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陳平不識倉廩

打定去白帝的主意之後,我們一行人便轉到下辯縣,從下辯租船順水而下到達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形容了長江水道的便利但是上游確是水流湍急暗礁暗灘無數,因此當我們一行人到達下辯縣的時候,黃皓張羅着替我們找到一家客棧安頓下來然後安排侍衛去河邊尋訪厲害的船家。

受到上次的刺殺黃皓心裡留下了陰影,他在客棧吃飯的時候不放心店家做的飯菜怕有幕後黑手在我們的飲食中下毒,於是找了兩個會點廚藝的衛士做下手到廚房裡炒了幾個拿手好菜。等黃皓做好飯菜之後,我對滿頭大汗的黃皓以及王訓等人說道:“來一起吃吧!”王訓說道:“陛,不公子恐怕這樣不合適吧,我們隨便對付一下就行了。”黃皓一把將王訓按在板凳上說道:“公子叫你吃,你就吃!這是命令囉嗦那麼多幹嘛,反正吃頓飯也不會吃死你。”三清道人給自己倒上一杯酒一飲而盡抓起一隻雞腿啃了幾口說道:“你主子都這麼說了,再不賞臉恐怕你家公子就會發飆,你家公子發飆的後果就很嚴重,後果很嚴重就會死人,你可不想讓你不殺伯仁,伯仁爲你而死吧。”

“三清道長,我有你說的那麼暴力嗎?王訓坐下吃吧,要不我可就真的生氣了。”我說道。王訓拉開凳子準備坐下的時候,一隻腳伸出來一腳踢翻王訓想要坐下去的板凳,王訓身手了得當快要坐到地上的時候一個後空翻又穩當的站立着。王訓一把住過踢他凳子的人說道:“你什麼意思,敢消遣我。”一位富家公子打扮的人走過來說:“放開他,打狗還得看主人。我是他的主子,見你們在這裡大方厥詞看你們不順眼,順便教訓你們一下,讓你們學學怎麼做人。”王訓鬆開抓住的人走到富家公子面前說道:“冤有頭債有主,那我該找你算賬了。”

“找不算帳,你們算什麼東西!我爹可是下辯縣的縣令,你們只要敢動我一根汗毛我叫你吃不完兜着走。”富家公子打扮的後生見王訓步步向他逼近叫囂着。“官宦子弟橫行霸道一直以爲是謠傳但是看到這位下辯縣的公子如此的不可理喻,還真是少見。“我對黃皓說道。這家客棧的夥計見我們惹上了下辯三害之一還在這裡談笑風生便勸告的說:”客官,看樣子你們是路過此地的行人,還是快走吧!誰惹上下辯三害誰就註定倒大黴,離開下辯縣的範圍他們就不能把你們怎麼樣啦。”

“下辯三害?那三害啊,說出來讓我家公子除去這三害。”一路上沒有驚心動魄的事情發生黃皓怕我無聊就對夥計說道。夥計小聲的回答說:“三害乃是官害、水害、山害。本縣的縣令狄元乃是一名愛民如子的好官,爲我們下辯縣的百姓做了不少的好事。官害指的是狄元大人的獨子狄傳,狄大人晚來得子對這個狄傳很是寵愛,狄傳少時候就非常調皮,但是本縣的百姓都感激狄大人的恩德也就任憑狄傳胡鬧下去,隨着狄傳年長之後越來越多的遊手好閒的登徒子被狄傳收歸門下,最近幾年狄傳壞事做盡成爲一大官害;水害是一夥水匪佔據水路強收過往船隻的保護費;山害是下辯縣外不遠的的一處山頭,有一羣遊兵散勇聚集起來成爲山賊打劫過往的行人。不知道什麼時候這三害悄悄連結在一起將狄縣令控制起來,然後他們打點了上下的關係居然控制了整個下辯縣。從此以後我們下辯縣的百姓就過着暗無天日的生活。”

“難道你們就安於受他們的統治?勾結亂匪控制朝廷官員還有沒有王法,你們沒有人到郡縣去告狀嗎?”我生氣的問道。夥計嘆息說:“水害與山害堵住了我們出去的水旱兩路,我們想告狀也跑不出去啊。前些日子有幾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逃了出去到郡裡的老爺那裡告狀但是郡裡的老爺們壓根就不相信,最後被狄傳派去的官差冤枉他們是逃跑得犯人給就地格殺啦。這還不算,狄傳將跑去告狀的人全家大大小小一百多口人殺得乾乾淨淨。唉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纔是個頭啊。”

黃皓與我相視一眼面面相覷,沒想到在諸葛亮執政下嚴刑峻法蜀國居然還有這種不法勢力的存在。我和夥計在一邊聊着的時候王訓已經跟狄傳的手下打起來了,狄傳見手下這些烏合之衆各個都不是王訓的對手就喊道:“停,我看你們不是本地人,不如這樣我們喝杯水酒就當我向各位賠罪。之後你走你們呢的陽關道,本少爺繼續當我的大少爺。”“要是我不願意呢?”我將王訓拉回來說道。

“強龍不壓地頭蛇,這裡是本少爺的地盤既然你想找死,本少爺就成全你們。來人持本少爺的信物去衙門調人將這些曹魏的奸細抓起來。”狄傳冷笑的說道。“官字兩個口,沒想到狄公子還沒做官就深明此道啊。”黃皓挖苦道。雙方僵持一會狄傳派出去的人很快帶着一隊士卒闖了進來,領頭的百夫長大聲嚷嚷的道:“奸細在哪裡了,讓你爺爺好好的教訓他。”狄傳見駐軍的百夫長帶着一百名士兵前來覺得底氣很硬就站出來指着我和黃皓說道:“鄭百夫長就是他們,把他們抓起來嚴刑拷打逼出他們到這裡有什麼陰謀。”這名姓鄭百夫長指着白白淨淨的我和黃皓說道:“就兩個小白臉也會是奸細?”王訓見這個姓鄭的打算動手抓人於是亮出漢中王府的令牌說道:“我們是漢中王府諸葛亮的手下,誰敢造次!“

“漢中王?”看清王訓手上拿的令牌之後所有人都嚇得跪下來。狄傳見到王訓拿出漢中王府的令牌知道自己踢到鐵板了連忙扔下手下逃走了,王訓見狄傳逃走打算派人去追拿他被我給攔下了。我對王訓說:“先放過他們吧,先吃飯人是鐵飯是鋼吃飽了再做事吧。”過了一會我們用餐完畢就讓夥計領着我們去縣衙,等我們趕到縣衙的時候,縣衙空無一人只留下幾個年邁的老吏在慌慌張張的亂竄。王訓攔住一個問道:縣衙發生什麼事情。老吏回答說:公子不知道跟大人說了什麼,大人現在吐血身亡。公子帶着平日的打手卷走府庫內的錢銀跑了。”姓鄭的百夫長見狄傳逃走了自認被狄傳矇蔽就請罪道:“諸位大人,卑下識人不明誤聽讒言差點誤抓上差,請上差責罰。”

“責罰,算了沒必要!你是什麼時候成爲這裡的駐軍統帥的。怎麼任由境內水匪、山賊橫行禍害百姓呢?”我問道。“水匪、山賊?卑下不知道上差說什麼?卑下叫鄭關西,上任不到半個月是從前線退下來成爲下辯的護軍的。”鄭關西回答說。

“我們是漢中王的巡察使,奉漢中王之命巡查各地吏治。沒想到這小小的下辯縣居然還隱藏如此大害,我命令你在三個月內務必清除三害還百姓一個清平的世界。王訓給他寫一封文書,讓他必要的時候可以拿着這封信到州郡治所求助。”當我把事情向鄭關西交代完之時,派出去尋找船家的侍衛回報已經找到船隻了。這番折騰下來天色已晚於是黃皓建議說在下辯縣休息一夜第二天再走,我看了看天色同意黃皓的說法。

逃走的狄傳將兩位把兄弟叫道他在下辯縣城內的一個秘密據點說道:“兄弟們,我們的好日子到頭了。今天我踢到鐵板惹了一個惹不起的人。現在我那死鬼老爹已經掛了,再也沒有了靠山看來我們得另尋出路了。”

外號路霸的山匪說道:“怕什麼,沒什麼大不了,將得罪賢弟的人幹掉我們再走也不遲。”“賢弟得罪的是什麼人,他們有多少人如果人少的話就做掉他們。”水匪浪裡翻做了一個背地裡下黑手的動作說道。

“一行人大概十幾個人,爲首的兩個白白淨淨的,手持漢中王府的腰牌。對了還有一個道士跟着他們,我的手下打聽到他們打算走水路白帝。”狄傳說道。十幾個人、爲首的兩個白白淨淨的、有漢中王府的腰牌、還有一個道士跟着。狄傳沒說一句這兩個人也跟着重複一遍重點,浪裡翻跟路霸相視一眼說道:難道是上面交待要注意的人?路霸笑着說:“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自來投。看來該是我路霸立功的時候到了。”“萬一要不是呢?”浪裡翻說道。

路霸說道:“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殺錯了就當爲賢弟報仇。”狄傳一點都不明白他兩位把兄弟你一言我一語的在說什麼,只是不斷的搖晃着脖子聽他們說話。“你們在說什麼啊?什麼上邊,難不成你們是奸細?”狄傳開玩笑說道。

路霸與浪裡翻一人抓着狄傳一邊肩膀說道:”賢弟你覺得我們像嗎?不要胡思亂想,你的事就是我們的事,羞辱你就是打我們的臉這個仇我們替你報定了,你就等我們的好消息吧。說完兩人就帶着手下匆匆離去了。

第二天天一亮吃完早飯之後,我便帶着黃皓等人去昨日找好的船家那裡租船啓程去白帝城。在去船家那裡的路上王訓想問我問道:”公子,我們就這麼走了嗎?下辯縣的三害怎麼處置,還有新任縣令如何派選?”

“這就是困擾你一整夜的問題嗎?”我向王訓問道。王訓點點頭說是,“這個問題太簡單可黃皓替我回答吧。”我又說道。

黃皓清了清嗓子說道:”王將軍你可聽過陳平不知倉廩的典故。王訓回答說聽過,但是這個跟公子拋下下辯縣的事情有關係嗎?

黃皓繼續說道:“昔日文帝問周勃:‘國家一年發生的案子有多少?’周勃說不知。文帝又問:‘國家一年錢糧收支多少?’周勃又說不知。汗出沾背,非常慚愧。於是文帝問陳平。陳平說:“有管這事的人。”文帝說:‘誰管?’陳平說:“陛下如果要問案件,可以問廷尉,如果要問錢糧,可以問治黍內史。”文帝說:‘如果這些事都有管理的人,那麼你管的是什麼事?’陳平的經典回答:“主臣。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任命縣令時太守做的事情,緝拿犯人是縣尉的職責。公子統御天下只要負責大政方針的制定,其餘的事情是諸位臣工的責任,若是公子全做了還要他們幹什麼。”

王訓這才恍然大悟,三清道人讚揚道:“看來公子果然有慧根,我道家主張清靜無爲,看來公子已得其中三味。若公子有心可以繼承我衣鉢。”黃皓笑着說:“我家公子大人物,纔不會過你那麼清淨的日子了。”三清道人突然來處一副銅錢,占卜一番說道:”漢以火德取代秦,秦以黑水爲尊乃是水德。水火不相容公子此行恐招水厄。還是換種方式去白帝城吧。”

“道長危言聳聽了吧,能有什麼危險呢?我有等護衛保護公子,公子必然可以安然抵達白帝城。”王訓自信滿滿的說道。對於白毦兵的實力我充滿了信心自然相信王訓的話,三清道人見我們都認爲他是胡說八道不由得搖搖頭嘴裡還唸叨着:啊,不聽老人言吃虧不會遠,看來爲了包你們的小命,我這個老不死的又得忙活了。在尋船家的衛士帶路下很快找到願意開船帶我們去白帝的船家那裡,在白花花的銀子面前有些不情願的船家也高興的接下了我們這單生意。

船老闆召集手下忙活一陣之後一艘五百石的大船從船塢中開了出來,等我們都上傳之後,船老闆叫水手上全帆全力向下遊的白帝城駛去。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想必當年李白行經此處的心情一定是悲傷的吧,從下辯出發兩天內沿途經過還十幾個碼頭,當抵達大城巴郡的的碼頭的時候船老闆過來對我說:“公子,船上的淡水與食宿不夠支撐到白帝城不如到大城巴郡補給一下,公子也順便遊覽一下這座大城。”我覺得船家的提議不錯於是同意了,巴郡又名江州當初李嚴在這個修了一座大城防備吳國的進攻,這件事情還被諸葛亮特意上報嘉獎。

浪裡翻與路霸在下辯的時候與我和黃皓一行人錯開了,但是他們沒有死心帶着殺手一路追趕。浪裡翻在一條小船上收到探子回報說劉禪已經到達江州,浪裡翻對路霸說:“你去巴州聯繫我們的人在岸上截殺劉禪,我留在船上萬一你們失敗了從水路上再一次攻擊他們。”路霸同意浪裡翻的意見帶着手下匆匆離去去匯合巴州的部下。

第九十九章 陳平不識倉廩第一百一十章 上庸硝煙第一百四十七章 攻佔許昌第三十三章 強攻長安 終章(1)第二十四章 強攻長安—1第一百五十四章 平定塞外第八十二章 犯大漢天威殺!(3)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東士族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國亂局第一百六十章 聖戰—1第四十四章 薑還是老的辣—2第五章 成都風雲—1第三十五章 強攻長安 終章(3)第五十四章 三方會談—停止內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東征日本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主沉浮第十四章 伐魏—2第一百五十三章 東征日本第一百三十二章 魏吳聯姻第五十九章 諸葛亮封王事件—2第一四十八章 驚世之秘第六十五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3)第八十四章 硬撼與突破第一百三十五 戰第七十二章 動盪的魏國第一百二十六章 誰爲智者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戰江陵第十三章 伐魏—1陣法大全第一百二十六章 誰爲智者第七十七章 涼州軍團—2第九十一章 固守待援-2第一百零六章 重逢第九十八章 初現觀察者第十七章 伐魏—5第四十七章 成王敗寇—1第三十四章 強攻長安終章(2)第五十一章 三方會談—1第一百四十五章 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第六十二章 兵發西域第四十七章 成王敗寇—1第五章 成都風雲—1第一百二十五章 草原之鷹折翅中原第十章 算計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主沉浮第一百一十八章 張角再現第六十二章 兵發西域第七十章 人口之爭第一百五十一章 統一戰線第三十五章 強攻長安 終章(3)第五十九章 諸葛亮封王事件—2第四十章 強攻長安 終章(8)第九章 蜀國大朝第一百五十四章 平定塞外劇情公告第一百四十七章 攻佔許昌第一百二十四章 蜀吳之爭第九十章 固守待援-1第三十九章 強攻長安 終章(7)第一百五十三章 東征日本第六十八章 西域疑雲第一百二十八章 荊州之戰2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九十一章 固守待援-2第一百一十八章 張角再現第九十九章 陳平不識倉廩第二十章 西進與北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誰爲蜀主第一百一十六章 血戰嘉峪關第一百五十二章 蜀國變革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禪的決斷第二十五章 強攻長安—2我也穿越了?第九十九章 陳平不識倉廩第一百零一章 逃出生天第六十七章 西域都護府第一百零九章 上庸城內第一四十八章 驚世之秘第十四章 伐魏—2第九十八章 初現觀察者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禪的決斷第一百零七章 白帝論勢(1)第八十章 犯大漢天威殺!(1)第三十五章 強攻長安 終章(3)第九十五章 最終的勝利第七十五章 誰爲蜀相—2第一百三十九章 會稽山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草原之鷹折翅中原第一百五十二章 蜀國變革第一百五十二章 蜀國變革第一百三十六章 太平青領道第一百三十五 戰劇情公告五十七章 君臣交心第七十五章 誰爲蜀相—2第四十一章 意想不到的收穫第六十章 祭典上的那點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草原之鷹折翅中原
第九十九章 陳平不識倉廩第一百一十章 上庸硝煙第一百四十七章 攻佔許昌第三十三章 強攻長安 終章(1)第二十四章 強攻長安—1第一百五十四章 平定塞外第八十二章 犯大漢天威殺!(3)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東士族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國亂局第一百六十章 聖戰—1第四十四章 薑還是老的辣—2第五章 成都風雲—1第三十五章 強攻長安 終章(3)第五十四章 三方會談—停止內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東征日本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主沉浮第十四章 伐魏—2第一百五十三章 東征日本第一百三十二章 魏吳聯姻第五十九章 諸葛亮封王事件—2第一四十八章 驚世之秘第六十五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3)第八十四章 硬撼與突破第一百三十五 戰第七十二章 動盪的魏國第一百二十六章 誰爲智者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戰江陵第十三章 伐魏—1陣法大全第一百二十六章 誰爲智者第七十七章 涼州軍團—2第九十一章 固守待援-2第一百零六章 重逢第九十八章 初現觀察者第十七章 伐魏—5第四十七章 成王敗寇—1第三十四章 強攻長安終章(2)第五十一章 三方會談—1第一百四十五章 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第六十二章 兵發西域第四十七章 成王敗寇—1第五章 成都風雲—1第一百二十五章 草原之鷹折翅中原第十章 算計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主沉浮第一百一十八章 張角再現第六十二章 兵發西域第七十章 人口之爭第一百五十一章 統一戰線第三十五章 強攻長安 終章(3)第五十九章 諸葛亮封王事件—2第四十章 強攻長安 終章(8)第九章 蜀國大朝第一百五十四章 平定塞外劇情公告第一百四十七章 攻佔許昌第一百二十四章 蜀吳之爭第九十章 固守待援-1第三十九章 強攻長安 終章(7)第一百五十三章 東征日本第六十八章 西域疑雲第一百二十八章 荊州之戰2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九十一章 固守待援-2第一百一十八章 張角再現第九十九章 陳平不識倉廩第二十章 西進與北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誰爲蜀主第一百一十六章 血戰嘉峪關第一百五十二章 蜀國變革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禪的決斷第二十五章 強攻長安—2我也穿越了?第九十九章 陳平不識倉廩第一百零一章 逃出生天第六十七章 西域都護府第一百零九章 上庸城內第一四十八章 驚世之秘第十四章 伐魏—2第九十八章 初現觀察者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禪的決斷第一百零七章 白帝論勢(1)第八十章 犯大漢天威殺!(1)第三十五章 強攻長安 終章(3)第九十五章 最終的勝利第七十五章 誰爲蜀相—2第一百三十九章 會稽山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草原之鷹折翅中原第一百五十二章 蜀國變革第一百五十二章 蜀國變革第一百三十六章 太平青領道第一百三十五 戰劇情公告五十七章 君臣交心第七十五章 誰爲蜀相—2第四十一章 意想不到的收穫第六十章 祭典上的那點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草原之鷹折翅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