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六章:解除隱患,可汗歸來

戰役將軍一般率領三到五個師的兵力,佔據元帥則可以指揮三個以上的將軍,十個以上的師的大型戰爭。

同時,陳憲還宣佈,根據前兩次戰爭的經驗,他將對步兵進行進一步的改革,將徹底取消步兵當中的長槍兵方陣的存在,全員換裝燧發槍。

全部換裝燧發槍之後,作戰模式也將改變,從莫里斯方陣,徹底進化到線性戰術時代。

軍隊的組成自然也要隨著作戰方式進行改變,因爲線性戰術是以三排輪射爲基礎的,軍隊也就從四四制改爲了三三制。

陳憲規定,軍隊中最小的單位是排,一排五十人,三排組成一個連,三個連組成一個營。

一個營的步兵既能展開排成一個長長的線性陣列,也可以通過隊形走位,三個連互相穿插成一個前後九排的方陣,用來對抗騎兵的衝鋒。

所以一個營就是一個完整的作戰單位。

改編之後,一個營就只剩下450人,一個團三個營,再加上一個炮兵連,一個偵騎連,一個後勤連,以及一些軍官等雜七雜八的人員,接近兩千人。

一個旅三個團,六千人,一個師三個旅,將近兩萬人。

改編之後,師的人數基本和以前的旅持平。

這次改也涉及到了騎兵,騎兵也從四四制變成了三三制,一個騎兵連由一百人和一百二十匹戰馬,一百匹挽馬組成。

一個騎兵營由三個騎兵連組成,以此類推,一個騎兵師大約有八千到九千人。

經過歷次戰爭的檢驗,陳憲和他的騎兵將軍們一致認爲,胸甲騎兵雖然性價比比較高,訓練比較容易,對付輕騎兵足夠,但這種騎兵在面對敵人的槍騎兵時,仍然有着劣勢,而對於目前的陳軍來說,性價比已經不是第一考慮要素,所以大家一致認爲,槍騎兵依然應該保留。

因而,陳憲在突騎兵編制中,保留了三分之一的槍騎兵。

同時陳憲又宣佈了軍銜制,排級軍官授予少尉軍銜,連級授中尉軍銜,營級爲上尉,團級爲少校,旅級爲中校,師級爲上校。

上校之上還有大校和准將。

所有軍官每三年都會提升一次軍銜,但職位則會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也就是說,一些老牌的排長可能會提拔成上尉,但職位依然是排長,軍銜的提高,會帶來薪水,職田,退役待遇等各方面的提高,算是對軍官的一種優待,畢竟軍隊只有那麼多,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升職。

大校和准將是爲老牌的師長準備的,一個師長如果提升到了准將,又任滿三年,那麼他要麼退役,要麼提升少將軍銜,進入參謀司的將軍處。

這次職改革,可以說是對軍隊待遇的有一次極大的提升,幾乎能將現役軍官的待遇提升三分之一以上。

會議結束後,陳憲當即宣佈授予李石中將銜,兵授予他子爵爵位,授予了他三個小鎮的土地,總共超過十萬畝土地。

李石強顏歡笑的接受了陳憲的授勳。

李石之外,楊妙真和張柏也授中將軍銜,子爵爵位,

楊小乙和樑威則授予了少將軍銜,其中楊小乙因爲軍功,授予了子爵爵位,樑威則是男爵爵位。

五個將軍,除了楊妙真之外,其他四人都是強顏歡笑。

楊妙真作爲一個女人,統領數萬大軍,已經被這個時代的主流所詬病,自然不會有讀書人去投奔她。

如果除去野心的因素,陳憲的封賞不可謂不豐厚。

隨着年齡的增長,楊妙真心態已經逐漸平和,對戰爭也開始厭倦,所以她對這次封賞還是相當滿意的。

隨着會議內容的傳達,全軍上下可謂是一片歡騰。

接下來,陳憲將各地軍隊輪流調到濰州,開始進行整編和擴編,和以前一樣,陳憲從各地招募新兵,一起彙集在濰州。

最終改編過後,整個陸軍由原本不到二十個旅,增加到了三十多個師,軍隊人數也從原本的三十萬,增加到了超過五十萬,如果加上海軍四大艦隊的人數,陳憲麾下軍隊人數一下子猛增到近七十萬人!

經過這次改編和擴編,陳憲軍中幾乎人人升官,一片歡騰,在這歡騰中,那四個失落的將軍自然也就無人關心了。

經過這次擴軍,陳憲在中原的太行山東麓和南部沿線,燕山南部,一共佈置了七個步兵師,又在天津和大名府的東部各放置了兩個馬步兵師和一個騎兵師,作爲機動力量。

在遼河平原,陳憲沿着靠近今天遼寧省的北部邊界的區域,修建了一條百里寬的棱堡帶,並在這條線上駐紮了四個步兵師,另外他還沿着大淩河駐紮了兩個步兵師。

除此之外,陳憲還在廣寧,遼中,瀋州等地分別各駐紮了兩個馬步兵師,一個騎兵師。

高麗依然是四個步兵師,其中兩個駐紮在北部和完顏平濤的北金國接壤的棱堡區中,另外兩個一個駐紮在中部的揚州,一個駐紮在南邊的晉州。

高麗的防禦主要依靠海軍,陳憲的高麗艦隊一分爲三,一支駐紮在大同江,,一支駐紮在漢江,還有一支駐紮在後世的釜山港。

除了這些邊防兵力,陳憲還從各部抽調精銳,組建了十個師的禁衛軍,分別駐紮在密州和蘇州城外。

經過這次軍事改革,陳憲成功的收取了尾大不掉的軍區權利,提拔了大量的新生帶軍官,成立了直屬於自己的禁衛軍。

陳憲花了大半年時間,完成了軍隊的改革,徹底解決了軍隊的問題,

就在陳憲正打算一鼓作氣,將文官系統的問題也一次解決的時候,一個陳憲等待已久的消息從北方傳來,令陳憲不得不暫停了對內部的整頓。

成吉思汗西征歸來了!

和成吉思汗一起歸來的,還有他的二十萬(有據可查)百戰鐵騎。

儘管陳憲知道,在歷史上,成吉思汗東歸之後,第一個對付的是位於蒙古帝國後腰上的西夏王國。

但如今的歷史,早已經被陳憲改的面目全非,誰也不知道在陳憲的東海王國崛起之後,蒙古人還是不是會選擇先滅西夏。

所以收到消息後,陳憲立即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三十章:麻煩上門九十四章:何長青一七五章:雷耿虎翻身記一零四章:艱難一八二章:議和一八五章:疏遠,救兄三四三章:參謀一八一章:鐵騎過境一三五章:疑問一三零章:哨所一九一章:商品一零八章:大炮十二章:鍊鋼法三二四章:棱堡防線,棉花十二章:鍊鋼法一四七章:收穫,名聲二零五章:險敗還勝,大迂迴第一章:穿不逢時第十章:“來”“往”(求收藏,求推薦)十一章:超標的鐵匠鋪三十五章:分工合作一零八章:大炮五十五章:羞愧第二章:葉公好龍一四六章:死亡之路八十二章:練手一九二章:擴軍一二零章:偵查騎兵連一零九章:造炮三三八章:北金戰雲一四六章:死亡之路一六四章:鍊鐵技術一六零章:渡河,堵門八十二章:練手十一章:超標的鐵匠鋪三一一章:消化,山東的擴張第十章:“來”“往”(求收藏,求推薦)一二五章:奸細一九八章:遼東三零八章:內政,成績一七四章:敘功,大治,食髓第十章:“來”“往”(求收藏,求推薦)十四章:槍法一五六章:情報六十一章:步兵方陣六十一章:步兵方陣一三七章:佔領西莊子一五八章:誘敵,伏擊第三章:槍棒高手一九七章:招降,好消息一三二章:燈籠引路十四章:槍法一三二章:燈籠引路一九二章:擴軍五十七章:換頂一三四章:出擊一四四章:設伏一五五章:論騎兵,八旗軍八十九章:肥皂十六章:紮根三十五章:分工合作四十九章:吃裡扒外三二零章:棱堡,野戰一一四章:列陣六十二章:螺絲十五章:折服一九六章:襲擊,海戰二十九章:真正的金大腿五十七章:換頂八十五章:大逆不道七十八章:收俘四十章:新學徒八十章:取子彈十九章:XI腦一五五章:論騎兵,八旗軍一八七章:泄密一五五章:論騎兵,八旗軍三一三章:再徵高麗第十章:“來”“往”(求收藏,求推薦)二十三章:鴛鴦陣(上)一九七章:招降,好消息六十二章:螺絲五十六章:戰場急救三十一章:故意泄露七十八章:收俘八十二章:練手四十一章:背後黑手四十章:黨派九十七章:人口一六九章:據萊蕪一三二章:燈籠引路八十八章:生意二零六章:退敵,撫卹八十三章:解刨一二零章:偵查騎兵連三一九章:經營河北,攻略遼河七十六章:潰散一零七章:竣工一四六章:死亡之路
三十章:麻煩上門九十四章:何長青一七五章:雷耿虎翻身記一零四章:艱難一八二章:議和一八五章:疏遠,救兄三四三章:參謀一八一章:鐵騎過境一三五章:疑問一三零章:哨所一九一章:商品一零八章:大炮十二章:鍊鋼法三二四章:棱堡防線,棉花十二章:鍊鋼法一四七章:收穫,名聲二零五章:險敗還勝,大迂迴第一章:穿不逢時第十章:“來”“往”(求收藏,求推薦)十一章:超標的鐵匠鋪三十五章:分工合作一零八章:大炮五十五章:羞愧第二章:葉公好龍一四六章:死亡之路八十二章:練手一九二章:擴軍一二零章:偵查騎兵連一零九章:造炮三三八章:北金戰雲一四六章:死亡之路一六四章:鍊鐵技術一六零章:渡河,堵門八十二章:練手十一章:超標的鐵匠鋪三一一章:消化,山東的擴張第十章:“來”“往”(求收藏,求推薦)一二五章:奸細一九八章:遼東三零八章:內政,成績一七四章:敘功,大治,食髓第十章:“來”“往”(求收藏,求推薦)十四章:槍法一五六章:情報六十一章:步兵方陣六十一章:步兵方陣一三七章:佔領西莊子一五八章:誘敵,伏擊第三章:槍棒高手一九七章:招降,好消息一三二章:燈籠引路十四章:槍法一三二章:燈籠引路一九二章:擴軍五十七章:換頂一三四章:出擊一四四章:設伏一五五章:論騎兵,八旗軍八十九章:肥皂十六章:紮根三十五章:分工合作四十九章:吃裡扒外三二零章:棱堡,野戰一一四章:列陣六十二章:螺絲十五章:折服一九六章:襲擊,海戰二十九章:真正的金大腿五十七章:換頂八十五章:大逆不道七十八章:收俘四十章:新學徒八十章:取子彈十九章:XI腦一五五章:論騎兵,八旗軍一八七章:泄密一五五章:論騎兵,八旗軍三一三章:再徵高麗第十章:“來”“往”(求收藏,求推薦)二十三章:鴛鴦陣(上)一九七章:招降,好消息六十二章:螺絲五十六章:戰場急救三十一章:故意泄露七十八章:收俘八十二章:練手四十一章:背後黑手四十章:黨派九十七章:人口一六九章:據萊蕪一三二章:燈籠引路八十八章:生意二零六章:退敵,撫卹八十三章:解刨一二零章:偵查騎兵連三一九章:經營河北,攻略遼河七十六章:潰散一零七章:竣工一四六章:死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