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處理

經過幾個時辰的清理,皇宮的屍體都已經拖走,地上的血跡也被清理乾淨,所有人都在大殿等着應仲良宣佈如何處理後面的事。

“此次胡家謀逆,罪在不赦,諸位卿家對於處理胡家,有何想法?”應仲良問道。

“謀逆之舉,亂我朝綱,戮我百姓,實在是罪大惡極。胡家衆人都當處死!”鄭會棋說道。

鄭會棋自然是希望胡家徹底滅族,讓他沒有翻身的可能。

wωω ⊙тtκan ⊙℃O

“胡家所爲,大多是胡家族長鬍入徽和胡努兩人指使,與幼童,婦孺無關。臣以爲,應當從輕發落。”魏琿說道。

“胡家罪惡滔天,怎能輕易放過。”劉俾也想徹底除掉胡家。

因爲除掉胡家之後,能取得皇位的三個皇子,就只有應不詢有後臺支持了。

“陛下,天下初平,不宜大開殺戒。”唐單說道。

“朕,也不想造太多殺虐。不如這樣吧,就處死胡家十歲以上的成年男子以及部分罪首之妻,選姿色上佳的少女入宮爲婢,另選儒弱女子十人,照看十歲以下的童稚。胡家後人永世不可爲官、經商。”應仲良說道。

“這是不是太寬容了?”邵文中問道。

“朕,以仁義治天下,尚覺此,有些殘忍。更何況,朕,答應過胡入徽,不讓胡家絕嗣,這樣,也算是給胡家一個交代了。”應仲良說道。

“陛下既然這麼說了,那就這樣吧!”鄭會棋無奈的說道。

應仲良自己都說自己以仁治理天下,現在還說要族滅胡家,明顯就是拆應仲良的臺,所以官員們都只好同意應仲良的決定。

“另外,此次事件的遇難人數,統計出來沒有?”應仲良問道。

“陛下,此次事件,攻共計損失禁軍四萬餘,視聽衛七百餘,各府家丁一千餘,另有幾十位平民遇難。胡家叛逆死了三千餘人,其餘人都被押在天牢。另外,禮部尚書張紹德,視聽衛副指揮使顧文淵、鄧長天不幸殉職。”吏部尚書方仁敏說道。

“着禁軍家屬每人撫卹二十兩白銀,糧食一百石,免除稅務三年,家中壯丁不在受徵之列,視聽衛同禁軍標準。各府家丁,做好撫卹工作,不可讓人寒心。”應仲良說道。

“臣等遵旨!”文武官員鬱悶了。

他們的家丁,幫助皇帝平亂,還要自己出錢撫卹,能不讓他們無語麼。

“至於張紹德,上諡號文直,以彰其直言。兩位副指揮使,則送歸家鄉厚葬,立忠義牌,以榮歸故里。”應仲良說道。

“是,陛下!”方仁敏點點頭。

“去把李當帶上來。”應仲良說道。

不一會兒侍衛就帶李伯來了。

“罪臣拜見陛下!”李伯一進來就跪在地上磕頭。

“李伯,你還記得與朕和文婆婆在北城的日子麼?”應仲良說道。

“記得,當然記得!”李伯趕緊點頭。

他覺得應仲良這麼問,自己就有機會活下去了。

“記得就好,記得就好!那你爲何還要背叛朕?還要奪朕的皇位!”應仲良罵道。

“罪臣只是,只是想封侯,只是想封侯啊!沒有想過讓陛下死。”李伯說道。

反正當事人都死的差不多了,他這麼說想必也沒人會知道他說假話。

“封侯?朕給你榮華富貴不夠麼?身居禁軍統領不夠麼?你覺得朕給你的少,那你有沒有想過文婆婆?她從來不跟我要任何東西,她只是想帶好孩子,想享受安穩的晚年。可是,這一切,全部因爲你而沒了!”應仲良指着李伯。

“皇子不是還在那裡麼?”李伯說道。

“可是文婆婆已經死了!”應仲良平靜的說道。

“什麼?不可能,誰會去殺文婆婆?”李伯不信。

他一直在大營和其他人打,根本不知道文婆婆已經死了。而且他還在想文婆婆會來救他。

“文婆婆在臨終之前,你知道她老人家說了什麼麼?或許,你猜一輩子也猜不到!她讓朕來找你,讓你來救朕、幫朕!可是她不知道,謀反的人裡就有你!朕沒有告訴她,她老人家走的很安詳。至於你,朕要殺了你!”應仲良臉色變冷。

“皇上,皇上,文婆婆,文婆婆肯定不想讓我們弄成這樣,求皇上開恩,求皇上饒命啊!”李伯連連磕頭。

“朕給過你機會,那黃絹,你要是聽話,收手,你還是禁軍統領。可是,你做了什麼?執意要反。你既然不在乎這機會,那朕,也沒辦法饒你性命了。”應仲良說道。

“罪臣鬼迷心竅,還請皇上再給一次機會,再給我一次機會啊!”李伯說道。

“這件事,說起來,是你先動手的!你沒有反思,執意要反,朕沒有立刻抓你,這是第一次機會;然後朕給了你黃絹,就算是第二次機會了,你依舊選擇反。來人,拖出去,五馬分屍!”應仲良喊道。

“陛下,不可!”王安平說道。

“爲何不可?李當謀逆,罪大惡極,爲何不可?”

“不是不可殺,是五馬分屍之刑已經被先帝廢除,不能再用了。”王安平解釋道。

五馬分屍已經被應矩成廢除,已經有好多年了。

“既然這樣,那就凌遲吧!”應仲良說道。

“陛下,凌遲,也被先帝廢了。”王安平說道。

“那爲何應矩光還用過?”應仲良說道。

應矩光,即應天。他在位期間恢復過一些酷刑。

“其人乃是暴君,怎可與陛下相比!”劉俾說道。

“那朕,就當一回暴君,拖出去,五馬分屍!”應仲良說道。

“陛下,不可啊!其罪不及胡家,刑罰爲何還要過之?”邵文中說道。

“因爲他讓文婆婆失望了!拖出去,分屍!”應仲良喊道。

“陛下,饒命啊!陛下……”李伯被侍衛拉走。

“今日夜已深,其餘的事,明日再說。明日朝會,下午的時候再開。現在,都回去休息吧。”應仲良離開龍椅。

“恭送陛下!”衆大臣喊道。

第112章,杞人憂天?第68章,馬賓說也先第116章,鄭穎偷出宮第36章,出使代國第60章,戰前準備第42章,決斷第47章,匯合第30章,天下要亂了第165章,攻城器具第139章,樑國大亂第244章,府上一敘第113章,生病痊癒第203章,調動周地部隊第107章,古繼潭之心第69章,鄭穎回宮第151章,作戰規劃(一)第188章,周國滅亡第230章,商議後事第257章,狩獵(二)第259章,討論封王第92章,同意的條件第41章,自取其辱第24章,人選第219章,何去何從第249章,漆雕殤的無奈第72章,甘疾的選擇第118章,比武(一)第244章,府上一敘第189章,慶功宴第16章,削藩與應對第213章,修運河的錢第256章,狩獵(一)第22章,宴會(二)第13章,無事,無事第142章,北伐準備第40章,不關我事第138章,嬰齊認師第94章,襄陵破第116章,鄭穎偷出宮第259章,討論封王第196章,調動部隊第45章,重逢第74章,胡心雨的野心第216章,刺殺鄭穎第239章,關於南蠻裁軍第48章,萬弘的去處第146章,建水軍第181章,突襲陽晉第112章,杞人憂天?第100章,陳文廣自殺第120章,躲第238章,往南第214章,宗驄死第82章,聊天第89章,劉思珺的胎兒第48章,萬弘的去處第63章,這麼多人第133章,不來一發?第65章,同樣的等待第82章,聊天第247章,先經濟第46章,大膽的計劃第34章,好處第70章,新年慶典第33章,削藩畢第116章,鄭穎偷出宮第219章,何去何從第31章,滅中山國第140章,林佩兒第255章,約狩獵第178章,準備第191章,樑代盟第3章,夜深第46章,大膽的計劃第159章,劍峰峽慘敗第114章,朝議伐西蠻第197章,試探性進攻第238章,往南第193章,難啃的統萬第205章,逃離離山第251章,鄭穎做飯第190章,樑國事第192章,國師漆雕殤第251章,鄭穎做飯第123章,貪便宜第233章,取代趙符的人選第164章,糧食運輸問題第146章,建水軍第250章,太子中毒案第5章,回帝丘第202章,出逃方案第77章,改革(二)第249章,漆雕殤的無奈第41章,自取其辱第230章,商議後事第19章,武興失守第168章,烏雲關之戰(二)第154章,萬弘與漆雕殤第69章,鄭穎回宮第204章,出逃前刻
第112章,杞人憂天?第68章,馬賓說也先第116章,鄭穎偷出宮第36章,出使代國第60章,戰前準備第42章,決斷第47章,匯合第30章,天下要亂了第165章,攻城器具第139章,樑國大亂第244章,府上一敘第113章,生病痊癒第203章,調動周地部隊第107章,古繼潭之心第69章,鄭穎回宮第151章,作戰規劃(一)第188章,周國滅亡第230章,商議後事第257章,狩獵(二)第259章,討論封王第92章,同意的條件第41章,自取其辱第24章,人選第219章,何去何從第249章,漆雕殤的無奈第72章,甘疾的選擇第118章,比武(一)第244章,府上一敘第189章,慶功宴第16章,削藩與應對第213章,修運河的錢第256章,狩獵(一)第22章,宴會(二)第13章,無事,無事第142章,北伐準備第40章,不關我事第138章,嬰齊認師第94章,襄陵破第116章,鄭穎偷出宮第259章,討論封王第196章,調動部隊第45章,重逢第74章,胡心雨的野心第216章,刺殺鄭穎第239章,關於南蠻裁軍第48章,萬弘的去處第146章,建水軍第181章,突襲陽晉第112章,杞人憂天?第100章,陳文廣自殺第120章,躲第238章,往南第214章,宗驄死第82章,聊天第89章,劉思珺的胎兒第48章,萬弘的去處第63章,這麼多人第133章,不來一發?第65章,同樣的等待第82章,聊天第247章,先經濟第46章,大膽的計劃第34章,好處第70章,新年慶典第33章,削藩畢第116章,鄭穎偷出宮第219章,何去何從第31章,滅中山國第140章,林佩兒第255章,約狩獵第178章,準備第191章,樑代盟第3章,夜深第46章,大膽的計劃第159章,劍峰峽慘敗第114章,朝議伐西蠻第197章,試探性進攻第238章,往南第193章,難啃的統萬第205章,逃離離山第251章,鄭穎做飯第190章,樑國事第192章,國師漆雕殤第251章,鄭穎做飯第123章,貪便宜第233章,取代趙符的人選第164章,糧食運輸問題第146章,建水軍第250章,太子中毒案第5章,回帝丘第202章,出逃方案第77章,改革(二)第249章,漆雕殤的無奈第41章,自取其辱第230章,商議後事第19章,武興失守第168章,烏雲關之戰(二)第154章,萬弘與漆雕殤第69章,鄭穎回宮第204章,出逃前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