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三)

薛慕華和雷吉米代表出擊的所有飛行員接受了現場民衆的祝賀,附近幾個村子的村委會還組織民衆送來幾口豬,這些禮物雖小,但讓知道當地生活的高志航和李梅深爲感激。

空軍對思想控制非常嚴,高志航本人對GCD也沒有多少好感,直到李桂丹在華北會戰中受到GCD游擊隊的幫助,他的觀感纔開始轉變;李梅到中國一年多,與GCD組織接觸不多,這次膠東修建機場才與GCD有了接觸,他對GCD組織的效率和廉潔非常欣賞。

這個機場的建在GCD根據地內,周圍全是GCD控制的城市村莊,爲了保證機場的安全,GCD膠東軍區還在機場周圍派駐了一個主力團。

高志航不大喜歡演講,出席記者會這樣的事便推給了李梅。對李梅而言,這是求之不得的事,就像所有美國人那樣,上報紙頭條是非常讓人興奮的事,就算高志航不讓,他也準備搶。

當面對記者時,剛纔目睹飛機損毀的那點沮喪已經消散得無影無蹤,剩下的上升到極點的興奮:“諸位,我現在正式宣佈,從今天開始,海洋再不能保護曰本,我們將持續不斷的從空中打擊曰本,直到他們放下武器,無條件投降!”

李梅的第一句話便讓薛慕華差點打個踉蹌,李梅的樣子好像他主宰着一切,身邊的雷吉米低聲嘀咕道:“上帝,他想取代您。”

薛慕華強忍着笑,努力將臉繃緊,這讓他看上去有些怪異,幸好記者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李梅身上。

“將軍,這次轟炸損失大嗎?”一個記者迫不及待的問道。

“諸位看到的損失是我們唯一的損失。”李梅心情非常愉快,他指着遠處還在清理的飛機殘骸:“英國轟炸德國時,損失大約是兩成,我們今天的損失是一架,另外有兩架負輕傷,只需進行簡單修理,便能重新投入戰鬥;在人員方面,我們的小夥子只有十六人受傷,其中三人傷勢稍重,我相信他們很快便能返回藍天。”

李梅舉起一支手說:“這說明,曰本對B29超級空中堡壘沒有絲毫辦法,他們的飛機根本沒法飛上萬米高空,在這裡我要正告曰本人,昨天是佐世保,明天是東京,大阪,名古屋,我們的飛機將光臨曰本的每一座城市……!”

李梅如同上帝的照片與薛慕華雷吉米手捧鮮花接受歡呼的照片同時登上了各大報刊的頭條,而國內民衆中則迅速燃起一股空軍熱。

“李梅將軍宣佈,曰本海再不能保護曰本,中國空軍痛擊曰本……”

“中美空軍聯合空襲佐世保,曰本海軍基地被徹底摧毀!……”

“從今天開始,曰本本土已經直接處於我們的打擊範圍內,這一次與上次完全不同,這次轟炸代表了最近兩年來曰本在各條戰線的失敗,在中國戰場,[***]轉入全面反攻,消滅了上百萬曰軍,在太平洋,美軍光復加羅林羣島,逼近菲律賓;光復馬紹爾羣島,進逼馬里亞納羣島,曰本絕對國防圈已經搖搖欲墜!……

同胞們,從九一八算起,我們已經與曰本戰鬥了十三年,最多還有一年,這場戰爭便要結束了,這將是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我們第一次獲得完全、徹底勝利的戰爭!

同胞們,我們正處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在七年的大規模戰爭中,我們竭盡全力,全[***]民付出了巨大代價,國家財政非常困難,大後方民衆拿出了最後一塊錢,最後一粒糧,支援前線,前線將士節衣縮食,援助難民,但這依然只是杯水車薪,光復地區遭受巨大破壞,城市裡上百萬工人失業,饑荒正威脅着華北上千萬民衆。

要戰勝這些困難,取得最後的徹底勝利,我們只有一條道路,團結在中央周圍,努力實踐抗戰建國之理念!…….”

《中央曰報》在頭版頭條罕見的以蔣介石的名義發表長篇文章,對戰爭進行了全面分析,指出抗戰勝利就在眼前,國家正處在最困難時期,國家財政幾乎已到枯竭,呼籲全國民衆以信心和意志來戰勝面臨的困難。

這篇文章在國統區引起巨大反響,渝城大學和渝城市總工會、農會聯合向全國民衆呼籲,“一切爲了勝利!”“節約每一粒糧,每一寸布,支援華北,賑濟難民!”

這個呼籲隨即得到全國各地響應,成都昆明貴陽西安廣州桂林,包括新光復的武漢濟南青島,紛紛響應,武漢發起獻金運動,還沒有走出困境的武漢市民從牆角,從壁櫥,從牀下,拿出秘藏起的積蓄,送到捐獻處;鄉村裡,村民們留下了粗糧,將大米送到村公所。

獻金運動迅速蔓延到全國,甚至還處在曰軍佔領下的淪陷區民衆也秘密募集捐款,派人穿越戰線送到政斧。

藉助這個運動,國民政斧宣佈發行戰爭五億法幣的債券,用於賑濟災民和華北重建,債券面值十元,以戰後國家鹽稅作保障,所有民衆皆可購買。隨後,蔣介石宣佈,他認購一月工資,國民政斧主席楊永泰也宣佈認購一月工資,莊繼華隨即在唐山響應,同樣認購一月工資。這些消息經過報道後,民衆羣情激昂,踊躍購買,五億債券在短短一週時間裡即銷售一空。

這個情況讓蔣介石非常興奮,首先在國內發行戰爭債券是在華北視察時莊繼華提出來的,華北的情況,特別是天津的情況,讓他觸目驚心,整個城市幾乎完全被摧毀,即便民衆在歡迎他的熱烈場景中,他依舊能感覺到他們的憂慮。

在天津,唐式遵和張廷諤向他詳細彙報了天津的狀況,天津極其周圍,原有上千家工廠,現在能開工的不足三成,全市有三十多萬工人失業,全城有大約十一萬棟房屋被毀,有上百萬人露宿街頭,當地駐軍警察已經全部動員起來,幫助災民重建家園,可這需要個過程,唐式遵和張廷諤當着莊繼華的面向蔣介石提交了一份漢殲名單,要求查抄他們的家產,另外拍賣曰本的財產,以收穫重建資金。

但讓蔣介石意外的是,莊繼華顯然不知道這份名單,他看過名單,堅決反對,認爲打擊面太大,有竭澤而漁的嫌疑,他建議對前面幾個影響很大,行爲惡劣的漢殲施行抓捕,查抄財產,對其他人則需要仔細調查,否則一旦將這些工商界人士全部抓捕,整個天津還要增加至少三成工人失業。

他建議成立國營公司,進行房地產開發,進行廉租房和商品房開發,其中廉租房主要針對貧困家庭的公租房,房間最大爲六十平米,商品房的面積不限,購買方式可以分兩種,一種是全款購買,一種是隻需付首付,不足部分由銀行提供按揭貸款,以購買的房屋作抵押,按月歸還。

這種方式在後世非常普遍,但在這個時候卻是首創,也是冒險,現在的人們還沒有花明天的錢的意識,但莊繼華提出讓民營銀行施行,蔣介石對此心領神會,他在唐式遵張廷諤提出的名單上畫了一條線,上部的批准施行逮捕,查封家產,下部的則不準動,成員大約是名單的三分之一。

莊繼華立刻提出補充,建議成立管理委員會,由張廷諤擔任組長,何習武擔任副組長,工廠不許停工,商店不許停業。蔣介石沒有絲毫猶豫便批准了這個建議,天津的失業工人已經太多了,如果這些工廠再停工,失業工人便會更多。

蔣介石又參加了莊繼華主持的天津市政斧和工商界人士參加的戰後重建聯席會議,在這個會上,莊繼華要求天津的工廠主們,儘快恢復開工,有一臺機器開工一臺機器,有一臺設備動一臺設備,不準擅自解僱工人。

蔣介石參加聯席會議,這個舉動讓莊繼華有點意外,工商業從來不是蔣介石的強項,甚至可以說根本不懂,但他還是參加了這個會議,在結束時,蔣介石告訴與會者政斧正在設法發行債券,以緩解國家財政緊張,另外政斧決定再提供五百萬法幣給各個工廠提供貸款,降低工商業稅收,以幫助各工廠恢復重建;另外他還明確告訴參加會議的工商界人士,政斧將依照法律審查漢殲,不會隨意抓捕漢殲,只有那些真心與曰本人合作的纔是漢殲。

蔣介石的講話立刻鼓起了在場的工場主的信心,特別是最後一點,讓參加會議的工廠主們感激涕零,在參加會議之前,這些工場主無不人心惶惶。在蔣介石批准了名單後,當天晚上,警備司令部和警察局立刻採取行動,將名單上所有人抓捕歸案。此舉一舉震動了天津的這些工商界人士,讓他們人人自危,今天蔣介石親口允諾,他們才總算安心了。

在蔣介石離開華北之前,再次召見莊繼華,商議華北重建的資金來源,自從拒絕霍普金斯對蘇俄讓步後,蔣介石對美國政斧批准在美國發行債券便沒有把握,在這個會議上,莊繼華提出首先在國內發行債券,先行募集部分資金,緩解財政壓力,另外也向美國政斧表明我們的決心。

回到渝城後,蔣介石立刻召見宋子文馬寅初等人,決定首先在國內發行債券,募集一批資金,蔣介石楊永泰宋子文陳誠等人率先認購,前線個戰區司令,全國各省主席都要認購。

可是讓蔣介石意外的是,發行的債券居然在一週內便認購一空,民衆併發出的空前熱情,給了他極大信心。所以當霍普金斯從莫斯科返回黃山別墅時,見到的是一個充滿信心的國家領袖。

(未完待續)

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第四節 謀殺(四)第一節 返川(一)第十一節 重振(五)第三節 戰天津(十五)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第三節 新人舊人(五)第十節 風雲(二十一)第八節 南京,南京(七)第七十節 劫持第四十七節 分路(一)第十節 拉薩風雲(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一)第二節 減租減息(五)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五)第六節 爾虞我詐(三)第一節 德黑蘭(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四)第七節 閃電(十八)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二)第三節 會戰(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八)第七節 風波惡(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六)第一節 黨爭(四)第二節 川軍(八)第三節 調整(四)第二節 初戰(一)第三十二節 挽留(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五)第七節 風暴第一節 端倪(一)(修正)第五節 積聚(一)第一節 上海風波(五)第八節 天火(十)第一節 挽弓(十四)第三節 會戰(二十二)第一節 法幣(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第三十節 中山艦(一)第二節 沙基(一)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三)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八)第二節 再編川軍(二)第十一節 重振(三)第三節 太行行(十一)第八節 轉折(二)第六十九節 拉攏(二)第一節 德黑蘭(十二)第六節 突破(五)第三節 結盟(六)第八節 轉折(十二)第六節 戰地黃花(二)第十三節 試探第五節 反擊(六)第三節 調整(三)第七節 曙光(二)第五節 號角(一)第一節 遏制(十)第四節 戰鼓(一)第三節 戰天津(十四)第三節 巧取(三)第六節 爾虞我詐(二)第二節 交易(五)第二節 冒失的闖入者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九)第五節 戰雲密佈(一)第四十八節 傷懷(五)第五節 海關(二)第五節 曙光(六)第四節 九天之上(九)第十七節 新兵連(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一)第三節 鐵血雄關(二)第三節 戰鼓(九)第一節 蟄伏(七)第三節 鐵血雄關(三)第四節 塞北烈焰(八)第二節 再編川軍(四)第九節 佈局敵後(一)第一節 法幣(二)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五)第三節 戰天津(九)第一節 蟄伏(十一)第四節 經濟改革(六)第八節 轉折(八)第三節 新人舊人(二)第五節 謀功(一)第一節 陰謀(十)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第十節 虎嘯(三)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第一節 陰謀(十)第五節 曙光(五)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七)第四十六節 旁觀(六)第二節 察東收編(七)
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第四節 謀殺(四)第一節 返川(一)第十一節 重振(五)第三節 戰天津(十五)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第三節 新人舊人(五)第十節 風雲(二十一)第八節 南京,南京(七)第七十節 劫持第四十七節 分路(一)第十節 拉薩風雲(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一)第二節 減租減息(五)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五)第六節 爾虞我詐(三)第一節 德黑蘭(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四)第七節 閃電(十八)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二)第三節 會戰(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八)第七節 風波惡(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六)第一節 黨爭(四)第二節 川軍(八)第三節 調整(四)第二節 初戰(一)第三十二節 挽留(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五)第七節 風暴第一節 端倪(一)(修正)第五節 積聚(一)第一節 上海風波(五)第八節 天火(十)第一節 挽弓(十四)第三節 會戰(二十二)第一節 法幣(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第三十節 中山艦(一)第二節 沙基(一)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三)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八)第二節 再編川軍(二)第十一節 重振(三)第三節 太行行(十一)第八節 轉折(二)第六十九節 拉攏(二)第一節 德黑蘭(十二)第六節 突破(五)第三節 結盟(六)第八節 轉折(十二)第六節 戰地黃花(二)第十三節 試探第五節 反擊(六)第三節 調整(三)第七節 曙光(二)第五節 號角(一)第一節 遏制(十)第四節 戰鼓(一)第三節 戰天津(十四)第三節 巧取(三)第六節 爾虞我詐(二)第二節 交易(五)第二節 冒失的闖入者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九)第五節 戰雲密佈(一)第四十八節 傷懷(五)第五節 海關(二)第五節 曙光(六)第四節 九天之上(九)第十七節 新兵連(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一)第三節 鐵血雄關(二)第三節 戰鼓(九)第一節 蟄伏(七)第三節 鐵血雄關(三)第四節 塞北烈焰(八)第二節 再編川軍(四)第九節 佈局敵後(一)第一節 法幣(二)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五)第三節 戰天津(九)第一節 蟄伏(十一)第四節 經濟改革(六)第八節 轉折(八)第三節 新人舊人(二)第五節 謀功(一)第一節 陰謀(十)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第十節 虎嘯(三)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第一節 陰謀(十)第五節 曙光(五)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七)第四十六節 旁觀(六)第二節 察東收編(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