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匈奴大祭司的真實身份?

冒頓玲陳兵玉門關外靜候左右賢王能率軍撕破蜀軍防線的缺口,擾亂蜀軍部署分散魏延的注意力。然後伺機殺入玉門關入主涼州,但是兩天過去了關內的蜀軍絲毫不見動靜,顯然玉門關後方的士族造反沒有給蜀軍造成了太大的混亂。冒頓玲跟大祭司塔布児商量道:“老師,看來左右賢王又讓我們失望了。入主中原還得依靠我們自己的力量了,老師做好準備出手了嗎?”

塔布児回答說:“準備好了,我的五萬聖廟護軍團沒日沒夜的操練將近十年,我訓練了這支百戰雄獅,只爲有一天能殺入中原,我相信麾下的將士們也願意將長生天的榮耀灑入中原,中原的花花世界有百十來年沒有在匈奴的鐵騎下顫抖,單于這一次讓他們感受草原的怒火吧。”

“那好,明天以南匈奴三部十萬大軍爲先鋒進攻玉門關,本單于的王庭護軍以及其他部衆的十五萬軍隊作爲第二梯隊;老師的聖廟護軍作爲第三梯隊。明天展開波浪形攻勢一浪接一浪,本單于就不信小小的玉門關能擋住我們匈奴復興的步伐。拿下玉門關入主涼州,爲我們佔領中原走向第一步吧。”冒頓玲說道。

等候兩天的冒頓玲終於按捺不住了,她將各路統領召集到她的王帳說道:“諸位統領,左右賢王無能讓我們再一次失望了,現在攻破玉門關就只能依靠我們了,現在由匈奴人的智者大祭司塔布児來安排進攻計劃。塔布児全權代表本單于指揮大軍,誰敢不聽號令者殺無赦。”匈奴各部的頭領見冒頓玲將軍隊的指揮權交給匈奴人的神話都非常信服紛紛表示願意領命。

塔布児環視衆將一眼說道:“南匈奴三部剛剛歸附不久,未替我匈奴建下功勳。因此很多族人都懷疑南匈奴兄弟們的武力。現在派你們南匈奴三部做先鋒,由本座親自指揮,不知道三位都尉可有異議啊。”

南匈奴南部、東部、西部的都尉去卑、婁帆、耶律楊三人相視一眼,去卑站出來對塔布児說道:“回稟大祭司,我等毫無異議。願意成爲單于入主涼州的馬前卒。”

塔布児微笑着說道:“很好,如果所有的匈奴人多像你們這樣忠心賣命,何愁大業不愁啊。南匈奴三部組建第一波攻擊,北匈奴其餘各部出兵十萬組成第二波攻擊尾隨其後,當先鋒軍強攻玉門關失敗之後就由你們繼續發動猛攻,一直壓迫關上的守軍;單于的護軍作爲第三波攻勢,尾隨其後;本座的護軍將作爲最後的總攻軍隊,匈奴的命運在此一戰,希望各位不畏死亡一浪接一浪的狂攻玉門關,將擋在我們面前的敵人死的粉碎。”

北匈奴實力第五部落首領贊比納向塔布児提出心中的疑問:“大祭司,我們動用了三十萬軍隊進攻玉門關,但是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問題玉門關上有多少蜀軍守衛呢?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玉門關除了魏延還有其他厲害的角色嗎?”

冒頓玲回答道:“這個問題我們早就想到了,現在有請魏國燕王的使者司馬俊毅替我們回答吧。”

司馬俊毅走進大帳,面無懼色的看着這麼發出野獸光芒的匈奴人。他走到塔布児身邊說道:“玉門關的軍隊有魏延的涼州軍團大概十萬人左右,魏延的軍師是龐林;另外馬岱從西域撤回來將近三萬人的軍隊現在也駐紮在玉門關,智謀之士有廖立、李嚴等蜀國老人,武有趙統、孟鷹、念戰、董鐵、韓世中等沙場新秀。再加上涼州各地的守備軍隊,魏延可以調動的軍隊七七八八加起來大概有十八萬左右,不足匈奴大軍的一半。因此不足爲懼,另外我們魏國的人已經煽動了涼州士族造反,涼州各地守備軍是無法調動,考慮魏延要分兵鎮壓後方。玉門關上最多也不過十萬軍隊。涼州以西涼鐵騎最爲出名,步兵非常弱。沒有馬的騎兵上城牆守城戰鬥力可想而知,所以諸位不用擔心,你們面前的玉門關只是一支會咬人的紙老虎只要戳破了一點點他就不堪一擊了。”

司馬俊毅的話讓匈奴人非常高興,有誰不希望自己的對手越弱越好呢?南匈奴三部的都尉站起來對冒頓玲說道:“請單于放心,我等一定奪下玉門關獻給單于。三日之後單于便可以用金子打造的浴缸的玉門關內沐浴了。我等現在就調兵攻打玉門關。”說完之後三人不等冒頓玲發話就徑自走出大帳返回自己的軍帳去了。

軍事計劃定下來之後,匈奴人就按照既定的方案根據進攻順序開始紮營。望着玉門關外匈奴人的連綿十幾裡的連營李嚴神色慎重,魏延的臉色也隨着日暮而漸漸深沉。李嚴對魏延說道:“匈奴人打算夜戰了,不知道驃騎將軍準備好了沒有。”

“夜戰倒是不算什麼,我派去的斥候證實了匈奴人左右賢王的十萬軍隊不在對面的陣營裡面。十萬匈奴人,放在平日裡還不夠我騎兵殺幾個來回。但是現在不同了,現在風聞士族造反,長安那邊不斷抽調用來伐魏的軍隊分散到涼州、雍州、秦州駐守以防不測。我們手裡面已經抽不出太多的兵馬去關注這消失的十萬匈奴人了。”

“怎麼驃騎大將軍,這麼快就灰心了。這算不了什麼不就十萬匈奴人嗎?我已經派董鐵、趙統率領我麾下的三萬鐵騎沿着長城向下遊弋,西涼鐵騎天下無雙,當年連羌人都被我們打趴下了,更別說匈奴人。只要董鐵的軍隊碰上匈奴人消失的十萬大軍。我的三萬大軍每人五支標槍飛過去十萬匈奴人至少少了一半。暫且安心吧,這不知所蹤的十萬匈奴就交給董鐵、趙統去對付吧。”馬岱從城牆下走上來對魏延說道,他身後還跟着龐林、孟鷹、念戰等人。

涼州軍團的軍師龐林說道:“驃騎將軍,匈奴人來勢洶洶。我們一味依託玉門關死守也不是辦法,因此我們還是主動攻擊爲上。匈奴人絕對想不到我們會在他們兵力佔絕對優勢對他們發起進攻,我們派一支精悍的軍隊先發制人先挫挫匈奴人的銳氣,一來讓匈奴人不敢小覷漢人的軍隊,二來可以振作關上的士氣。”

“派誰去比較好呢?這關係到關上十來萬守軍的生命,所有派出去的軍隊只能勝不能敗。軍師可有人選?”魏延問道。

“藤甲營統領孟鷹可以擔當此任,藤甲騎兵有藤甲保護刀槍不入。五千藤甲騎兵在關上重弩保護殺出關去,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定能一舉重創匈奴人的先鋒軍。”龐林說道。”末將願意替驃騎將軍分憂,請驃騎將軍允許末將帶兵出擊。”孟鷹聽完龐林的話立即請命道。

念戰也跟着說道:“末將願意跟孟鷹一同前往,末將願意率五千羌騎跟隨藤甲騎兵一起殺出關外。請驃騎將軍允許。”

念戰跟孟鷹主動請命,魏延非常高興這個時候有將領願意主動爲他分憂。他笑着說道:“孟鷹、念戰,本驃騎將軍命令你們率五千藤甲騎兵與五千羌騎殺出關外一舉重挫匈奴人人銳氣。兩位將軍年少氣盛實乃少年英雄,我有寶劍兩把名爲一把驚風、一把名爲龍泉。本驃騎不能親自上陣殺敵,你們就帶着本驃騎的寶劍替我殺敵吧。此戰只能勝不能敗,勝了寶劍歸你們;敗了這寶劍你們就留着自裁吧。”

念戰、孟鷹兩人中氣十足的喊道:“末將遵命,不成功則成仁。誓死保衛玉門關。”念戰與孟鷹剛想下城牆領兵出擊,這個時候涼州的最高行政長官廖立帶着幾個護衛也興沖沖的來到玉門關關上。廖立非常興奮的跟魏延說:“在漢中王派來兩萬軍隊的增援下涼州士族造反還在韻量當中被本刺史被平定了,更讓人高興的是,從成都軍械坊發來五百張改進十二連射諸葛連弩以及三十萬支箭,另外還有牀弩一百張,巨弩箭一萬支。現在已經由白毦兵押解到關下了,請魏將軍立即派人接收運上城牆上安裝吧。”

“五百張諸葛連弩,太好了!十二連射,五百張連弩同時射擊,六千多支箭形成的箭雨再厲害的匈奴騎兵也會被射成刺蝟了。涼州內亂平定我等再無後顧之憂,廖刺史你真的使我們的及時雨啊。”李嚴笑着說道。

“念戰、孟鷹,諸葛連弩的射程是一百五十米,你們現在就回去準備,等諸葛連弩裝好之後在出關進攻。你二人必須聽號令行事鳴鼓進,鳴金收兵一定要記住了。哈哈本驃騎邀請匈奴吃一頓串燒肉了。韓世中率三萬步兵在關下內城門立陣等候匈奴人上鉤。”魏延說道。

諸葛連弩乃是蜀軍的最高機密,從運送到安裝全是由白毦兵親手操作不允許其他人插手。大概用了三個小時兩千白毦兵纔將五百張諸葛連弩組裝好,同時一百張牀弩也在馬岱指揮下組裝放在預定的位置。看着牀弩上長達兩米純鋼箭頭的弩箭對着關外與諸葛連弩錯落有致的呼應,魏延露出滿意的微笑。不怕匈奴人來就怕匈奴人不來,代表了玉門關上蜀軍的心情。

關上的二十幾面戰鼓陣陣如雷般的響起,鼓聲直擊雲霄傳遍整個匈奴的連營。匈奴人都停下了手上的事情向玉門關方向張望,不知道除了什麼變故。過了一會玉門關城門大開兩匹駿馬一馬當先的衝了出來,接着後面跟着兩隊裝備相差非常大的騎兵部隊。這兩個領頭的將軍等大軍出關一半之後就分道揚鑣沿着匈奴人營帳的側翼向前延伸。當做後一名出關的騎兵踏出玉門關的時候,城門並沒有關閉而是戰鼓繼續拼命的響着。聽着幾十張大鼓有節奏的敲擊着關內外的蜀軍各個熱血有一種嗜血的衝動。

匈奴人的觀察哨立即將一萬蜀軍出關攻擊的消息通報給各位統領,南匈奴三部已經合兵一處,去卑、婁帆、耶律楊呆在同一個軍帳,去卑說道:“蜀軍太不自量力了,兩位我們一起出兵將這股出來送死的蜀軍吃掉吧。”

“不急再等等,看看他們想幹什麼,跟隨曹操那麼久,漢人的陰謀難道你沒有學到一些嗎?小心無大錯!看看在說。”婁帆說道。

“去你大爺的,才一萬人也要看看。你腦子進水了,我們現在是九萬人,出關的蜀軍只有一萬。一萬人包圍九萬,而且這九萬被嚇得不敢動。傳出去指揮讓北匈奴那些野蠻人嘲笑我們了。揍死他孃的,我就不信九萬滅不了他一萬。”耶律楊說道。

“我也贊成出兵,二比一。婁帆比閉嘴吧。我們一分爲三婁帆去阻擊左翼的蜀軍。耶律楊去阻擊右翼的蜀軍。我親自率三萬人趁着玉門關城門大開殺入關去。”去卑說道。

“不行我要跟你換,你去對付右翼我率三萬人衝關。”耶律楊說道。

“大家都是一家人,換就換。成交,兩位別閒着動手吧!”去卑說道。

很快匈奴人的連營有所行動。去卑率三萬匈奴騎兵對上念戰的五千羌騎,婁帆率領三萬軍隊對付孟鷹的五千藤甲騎兵。戰鬥在左翼最先開始,婁帆下令三萬南匈奴東部的軍隊一擁而上朝孟鷹的藤甲騎兵衝去,孟鷹避也不避下令藤甲兵縱馬向匈奴人狂奔過去。婁帆以爲迎面衝上來的藤甲騎兵必然會被匈奴人衝的粉碎,但是結果卻讓他大跌眼鏡。南匈奴落後的鐵器武器砍在藤甲騎兵身上如同撓癢,反而被藤甲騎兵抓住他們失神的間隙反手一刀致命,除了幾個非常暴力喜歡用狼牙棒的稗將能給蜀軍造成傷亡之外其餘的人幾乎是隔靴搔癢無能爲力,從兩軍接觸到錯馬交戰的瞬間就有無數的匈奴人戰死墜馬,孟鷹一個衝鋒下來所過之處是馬擋斬馬,人擋殺人,藤甲騎兵營所過之後只留上萬匹無主的匈奴馬失去束縛的向前狂奔。婁帆無力的垂下戰刀,敗了,沒想到敗得這麼快。早就知道自從曹操置匈奴五部之後就知道匈奴人的輝煌已經不在老王,爲什麼我還這麼貪心置族人於死地了。完了一切都完了。婁帆心若死灰,看着他部衆最後一名戰士被殺,崩潰的婁帆也橫刀自刎跟隨他的部衆共赴黃泉。

孟鷹看着婁帆兵敗自殺阻止想要砍下婁帆頭顱領賞的士兵說道:“他也算一個英雄算了吧。若不是敵人我們有可能會成爲朋友。留他個全屍。”說完孟鷹指揮藤甲騎兵帶走死去的袍澤撤出戰場前往右翼幫助念戰去了。不到半個小時南匈奴的三萬鐵騎就被蜀軍五千人全殲,這讓冒頓玲非常的震驚。就算蜀軍在強大五千人全殲三萬人至少傷亡過半吧,但是從眼下的傷亡來看孟鷹的損失不超過五百人。這樣第二波、第三波乃至最後一波進攻軍隊的統帥震驚了,如果守關的蜀軍全是這般精銳,就算有百萬雄師也只能望關興嘆啊。

“贊比納你率本部兵馬去協助去卑殺敵,若是你們還是一邊倒被屠殺的話。本單于將你滅族!另外鳴金收兵召回耶律楊派去送死三萬大軍”冒頓玲說道。贊比納領命立即率領五萬匈奴鐵騎救援去卑。

去卑的遭遇比死去的婁帆要好上很多至少他要對付的不是砍不死的怪物。但是帶有野獸血統的羌騎也是不好對付的,念戰與去卑對上麾下的戰士猶如狂戰士狂化一般個個血管暴漲,青筋粗長肉眼可見。交起戰來更是不要命,每招都是下狠手基本上就是以命搏命的打法將去卑的攻勢死死的壓制住。魏延站在城牆上目睹一個整編制的匈奴部落軍被全殲非常高興,但是很快見匈奴後方兵馬調動大批騎兵向念戰趕去,爲了不使出城的部隊受到重創便下令鳴金收兵。

孟鷹與念戰聽到關內傳來的鳴金聲不敢戀戰,迅速撤出戰鬥合圍耶律楊進攻關口的軍隊。看着大開的玉門關城門離自己越來越近耶律楊不禁陷入幻想當中,幻想着他第一個奪下玉門關,關內在他的鐵騎下面發出顫抖的哀嚎。因此當冒頓玲下令收兵的時候耶律楊依然一意孤行向玉門關冒進。

很快耶律楊就被一陣陣慘叫聲驚醒了,原來魏延指揮城牆上的諸葛連弩與牀弩朝他的軍隊射擊了。耶律楊已經完全走入了城牆箭支的射擊範圍,進退不得壓制的無法動彈。耶律楊望着前面洞開的隻手可得城門賭徒的心理髮作,帶着剩下的士兵朝城門衝去,但是讓他絕望的是韓世中已經列好了步兵方陣在等候他的到來了。在步兵方陣與弩箭的聯手之下耶律楊的三萬大軍在冒頓玲眼睜睜的消失掉了。爲了不是更多的士兵毫無意義的死去。冒頓玲只好下令鳴金收兵。看着後面匈奴的追兵返回之後魏延、李嚴帶着其他將領出城門迎接孟鷹、念戰得勝歸來。

玉門關城門下念戰、孟鷹下馬向魏延獻上寶劍道:“驃騎將軍,我等幸不辱命!特來繳令!”“此戰大快人心,大挫匈奴人的銳氣,這兩把寶劍就賞給你們吧。”魏延笑着說道。

這個時候匈奴的連營了又發生了變化,在匈奴連營後方的幾條橫幅高掛起來,幾個眼尖的士兵依稀的辨認道: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這是黃巾逆黨的旗幟匈奴人搞什麼鬼?難道要替張角報仇?”李嚴不解的說道。魏延回答道:”管他了,愛掛就掛着吧。黃巾黨已經灰飛煙滅了,掛了也沒用。我今晚設宴款待兩位功臣,大家同去,不醉不歸。這是匈奴連營的大祭司的護衛軍團齊聲念道: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聲音由遠及近傳遍玉門關。

第六十一章 來自西域的聲音第四十章 強攻長安 終章(8)第一百三十六章 太平青領道第一百五十四章 平定塞外第一百二十六章 誰爲智者第一百三十八章 激戰三江口第八十八章 龜茲攻防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荊州之戰2第九十四章 尉犁城陷第四十四章 薑還是老的辣—2第八十八章 龜茲攻防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後院起火(1)第一百零二章 諸葛病危第一百五十七章 暗潮來襲第一四十九章 盧龍要塞第五章 成都風雲—1第一百三十二章 魏吳聯姻第九十四章 尉犁城陷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二十三章 強攻長安序幕第九十三章 撲朔迷離第九十六章 沒有硝煙的西域第九十三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二十九章 赤壁對峙第一百四十二張 招賢令第十六章 伐魏—4第一百三十二章 魏吳聯姻第六十三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1)第一百二十五章 草原之鷹折翅中原第一百四十五章 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第一百四十章 于吉再現第九章 蜀國大朝第一百一十六章 血戰嘉峪關第八十章 犯大漢天威殺!(1)第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五十章 天下一統第一百三十七章 臥龍出山第八十八章 龜茲攻防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黃皓絕境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戰江陵第二十九章 強攻長安—6 (改)第一百零一章 逃出生天第二十四章 強攻長安—1第八十二章 犯大漢天威殺!(3)第三十五章 強攻長安 終章(3)第八十七章 意外的援軍第一百一十七章 匈奴大祭司的真實身份?第五十六章 停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統一戰線第三十章 強攻長安—7(改)第七章 成都風雲—3第五十五章 潼關會談—摸底第三十二章 強攻長安—9第六十一章 來自西域的聲音第三十五章 強攻長安 終章(3)第八十四章 硬撼與突破第一百一十章 上庸硝煙第一百二十六章 誰爲智者第二十九章 強攻長安—6 (改)第十三章 伐魏—1第九十一章 固守待援-2第一百三十一章 江陵之戰第二十九章 強攻長安—6 (改)第一百零六章 重逢第四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1第一百五十七章 暗潮來襲第八十四章 硬撼與突破第一百零五章 博弈第一百三十六章 太平青領道第四十六章 丞相的決斷第五十章 和談—2第一百零六章 重逢第一百三十八章 激戰三江口第一百三十一章 江陵之戰第一把二十二章 決戰(1)第三十一章 強攻長安—8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國亂局第五十二章 三方會談—2第六十一章 來自西域的聲音第一百二十五章 草原之鷹折翅中原第一百二十九章 赤壁對峙第六十一章 來自西域的聲音第八十四章 硬撼與突破第一百三十二章 魏吳聯姻第一百一十七章 匈奴大祭司的真實身份?第九十一章 固守待援-2第一百四十章 于吉再現第七十一章 長安朝議第六十三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1)第一四十九章 盧龍要塞第一百四十二張 招賢令第五十五章 潼關會談—摸底第五十一章 三方會談—1第三十三章 強攻長安 終章(1)第八十三章 霸王行動第十一章 變局第四十九章 和談—1第三十四章 強攻長安終章(2)劇情公告第八十一章 犯大漢天威殺!(2)
第六十一章 來自西域的聲音第四十章 強攻長安 終章(8)第一百三十六章 太平青領道第一百五十四章 平定塞外第一百二十六章 誰爲智者第一百三十八章 激戰三江口第八十八章 龜茲攻防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荊州之戰2第九十四章 尉犁城陷第四十四章 薑還是老的辣—2第八十八章 龜茲攻防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後院起火(1)第一百零二章 諸葛病危第一百五十七章 暗潮來襲第一四十九章 盧龍要塞第五章 成都風雲—1第一百三十二章 魏吳聯姻第九十四章 尉犁城陷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二十三章 強攻長安序幕第九十三章 撲朔迷離第九十六章 沒有硝煙的西域第九十三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二十九章 赤壁對峙第一百四十二張 招賢令第十六章 伐魏—4第一百三十二章 魏吳聯姻第六十三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1)第一百二十五章 草原之鷹折翅中原第一百四十五章 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第一百四十章 于吉再現第九章 蜀國大朝第一百一十六章 血戰嘉峪關第八十章 犯大漢天威殺!(1)第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五十章 天下一統第一百三十七章 臥龍出山第八十八章 龜茲攻防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黃皓絕境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戰江陵第二十九章 強攻長安—6 (改)第一百零一章 逃出生天第二十四章 強攻長安—1第八十二章 犯大漢天威殺!(3)第三十五章 強攻長安 終章(3)第八十七章 意外的援軍第一百一十七章 匈奴大祭司的真實身份?第五十六章 停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統一戰線第三十章 強攻長安—7(改)第七章 成都風雲—3第五十五章 潼關會談—摸底第三十二章 強攻長安—9第六十一章 來自西域的聲音第三十五章 強攻長安 終章(3)第八十四章 硬撼與突破第一百一十章 上庸硝煙第一百二十六章 誰爲智者第二十九章 強攻長安—6 (改)第十三章 伐魏—1第九十一章 固守待援-2第一百三十一章 江陵之戰第二十九章 強攻長安—6 (改)第一百零六章 重逢第四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1第一百五十七章 暗潮來襲第八十四章 硬撼與突破第一百零五章 博弈第一百三十六章 太平青領道第四十六章 丞相的決斷第五十章 和談—2第一百零六章 重逢第一百三十八章 激戰三江口第一百三十一章 江陵之戰第一把二十二章 決戰(1)第三十一章 強攻長安—8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國亂局第五十二章 三方會談—2第六十一章 來自西域的聲音第一百二十五章 草原之鷹折翅中原第一百二十九章 赤壁對峙第六十一章 來自西域的聲音第八十四章 硬撼與突破第一百三十二章 魏吳聯姻第一百一十七章 匈奴大祭司的真實身份?第九十一章 固守待援-2第一百四十章 于吉再現第七十一章 長安朝議第六十三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1)第一四十九章 盧龍要塞第一百四十二張 招賢令第五十五章 潼關會談—摸底第五十一章 三方會談—1第三十三章 強攻長安 終章(1)第八十三章 霸王行動第十一章 變局第四十九章 和談—1第三十四章 強攻長安終章(2)劇情公告第八十一章 犯大漢天威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