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狩獵(二)

第二天一大早,官員們換好衣服就在大帳篷外等候應仲良起牀。

“都起來了,不錯。”應仲良從帳篷裡出來,身邊跟着淑妃和德妃。

“陛下,請用早膳。用過早膳之後,就開始狩獵了。”劉弦說道。

“你們都吃了麼?”應仲良問道。

“陛下未用早膳,臣等不敢先陛下而食。”邵文中說道。

“都去吃吧!總不能等朕吃完了,還要等你們吃完飯,再去狩獵吧?”應仲良說道。

“謝陛下。”衆人跪拜。

遠處,鄭穎穿着女式盔甲,手牽應不識。應不識同樣也穿着盔甲,不過是小一號的。他手裡還拿着一把長弓,背上揹着箭。

“方良啊!有適合太子騎的馬麼?”應仲良問道。

“小馬駒應該可以,營中有那麼幾匹。只是小馬駒跑不快,到時候怕跟不上大部隊。”方良說道。

“跟不上也沒關係,反正在這圍場之內,想必也不會有什麼危險。到時候,朕派一隊視聽衛保護便是了。”應仲良說道。

“那臣就去將小馬駒牽來,讓太子選擇。”方良說道。

“不識,跟着方愛卿去牽馬吧!”應仲良轉身對着應不識說道。

“是,父皇。”應不識應道。

等到所有人吃完飯,視聽衛在前面開道,應仲良站上了特意爲他打造的戰車,鄭穎騎着馬,其他文武百官或坐車,或騎馬跟在應仲良後面。

他們在圍場裡策馬奔騰,尋找野獸。

“前面有一野兔,誰能爲朕取來?”應仲良指着前面一隻小白兔說道。

“末將爲陛下取來。”文洛騎着馬,張弓搭箭,一箭射中兔身。

“好箭!”文貅大喊。

其他人都是唏噓,文洛根本就沒射中,是後面有個人補了一箭,至於是誰,他們可不想說。

“那人好厲害啊!你們知道他是誰麼?”應不識指着文家人所在的位置。

“秉太子,我等不清楚,以前沒見過此人。”唐單說道。

“那人是文家的家奴,名字叫做內奴。此人箭法奇佳,箭無虛發。原本丞,萬弘想要將他帶到戰場立功,但是出了意外,他沒有去成。”魏琿解說道。

“哦!”應不識走到文貅身邊。

“文大人,內奴可否讓給我?”應不識問道。

“***奴?殿下,他乃是一野蠻人,怕是會傷害殿下您。”文貅委婉的拒絕應不識。

“一個家奴,文大人也捨不得麼?”應不識說道。

“這,這……”文貅捨不得內奴,但是又不好拒絕應不識。

應不識是太子,跟他要個奴隸,按理說應該雙手奉上。可是這個奴隸不一般,實力特別強,就連當年的萬弘都想要走,還是他找理由推辭掉了。

“怎麼了?”應仲良聽見這邊在說話。

“父皇,我想讓文大人將他的家奴內奴給我。”應不識說道。

“就是那個射箭的?”應仲良其實也看見,只是不好意思揭短。

“是,我覺得他很厲害。”應不識說道。

“你一直沒去太子府,待在宮裡學習。你也越來越大了,確實該有自己的班子了。既然你要那個家奴,文愛卿可否割愛?”應仲良看着文貅。

“既然殿下愛才,那臣也不能駁了殿下的面子。內奴,來,給太子殿下跪下,以後你就是太子的人了。”文貅說道。

“內奴參見太子殿下。”內奴面帶喜色。

“內奴這名字不好聽,父皇,給他改一個吧!”應不識轉頭看向應仲良。

“既然以後是你的人,那就改姓應,單字一個臣,讓他臣服於你。”應仲良說道。

“應臣,還不謝過父皇。”應不識提醒道。

“應臣,多謝陛下賜名。”內奴連連磕頭。

“嗯,太子的安危就交給你了,到時候朕會調一隊視聽衛和五百禁軍給你。”應仲良說道。

“多謝陛下隆恩。”應臣跪在地上磕頭。

“陛下,那裡有頭鹿。”有侍衛大喊。

“快追!”應仲良喊道。

大軍追着鹿,一路向前,漸漸的把鹿趕到角落裡,包圍起來。

“誰可生擒之?”應仲良問道。

“末將願意一試。”鄭顓喊道。

然後他就衝了過去,準備抓住鹿角,但是跑到一半,鹿就直接衝過來,把他頂飛了,倒在地上。

“喔~”一羣人驚嚇不已。

鄭顓趕緊爬起來,往回跑。但是鹿一直跟着他,鄭顓再次被鹿頂飛。

“唉~大燧以武立國,如今卻成這般模樣。”應仲良恨恨的罵道。

“陛下,他們不能代表整個大燧的家族。”劉弦說道。

“你家世代文臣,就不要說這話了。你看看這些武將家族,都出了些什麼玩意?”應仲良罵道。

“太子神箭!”場上忽然響起一陣呼喊聲。

只見那頭鹿倒在血泊中,鹿的眼睛上插着一支箭。鄭顓心有餘悸的看着鹿,慢慢往後爬。

“真丟鄭家人的臉!”鄭穎騎着馬,來到鄭顓身邊。

鄭顓大氣都不敢喘,就這麼跪在地上。

“太子獵得首鹿!”鄭穎喊道。

“嘻嘻,不愧是朕的兒子。”應仲良欣慰的說道。

“來人,把這鹿帶走處理一下,鹿皮做成地攤,送去太子府。”應仲良喊道。

“是,陛下。”幾個侍衛跑過去,綁好鹿,擡回大營。

“今日之事,朕,甚是難過。想我大燧那是以武立國,哪怕是十年前,大燧武力也是首屈一指的。如今倒好,射兔要代,打鹿被頂,竟然還要一稚子射之。問題出在哪?”應仲良問道。

“天下安定,外無強敵,內無叛亂,是人鬆懈,而至於此。”鄭會棋說道。

“如此下去,國將不國!各家族都好好檢討一番,待到下次狩獵,朕要看到你們各家的新面貌。而不是跟今日一樣,徒增笑柄!”應仲良說道。

“臣等領旨。”衆人跪倒在地。

“今日先回去,明日繼續。”應仲良站在戰車上,讓士兵駛回大營。

第190章,樑國事第198章,孫準死第243章,同行第45章,重逢第12章,腐儒誤事第150章,請人第8章,胡家族長第239章,關於南蠻裁軍第158章,周皇被俘第167章,烏雲關之戰(一)第139章,樑國大亂第145章,關於視聽衛第245章,下藥?第217章,提稅議第107章,古繼潭之心第56章,冊封大典第145章,關於視聽衛第51章,登基第243章,同行第17章,夜襲第180章,交換人質的背後第210章,灞河之戰(二)第101章,問策第51章,登基第24章,人選第115章,春宵一刻第32章,代國立第71章,萬弘受封第166章,應仲明之威第202章,出逃方案第84章,睡覺安神第143章,長公主第33章,削藩畢第100章,陳文廣自殺第74章,胡心雨的野心第92章,同意的條件第254章,派海外使團第204章,出逃前刻第32章,代國立第140章,林佩兒第119章,比武(二)第240章,區劃與分權第159章,劍峰峽慘敗第42章,決斷第90章,胡心雨被關小黑屋第95章,應仲良的選擇第75章,也先的求援第175章,陽晉之戰(二)第191章,樑代盟第52章,生機第245章,下藥?第128章,鄭穎出宮第13章,無事,無事第62章,周軍的動作第32章,代國立第192章,國師漆雕殤第187章,欺騙計劃第103章,打劫第141章,一路走好第240章,區劃與分權第71章,萬弘受封第106章,和談反應第235章,是不是傻?第55章,江都第102章,偶感風寒第230章,商議後事第205章,逃離離山第86章,收工回江都第160章,古繼淵至帝丘第13章,無事,無事第231章,女人了不起第161章,古繼潭掌權第237章,處理趙符第231章,女人了不起第211章,萬弘之死第24章,人選第20章,要忍第70章,新年慶典第151章,作戰規劃(一)第251章,鄭穎做飯第67章,皇后要做的事第9章,劫法場第246章,回國的方向第9章,劫法場第226章,宮變(一)第46章,大膽的計劃第216章,刺殺鄭穎第258章,和氣滿滿第55章,江都第164章,糧食運輸問題第17章,夜襲第153章,人選第125章,處罰萬弘第44章,條件第35章,不得好死第257章,狩獵(二)第242章,三蠻裁軍第107章,古繼潭之心第237章,處理趙符
第190章,樑國事第198章,孫準死第243章,同行第45章,重逢第12章,腐儒誤事第150章,請人第8章,胡家族長第239章,關於南蠻裁軍第158章,周皇被俘第167章,烏雲關之戰(一)第139章,樑國大亂第145章,關於視聽衛第245章,下藥?第217章,提稅議第107章,古繼潭之心第56章,冊封大典第145章,關於視聽衛第51章,登基第243章,同行第17章,夜襲第180章,交換人質的背後第210章,灞河之戰(二)第101章,問策第51章,登基第24章,人選第115章,春宵一刻第32章,代國立第71章,萬弘受封第166章,應仲明之威第202章,出逃方案第84章,睡覺安神第143章,長公主第33章,削藩畢第100章,陳文廣自殺第74章,胡心雨的野心第92章,同意的條件第254章,派海外使團第204章,出逃前刻第32章,代國立第140章,林佩兒第119章,比武(二)第240章,區劃與分權第159章,劍峰峽慘敗第42章,決斷第90章,胡心雨被關小黑屋第95章,應仲良的選擇第75章,也先的求援第175章,陽晉之戰(二)第191章,樑代盟第52章,生機第245章,下藥?第128章,鄭穎出宮第13章,無事,無事第62章,周軍的動作第32章,代國立第192章,國師漆雕殤第187章,欺騙計劃第103章,打劫第141章,一路走好第240章,區劃與分權第71章,萬弘受封第106章,和談反應第235章,是不是傻?第55章,江都第102章,偶感風寒第230章,商議後事第205章,逃離離山第86章,收工回江都第160章,古繼淵至帝丘第13章,無事,無事第231章,女人了不起第161章,古繼潭掌權第237章,處理趙符第231章,女人了不起第211章,萬弘之死第24章,人選第20章,要忍第70章,新年慶典第151章,作戰規劃(一)第251章,鄭穎做飯第67章,皇后要做的事第9章,劫法場第246章,回國的方向第9章,劫法場第226章,宮變(一)第46章,大膽的計劃第216章,刺殺鄭穎第258章,和氣滿滿第55章,江都第164章,糧食運輸問題第17章,夜襲第153章,人選第125章,處罰萬弘第44章,條件第35章,不得好死第257章,狩獵(二)第242章,三蠻裁軍第107章,古繼潭之心第237章,處理趙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