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北城涼王府

傍晚,北城,涼王府

一名清秀的少年坐在王府門口,看着大街上來來往往的老百姓。

他,是燧國當今皇帝的侄兒,先帝的少子,應仲良。

燧國,是源大陸上的第一強國!

源大陸是這顆星球最大的大陸,另外還有三塊大陸,其餘的三塊大陸分別是分佈在源大陸的東邊的啓大陸,北邊的寒大陸,西邊的歸大陸。

在源大陸上,有三個強大的王朝,分別是應氏燧國,梁氏樑國,古氏周國。

在它們三國周邊還分部着幾十個小國,分別依附在他們三國之下。

而應仲良,自先帝駕崩,新皇繼位後就被封到了這裡。

北城,一座人口不過萬餘的中原小城,原本燧國在南方,但是,唯有這北城,處於燧,周,樑三國之間,是一座戰亂之城。

但是隨着應仲良被分封在這,三國便沒有在這裡交戰過。

原本,燧帝是想讓樑,周兩國在戰爭中殺死應仲良,卻不曾想,樑,周兩國都避開這裡,與燧國開戰。

燧帝,先帝之弟,名諱曰應天,原本是喚作應矩光,繼位後野心勃勃,自命爲天,便改名字爲應天。

燧國,皇族應氏,自燧高祖應負離在歷陽起兵,與周國,樑國一起推翻了原本的統治源大陸的大夏國。

之後三國瓜分了原大夏的領土,各自建立國家,而應負離將首都建在燧水之畔的帝丘,引燧水圍城,作帝丘大城,又在帝丘四方三十里之外,各建一座軍事小城,用以屯兵積糧,與帝丘城首尾呼應。

燧國至今已經八代,先帝應矩成,知人善用,銳意革新,將國勢處於下滑的燧國重新帶回了正軌。但是太過親近自己的皇弟應矩光,導致在其駕崩後,皇位被應矩光奪取,太子應仲仁被逼自殺殉葬,次子應仲明不知逃亡何方,只餘下年僅十三的少子應仲良。

應天爲了使得自己皇位名順言正,留下了應仲良,並將其封到三國交界的北城,賜爵北城涼王。

如今應天爲帝已經七年,他好大喜功,肆意妄爲,不斷與周,樑兩國開戰,並且不斷的兼併周邊小國,屠殺平民,殘暴不仁,生靈塗炭。

而在北城,這座小小的北城涼王府內,應仲良一個人坐在府門的門檻上,望着來來去去的老百姓發呆。

他如今已經二十歲了,名義上是先帝少子,當今皇帝的皇侄兒,位高的北城涼王;但實際上,他只是每天被人監視的一個傀儡,甚至,都不願意安排人來監視他,因爲他在這七年,從一個活潑開朗的少年,漸漸的變成一個雙目呆滯的青年。只是因爲,只要與他玩耍的少年,在第二日都會消失,以致於他不敢再與其他人玩耍,而其他人,也不敢再靠近他,他臉上漸漸的失去了笑容。

如今,他每日做的事情,就是一個人呆呆的坐在北城涼王府的門檻,看着來來往往的老百姓,時而傻笑,時而哭泣。

而王府內,則是一個老僕,名字沒人知道了,只是小王爺稱呼他爲李伯伯,一名老嬤嬤,被稱爲文婆婆,他們照顧着這淒涼的王府。

原本每月,都會有有北城縣衙送來的一百兩銀子,然而後來就只剩下八十兩,六十兩,直到現在只有四十五兩。

兩個老人曾經去要,然而縣衙根本就不理,王府內沒有壯丁,而應仲良只是癡呆的看着老百姓,所以兩個老人也只好嚥下這口氣,每日省着花,好度過這每個月。

“小王爺,該吃飯了!”李伯來到王府門口,拉起應仲良。

“嗯。”應仲良只是機械的跟着李伯來到飯桌上。

“今天,這菜還是挺豐盛的!小王爺來吃肉。”文婆婆笑着夾起一塊肉,遞到應仲良碗裡說道。

她一笑,滿臉的皺紋就折在一起,好像樹皮一般。

她今年已經六十八了,原本應該享受天倫之樂,但是她卻沒有子嗣,再加之感恩於先帝,就一直留下來照顧應仲良。

“對啊,小王爺,多吃點!”李伯也夾起肉,放進應仲良碗裡。

李伯是一個五十多的大漢,有些佝僂,但是還是顯出一絲英氣。他原本是禁軍統領,應天即位後,將其放逐,他就來到北城涼王府,和文婆婆一起照顧起年幼的應仲良。

“多謝文婆婆,多謝李伯伯!”應仲良只是機械的點頭,然後一點一點咀嚼食物。

而文婆婆和李伯見到這場景,也只是搖搖頭,嘆息一二。

“小王爺,你今天看到了什麼趣事麼?”李伯詢問道。

“有個老百姓推着小車,摔倒在了地上,麻袋裡的土豆撒了一地,很是狼狽。”應仲良沒笑,只是靜靜的述說。

“小王爺,這事有趣麼?”文婆婆慈愛的說道。

“不,我不知道。”應仲良搖搖頭。

“那,還有其他的趣事麼?”李伯只好問其他的。

“我看見一個斷了腿的年輕人,跑到對面的館子裡,出示軍功章,卻被趕了出來。”應仲良述說道。

燧國法律規定:因戰致殘的退役士兵,帶軍功章,可以去任意一家酒館食價值十兩以下的食物,每月三次。

“這,小王爺,這些事……”李伯只是搖搖頭。

自從應天即位後,連年征戰,使得大量傷殘士兵出現,許多商家也是直接無視了這一條法律,而負責糾察的官員也不去管,導致了士兵的落魄。

也因爲這種情況,燧國徵兵也徵不到了,大量的男丁都逃往其他國家,剩下的老弱病殘則是無依無靠。

“小王爺悲天憫人,將來,將來若爲君王,必是千古仁君!”文婆婆流下一行清淚。

“不說了,夜深了,小王爺早些休息吧!”

李伯怕應仲良觸景生情,也怕文婆婆又哭起來不停。比較文婆婆年紀大了,經不起折騰了。

夜深,燈熄。

第237章,處理趙符第62章,周軍的動作第53章,應仲明第155章,誓師大會第87章,江都淪陷第91章,撤離統萬第65章,同樣的等待第98章,奪回江都第20章,要忍第39章,到達代國第124章,代國入質第63章,這麼多人第85章,倉平關失守第256章,狩獵(一)第143章,長公主第206章,指揮第86章,收工回江都第209章,灞河之戰(一)第72章,甘疾的選擇第108章,鄭穎的意志第260章,雪原屠殺第24章,人選第135章,黃選第95章,應仲良的選擇第153章,人選第180章,交換人質的背後第126章,月夜戲鄭穎第140章,林佩兒第88章,追擊陳文廣第1章,北城涼王府第117章,鄭穎被抓回第240章,區劃與分權第132章,綠帽子第84章,睡覺安神第122章,追擊南蠻第86章,收工回江都第75章,也先的求援第246章,回國的方向第51章,登基第190章,樑國事第227章,宮變(二)第202章,出逃方案第190章,樑國事第112章,杞人憂天?第121章,代國求屬第164章,糧食運輸問題第178章,準備第2章,小郡主第169章,奪取盧星城第96章,收徒授藝第96章,收徒授藝第217章,提稅議第130章,南蠻叛亂(二)第24章,人選第196章,調動部隊第34章,好處第254章,派海外使團第38章,政變第252章,林佩兒問漆雕殤第108章,鄭穎的意志第146章,建水軍第93章,活捉應叔笙第196章,調動部隊第251章,鄭穎做飯第163章,將計就計第178章,準備第187章,欺騙計劃第246章,回國的方向第215章,換封地第6章,越做越划算了第205章,逃離離山第117章,鄭穎被抓回第236章,改元第104章,結盟第53章,應仲明第221章,宮變計劃第55章,江都第107章,古繼潭之心第149章,準備第二次科舉考試第235章,是不是傻?第10章,救命之人第92章,同意的條件第32章,代國立第23章,婚禮第213章,修運河的錢第56章,冊封大典第32章,代國立第70章,新年慶典第8章,胡家族長第97章,交換第97章,交換第177章,交換人質的人第96章,收徒授藝第236章,改元第225章,文婆婆之死第112章,杞人憂天?第53章,應仲明第144章,原因第37章,一同出發第169章,奪取盧星城
第237章,處理趙符第62章,周軍的動作第53章,應仲明第155章,誓師大會第87章,江都淪陷第91章,撤離統萬第65章,同樣的等待第98章,奪回江都第20章,要忍第39章,到達代國第124章,代國入質第63章,這麼多人第85章,倉平關失守第256章,狩獵(一)第143章,長公主第206章,指揮第86章,收工回江都第209章,灞河之戰(一)第72章,甘疾的選擇第108章,鄭穎的意志第260章,雪原屠殺第24章,人選第135章,黃選第95章,應仲良的選擇第153章,人選第180章,交換人質的背後第126章,月夜戲鄭穎第140章,林佩兒第88章,追擊陳文廣第1章,北城涼王府第117章,鄭穎被抓回第240章,區劃與分權第132章,綠帽子第84章,睡覺安神第122章,追擊南蠻第86章,收工回江都第75章,也先的求援第246章,回國的方向第51章,登基第190章,樑國事第227章,宮變(二)第202章,出逃方案第190章,樑國事第112章,杞人憂天?第121章,代國求屬第164章,糧食運輸問題第178章,準備第2章,小郡主第169章,奪取盧星城第96章,收徒授藝第96章,收徒授藝第217章,提稅議第130章,南蠻叛亂(二)第24章,人選第196章,調動部隊第34章,好處第254章,派海外使團第38章,政變第252章,林佩兒問漆雕殤第108章,鄭穎的意志第146章,建水軍第93章,活捉應叔笙第196章,調動部隊第251章,鄭穎做飯第163章,將計就計第178章,準備第187章,欺騙計劃第246章,回國的方向第215章,換封地第6章,越做越划算了第205章,逃離離山第117章,鄭穎被抓回第236章,改元第104章,結盟第53章,應仲明第221章,宮變計劃第55章,江都第107章,古繼潭之心第149章,準備第二次科舉考試第235章,是不是傻?第10章,救命之人第92章,同意的條件第32章,代國立第23章,婚禮第213章,修運河的錢第56章,冊封大典第32章,代國立第70章,新年慶典第8章,胡家族長第97章,交換第97章,交換第177章,交換人質的人第96章,收徒授藝第236章,改元第225章,文婆婆之死第112章,杞人憂天?第53章,應仲明第144章,原因第37章,一同出發第169章,奪取盧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