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諸葛亮封王事件—2

陳到按照我的吩咐回到住處後連夜寫了十幾封信給遠在成都、漢中、建寧、江州等地的大臣與太守們讓他們聯名上奏請求封諸葛亮爲漢中王,並將聯名文書八百里加急送到長安。接着他命下人明天準備張羅十幾桌酒席併發出幾十張請帖邀請長安城內有分量的文臣與武將明日過府一敘。等陳到安排這麼多之後累得快趴下時陳到對他的管家陳福說:“沒想到請個人吃飯比打戰還累!以後打死我也不請客吃飯了!”陳福回答說:“男主外女主內,以前這些事情都是夫人張羅的,大人肯定清閒了。大人一個人能做大這步也不錯了!不知道大人請這麼多高官吃飯究竟是爲什麼?爲什麼在這麼多人的名單怎麼不見有諸葛丞相了?”陳到打哈哈的說:“你就不懂了,丞相大忙人,這回打下這麼大的地盤丞相肯定忙不過來,即使老夫請了丞相也不回來。更何況我這次請的都是平日跟我友善的,把丞相請來不久擺明告訴他老夫結黨營私嗎!而且丞相不苟言笑有丞相在老夫怕他們玩着的盡興啊!”陳海附和的說:“那到也是,丞相的確不怎麼解風情,小人這就親自替大人去送信!”

第二天陳到的府邸一片歡聲笑語,收到陳到請帖的文武百官只要有空的都給陳到積分薄面來參加這次宴會了。陳到特意將蔣琬、魏延、孟獲、姜維、楊儀、赫昭、趙廣、趙統、關索、張苞、張紹、鄧艾、李豐等人湊成一大桌並與他們坐到一起。陳到站起來舉着酒杯對衆人說:“今日老夫宴請各位,並沒有其他意思也就是平常的喝喝酒,套套近乎巴結一下各位,今天酒水管夠!不夠儘管來找老夫,老夫先敬各位一杯!喝完後各位盡興。”說完陳到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衆人也跟着喝了一杯。陳到見衆人都喝之後,回到蔣琬這一桌上來。陳到叫陳福給他滿上之後站在主位對十幾個人說:“你們是不是在想老夫是不是小氣,你們這麼大堆子人就給你們安排在一桌上。這麼安排算是老夫的不對,因此老夫自罰三杯。”說完一連喝了三杯,等陳海替他倒好第五杯酒後陳到舉杯對衆人說:“老夫這輩子沒服過誰!但是丞相是第一個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的人,來讓我們一起爲此次勝利乾杯。”接着陳到將杯中的酒喝乾淨,桌上的人也跟着喝。等旁邊的侍女再次把酒倒滿後陳到接着說:“丞相爲我蜀漢鞠躬盡瘁,夙興夜寐讓我們共同舉杯恭祝丞相身體健康長命百歲!來!喝!”衆人又跟着喝了一杯。

酒過三巡之後鄧艾帶着結巴的聲音說:“鎮北大將軍你不會是想要請我們喝酒這麼簡單吧!老將軍基本上把少壯派的人都請來了有話就直說嗎?”“鄧參軍快人快語,老夫今天請你們來的確有事情跟你們說!”陳到回到說。接着陳到環視衆人一眼向大家問道:“司馬懿被曹睿封爲燕王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吧!對於這件事情你們有什麼想法?”“能有什麼想,天要下雨孃要嫁人隨它去!我們能怎麼樣那可是人家魏國的事情我們管的太寬了吧!就是你想管能管的着嗎?”楊儀陰陽怪氣的說。“綏軍將軍話不能這麼說,司馬懿被封王這就代表曹睿完完全全的相信司馬懿放心的將整個朝政託付給他,司馬懿可不是一般的人物,若是他能像丞相一樣獲得自己皇帝的信任,不用幾年的功夫就可以掃平魏國內的不和諧的聲音,全國上下一心抵抗外辱恐怕公孫淵不會是他的對手。”姜維對楊儀的話提出不同的見解,而且再說到掃平不和諧的聲音時還特意向楊儀瞄了兩眼。

楊儀沒有聽明白姜維的含沙射影,還在爲姜維總能高他一頭而暗自生氣。孟獲也跟着出聲道:“三國之內與司馬懿智謀權利相當的只有諸葛亮、陸遜、諸葛瑾幾位,現在司馬懿被封王了,勢必將司馬懿的地位拔高比其他與他持平的高上一等。在俺們南中若是跟自己一樣水平的勇士取得超越自己的成績,自己不能做倒將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陳到撫須微笑的說:“安國將軍說出了,老夫的心聲,老夫就是這個意思!”蔣琬遲疑的一會說道:“恐怕此事有些不妥,昔日驃騎將軍李嚴勸進就被丞相嚴厲的斥責,恐怕這次也會重蹈覆轍。”“昔日家父勸進完全是爲了一己之私,想讓丞相高升之後有他接任丞相,那是自私之舉。而現在我們勸進全是爲了蜀國的名聲着想,我想丞相不會生氣的,當年丞相不是說過等拿下長安再說。現在長安被光復了,再提這件事情也應該可行!”李豐一點不給自己老爹情面客觀的對衆人說。”“話雖如此,但是當年先帝打算封家父與三叔爲王都被丞相阻止了,裂土封王這樣的事情我想丞相恐怕不願意接受的,要知道當年的開國老臣還有不少存在,還有當年那些可以封王的人都不能封王這是不是對那些人不公平啊!老將軍也是跟隨先帝多年的人你就真的甘心嗎?”關索說完死死的盯着陳到的眼睛試圖使陳到眼中看出點什麼。張苞與張紹也跟着關索起鬨說:“就是、就是。陳到對三人說:”你們繼承了你們父輩的封號壯繆侯、桓侯,封地的賦稅足可堪比王族你們還想要什麼?”“壯繆王,比起壯繆侯不好聽一點嗎?張家兩位弟兄桓王是不是比桓侯聽起來體面一點了?”關索對張氏兄弟說道。張苞、張紹同意的點點頭。陳到見局勢脫離的自己的控制就說道:“我們這次討論是不是該替丞相封王,若是丞相封了漢中萬,他日我等也爲國立下大功還怕封不了王嗎?若是靠父輩的福廕即使當上王也會被別人恥笑!”聽到陳到話魏延眼珠不住的轉動着,魏延心想先扶諸葛亮登上王位,然後以此爲依據他日立下大功便可封王。魏延一邊想着一邊不住的點頭。陳到見魏延的頭像小雞啄米點個不停就說道:”這麼說,徵西將軍同意了我的看法了?”魏延回答說:“我也算是跟隨先帝多年的老臣了,對於丞相的功勞我都看在眼裡,現在就連司馬懿這個敗軍之將都能封王了,丞相怎麼不能,我們要大搞特搞讓天下的人都知道丞相要封王,要被封爲漢中王這件事!”關索與張苞、張紹被陳到的話打動了,同意了陳到的做法。楊儀、李豐與孟獲也跟着複議。而姜維與赫昭見胳膊拗不過大腿就隨他們。

鄧艾就開始結巴的說了幾句後就一直沉默,大家把眼光集中在這位新晉的天子近臣。鄧艾見這麼多人看着他撓撓耳朵說道:“好吧,我也同意!”趙氏兩兄弟也沒有太大的意見也同意在勸進書上署名。鄧艾對陳到說:“老將軍,這裡還有其他的大人叫他們一起也署名吧!”陳到一聽鄧艾難得完整的一句話點點頭同意。陳到怕夜長夢多決定立即讓陳海準備紙和筆。讓文采好的蔣琬起草了一份勸進文書。蔣琬寫到:自三顧茅廬以來,丞相夙興夜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爲謀求漢室復興殫精竭慮,先帝聖明封丞相爲武鄉侯然時過境遷丞相功勞堪比國士無雙,現如今魏賊封其奸黨司馬懿爲燕王司馬懿才學不及丞相萬一爲不寒天下士子之心,臣等恭請陛下賜封丞相爲漢中王等蔣琬寫好之後,陳到仔細的看了一遍慢慢的將它吹乾然後第一個在上面簽字畫押。這桌酒席上的人也依次簽字畫押,接着陳到讓其他陪席的大臣也在上面簽字畫押。陳到舉着這張密密麻麻寫滿名字摁有紅手印的勸進說笑了笑然後將它收在懷中對衆人說:來繼續喝!今個兒大家必須盡興,不趴下誰都不能離開!”喝了一陣陳到覺得差不多了,就假裝不勝酒力開口胡言亂語命管家送客。衆人見酒喝得差不多,主人也喝趴下覺得十分盡興也就離開了。等賓客走後,陳到爬起來梳洗一番就叫管家替他備馬趕往長樂宮。

姜維與赫昭醉醺醺的被陳到府中的家將送了回來,諸葛亮看着醉的一塌糊塗兩人說道:“什麼事情值得你們兩個這麼高興?居然喝成這樣!”姜維睜開朦朧的睡眼對諸葛亮說:“恭喜丞相,用不了丞相將是漢中王了!想到學生就快要作爲漢中王的弟子十分開心啊,就都喝了幾杯。”“漢中王?”諸葛亮疑問的說。然後諸葛亮對送他們回來的家將說:“你是鎮北將軍手下的人,今天你們將軍宴會?宴請了那些人啊?”這位家將見到平日像神一樣的諸葛亮問話心中十分激動就一五一十添油加醋的把知道全告訴了諸葛亮。諸葛亮越聽臉色越沉重。諸葛亮打發這個家將離去後一個人靜坐在院子裡想到:陳到的做法是出於本心了,還是有人挑撥,如果是挑撥那主使人是誰了?李嚴?廖立?當諸葛亮在爲封王一事冥思苦想時他的老管家孟海走到他身邊附耳輕聲的說:”相爺,小人已經查清楚了!這件事情的主使來自宮中,但是還沒有查清楚是出自深宮的太后的手筆了,還是黃皓的動作。陳到將軍已經啓程進宮將勸進書交給陛下,根據小人從浮屠教那裡得來的消息說:不久從蜀漢境內的勸進書將會陸續遞上來。看來相爺封王一事恐怕是鐵板釘釘的事情了。”“你也認爲老夫該封王嗎?孟海你是跟隨老夫的老人,老夫封王的利弊你不會看不清吧!”諸葛亮對孟海說道。“小人自然明白相爺的心意,但是這不是一個機會嗎?相爺早有打算將實權交給少壯派了,何不借此機會將丞相之位讓出去由明轉暗看看到底是誰在算計!”“你說的不錯,老夫就有這個打算,既然如此這件事老夫就順水推舟吧!”諸葛亮說道。緊接着諸葛亮心痛的說:“這兩個還是還是缺乏歷練,被人當槍使還這麼開心,要擔當大任還需敲打敲打啊!”

收到陳到交來的勸進書我沒有立即召開朝議,而是命各地的太守安排自己手上的事務之後齊集長安,在大漢的古都上進行一次大祭祀。祭告先人漢室的後人再一次奪回了他們的皇城。大約過了半個月諸葛亮要被封王的事情傳遍了大江南北,曹魏與東吳密切的關注這一事情的進展。等各地太守趕到後,勸我封諸葛亮爲王的奏摺收的七七八八後我終於決定在大祭的前一天舉行大朝議。在各地遞上來的奏摺中李嚴對封諸葛亮爲王十分,整本奏摺全是對諸葛亮的讚美之詞。而廖立依舊不解風情當蜀漢舉國上書要求封諸葛亮爲王時,他一人上言反對。在他的萬言書中盡呈封王的壞處。我在他的奏摺中批覆此事皆是朕的注意。無任何陰謀!然後將奏摺發回給他。

大朝議由黃皓那公鴨嗓喊的一句:“蜀國大朝,有本啓奏,無事退朝!”等衆位大臣三呼萬歲後,丞相府長史李豐上前通報此次戰役的得失,李豐說道:“此次我軍戰役出動本隊三十四萬、兩萬御林軍、彝族軍隊十萬,共四十六萬大軍。在這次戰役中我方總共死傷十一萬三千人,撫卹所需物資摺合白銀八十七萬兩。加上自願加入我軍的魏國降卒與陛下在涼州收服的豪門私軍、還有羌族的歸順後加入的軍隊我國實力並沒有下降,目前可用之兵將近五十萬。除去老兵退役,回調兵地鎮守的士兵,目前我軍實際可用的軍隊爲三十六萬,其中有十五萬爲羌族與彝族借來的軍隊。此次戰役將我國儲藏六年的老底全部消耗乾淨,國庫的糧草就連二十萬大軍遠征一個月的量都不夠,還有要承擔從荊北移民八十萬人口口糧以及支付給吳國的五十萬擔的糧食,估計把這批移民在交州安定下來剛好把國庫掏空。還有鐵礦的儲量嚴重不足,現在半數的冶煉坊已經因爲缺少原料而停工。目前庫存的箭枝只有一百二十萬支,有三分之一已經存放到了潼關,還有三分之一存於長安,剩餘的在與吳國相對的前線。此次魏國的賠款扣除需要補貼的地方還剩黃金十萬兩、白銀一百萬兩。”聽完李豐這個管家的彙報之後我苦笑的對堂下的大臣們說:“看來丞相停戰的舉措是對的!我們見好就收以至於我們不那麼虧本,打了這麼一場大戰才發現自己的家當只剩這麼一點了,兵者兇器也,用之不祥看來古人的話還是有些見地的,要是士兵們吃不飽哪還有力氣打戰了?糧食?真的很難辦啊!”“陛下,糧草一事不急,等自由貿易區成立後,我們便可在自由貿易區以高價收購糧食,老臣認爲憑蜀國的財力應該可以買夠消耗的糧食。”

“遠水救不了近火啊,丞相!”我憂心的說。黃皓站出來說:”陛下我們還有糧食,以前奴才佈置的那些手段因爲丞相的所向披靡沒有起什麼大作用,這些日子奴才經過一番籌措弄到手的糧食有三百萬擔,夠大軍吃上半年的。”我誇獎黃皓說:“好,不愧是朕的心腹之人,好樣的朕會重重的賞你的!”說道賞賜我話鋒一卷,先讓黃皓抱着一堆奏摺出來,我對諸葛亮說:“丞相是這次戰役一頂一的功臣,你看有這麼多人上書要求朕封賞你!你說朕該賞你些什麼了?”諸葛亮謙遜的說:“這都是做臣子的本分,老臣不敢居功!”我對諸葛亮說:“不賞怎麼行了,那會寒了將士們的心,賜個朕的公主給丞相的兒子,嗯不行,先帝將我的妹子嫁給了丞相的養子,再嫁一位公主入府輩分可就亂套了,朕還是應大家所請封丞相爲漢中王。”接着我叫黃皓拿出已經準備好的聖旨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丞相諸葛亮勞苦功高,今封爲漢中王,漢中一切事務任憑漢中王處置。欽此!”諸葛亮聽完聖旨後並沒有接旨,我對羣臣喊道:“都給朕跪下,跪倒漢中王答應爲止!”羣臣依照我的號令跪下請求諸葛亮接受聖旨,僵持一炷香的時間後,諸葛亮說道:“裂土封王的危害從高祖就開始了,因此有了白馬之盟。既然陛下擡愛,老臣就放肆一回。若是陛下將聖旨改爲老臣爲漢中王食邑漢中,漢中一切事務由朝廷決斷,若是漢中王橫加干涉廢除封號!”我同意了諸葛亮的說法,對他說:“就按丞相說的辦,就封個虛的漢中王吧!明日大祭上朕要當着天下人的面宣佈這個決定,到那時漢中王可不要再矯情讓朕下不了臺了。”老臣明白!”“諸葛亮回答說。我對羣臣說:“今天就到這吧,各位回府齋戒明日祭祀,祭祀由譙周主持。黃皓將漢中王的全部行頭給漢中王送去,明日真要看到一個神采奕奕的漢中王!”“奴才明白!”黃皓回答說。接着黃皓對羣臣喊道:“散朝!”羣臣匆忙往臨時的住所趕,以期養精蓄銳明日在祭祀上出彩。

劇情公告第八十五章 鯨吞第六十六章 車師後裔第十四章 伐魏—2第七十章 人口之爭第四十四章 薑還是老的辣—2第三十一章 強攻長安—8第一百四十五章 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第一百二十六章 誰爲智者第九十五章 最終的勝利第八十章 犯大漢天威殺!(1)第一百三十章 夷陵之戰第二十六章 強攻長安—3第五十六章 停戰第一百零四章 亂潮涌起第二十五章 強攻長安—2第一百五十七章 暗潮來襲第一百五十七章 暗潮來襲第三十五章 強攻長安 終章(3)第五十五章 潼關會談—摸底第九十九章 陳平不識倉廩第一百五十四章 平定塞外第八十二章 犯大漢天威殺!(3)第一百三十六章 太平青領道第一百零八章 白帝論勢(2)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國亂局第七十五章 誰爲蜀相—2第七十二章 動盪的魏國第二十六章 強攻長安—3第九章 蜀國大朝第八十三章 霸王行動第十三章 伐魏—1第五十三章 三方會談——暗潮涌起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七十九章 漢裔危機第六十五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3)第五十二章 三方會談—2第八十九章 兵敗龜茲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陵血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虛而實之第九十二章 沒有援軍?第五十五章 潼關會談—摸底第一百零六章 重逢第八十九章 兵敗龜茲五十七章 君臣交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荊州之戰2第四十二章 曹睿的春天?第七十六章 涼州軍團—1第五十二章 三方會談—2第六十七章 西域都護府第六十八章 西域疑雲第二十五章 強攻長安—2五十七章 君臣交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激戰三江口第六十九章 西域都護府歸附第一百三十一章 江陵之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主沉浮第三十四章 強攻長安終章(2)第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三十九章 強攻長安 終章(7)第一百二十九章 赤壁對峙第六十二章 兵發西域第十二章 聯吳伐魏第十一章 變局第一百四十六章 虛而實之第八十三章 霸王行動第一百零二章 諸葛病危第七十章 人口之爭第六十章 祭典上的那點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荊州之戰 (1)第五十四章 三方會談—停止內戰我也穿越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平定塞外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大的內奸五十七章 君臣交心第一百一十四章 後院火起(2)第一百零四章 亂潮涌起第一百六十章 聖戰—1第二十一章 西進?北上?—2(改)前言第五十五章 潼關會談—摸底第一百一十八章 張角再現第一百四十三章 明修棧道第四十四章 薑還是老的辣—2第四章 北伐第二十七章 強攻長安 —4第七十章 人口之爭第一百零八章 白帝論勢(2)第六章 成都風雲—2第一百一十七章 匈奴大祭司的真實身份?第一四十九章 盧龍要塞第一四十九章 盧龍要塞前言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國亂局第一百五十八章 黃皓絕境第四十六章 丞相的決斷第二十二章 孫權一怒第一百四十四章 暗度陳倉第一百二十五章 草原之鷹折翅中原
劇情公告第八十五章 鯨吞第六十六章 車師後裔第十四章 伐魏—2第七十章 人口之爭第四十四章 薑還是老的辣—2第三十一章 強攻長安—8第一百四十五章 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第一百二十六章 誰爲智者第九十五章 最終的勝利第八十章 犯大漢天威殺!(1)第一百三十章 夷陵之戰第二十六章 強攻長安—3第五十六章 停戰第一百零四章 亂潮涌起第二十五章 強攻長安—2第一百五十七章 暗潮來襲第一百五十七章 暗潮來襲第三十五章 強攻長安 終章(3)第五十五章 潼關會談—摸底第九十九章 陳平不識倉廩第一百五十四章 平定塞外第八十二章 犯大漢天威殺!(3)第一百三十六章 太平青領道第一百零八章 白帝論勢(2)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國亂局第七十五章 誰爲蜀相—2第七十二章 動盪的魏國第二十六章 強攻長安—3第九章 蜀國大朝第八十三章 霸王行動第十三章 伐魏—1第五十三章 三方會談——暗潮涌起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七十九章 漢裔危機第六十五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3)第五十二章 三方會談—2第八十九章 兵敗龜茲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陵血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虛而實之第九十二章 沒有援軍?第五十五章 潼關會談—摸底第一百零六章 重逢第八十九章 兵敗龜茲五十七章 君臣交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荊州之戰2第四十二章 曹睿的春天?第七十六章 涼州軍團—1第五十二章 三方會談—2第六十七章 西域都護府第六十八章 西域疑雲第二十五章 強攻長安—2五十七章 君臣交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激戰三江口第六十九章 西域都護府歸附第一百三十一章 江陵之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主沉浮第三十四章 強攻長安終章(2)第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三十九章 強攻長安 終章(7)第一百二十九章 赤壁對峙第六十二章 兵發西域第十二章 聯吳伐魏第十一章 變局第一百四十六章 虛而實之第八十三章 霸王行動第一百零二章 諸葛病危第七十章 人口之爭第六十章 祭典上的那點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荊州之戰 (1)第五十四章 三方會談—停止內戰我也穿越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平定塞外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大的內奸五十七章 君臣交心第一百一十四章 後院火起(2)第一百零四章 亂潮涌起第一百六十章 聖戰—1第二十一章 西進?北上?—2(改)前言第五十五章 潼關會談—摸底第一百一十八章 張角再現第一百四十三章 明修棧道第四十四章 薑還是老的辣—2第四章 北伐第二十七章 強攻長安 —4第七十章 人口之爭第一百零八章 白帝論勢(2)第六章 成都風雲—2第一百一十七章 匈奴大祭司的真實身份?第一四十九章 盧龍要塞第一四十九章 盧龍要塞前言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國亂局第一百五十八章 黃皓絕境第四十六章 丞相的決斷第二十二章 孫權一怒第一百四十四章 暗度陳倉第一百二十五章 草原之鷹折翅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