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樑國大亂

祖龍無幽按照預定計劃,如期來到了德運郡,可是,在這裡卻見到了周國的部隊。

原來,渠提腱山派出的人順利的見到了古繼淵,而古繼淵不顧大將軍袁昶的反對,調集十萬大軍幫助暮方國。

而統軍的將軍,就是已經被遣返回封地的墨陽王古繼潭!

“這周皇倒是愛弟,爲了讓古繼潭能夠復出,不惜與我大梁交惡。”祖龍無幽笑道。

“如今該當如何?我們帶來的兵,怕是不夠。”樑嬰齊說道。

“沒事,我去與古繼潭說,讓他退兵就是了。”祖龍無幽平靜的道。

“那多帶些人,以免發生意外。”樑嬰齊說道。

“我就帶兩個隨從就是了,沒有問題。若是我回不來,就將這信交給周皇和燧國丞相萬弘就是了。”祖龍無幽說道。

“好。那老師小心。”樑嬰齊叮囑道。

祖龍無幽來到周軍大營,見到了古繼潭,古繼潭摒退左右,整個大帳裡就只有古繼潭和祖龍無幽兩人。

“恭喜師兄復出,重新執掌兵權!”祖龍無幽笑道。

“不如師弟自在,還是樑國大將軍呢!說吧,有什麼事,退兵就免談。”古繼潭故意說道。

“呵呵,我就是想問問師兄,你學的權術,可用上了?或者說,貴國皇帝陛下,你的親哥哥,以爲你學的是戰略、兵法?”祖龍無幽不說正題。

“有什麼事就說,不用試探我。”古繼潭明顯沒耐心。

“好吧,師兄帶着人回去奪取你想要的東西,我帶人收復失地。我保證,你拿到你要的之後,我們大梁不會乘機出兵。”祖龍無幽說道。

“我不懂你說什麼。我想要什麼?”古繼潭試圖混過去。

“如果,讓你的兄長知道你學的是權術,而不是兵法,你覺得他還會信任你麼?”祖龍無幽也不拐彎抹角了。

“你能不能活着離開都是問題,我怕你說?”古繼潭不屑的說道。

“我已經寫好了信,只要我回不去,信就會到周國皇帝和燧國丞相手中,我想,結果不用我說了吧!”祖龍無幽說道。

“我復出不能一點戰績都沒有,就這樣撤退了。”古繼潭妥協了。

但是他要個體面的撤軍方式。

“我會安排人讓你假裝打敗,然後我裝作撤軍,你也撤軍,我再去收回失地,想必沒有人會師兄你。”祖龍無幽說道。

“什麼時間!”古繼潭同意了。

“就今夜如何?我安排人準備好。”祖龍無幽笑道。

“好,就今夜。”古繼潭送走了祖龍無幽。

祖龍無幽回到樑軍大營,沒有聽到樑嬰的歡呼,只看見樑嬰齊手裡拿着封信,臉色難看。

“嬰齊皇子,何事如此面孔?”祖龍無幽問臉色難看的樑嬰齊。

“父皇,駕崩了!”樑嬰齊有些哀傷。

“怎麼可能?陛下身體一向很好,怎麼會突然駕崩?是不是消息有誤啊?”祖龍無幽不敢相信。

“樑嬰秦以嫡長子身份當了皇帝,他要我們立馬交出兵權,回新鄭覆命。”樑嬰齊將信給祖龍無幽看。

“怕是陛下是被樑嬰秦害死的!嬰齊皇子準備怎麼辦?”祖龍無幽看完信後問樑嬰齊。

“能怎麼辦?難道抗命不成?”樑嬰齊悲傷的說道。

“他不會放過皇子你的,而且陛下定然是樑嬰秦害死的,怎麼能就這樣認命?我們應該舉兵回京,誅殺樑嬰秦這個弒君殺父的奸人!”祖龍無幽勸道。

“我們只有十萬兵,怎麼打得過新鄭的三十萬大軍?”樑嬰齊睜着眼睛看着祖龍無幽。

他自然也不想就這麼窩囊的死去。

“別忘了,駙馬溫開率手裡還有十萬大軍。想必他也接到了命令,以溫駙馬之智,定然不會輕易交出兵權。我們匯合兩路兵馬,以誅殺不臣之人爲名,即可奪回皇位。”祖龍無幽說道。

“可是我母后、姐姐,還有你的父親、家人,他們都在新鄭,這可如何是好?”樑嬰齊說道。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如果樑嬰秦敢殺你我之親人,也證明他心裡有鬼。殿下,還請速做決定!”祖龍無幽說道。

“可要是,可要是他殺了呢?”樑嬰齊很是擔心。

“那也就只能忍住悲傷,爲他們報仇了!”祖龍無幽狠狠的說道。

“一切,全憑老師做主!”樑嬰齊跪在地上。

祖龍無幽派出人去聯絡各郡郡守,並且通知溫開率,讓他由樑、周邊境出發,兩路夾攻新鄭。

然後祖龍無幽直接在天倉郡擁立樑嬰齊爲帝,討伐弒君殺父的樑嬰秦。

一時間,各地紛紛響應。

同時也有人打着勤王的名義,進攻周邊各郡,擴大自己的地盤。

新鄭

“伊尹,朕按照你說的,刺死了父皇,朕登基爲帝,可是天下已經亂了。能打仗的將軍全在外面,而且全部站在他們那一邊,你讓朕怎麼辦?”樑嬰秦說道。

“請將兵馬交給我的侄子文至道,他可以與祖龍無幽爭鋒!”文與之說道。

“你確定?”樑嬰秦盯着文與之。

“臣確定!”文與之肯定的點點頭。

“那好,就看你的侄兒了!”樑嬰秦只能如此。

“請陛下發布檄文討賊,並且囚禁李貴妃、福元公主,包圍祖龍氐的家!”文與之說道。

李貴妃,樑嬰齊的生母。

“還等你提醒?朕早已經叫人去抓他們了。”樑嬰秦說道。

“那臣告退!”文與之說道。

隨後,文至道以大將軍名義,掌管了整個新鄭的兵馬,並調集各路大軍前來勤王。

而被囚禁的李貴妃等人,被押往天牢。

樑國朝中,一羣不滿樑嬰秦弒父的大臣,紛紛找藉口逃離新鄭。

而整個樑國,更是陷入軍閥割據的局面,一大批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的郡守,將軍紛紛自稱皇帝,而收復的西蠻,在駐紮的將軍帶領下,宣佈獨hexie立,不再歸樑國統治。

樑國陷入一片天下大亂的局勢之中!

第153章,人選第67章,皇后要做的事第194章,鄭穎離開帝丘第209章,灞河之戰(一)第31章,滅中山國第2章,小郡主第16章,削藩與應對第76章,改革(一)第215章,換封地第7章,背黑鍋第220章,抓人不成反被抓第88章,追擊陳文廣第115章,春宵一刻第161章,古繼潭掌權第150章,請人第158章,周皇被俘第258章,和氣滿滿第94章,襄陵破第240章,區劃與分權第192章,國師漆雕殤第184章,方圓被克第52章,生機第167章,烏雲關之戰(一)第3章,夜深第162章,反間計第215章,換封地第131章,你能幹嘛第6章,越做越划算了第6章,越做越划算了第178章,準備第181章,突襲陽晉第64章,鄭穎的消息第225章,文婆婆之死第207章,盛樂大屠殺第19章,武興失守第66章,應仲良的制衡之策第140章,林佩兒第203章,調動周地部隊第140章,林佩兒第52章,生機第153章,人選第12章,腐儒誤事第216章,刺殺鄭穎第28章,這樣啊第91章,撤離統萬第47章,匯合第157章,成安被奪第247章,先經濟第145章,關於視聽衛第19章,武興失守第96章,收徒授藝第100章,陳文廣自殺第200章,爭虛名第233章,取代趙符的人選第35章,不得好死第95章,應仲良的選擇第106章,和談反應第105章,四個小女孩第214章,宗驄死第181章,突襲陽晉第97章,交換第37章,一同出發第159章,劍峰峽慘敗第68章,馬賓說也先第69章,鄭穎回宮第63章,這麼多人第36章,出使代國第232章,胡心雨的陵墓第214章,宗驄死第171章,關門打狗計劃第112章,杞人憂天?第8章,胡家族長第260章,雪原屠殺第6章,越做越划算了第166章,應仲明之威第224章,代樑協定第214章,宗驄死第64章,鄭穎的消息第218章,清理第21章,宴會(一)第110章,石州刺史應仲良(一)第180章,交換人質的背後第230章,商議後事第219章,何去何從第178章,準備第223章,應仲良的反應第34章,好處第193章,難啃的統萬第85章,倉平關失守第9章,劫法場第94章,襄陵破第238章,往南第89章,劉思珺的胎兒第115章,春宵一刻第187章,欺騙計劃第169章,奪取盧星城第88章,追擊陳文廣第111章,石州刺史應仲良(二)第104章,結盟
第153章,人選第67章,皇后要做的事第194章,鄭穎離開帝丘第209章,灞河之戰(一)第31章,滅中山國第2章,小郡主第16章,削藩與應對第76章,改革(一)第215章,換封地第7章,背黑鍋第220章,抓人不成反被抓第88章,追擊陳文廣第115章,春宵一刻第161章,古繼潭掌權第150章,請人第158章,周皇被俘第258章,和氣滿滿第94章,襄陵破第240章,區劃與分權第192章,國師漆雕殤第184章,方圓被克第52章,生機第167章,烏雲關之戰(一)第3章,夜深第162章,反間計第215章,換封地第131章,你能幹嘛第6章,越做越划算了第6章,越做越划算了第178章,準備第181章,突襲陽晉第64章,鄭穎的消息第225章,文婆婆之死第207章,盛樂大屠殺第19章,武興失守第66章,應仲良的制衡之策第140章,林佩兒第203章,調動周地部隊第140章,林佩兒第52章,生機第153章,人選第12章,腐儒誤事第216章,刺殺鄭穎第28章,這樣啊第91章,撤離統萬第47章,匯合第157章,成安被奪第247章,先經濟第145章,關於視聽衛第19章,武興失守第96章,收徒授藝第100章,陳文廣自殺第200章,爭虛名第233章,取代趙符的人選第35章,不得好死第95章,應仲良的選擇第106章,和談反應第105章,四個小女孩第214章,宗驄死第181章,突襲陽晉第97章,交換第37章,一同出發第159章,劍峰峽慘敗第68章,馬賓說也先第69章,鄭穎回宮第63章,這麼多人第36章,出使代國第232章,胡心雨的陵墓第214章,宗驄死第171章,關門打狗計劃第112章,杞人憂天?第8章,胡家族長第260章,雪原屠殺第6章,越做越划算了第166章,應仲明之威第224章,代樑協定第214章,宗驄死第64章,鄭穎的消息第218章,清理第21章,宴會(一)第110章,石州刺史應仲良(一)第180章,交換人質的背後第230章,商議後事第219章,何去何從第178章,準備第223章,應仲良的反應第34章,好處第193章,難啃的統萬第85章,倉平關失守第9章,劫法場第94章,襄陵破第238章,往南第89章,劉思珺的胎兒第115章,春宵一刻第187章,欺騙計劃第169章,奪取盧星城第88章,追擊陳文廣第111章,石州刺史應仲良(二)第104章,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