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誰爲蜀主

劉禪要帶着劉永與劉理兩位兄弟與幾百名護衛充當誘餌吸引突破嘉峪關的匈奴大軍進入陷阱,爲諸葛亮、姜維調集軍隊圍殲這股匈奴軍隊創造機會。劉禪還下了詔書萬一三兄弟不幸身亡就讓諸葛亮繼承皇位。這個消息傳出來之後在蜀國立即激起驚濤駭浪,長安的文武大小官員各個都每天到宮門外求見,請求劉禪收回成命。而諸葛亮、姜維、董允等蜀國大員也進宮勸諫,可是我讓黃皓封住宮門只能出不能進,無論誰求見都不見。

遠在成都的左丞相府也迅速得到消息,往返成都跟長安的信鴿滿天飛。大量的信鴿直接飛臨皇宮,房檐上都停滿了不少信鴿。當我看到第九百九十九封的時候見每一封飛鴿傳書都是勸諫我三思而後行,不能輕易涉險。剛開始還回信一下,但是看多了我也膩了,就任憑信鴿隨處亂飛,囑咐黃皓不用管那些信鴿了。

我帶着黃皓出宮看那些跪諫大臣,見不少白髮發蒼蒼的文武官員不由覺得心酸。我急忙叫道:”黃皓,黃皓給我滾過來!”

“陛下叫奴才有什麼吩咐是不是您改變主意了,不打算充當誘餌了。這太好了。”原本沒精打采的黃皓突然驚醒的大聲說道。跪諫的大臣聽到黃皓的話都非常驚喜的擡起頭以爲我改變主意了。

“朕那是那麼輕易改變,朕只是見這些老臣跪在這麼硬的地板很辛苦的,而且每天吃不好睡不好的。朕是想說給他們拿一些上等棉被用來墊墊,老人家弄壞身體對我們蜀國來說可是一大損失啊。還不快去,記住每天熱酒熱菜的好好招待現在天冷很容易傷身的,喝杯熱酒暖暖身體可以堅持久一點。”我微笑的說道。說完之後黃皓連忙按照我的吩咐去張羅了。

從宮外回來,我站在皇宮屋頂的上面吹着入冬時從北方吹來的寒風,黃皓呆在梯子上不敢站上來跟我一起爬上屋頂。我對畏畏縮縮的黃皓說道:“快入冬了,如果在不盡快將闖入涼州的十萬匈奴大軍消滅掉或者趕出去。缺少後勤補給的匈奴人一定會搶當地百姓的過冬物資的,匈奴人一向沒有人性,對付爲我們漢人絕不留情面。只要殺戮一旦開始很有可能會造成屠城事件,朕不能讓自己的子民陷入危險的境地尤其是獨自面對匈奴這羣豺狼。”

“匈奴人無糧過冬會怎麼樣奴才是不知道,但是奴才聽說過以前羌胡沒有糧食過冬的時候就劫掠漢族的百姓,有時候食物實在不夠,就便將漢人年輕的子弟斬殺取得大腿胳膊然後醃製作爲食物用來過冬。但是奴才聽過老輩人提起過匈奴人可能會更加殘忍。奴才也很是擔心啊。”黃皓被寒風吹得打顫的說道。

“朕考慮事情的立場跟他們不一樣,他們注重的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與蜀國的土地和尊嚴。而朕考慮的不是一城一地而是我整個蜀國的百姓,城池丟掉又如何,只要我的子民不被侮辱殺戮。朕纔不會無聊到親身涉險了。”我繼續說道。

黃皓回答說道:“這樣拖着也不是辦法,如果朝臣們到了出兵那天將陛下的路給堵住,難道我們能踩着他們的身體通過嗎?”

“不怕橫的就怕不怕死的,你擔心的也不無道理。那就明天在宮內舉行一場出師宴,就當百官替我們送行吧。我無奈的說道。

得到我的旨意之後,黃皓見我不再跟羣臣死扛了非常高興便迅速的滑下梯子屁顛皮蛋的跑去傳旨了。

劉理得知我要帶他參加這次幾乎等於自殺的行動非常惶惶不安,他做了兩手準備一手是積極跟諸葛亮合作勸阻我放棄原來的計劃,另外一手準備是將自己在長安的手下全部召集起來秘密安置在不爲人知的幾處暗宅裡面,只等時機一到便趁機入宮幹掉劉禪奪取皇位。

劉理的第二手準備得到了不少中低級官員的,蜀國的部分官吏認爲劉禪已經瘋了居然想出這種絕戶計,已經不適合作爲蜀國的皇帝了,應該由更加聰明有能力的劉理來取代。劉禪決定在第二天夜宴羣臣給了他們一個機會。由於我和黃皓不在皇宮劉理趁機買通了不少宮內的太監並且在宮內的侍衛中也安插了不少的親信。爲了增加奪取皇位的成功性劉理還特地找了劉永一趟希望劉永也他奪權。

劉理特意跑到魯王府跟劉永說道:“二哥,大哥將蜀國帶往一個危險的方向。這回他如此瘋狂要帶着我們三兄弟率領幾百人跟匈奴人十萬大軍火拼。他已經不配當蜀國的皇帝了,二哥我想趁着明天宴會的時候武力逼宮,勸大哥退位,讓蜀國迴歸到我正確的領導。你一定要相信我,我一定會讓蜀國強大起來一統三國的。”

“三弟好抱負,不知道羣臣中可有重臣三弟啊。如果沒有實權派的三弟是很難掌握真正的權利的。與其成爲傀儡還不如做一番安樂的王侯。”劉永問道。

劉理激動的說道:“先帝傳下的基業不能才經歷一代就在我們手裡敗壞吧,我絕不能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以前我們年紀小不懂事蜀國的權利全部掌握在諸葛亮手裡,可是我們長大了懂事。諸葛亮還是掌管權柄不肯放棄。憑什麼這蜀漢的江山操控在別人身上了,這憑什麼啊。”

就憑你!益州派系的全是隻會內鬥,荊州派系雖然有些排外但是他們還是有些能力的。你就吹吧等你拿下蜀國的江山之後還指不定比不比得上劉禪了,劉永心裡腹誹道。但是他卻笑呵呵的說道:“全憑三弟做主,二哥我沒什麼本事就按照你說的辦吧。”見得到劉永的劉理非常高興,跟劉永繼續閒聊一會奪權之後的權利分配之後便起身告辭返回樑王府準備逼宮事宜了。

劉永雖然沒什麼本事但是知道劉理做皇帝對蜀國來說一定是場災難於是左思右想之下便決定向劉禪告密,劉理早就留心劉永會不會背叛他在魯王府門口安排了不少密探監視着。於是劉永派管家給負責劉禪安全的王訓送去一封信說有人將會再皇帝大宴羣臣那天謀反。王訓得到魯王府管家傳來的消息不敢耽擱立即入宮面聖。

王訓對我說:“陛下魯王府管家派人送信給我,說陛下在大宴羣臣那天會有人想要謀反。請陛下注意安全。”

“魯王府傳來的消息?看來他們真的打算動手了。王訓明天就由你安排宮內的防務,嚴格盤查入宮官員的身份。另外也徹查一下宮內的侍衛是否乾淨,朕離開長安數月希望不要出什麼變化,萬一也投靠逆黨那麼朕身邊就沒一個安全的地方了。“我略微擔心的說道。”末將立即去辦,不知道陛下會不會召集魯王進宮面聖呢?“王訓多嘴問道。

“不必打草驚蛇了,既然我已經知道他們的陰謀那麼就等明天陪他們演一場好戲。戲演完之後,我想他們再也不會反對朕充當誘餌了。”我說道。

爲了給劉理造成措手不及的窘態我將原定於白天的舉行的宴會改到晚上舉行,原本以爲可以動手的劉理在得知宴會改到晚上舉行一時間慌了手腳,打算立即起兵殺入皇宮逼劉禪退位。但是被他舅舅行車騎將軍吳懿攔住了,吳懿對劉理說道:“樑王殿下現在不能魯莽行事,此時草率起兵就憑你那一兩千血氣方剛的死士還沒衝到宮門就會被聞訊趕來救駕的大軍撕得粉碎。還是忍忍吧,我們經營的勢力都在成都,在長安是孤掌難鳴。我們只有一次機會如果失敗了,我們就會一無所有還會背上叛逆的罵名。我們爲什麼不趁着現在還有空閒的時間將計劃擬定的更加詳細和完善呢?””舅舅說的極是,也許是等這一天等了太久。突然來臨了就不免有些衝動,我已經通過買通宮內的太監將五百死士藏進了皇宮。爲了阻止宮內侍衛馳援大殿宮外的死士攻打皇宮宮門吸引他們的主意力分散劉禪身邊的護衛。等宴會開始的時候他們就會和我買通宮內的侍衛一起包圍大殿,然後由舅舅出面要羣臣聯名逼劉禪退位,由我取代劉禪。我已經在腦子中謀劃了千百遍已經有八成的把握了”劉理自信的說道。

“諸葛亮、姜維、董允,你考慮過他們的態度沒有,只要他們不你。誰敢在勸退書上署名呢?如果沒有把握軍權和政權我們政變得來一個徒有虛名的傀儡皇帝有什麼用呢。這是最關鍵的一點你們難道就沒有想過?”吳懿潑冷水的說道。

“誰不服就殺誰,我們蜀國有才華的人大把,多他諸葛亮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凡是擋在我通往皇位的一切絆腳石只有一個下場就是被我摧殘的粉碎。就連諸葛亮也一樣,死了一個諸葛亮我還有許靖、李嚴、廖立很多被諸葛亮壓制的大臣會替我效命。我是真命天子誰不服就幹掉誰!”劉理陷入了瘋狂的臆斷狂妄的叫囂着。

看到劉理如此瘋狂歇斯底里的狀態吳懿突然覺得自己選擇劉理是不是一個錯誤,至少蜀國呆在劉禪手裡比放在一個瘋子手裡好。但是開弓沒有回頭箭,吳懿只能錯下去了否則,劉禪不殺他,劉理也毫不猶豫的幹掉他。對於這一點吳懿從不懷疑。吳懿見無法說服劉理只要按照劉理的計劃去行事了。

在長安的一座道觀裡面三個白髮蒼蒼的老道跟着五個中年道人在銅牆鐵壁的密室裡面爭吵着,觀主黃龍對道觀的執法長老浮雲,以及另外一位於毒長老說道:“五十年了,大賢良師在玉門關外又豎起了太平道的大旗。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五十年前我們失敗在於我們不夠團結,各自爲戰,甚至爲了擴大勢力相互吞併。後來在我們快要走投無路的時候已經成爲仙人的大賢良師不顧天規出手相救使我們更加的信奉太平道,我們便隱姓埋名潛伏起來爲了建立一個黃天淨土積蓄力量。五十年的精心耕耘我還以爲等不到起事的那一天,前些日在神上使張曼成從青州傳回消息說,他們基本上控制了整個青州可以爲重振我教貢獻十萬甚至二十萬精銳的大軍。這對於孱弱的聖教來說的確是一劑福音,可是我們了,在五十年來擴展的秘密教友不過十幾萬在這邊的影響力連五斗米教都不如。本來大賢良師安排我們在此地潛伏看中的是這裡貧瘠與戰亂不斷還有民風彪悍,可以爲我們提供大量的兵員。可惜我們沒有很好的完成任務啊。”

浮雲說道:“這麼多年過去了,觀主還沒有看透嗎?什麼蒼天、黃天對百姓來說民以食爲天,誰能讓他們吃飽穿暖誰就是天。現在三秦之地的百姓雖然算不上豐衣足食,但是比起漢末的民不聊生他們已經幸福百倍了,飽暖思淫慾享受安逸的百姓是不會爲了一個虛無縹緲的黃天去拋頭顱灑熱血的。我們還是罷手吧,不要管什麼大賢良師、什麼太平道。我們三兄弟這樣相依爲命五十年,就按我們不要打破現狀繼續平淡下去行不。”

“不行,即使沒有我們的幫助大賢良師也有辦法殺入中原的,我們是阻擋不了的。我們加入大賢良師的隊列反而是在救助我們的族人。大賢良師現在只能依靠匈奴人,如果匈奴人能幫他達成目的那麼他會從匈奴人的利益出發進攻中原,我們必須阻止他繼續錯下去,否則危害的將是中原的蒼生,你們都是道觀裡面的主事人,我不會強迫你們的意志還是交給天意決定吧,乾卦去,坤卦留!於毒說道。於毒的話得到了大家的贊同,黃龍立即連卜三卦,有兩卦顯示的是乾卦,最後他們一致決定幫助張角攻陷玉門關入主涼州。

其中一箇中年道士說道:“觀主,我收到消息。劉理這幾天招募大量死士可能想要發動政變。他的死士裡面有不少是隸屬我們的殺手。您看是不是跟劉理結盟更加有利於我們的計劃呢?”

黃龍說道:“劉理等他政變成功了在跟我們談吧。現在他還沒有資格跟我們談結盟的事情。先給他一點幫助吧,看是否值得我們繼續幫助他。給我們附屬的殺手組織下令讓他們全力配合劉理髮動政變。同時清除我們在該殺手組織的一切痕跡,我可不想萬一失敗就被黃皓那條瘋狗養的內衛追查到我們。”提議跟劉理結盟的道士按照黃龍說的去執行,另外他還派於毒出玉門關跟張角彙報長安的情況。

深夜來臨劉理顯得非常亢奮,雖然十一月的長安已經開始下起了小雪但是他還是一身單衣五爪紫龍袍滿意紅光的參加我舉行的宴會。望着高坐在龍椅上的我劉理腹誹道:你就好好享受這最後的幾個時辰吧,用不了多久滿殿的文武大臣就會向我臣服跪拜,而你劉禪我會放過你的,不朕會將你囚禁起來一輩子,哈哈!

宴會開始後諸葛亮、董允、姜維等長安高官一個都沒有來,來的只是二品以下白天在勸諫的大臣。不知道諸葛亮等人是不是跟我示威,總之他們一個都沒有出現。劉理與吳懿相視微笑,因爲諸葛亮、姜維他們不來反而有利於他們政變。酒過三巡之後,劉理大聲對興致非常高的我說道:“皇兄我想請求你一件事情,請你必須得答應。”

“什麼事情?如果朕能辦到自然會答應!”我回答說道。

劉理冷笑着說道:”請皇兄收回成命,不要孤身犯險更不要賭上我們蜀國的國祚!”

“如果朕不願意收回成命,你又會怎麼樣了。皇弟!”我眉毛一揚輕蔑的說道。

劉理舉起酒杯冷笑說道:“既然皇兄如此冥頑不靈,就不乖做弟弟的心狠手辣了。蜀國已經被你帶往一個錯誤的方向,現在我要糾正這個錯誤。就請皇兄退位讓賢吧,將皇位傳給我吧。”

“如果朕不願意,難道你想造反不成?我親愛的皇弟?”我無所謂地說道。

“既然如此我就不客氣了!”劉理狠狠的將手中的酒杯摔下,一羣蒙面的殺手從殿外衝進來,隱藏在官員裡面的殺手也趁機拔出武器監視其他官員。吳懿拿出來一封摁手許多手印的文:“陛下這是百官的勸退文書,得民心者的天下。百官鑑於陛下的行爲不檢對您已經失望透頂,他們強烈要求陛下退位將皇位讓給劉理。”

“政變?就憑你們這幾個,還有那些不成氣候的殺手就能逼朕退位。你不覺得很奇怪嗎?爲什麼朕身邊一個護衛也沒有,難道你不懷疑什麼嗎?“我端起酒杯對劉永說道。

“那是因爲你已經是孤家寡人了,你身邊的人因爲你的一意孤行,都離你而去,諸葛亮、姜維、董允、就連你的狗黃皓也離開你了。我不想殺人如果你乖乖的合作的話,對你對我都有好處。”劉理猙獰的說道。

“劉理、吳懿你們鬧夠沒有。你們勾結宮內太監,將大批的殺手混入宮中並且收買了宮內的侍衛。就是爲了現在的政變,你們以爲成功了嗎?我告訴你黃皓和王訓帶着宮內的禁軍去清洗你的外圍據點,而眼前這些蒙面的殺手不是你的人,而是朕秘密訓練多年的內衛。服氣了吧,劉理你徹底輸了。”我笑着對殿內的人說道。

“他沒有輸,只要殺了你和劉永,他就是蜀國最後的繼承人。他一樣能成爲皇帝。”一個武將打扮的殺手用力撐爆盔甲拔出劍朝我刺來說道。那一劍太快了,快的我都沒反應過來就要刺中了。可是一聲慘叫之後死的卻不是我,原來吳懿在那一瞬間衝出來替我擋住這致命的一劍。吳懿一邊口吐鮮血一邊說道:“劉理不適合做皇帝,他是個瘋子。蜀國還是需要你來領導。”說完就吐血身亡了。

劉理看到他最親信的人在最後關頭出賣他,非常氣憤抓起吳懿的屍首拳打腳踢起來。而那個突然出手的刺客也很快被暴起的暗衛給誅殺了,等諸葛亮、姜維等人趕來的時候一場政變的鬧劇已經結束了。我非常生氣的對諸葛亮他們說道:“爲了阻止朕孤身犯險,你們沒有必要參與這次政變吧。漢中王您看這件事情怎麼處理吧。”

本來諸葛亮還想繼續勸諫的但是出了劉理這一幕,勸諫的話也無法說了。現在最重要的是想辦法保住劉理的命,雖然劉理造反但是他畢竟是劉備的血脈,不能讓他們兄弟自相殘殺。我知道諸葛亮想說什麼,直截了當的跟諸葛亮說道:“朕不會吧劉理怎麼樣,他畢竟是我的弟弟,我會放他回去交給漢中王管教。但是朕的計劃是不會改變的,你們不必勸了否則我就將參加這次政變的大小官員全部滅門。漢中王我們就彼此心照不宣就將這件事情揭過去了。”

諸葛亮也好這個決定了,帶着文官百官和琉璃離開皇宮。黃皓與王訓帶着白毦兵去清剿劉理的外圍據點,在回來跟我報告相關行動的結果。黃皓拿着幾張寫有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黃符對我說道:“陛下,黃巾餘孽不死。此次樑王事件中背後就有他們的影子。”我回答道:“黃皓,下令暗衛詳查此事。在朕回來之前必須查清楚,到時候我們攜大勝之勢將這些邪教之徒一網打盡。”

第九章 蜀國大朝第九十一章 固守待援-2第三十八章 強攻長安 終章(6)第一百五十章 天下一統第十五章 伐魏—3第一百四十五章 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第一百三十一章 江陵之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荊州之戰2第六十七章 西域都護府第七十八章 涼州軍團—3第一百四十章 于吉再現第一百三十九章 會稽山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攻佔許昌第一百三十九章 會稽山下第三十章 強攻長安—7(改)第三十四章 強攻長安終章(2)第二十二章 孫權一怒第一四十九章 盧龍要塞第六章 成都風雲—2第八十四章 硬撼與突破前言第八十一章 犯大漢天威殺!(2)第二十二章 孫權一怒第六十五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3)第二十章 西進與北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魏吳聯姻第一百四十五章 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第九十章 固守待援-1第一百二十一章 誰爲蜀主第六十七章 西域都護府第六十二章 兵發西域第十四章 伐魏—2第三十四章 強攻長安終章(2)陣法大全第八十七章 意外的援軍第一百零九章 上庸城內第一百五十七章 暗潮來襲第三十九章 強攻長安 終章(7)第三十九章 強攻長安 終章(7)第一百四十四章 暗度陳倉第一百一十三章 後院起火(1)第七十五章 誰爲蜀相—2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四十五章 鹿死誰手第三十章 強攻長安—7(改)第九十九章 陳平不識倉廩第一百三十八章 激戰三江口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國亂局第一百二十六章 誰爲智者第二十章 西進與北上?第六十一章 來自西域的聲音第一百三十章 夷陵之戰第五十三章 三方會談——暗潮涌起第二十三章 強攻長安序幕第五十八章 諸葛亮封王事件—1我也穿越了?第六十二章 兵發西域第六十八章 西域疑雲第四十七章 成王敗寇—1第九十八章 初現觀察者第三十章 強攻長安—7(改)第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赤壁對峙第八十七章 意外的援軍第八章 魏國心思第六十六章 車師後裔第一百五十四章 平定塞外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國亂局第一百三十六章 太平青領道第一百四十六章 虛而實之第四十二章 曹睿的春天?第二十四章 強攻長安—1第三十九章 強攻長安 終章(7)第七十一章 長安朝議第八十七章 意外的援軍第一百五十二章 蜀國變革第一百三十六章 太平青領道第三十二章 強攻長安—9第一百二十九章 赤壁對峙第二十三章 強攻長安序幕第十四章 伐魏—2第一百零一章 逃出生天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大的內奸第四十四章 薑還是老的辣—2第一百一十四章 後院火起(2)第七十四章 誰爲蜀相-1第三十二章 強攻長安—9第四十七章 成王敗寇—1第八章 魏國心思第九十三章 撲朔迷離第三十章 強攻長安—7(改)我也穿越了?第五十九章 諸葛亮封王事件—2第七十三章 信都攻防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血戰嘉峪關第六十五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3)第一四十九章 盧龍要塞第二十八章 強攻長安—5第十三章 伐魏—1第一百三十九章 會稽山下
第九章 蜀國大朝第九十一章 固守待援-2第三十八章 強攻長安 終章(6)第一百五十章 天下一統第十五章 伐魏—3第一百四十五章 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第一百三十一章 江陵之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荊州之戰2第六十七章 西域都護府第七十八章 涼州軍團—3第一百四十章 于吉再現第一百三十九章 會稽山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攻佔許昌第一百三十九章 會稽山下第三十章 強攻長安—7(改)第三十四章 強攻長安終章(2)第二十二章 孫權一怒第一四十九章 盧龍要塞第六章 成都風雲—2第八十四章 硬撼與突破前言第八十一章 犯大漢天威殺!(2)第二十二章 孫權一怒第六十五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3)第二十章 西進與北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魏吳聯姻第一百四十五章 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第九十章 固守待援-1第一百二十一章 誰爲蜀主第六十七章 西域都護府第六十二章 兵發西域第十四章 伐魏—2第三十四章 強攻長安終章(2)陣法大全第八十七章 意外的援軍第一百零九章 上庸城內第一百五十七章 暗潮來襲第三十九章 強攻長安 終章(7)第三十九章 強攻長安 終章(7)第一百四十四章 暗度陳倉第一百一十三章 後院起火(1)第七十五章 誰爲蜀相—2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四十五章 鹿死誰手第三十章 強攻長安—7(改)第九十九章 陳平不識倉廩第一百三十八章 激戰三江口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國亂局第一百二十六章 誰爲智者第二十章 西進與北上?第六十一章 來自西域的聲音第一百三十章 夷陵之戰第五十三章 三方會談——暗潮涌起第二十三章 強攻長安序幕第五十八章 諸葛亮封王事件—1我也穿越了?第六十二章 兵發西域第六十八章 西域疑雲第四十七章 成王敗寇—1第九十八章 初現觀察者第三十章 強攻長安—7(改)第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赤壁對峙第八十七章 意外的援軍第八章 魏國心思第六十六章 車師後裔第一百五十四章 平定塞外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國亂局第一百三十六章 太平青領道第一百四十六章 虛而實之第四十二章 曹睿的春天?第二十四章 強攻長安—1第三十九章 強攻長安 終章(7)第七十一章 長安朝議第八十七章 意外的援軍第一百五十二章 蜀國變革第一百三十六章 太平青領道第三十二章 強攻長安—9第一百二十九章 赤壁對峙第二十三章 強攻長安序幕第十四章 伐魏—2第一百零一章 逃出生天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大的內奸第四十四章 薑還是老的辣—2第一百一十四章 後院火起(2)第七十四章 誰爲蜀相-1第三十二章 強攻長安—9第四十七章 成王敗寇—1第八章 魏國心思第九十三章 撲朔迷離第三十章 強攻長安—7(改)我也穿越了?第五十九章 諸葛亮封王事件—2第七十三章 信都攻防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血戰嘉峪關第六十五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3)第一四十九章 盧龍要塞第二十八章 強攻長安—5第十三章 伐魏—1第一百三十九章 會稽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