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草原之鷹折翅中原

程祁的父親死於夷陵之戰是反吳派最激進的代表。曾經組織殺手刺殺過東吳的使者。由於諸葛亮擔心他的讓爲官會影響跟吳國的關係,因此只讓程祁繼承了平陽候的爵位並未授以實權。當楊儀找上他的時候,程祁非常激動的說道:“楊伯父,我早就盼望着這一天了。漢中王只給我一個有名無實的侯爺,不讓我參軍。對於這一點我非常理解。因爲那個時候還不能吳國翻臉。現在的報仇的時機到了,可是我等位卑言輕無法說動漢中王同意攻打吳國。而且蜀國我們國內的親吳勢力也非一朝一夕之功。你我的威望與能量都不足以成就此事,此事若想成功必須請順平王向陛下提議。否則我們只能引來一頓訓斥。”

“怎麼順平王趙雲老將軍不呆在成都享福,也來到成都呢?”楊儀不解的問道。

程祁回答說道:“楊伯父,剛從吳國回來可能有所不知。漢中王與兩位丞相有意將都城建立在長安,明年將會遷都。順平王作爲前哨是來適應長安環境的,他的王府就安置在皇宮旁邊仁義街。只要能說服順平王反吳,夷陵之戰的老人們便會紛紛響應向陛下請戰。趙雲出面說話有時候比漢中王諸葛亮管用多了。”

楊儀想了想說道:“爲了蜀國的大業也只好去麻煩趙雲老將軍了!此事在沒有成功的時候你不要走漏任何風聲,否則給人家抓住把柄我們就成爲先驅了。”

程祁的話點醒了楊儀,這樣一家家勸說要他們反吳,對吳國發動戰爭還不如找趙雲出來。將這些有反吳意向或者在夷陵之戰跟吳國結下仇恨的將軍集合以來推舉趙雲爲主事人,向皇帝跟漢中王請命攻打吳國。想到順平王趙雲這樣楊儀想起了另外幾個關鍵人物關羽之子關索、關羽之孫關統、關彝。關羽的死跟孫權有直接的聯繫,只要說動三人離成功挑起戰爭就進了一步,另外張飛的兒子張紹、張苞兩人脾氣火爆跟張飛一個德行只要一挑撥肯定可以說動他們。張飛的兩個女兒是皇后與貴妃只要張家人被煽動了自然可以讓這連個皇后在劉禪面前吹枕邊風攻打吳國。楊儀仔細的盤算的可以引爲助力的人選。他一邊盤算着一邊趕往順平王府,盤算好了之後便直接找趙雲去了。

趙雲雖然年近七十但是老當益壯,仍然在院子裡提着當年那杆跟隨他南征北戰的亮銀槍練習槍法。看到雄風不減當年的趙雲楊儀稱讚道:“順平王果然是厲害,威風不減當年啊。”趙雲見楊儀進來便收功了,他將亮銀槍遞給身後的家將,接過侍婢遞過來的熱毛巾一邊擦汗一邊對楊儀說道:“什麼風把楊將軍吹來了,你不是去出使吳國了嗎?帶回來什麼好消息啊。以前這項工作都是費禕做的,不過現在他貴爲副丞相獨當一面也不用做些了。看來諸葛軍師對你是信任有佳啊。”

“回趙將軍的話,好消息到沒有,噩耗倒是不少。”楊儀畢恭畢敬的回答道。

“噩耗?難不成孫權吃了豹子膽了,敢跟我們翻臉搶地盤呢?”趙雲將手上的毛巾遞迴給身後如花似豔的侍婢趁機揩油打趣的說道。

看到趙雲人老心不老的舉動楊儀只有一邊偷笑,笑完之後回答道:“趙將軍,孫權還真就吃了豹子膽了。他讓我們將上庸新城等四郡割讓給吳國,同時交州軍團解散,當地的治安又吳軍來維持。同時要求我們跟山越斷絕來往徹底開戰,並且賠償黃權裹脅宛城豪門士族給吳國帶去的一切損失。”

“什麼,孫權那個王八羔子其人也太甚!居然如此無禮,難道他想引發戰爭不成?”趙雲虎目一睜氣憤的說道。

楊儀回答說:“孫權想幹什麼,我是不知道。不過聽交州傳回來的情報,孫權派老將丁奉率領十萬大軍鎮守零陵城,監視交州軍團所在的蒼梧。丁奉手上有大量的船隻,順流而下兩天之內可以直接突襲蒼梧。另外孫權將佈置在魏國邊境用來趁火打劫的軍隊派往了荊州。荊州都督諸葛瑾擴充荊州軍,諸葛瑾手下的荊州軍達到二十萬,加上孫權派到荊州的十萬大軍。可調遣的大軍達到三十萬。另外陸遜在廬江訓練了十五萬新軍,孫權將水師也搬到了洞庭湖。吳國的所有的舉動都透露出一個目的。”

“透露着一個目的,那個目的就是趁着魏國內亂不止。跟我們蜀國一分高下,決定誰纔是這塊大陸的最終統治者。孫權野心倒是不小,只要我趙雲還有一口氣在絕對不會讓你得逞的。”趙雲順着楊儀的話接了下去。

楊儀高興的說道:“這麼說,順平王跟吳國開戰呢?”

“開戰?爲什麼不,現在魏國不行了,三國去其一。一山不容二虎,統一三國重振大漢的威信只有一個國家有這個實力那就是我們蜀國。這麼多年了,新老舊賬也該孫權算算了。萬一他要是早死了我找誰去報仇!”趙雲說道。楊儀見趙雲願意加入他的反吳同盟,於是機不可失的請趙雲作爲反吳的大旗。得到趙雲的楊儀打算告辭前往下一家遊說。趙雲對走出院子的楊儀說道:“楊儀別算計的太多,如果不是因爲這件事情出發點有利於我們蜀國,否則就憑你以前的表現跟我說這番話,你早就死在我的亮銀槍之下了。收斂點凡是以蜀國的利益爲重。”聽到趙雲的話楊儀輕快的腳步頓了一下,他點點頭然後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三十萬匈奴俘虜怎麼處理對於諸葛亮以及整個蜀國朝廷的確是一個很大的難題,放了嘛又怕放虎歸山讓他們恢復元氣之後又繼續侵犯草原。但是不放嘛幹養着這麼多吃乾飯的也不是個事。已經是十二月大雪很快封山,通往玉門關的路也很難走了。把匈奴人的主要勞動力全部俘虜了,人家關外那上百萬婦孺只能在冰天雪地裡等死。雖然今年草原跟中原都不是一個荒年,只要涼州給關外的匈奴族婦孺接濟一點安然的過冬還是可以的。諸葛亮將廖立、李嚴、魏延、姜維、郝昭、鄧艾、馬岱召集起來商討怎麼處理匈奴族,我、以及被捆成糉子的匈奴族的單于冒頓玲、張角、去卑、偰煌父子列席會議。

諸葛亮對大家說道:“這一戰是老夫經歷最匪夷所思的一戰,不僅是作戰的對象還是最後勝利的方式都是非常離奇。現在有這麼多人在這裡就解開匈奴諸位統領的繩索吧,反正他們中了蝕筋軟骨散沒有力氣反抗的。”姜維按照諸葛亮的吩咐解開了他們的繩索並且取下塞嘴的布條。

諸葛亮繼續說道:“自古匈奴跟漢族就是勢不兩立,我們兩個民族從戰國就開始對立到現在。你們淪爲階下囚了,但是上天有好生之德。一個民族的存在有着他的使命,老夫當年七擒孟獲的時候就將十幾個民族滅種。但是今天想想那樣做有傷天和,因此我們不想將你們滅族、滅種。但是你們侵略性太強了,能告訴老夫有什麼辦法跟你們和平相處嗎?”

“落到你們手裡要殺便殺,要剮便剮,哪來那麼多廢話!我們匈奴人沒有一個孬種!”冒頓玲硬氣的說道。

“好像你不是純正的匈奴人吧,可不要忘了你的母親是漢人。你有一半的漢人血統,更何況你的外公還是當年漢朝的頭號通緝犯,冒頓玲別那麼橫,現在你們的軍隊全部被俘虜,其餘的婦孺也落在我們的控制。只要本驃騎將軍一聲令下便可以成就超越殺神白起的殺孽,而你的匈奴族就會滅絕!甚至滅種!你信不信我敢這麼做啊!”魏延出言威脅道。

“你們漢人不是信奉儒家,只誅首惡。我願意一死只要你們肯放過我的族人。”偰煌說道。

“你們廢話太多了,再想不出一個可行的辦法。朕只好選擇將他們全部坑殺了,冒頓單于請您最好配合點,朕的耐心是有限的。”我說道。

“你們願不願意歸順我們,像南匈奴那樣依附魏國一樣歸順我們。將你們現在的匈奴分成六部,每部人口二十萬人分別安置在我蜀國的邊境的六個方向,每部允許擁有的軍隊不能超過十萬,單于依舊對你的族人擁有單于的權利但是僅限於祭祀。在任何時候我們蜀國皇帝的命令要高於你們匈奴單于的命令,同時匈奴單于冒頓玲跟我們皇帝或者皇族和親。從此在蜀國境內你們享有跟漢人一樣的權利可以做官,可以當兵,也可以擁有自己的土地。老夫的建議單于不妨考慮考慮。”諸葛亮說道。

諸葛亮的方案簡直就是想要財色兼收,收匈奴的三十萬大軍爲蜀國開疆擴土,順帶還要冒頓玲貼上女色。依照冒頓玲的個性哪會答應,諸葛亮都發話了誰敢反駁他的方案了,一時間陷入了僵局。

“歸順我們蜀國,你們匈奴人有什麼擔心?不妨說說!”我問道。

偰羅直接明說道:“諸葛亮提出的方案我們不是不能接受,可是誰能保證你們沒有包藏禍心趁機將我們匈奴人當做你們統一天下的墊腳石等你們完成統一之後再卸磨殺驢呢?”

“要我爲了自己的族人嫁給你們的皇族不是不可以但是你們可以保證我們匈奴的權益嗎?還不是看中了我們的武力,你們漢人最喜歡兩面三刀了,沒有實質的保證我是不會答應你們的。”冒頓玲說道。

我撩開擋住冒頓玲眼睛的劉海說道:“這些就是你們全部的擔心嗎?是不是朕解決了,你們就心悅臣服的歸順呢?”

“不還有一條,我們這些貴族的權利還會存在嗎?能不能保留我們匈奴貴族的權利,這是我們說服族人最重要的一條。”偰煌問道。

“不能,不過你們想要權勢無非是爲了金銀財寶。朕會等值的價錢將他們貴族的權利從他們手中買走。到時候他們將是有名無實的貴族,沒有任何特權。朕開出的價錢會讓他們絕對滿意的。”我回答道。

張角從一個高高在上的大祭司淪爲階下囚雖然他已經是半仙之體但是於毒的毒藥對他還是有很大的作用,這次失手被俘讓他想通了很多。名也罷利也罷不過是過眼雲煙。想通了這些之後張角的法力又回到了他的身上,他渾身冒金光顯示着他道法又精進了一步。冒頓玲對張角喊道:“外公救我,替我殺了他們。”看着形勢又被逆轉過來真有一種天有不測風雲的感慨。卡是張角並沒有按照冒頓玲的話去做,他對在場的衆人說道:“蜀國不想滅絕匈奴,可以給匈奴一個發展的空間;而匈奴也願意幫助蜀國但是雙方欠缺一個承諾。就讓本座用力替你們完成這個承諾吧。不知道諸位願不願意?”

現在攻守之勢轉換,我們的小命被捏在張角手裡哪裡敢反對呢?而且還是有利於我們的更加不會反對了。張角從到在場的人身上取了一滴血跟一根頭髮,他將衆人的血混合起來倒到一碗清水裡面,然後將衆人的頭髮放在一起打一個死結,一邊念着咒語一邊將頭髮燒掉。燒完之後一道金光分成幾十份進到每一個人的額頭裡面。接着張角讓我們上前發誓,蜀國這一方的誓言是保證匈奴人所遭受的待遇跟漢人必須一樣,而匈奴一方的是保證歸順蜀國之後絕對的服從蜀國的統治否則族人滅絕。當雙方發誓之後張角讓衆人分食混有自己鮮血的清水。

子不語怪力亂神,但是看着自己身上的血從血管裡面飛出來,飛到裝有清水的碗裡面自然相信了。在張角的幫助之下完美的解決了匈奴的問題,按照約定匈奴族將被分爲六部,原來的南匈奴三部跟右賢王部分爲成兩部分別由去卑跟偰羅統領。去卑統帥的部落叫作鬱林部遷移到交州的鬱林,協助費禕防守交州在開春之前遷移完畢,有交州提供開荒用的糧食跟耕牛。偰羅統帥的匈奴一部被安置在五溪一帶,由於五溪山越南遷建立山越國讓五溪陷入了勢力真空,偰煌、冒頓玲分別統率一部繼續呆在北方草原防備新的草原民族崛起。張角的聖廟護軍自成一部遷往西域監視西域各國,張角已經不理俗物,而且這一部的匈奴人被張角用五十年的功夫漢化的差不多了,因此暫時有於毒暫代管理,地點安置在戍己校尉的駐所。還最後一部是由其他不屬於大部落的中小部隊雜合而成由蜀國任命部族的統領。暫時也由冒頓玲監管,但是他們卻被髮配到了雲南。匈奴六部的統領都被封爲王,可以爵位相當於蜀國朝廷的郡王,每一任族王的任命都需要進過蜀國的冊封纔會有效。

按照諸葛亮的計劃,匈奴被初步分解了。分配到各個地方維護蜀國的統治,成爲馬前卒。但是也給了這些大佬們應有的尊重以及利益因此雙方對於這個方案基本上是滿意,現在就差將冒頓玲嫁給那位皇族就能夠皆大歡喜了。匈奴人就這樣被肢解了不知道會不會甘心,到了新地方會不會適應,對於這一點我無從猜想只有讓以後的實踐來檢驗了。塞外的寒風帶來了第一場大雪,由於得到了蜀國的庇護匈奴人沒有出現什麼大亂子,一切按照預定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着。而我和諸葛亮他們也隨着這場大雪啓程返回長安,由於吳國的不斷挑釁,蜀國的求戰情緒也隨之高漲,一場大戰爆發在即!

第五十章 和談—2第五十五章 潼關會談—摸底第七十六章 涼州軍團—1第十一章 變局第九十三章 撲朔迷離第九十七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二十一章 誰爲蜀主第一百三十二章 魏吳聯姻第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九十六章 沒有硝煙的西域第十九章 兵臨城下—2第七十一章 長安朝議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大的內奸第五十六章 停戰第七十五章 誰爲蜀相—2第六十六章 車師後裔第一百零五章 博弈第四十四章 薑還是老的辣—2第九十七章 山雨欲來第八十三章 霸王行動第一百零一章 逃出生天第五十二章 三方會談—2我也穿越了?陣法大全第三十五章 強攻長安 終章(3)第一百零五章 博弈第八十八章 龜茲攻防戰第五十四章 三方會談—停止內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誰爲蜀主第十九章 兵臨城下—2第六章 成都風雲—2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鍋端第十四章 伐魏—2第一百三十五 戰第四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1第一百一十五章 涼州狼煙第七十六章 涼州軍團—1第一百一十四章 後院火起(2)第二十六章 強攻長安—3第一百四十三章 明修棧道第二十章 西進與北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統一戰線第三十七章 強攻長安 終章(5)第五十一章 三方會談—1第二十五章 強攻長安—2第六十章 祭典上的那點事第一百三十五 戰第十七章 伐魏—5第九十章 固守待援-1第五十二章 三方會談—2第五十九章 諸葛亮封王事件—2第九章 蜀國大朝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國亂局第五十三章 三方會談——暗潮涌起第一百零六章 重逢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主沉浮第二十四章 強攻長安—1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戰江陵第一百零三章 霍去病曾在否?第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三十二章 強攻長安—9第三十八章 強攻長安 終章(6)第一百一十八章 張角再現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禪的決斷第八十一章 犯大漢天威殺!(2)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大的內奸第二十二章 孫權一怒第六十八章 西域疑雲第九十章 固守待援-1第一百三十九章 會稽山下第五十六章 停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後院火起(2)第一百五十一章 統一戰線第八十二章 犯大漢天威殺!(3)第一百零五章 博弈我也穿越了?第一把二十二章 決戰(1)第二十七章 強攻長安 —4第四章 北伐第一百三十六章 太平青領道第一百五十二章 蜀國變革第二十四章 強攻長安—1第九十七章 山雨欲來第四十六章 丞相的決斷第三十八章 強攻長安 終章(6)第一把二十二章 決戰(1)第二十五章 強攻長安—2第一百二十四章 蜀吳之爭第一百零七章 白帝論勢(1)第一把二十二章 決戰(1)第五十二章 三方會談—2第八十七章 意外的援軍第一百一十三章 後院起火(1)第一百三十章 夷陵之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東征日本第十四章 伐魏—2第一百二十三章 決戰(2)第一把二十二章 決戰(1)第七十二章 動盪的魏國
第五十章 和談—2第五十五章 潼關會談—摸底第七十六章 涼州軍團—1第十一章 變局第九十三章 撲朔迷離第九十七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二十一章 誰爲蜀主第一百三十二章 魏吳聯姻第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九十六章 沒有硝煙的西域第十九章 兵臨城下—2第七十一章 長安朝議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大的內奸第五十六章 停戰第七十五章 誰爲蜀相—2第六十六章 車師後裔第一百零五章 博弈第四十四章 薑還是老的辣—2第九十七章 山雨欲來第八十三章 霸王行動第一百零一章 逃出生天第五十二章 三方會談—2我也穿越了?陣法大全第三十五章 強攻長安 終章(3)第一百零五章 博弈第八十八章 龜茲攻防戰第五十四章 三方會談—停止內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誰爲蜀主第十九章 兵臨城下—2第六章 成都風雲—2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鍋端第十四章 伐魏—2第一百三十五 戰第四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1第一百一十五章 涼州狼煙第七十六章 涼州軍團—1第一百一十四章 後院火起(2)第二十六章 強攻長安—3第一百四十三章 明修棧道第二十章 西進與北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統一戰線第三十七章 強攻長安 終章(5)第五十一章 三方會談—1第二十五章 強攻長安—2第六十章 祭典上的那點事第一百三十五 戰第十七章 伐魏—5第九十章 固守待援-1第五十二章 三方會談—2第五十九章 諸葛亮封王事件—2第九章 蜀國大朝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國亂局第五十三章 三方會談——暗潮涌起第一百零六章 重逢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主沉浮第二十四章 強攻長安—1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戰江陵第一百零三章 霍去病曾在否?第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三十二章 強攻長安—9第三十八章 強攻長安 終章(6)第一百一十八章 張角再現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禪的決斷第八十一章 犯大漢天威殺!(2)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大的內奸第二十二章 孫權一怒第六十八章 西域疑雲第九十章 固守待援-1第一百三十九章 會稽山下第五十六章 停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後院火起(2)第一百五十一章 統一戰線第八十二章 犯大漢天威殺!(3)第一百零五章 博弈我也穿越了?第一把二十二章 決戰(1)第二十七章 強攻長安 —4第四章 北伐第一百三十六章 太平青領道第一百五十二章 蜀國變革第二十四章 強攻長安—1第九十七章 山雨欲來第四十六章 丞相的決斷第三十八章 強攻長安 終章(6)第一把二十二章 決戰(1)第二十五章 強攻長安—2第一百二十四章 蜀吳之爭第一百零七章 白帝論勢(1)第一把二十二章 決戰(1)第五十二章 三方會談—2第八十七章 意外的援軍第一百一十三章 後院起火(1)第一百三十章 夷陵之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東征日本第十四章 伐魏—2第一百二十三章 決戰(2)第一把二十二章 決戰(1)第七十二章 動盪的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