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 一諾重千金(中)

草長鶯飛花漫天,不想春翩,卻又春翩。山石孤坐獨愁怨,恨也難言,愛也難言。

無限悲情何處宣?舊夢難斷,心事又添。紅消心冷香斷憐,星月高懸,夜夜何眠?

趙菲兒離開劉建安之時,在地宮取了一些金銀寶物隨身攜帶,漫無目的天涯漂泊。一路行來,昔日繁華的城鎮皆已蕭條,十室九空。劉顯的兵士往來馳驟,四處驅趕流民,搜刮強奪民脂民膏,使百姓怨聲載道,苦不堪言。

如此情形下,趙菲兒一則身懷重寶,恐被強兵搶奪,暴露身份,又恐劉建安不顧危險,四處找尋她,遂不敢再入城池,只跟着一股稍覺穩妥的流民,朝山上躲,四處流徙。因她醫術精妙,如今各地又瘟疫橫行,那些流民受疾病纏苦,都對她非常看重,不僅不敢對她心生欺凌,若遇兵士襲擾,反而派出得力之人,將她率先保護轉移。

一路上東躲西藏,遷徙漂泊,她不斷獲得劉建安和劉顯的消息。果然不出她所料,劉建安回去後,立刻請出先帝遺旨,恢復回皇室血胤的身份,但並未改元稱帝,依然沿用劉晉的年號,如舊自稱太尉,恍如劉晉未亡,使民心思歸,勵精圖治,安撫流民,很快穩定局勢,但絕不提發兵攻打長安或派出銅人府死士暗殺劉顯之事。他這一點作爲,使趙菲兒更感心灰意冷,完全斷絕了回頭之念。

劉顯坐在那個不該屬於他的龍座上,日夜擔心劉建安會用什麼樣的手段對付他,不由寢食不安,無心理政,xing情大變,暴躁易怒,傳言他竟然數度在睡眠中躍起,抽出絕情針狂射宮人,就連他的枕邊人周小丫,都被他在噩夢中掐死。民間更流傳各種他將不肯歸降的臣民施以聞所未聞殘暴極刑的版本,如今就連百姓哄勸啼哭不止的小孩,都拿他來說事:“再哭,再哭,暴君劉顯來了哦!”

兩人爲政如此大相徑庭,但唯有一點相同,都派出大量人馬,四處查探趙菲兒的下

落。

兩月之後,趙菲兒東躲西藏,輾轉遷徙,跟着一支流民,竟一路進入餚山深處,在此偶遇結廬而居悄自修行的定慧禪師。見到定慧禪師,她不由大慟,哭泣着跪拜懇求他收留她,讓她落髮修行。

定慧禪師亦傷劉晉之死,見趙菲兒意誠,遂讓她住進草廬,他再去尋了一處山洞落腳,爲她落了發,傳她佛法。當時佛法初入中土,未得廣傳,並無燒戒疤之說,趙菲兒如此便算入了佛門,日日諷誦經文,超度劉晉亡靈。

那些一路保護她的流民並不知她便是天下鼎鼎有名的昔日鎮國夫人趙菲兒,雖驚奇於她與定慧禪師相識,但早聽聞她過去在宮中爲醫女,遂不相疑。衆人見此地安寧,亦依傍她的草廬附近居住。此時時序已入深秋,一天比一天冷,趙菲兒閒來無事,在山間採擷草藥,晾曬收藏,爲流民們治病,又恐他們難以熬過寒冬,遂教他們挖取許多葛根茯苓之類能食的野物塊莖,貯藏度冬。流民們感念她的恩德,得了什麼好物,也送來孝敬她。

她脫離了那種顛沛流離朝不保夕的緊張生活,很快發覺到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自她離開劉建安之後,她的月信一直沒來,她這纔想起好好查脈,發現自個兒已有了身孕。

趙菲兒沒想到,每次那個男人一捱上她的身子,她便只有中招的份兒。如今她既入佛門,便不能再造殺孽,欲哭無淚之餘,只得每日起早貪黑拼命勞作,讓這個不該來的孽子自生自滅。但似乎她越勞累,那個胎兒將她越依附得緊。整個冬季過去,就連定慧禪師都沒察覺到趙菲兒有了身孕。

到了開春,在此深山中安居的流民越來越多,隱然成了一處世外桃源般的村寨。流民們雖見趙菲兒有孕,並不敢暗地裡流言傷她,依然虔心敬奉,求趙菲兒爲有疾患者療病。

入夏當天,趙菲兒產下一子,取名思晉,聊寄對劉晉的哀思,無人知其姓氏。自此潛心養

育幼子,靜心跟隨定慧禪師學佛,但有人上門求診,斷不相拒。村民少有診金回酬,但亦時常爲她送來諸多所獲之物,不僅使她衣食無憂,更有閒餘供養定慧禪師。

山外的世界,同在此日,劉顯暴虐爲政,手下兵士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難以遏制,終觸怒昔日投降劉顯的朝中文武,發動政變,入宮弒殺劉顯,衆臣當殿謀議迎立先帝第三子劉建安爲帝。

劉建安登基爲帝,絲毫不知躲於深山中的趙菲兒已爲他誕下一子。他安撫畢朝中文武,對他們既往不咎,約束軍紀,收編劉顯舊部,願在軍中者,當遵紀守法,不許荼毒百姓,不願者發放餉金,遣散歸家,若再聚衆爲虐,騷擾百姓,殺無赦。以蕭守徇爲相,一併重用晁氏兩子,大舉賢能,推行吏治,修生養息,免除賦稅,大治天下。

但每有朝臣願獻女入宮侍奉他,都斷然相拒,忙完政事,每常臨風嘆息,取出趙菲兒所留血書,獨飲傷悲,第二日再督促銅人府司隸府人馬暗中加強訪查趙菲兒下落。

第二年,百姓稍得休養,山中亦傳聞外界已安。趙菲兒稍微得知劉建安爲政頗得百姓稱頌,亦知他一直思念她,未娶新婦,但她已古井無波不以爲念,依然平靜度日。山中有些人思念故土親人,遂搬出山外,歸鄉重振家室。

第三年,百姓各歸其所,已得安寧度日,海內昇平,歌舞宴慶。劉建安率領滿朝文武大祭先祖寢陵,當場與百官議定,爲劉晉和竇皇后及太子章大興土木,再修皇陵,重新發喪,使他們得以葬歸始平皇陵,入土爲安。發喪之期,再行文天下,發出佈告,他爲長兄親自守喪三載,視同父亡,大赦天下。

三載中,劉建安以爲兄守喪衷心哀慟爲由,強壓所有大臣的議立后妃奏章。三載期滿,他苦苦等候的佳人依然音訊全無,一無下落。滿朝文武聯名上奏,請求劉建安爲延續先帝血胤,穩定民心,宜速娶後納妃。

(本章完)

038 淚眼兩相望(下)060 替過甘受罰113 金屋欲藏嬌015 俏婢自投網034 冷宮遇怪人013 橫禍染天花074 誤會君深恩054 擅闖宣室殿020 母子齊中邪097 憔悴惜花人049 偷約子時會092 又歸崇福殿024 無意實有心092 毒婦血崩亡032 劃江裂漢土038 借刀殺人計049 驚聞噩耗傳072 巧遇帝擁嬌064 重病忍欺辱017 遇襲幸獲救090 誰爲東風惡正文_044 天子戲妒後005 不貞不孝罪041 異常入深宮091 爲祖雪沉冤068 斷腸愛無悔086 羣美遭流放063 大勢已難挽057 真情受曲解023 慰舊爲迎新075 太尉被刺亡033 風月兩迷離009 夜入椒房殿035 訴不盡悲辛(上)042 受懲俊王爺003 妙招引蠱主032 暗算羣貴臣083 絕句救性命113 金屋欲藏嬌076 情短藕絲長004 休妻強賭約019 貌毀心生卑058 趁機收大權011 開棺驗死因032 赴京入相府067 深悔愛何遲010 少年心生慕067 深悔愛何遲089 太子受客忤100 落君巧算計054 殊色渾天成002 兄長橫禍亡092 又歸崇福殿024 霽月與誰同039 一諾重千金(上)058 兩心生猜忌023 處處皆留情026 今生情已休075 陽奉又陰違028 善心感惡人096 光轉燭搖紅006 兵權換解藥082 生死一念間096 東西各保命048 出水玉芙蓉049 偷約子時會020 慈父舊疾發054 殊色渾天成050 流血不低頭039 俊美中常侍016 醫者真難爲010 冰心治熱情028 瘋婦病難醫086 乞巧花月錯095 不缺新人笑008 柳暗卻花明009 合作開醫館063 玉人乘輦來016 不願歷情劫022 低調歸省親093 天恩良苦心029 神醫盛名顯006 父病女無依027 王爺勇救美032 劃江裂漢土005 不貞不孝罪049 驚聞噩耗傳043 真龍天子身033 醫女治國病014 流言傷人心119 聯手敗胡蠻122 但求長相守056 巧辯老御史012 老成少年郎002 彪悍衛尉女085 獨飲恨無窮107 香玉患隱疾086 乞巧花月錯039 一諾重千金(上)
038 淚眼兩相望(下)060 替過甘受罰113 金屋欲藏嬌015 俏婢自投網034 冷宮遇怪人013 橫禍染天花074 誤會君深恩054 擅闖宣室殿020 母子齊中邪097 憔悴惜花人049 偷約子時會092 又歸崇福殿024 無意實有心092 毒婦血崩亡032 劃江裂漢土038 借刀殺人計049 驚聞噩耗傳072 巧遇帝擁嬌064 重病忍欺辱017 遇襲幸獲救090 誰爲東風惡正文_044 天子戲妒後005 不貞不孝罪041 異常入深宮091 爲祖雪沉冤068 斷腸愛無悔086 羣美遭流放063 大勢已難挽057 真情受曲解023 慰舊爲迎新075 太尉被刺亡033 風月兩迷離009 夜入椒房殿035 訴不盡悲辛(上)042 受懲俊王爺003 妙招引蠱主032 暗算羣貴臣083 絕句救性命113 金屋欲藏嬌076 情短藕絲長004 休妻強賭約019 貌毀心生卑058 趁機收大權011 開棺驗死因032 赴京入相府067 深悔愛何遲010 少年心生慕067 深悔愛何遲089 太子受客忤100 落君巧算計054 殊色渾天成002 兄長橫禍亡092 又歸崇福殿024 霽月與誰同039 一諾重千金(上)058 兩心生猜忌023 處處皆留情026 今生情已休075 陽奉又陰違028 善心感惡人096 光轉燭搖紅006 兵權換解藥082 生死一念間096 東西各保命048 出水玉芙蓉049 偷約子時會020 慈父舊疾發054 殊色渾天成050 流血不低頭039 俊美中常侍016 醫者真難爲010 冰心治熱情028 瘋婦病難醫086 乞巧花月錯095 不缺新人笑008 柳暗卻花明009 合作開醫館063 玉人乘輦來016 不願歷情劫022 低調歸省親093 天恩良苦心029 神醫盛名顯006 父病女無依027 王爺勇救美032 劃江裂漢土005 不貞不孝罪049 驚聞噩耗傳043 真龍天子身033 醫女治國病014 流言傷人心119 聯手敗胡蠻122 但求長相守056 巧辯老御史012 老成少年郎002 彪悍衛尉女085 獨飲恨無窮107 香玉患隱疾086 乞巧花月錯039 一諾重千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