣度,很得人心,可惜生不逢時,奸臣當道,正不壓邪,劉蒜無能爲力。後來,劉文、劉鮪等聯合一些人,想推翻漢桓帝,擁立劉蒜爲帝,結果事情敗露,朝廷捕殺了劉文、劉鮪等人。劉蒜因此受到牽連,被流放桂陽,含恨自殺。

劉蒜事件,給了樑冀一個好藉口,他誣陷李固、杜喬參與了陰謀。李固入獄,被迫害致死。樑太后素知杜喬耿直忠義,不同意逮捕他,只是免了他的官職。樑冀不罷休,派人威脅杜喬說:“早自殺,妻兒可得保全。”杜喬不肯。第二天,樑冀派兵包圍了他家,見杜喬沒死,就把他抓走,投入監獄。後來,杜喬死在獄中。

《後漢書》專門寫有《李杜傳》,讚譽他倆臨大節而不奪志,殺身以成仁,其名節流芳萬世,被後人景仰。

精選4、佛教是怎樣傳入中國的22、吳漢忠勇猶如周勃17、滅公孫統一天下24、刺奸將軍祭遵61、樑冀專權跋扈23、“大樹將軍”馮異4、禍起蕭牆兄長被殺73、亂世英雄起四方40、道教正式創建精選6、造紙術是太監發明的35、劉秀的兒子們73、亂世英雄起四方26、兩員大將死於暗殺45、竇憲滅掉北匈奴9、後院起火置之不理1、大災荒造成人吃人8、掃滅羣雄收復中原6、平定河北登基稱帝精選6、造紙術是太監發明的42、蔡倫發明造紙術44、班超收復西域歷史上並無“桃園三結義40、道教正式創建精選3、劉秀的兩員大將死於暗殺62、李杜不畏強權7、智取洛陽東漢建都3、昆陽大戰一舉成名25、孤膽將軍耿純74、漢獻帝“獻出”東漢江山67、漢靈帝仍然寵信宦官39、佛教傳入中國40、道教正式創建精選3、劉秀的兩員大將死於暗殺精選8、離散幾十年的有情夫妻又團聚69、宦官又殺一個大將軍67、漢靈帝仍然寵信宦官72、天下大亂天子流浪3、昆陽大戰一舉成名13、四大勢力割據西方精選9、太監就能發動政變立皇帝68、黃巾起義動搖天下71、王允設計誅董卓精選10、樂極生悲只當了二十七天皇帝6、平定河北登基稱帝新視角讀後漢書 序和目錄8、掃滅羣雄收復中原55、鄧太后臨朝稱制68、黃巾起義動搖天下馬援馬革裹屍遭冷落54、醜女有德舉案齊眉56、漢安帝安於享樂精選2、東漢也有“將相和”47、仁德太守許荊18、以柔治國光武中興精選9、太監就能發動政變立皇帝10、呂母起義史稱第一54、醜女有德舉案齊眉14、行仁義招降竇融52、吳祐仁義執法3、昆陽大戰一舉成名7、智取洛陽東漢建都72、天下大亂天子流浪56、漢安帝安於享樂10、呂母起義史稱第一6、平定河北登基稱帝33、劉秀的文臣們66、宦官殺害大將軍歷史上並無“桃園三結義69、宦官又殺一個大將軍4、禍起蕭牆兄長被殺46、一代賢王劉蒼精選9、太監就能發動政變立皇帝65、朋黨對抗宦官45、竇憲滅掉北匈奴14、行仁義招降竇融71、王允設計誅董卓69、宦官又殺一個大將軍41、王充創立無神論歷史上並無“桃園三結義73、亂世英雄起四方55、鄧太后臨朝稱制6、平定河北登基稱帝32、劉秀的官吏制度精選2、東漢也有“將相和”精選1、歷史上第一個農民起義女首領8、掃滅羣雄收復中原68、黃巾起義動搖天下10、呂母起義史稱第一3、昆陽大戰一舉成名25、孤膽將軍耿純65、朋黨對抗宦官28、馬革裹屍遭遇冷落精選7、匈奴被滅後去了哪裡10、呂母起義史稱第一65、朋黨對抗宦官32、劉秀的官吏制度精選2、東漢也有“將相和”21、耿弇用兵媲美韓信25、孤膽將軍耿純
精選4、佛教是怎樣傳入中國的22、吳漢忠勇猶如周勃17、滅公孫統一天下24、刺奸將軍祭遵61、樑冀專權跋扈23、“大樹將軍”馮異4、禍起蕭牆兄長被殺73、亂世英雄起四方40、道教正式創建精選6、造紙術是太監發明的35、劉秀的兒子們73、亂世英雄起四方26、兩員大將死於暗殺45、竇憲滅掉北匈奴9、後院起火置之不理1、大災荒造成人吃人8、掃滅羣雄收復中原6、平定河北登基稱帝精選6、造紙術是太監發明的42、蔡倫發明造紙術44、班超收復西域歷史上並無“桃園三結義40、道教正式創建精選3、劉秀的兩員大將死於暗殺62、李杜不畏強權7、智取洛陽東漢建都3、昆陽大戰一舉成名25、孤膽將軍耿純74、漢獻帝“獻出”東漢江山67、漢靈帝仍然寵信宦官39、佛教傳入中國40、道教正式創建精選3、劉秀的兩員大將死於暗殺精選8、離散幾十年的有情夫妻又團聚69、宦官又殺一個大將軍67、漢靈帝仍然寵信宦官72、天下大亂天子流浪3、昆陽大戰一舉成名13、四大勢力割據西方精選9、太監就能發動政變立皇帝68、黃巾起義動搖天下71、王允設計誅董卓精選10、樂極生悲只當了二十七天皇帝6、平定河北登基稱帝新視角讀後漢書 序和目錄8、掃滅羣雄收復中原55、鄧太后臨朝稱制68、黃巾起義動搖天下馬援馬革裹屍遭冷落54、醜女有德舉案齊眉56、漢安帝安於享樂精選2、東漢也有“將相和”47、仁德太守許荊18、以柔治國光武中興精選9、太監就能發動政變立皇帝10、呂母起義史稱第一54、醜女有德舉案齊眉14、行仁義招降竇融52、吳祐仁義執法3、昆陽大戰一舉成名7、智取洛陽東漢建都72、天下大亂天子流浪56、漢安帝安於享樂10、呂母起義史稱第一6、平定河北登基稱帝33、劉秀的文臣們66、宦官殺害大將軍歷史上並無“桃園三結義69、宦官又殺一個大將軍4、禍起蕭牆兄長被殺46、一代賢王劉蒼精選9、太監就能發動政變立皇帝65、朋黨對抗宦官45、竇憲滅掉北匈奴14、行仁義招降竇融71、王允設計誅董卓69、宦官又殺一個大將軍41、王充創立無神論歷史上並無“桃園三結義73、亂世英雄起四方55、鄧太后臨朝稱制6、平定河北登基稱帝32、劉秀的官吏制度精選2、東漢也有“將相和”精選1、歷史上第一個農民起義女首領8、掃滅羣雄收復中原68、黃巾起義動搖天下10、呂母起義史稱第一3、昆陽大戰一舉成名25、孤膽將軍耿純65、朋黨對抗宦官28、馬革裹屍遭遇冷落精選7、匈奴被滅後去了哪裡10、呂母起義史稱第一65、朋黨對抗宦官32、劉秀的官吏制度精選2、東漢也有“將相和”21、耿弇用兵媲美韓信25、孤膽將軍耿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