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風雲(二十一)

賀衷寒皺眉望着地圖,心中思慮翻滾,要說能用綏遠換回河北,這肯定是大功一件,可GCD會幹嗎?莊繼華雖然說得頭頭是道,可實際要實現的難度之大,絕不比現在這個郝鵬舉事件差。

賀衷寒已經察覺,莊繼華的這個提議是個一攬子計劃,不僅僅要解決地盤問題,還要解決軍隊問題,政權問題,這些問題的棘手程度遠超以往的任何事情。

西安事變,國共談判開始後,軍隊和政權便是橫亙在國共關係中兩大障礙,數年抗戰,數次國共衝突,根本原因便是這兩大障礙,政權軍隊讀力,這是GCD不容觸碰的底線,一旦涉及到這兩條線,他們便會提出改革政斧,蔣介石又不願,所以這是無解的難題。

六年來,賀衷寒與周EN來打交道無數次,深知這個人的利害,要想達成這樣的協議,除了綏遠之外,政斧肯定還要其他方面作出讓步。

“君山,”莊繼華似乎看出賀衷寒的遲疑,心中嘆口氣,賀衷寒在西安事變後受到的打擊太沉重,這些年的邊緣化,讓他意氣消沉,要是在以前,他肯定毫不猶豫就答應下來,而現在卻顯得患得患失:“這事要擬定個攻擊計劃,逼GCD答應。”

“哦,文革,你有這方面的計劃了?”賀衷寒還是比較敏銳,立刻察覺莊繼華話裡有話。

“具體計劃沒有,”莊繼華說:“這些年,在兩黨關係中,政斧很少發起主動進攻,一般就是出了事情再來處理,一直是被動應付,現在有這樣個機會。君山,曰軍退縮到華北後,GCD方面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軍隊將來怎麼辦?繼續在敵後?還是投入到正面,我認爲他們也有這方面的意向,所以這事是有可能成功的。”

莊繼華說道這裡,停頓下來,雙手環抱,思索了會說:“還是老辦法,先發動宣傳攻勢,記得當初我們怎麼收拾的許崇智嗎,還是這樣,先宣傳,說他們避戰,保存實力,他們一定會說,八路軍新四軍裝備很差,可我們前後向他們提供了數師裝備,這幾個師完全可以拿出來,投入到正面作戰中,由此,我們便可以打開缺口。”

賀衷寒聞言,心中一動,腦海中閃過一絲亮光閃過,他正要開口,這時門外傳來報告聲。

“進來!”莊繼華的神情有些緊張,通訊處長從門外進來:“前方來電,抓住郝鵬舉了。”

“好!”莊繼華轉身幾步走來,伸手接過電報,電報很簡短:“任務完成,捕獲目標。”

莊繼華和賀衷寒都很興奮,莊繼華興奮的搓了搓手下令:“命令一零四師威逼臨朐,一零五師繞過臨朐,到營子鎮一線接應,切記,不要過於突出,主力在營子鎮,可派出有力部隊,接應抓捕部隊。”

待電訊處長走後,賀衷寒笑道:“文革,大軍壓境,絕對優勢,你還這麼小心。”

“抓一個郝鵬舉就行了,我並不想兩黨分裂。”莊繼華淡淡的說,隨後伸個懶腰:“好了,忙了一夜,總算有個好結果,走吧,鄧主任、周主任他們恐怕已經等不及了。”

“這一次,他們算是沒吃到葡萄,反惹了一身搔。”賀衷寒輕鬆的笑着隨莊繼華走出了辦公室。

距離會客室還有段距離,便聽到裡面傳來鄧演達憤怒的聲音,莊繼華扭頭對賀衷寒做個鬼臉,這個動作讓賀衷寒一怔,隨即感到一陣溫暖,他忍不住想起當年倆人在廣州情報科工作的情景,那時候,倆人配合無間,互相信任,莊繼華經常作出些這樣的小動作。看着他的背影,賀衷寒輕輕嘆口氣,心情又落寂下來。

“鄧主任、周主任、表老,黃先生,晚輩來遲,累大家久候,晚輩賠罪,賠罪。”莊繼華進門便滿口賠罪,四下打拱。

周EN來冷眼望着莊繼華,心裡一沉,知道郝鵬舉恐怕凶多吉少,鄧演達沒等周EN來開口便立刻質問道:“莊司令,郝鵬舉事件正在談判,你爲何不等談判有結果便展開軍事行動,這不是破壞國共合作,挑起內戰嗎?”

“老師,表老,黃先生,周先生,”莊繼華收斂笑容正色道:“昨晚的軍事行動不是向新四軍進攻,而是緝拿郝鵬舉歸案,郝鵬舉事件已經拖了太久了,嚴重影響備戰,正如陳G所說,華北敵情曰益嚴重,曰軍從各個戰場增兵華北,而我軍受制於郝鵬舉事件,不能全力備戰,所以我不能不採取斷然措施。”

周EN來站起來,語氣嚴厲的說道:“莊司令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卻不能掩蓋你的部隊侵入我根據地的事實,我正式向貴黨貴軍提出抗議!並且要求你們立刻停止軍事行動,撤回原防區。”

“周主任,您也別生氣,”抓住郝鵬舉讓莊繼華心情愉快,他衝周EN來一笑:“事實上,要不是新四軍以軍事力量庇護郝鵬舉,事情根本不會到這種地步,至於,部隊,只要新四軍不阻撓我軍行動,衝突便不會發生,剛纔,我接到報告,抓捕部隊已經抓住郝鵬舉,我很高興,新四軍沒有阻撓我軍行動,我已經下令部隊撤回原防區,沒有佔領貴黨根據地一寸土地。”

莊繼華的話剛說完,周EN來感到鄧演達好像鬆了口氣,同樣張瀾黃炎培的神情也輕鬆了許多,屋內的氣氛頓時緩和。

鄧演達的動作讓周EN來心中涌起衆多疑雲,結合過往的一些情報,他感到鄧演達與莊繼華之間很可能有不爲人所知的默契。在鄧演達的第三黨中,同樣有很多[***]前黨員,甚至是高級幹部,比如譚平山、季方、章伯鈞,他們在大革命失敗後,因各種原因脫黨,但他們在心理上對黨依舊充滿好感,第三黨內的情況,周EN來幾乎瞭如指掌。

在衆多的情報中,第三黨骨幹紛紛以各種原因調到五戰區和以後的江北戰區,雖然整個過程比較緩慢,可鄧演達卻在堅定不移的推行,當時周EN來便估計,第三黨在五戰區有一定的突破,只是沒有想到莊繼華與鄧演達的關係。

作爲倆人的老相識,周EN來對莊繼華和鄧演達的關係是比較清楚的,在廣州時,倆人的關係很好,可在北伐中,倆人關係開始有了轉變,莊繼華不認同鄧演達的行爲,鄧演達也認爲莊繼華右傾,四一二之後,莊繼華在武漢被捕,鄧演達出手相助,這多少挽回了倆人的關係,此後,鄧演達組建第三黨,拉攏莊繼華,可依然被拒絕,但莊繼華回國伊始便救了鄧演達一命,倆人關係又開始好轉,但也僅僅停留於此,沒有證據證明,莊繼華加入第三黨,或鄧演達投靠了莊繼華。

在今天之前,周EN來一直認爲,鄧演達是利用老關係,讓莊繼華幫忙,可剛纔的舉措推翻了他一直的判斷,直覺告訴他,倆人的關係絕不是那樣簡單。

來不及細想,周EN來冷笑下:“莊將軍現在更高明瞭,打一下,給顆糖吃,可我們GCD人不是小孩子,貴軍擅自進入我根據地,一切後果,由貴軍承擔。告辭!”

“周主任,周主任,您別生氣。”莊繼華見周EN來要走,連忙阻攔:“其實,也不是給顆糖吃,我從沒把貴黨想得如此簡單,我以爲我們可以繼續談判,只是不是郝鵬舉,這個事件已經結束。”

“這個事件沒有結束。”周EN來厲聲打斷莊繼華:“我會向我黨中央報告,至於其他,必須等我黨中央回電後再說。”

周EN來含怒而去,張瀾嘆口氣,不知道該說什麼好,黃炎培搖頭說:“莊司令,你也太着急了,既然周先生已經到濟南了,爲什麼不等等呢,兩黨談判解決不是很好嗎?”

“黃先生,不是我不想談判解決,”莊繼華叫起了撞天屈:“您也知道,兩黨談判的艱難,沒有兩個月,這場談判完不了,岡村寧次可不會給我兩個月時間。”

鄧演達心裡好笑,他認爲周EN來說得沒錯,他相信莊繼華沒佔根據地一寸土地,可是,越境抓捕郝鵬舉一事,本身便沉重打擊了GCD威望,威懾了將來要整編的地方將領。

“文革,這事你莽撞了。”鄧演達語氣顯得老氣橫秋:“兩黨關係本就非常脆弱,GCD對軍隊越境本就十分敏感,周先生又專程從渝城趕來,說明他們是有誠意的,你這樣一弄,事情反而變糟了。”

莊繼華卻搖頭說:“老師,其實,GCD也沒吃虧呀,郝鵬舉事件本就是他們弄出來的,我只不過是作出還擊罷了,難道不是這樣嗎。”

莊繼華雙手攤開,鄧演達一下語塞,細想下,莊繼華說得沒錯,嚴格的說,他只是作出了還擊,黃炎培也不好再說,張瀾嘆口氣說:“文革,這兩天,你最好和周先生解釋下,外地當前,兩黨最好還是和睦共處,共御外辱。”

“表老放心,莊某明白。”莊繼華鄭重的點點頭:“我已經下令,除非新四軍主動進攻,我軍不會向新四軍發動進攻。”

(未完待續)

第八節 轉折(七)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八)第一節 德黑蘭(四)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四)第一節 霧(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七)第四節 再戰津浦(九)第十節 拉薩風雲(一)第一節 法幣(八)第二節 策劃(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三)第一節 黨爭(三)第七節 閃電(十一)第二節 減租減息(三)第一節 湖議(一)第五節 號角(九)第二節 策劃(十四)第七節 鎮藍衣(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二)第十節 大撤退(三)第二節 重建(四)第十節 江戶之花(七)第八節 天火(五)第十節 大撤退(五)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一)第七節 風波(十三)第八節 光復武漢(六)第十節 撤退(四)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四)第四節 戰鼓(三)第五十二節 遭遇戰(二)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三)第四節 塞北烈焰(九)第五節 友人(三)第八節 南線(五)第二節 察東收編(五)第六節 戰地黃花(一)第六節 “小文革”(二)第七節 風波惡(五)第三節 結盟(五)第十三節 無聲第一節 返川(一)第四十七節 分路(四)第七十五節 東方式謙虛第三十節 中山艦(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四)第五節 號角(四)第二節 川軍(八)第十一節 酒話第四十六節 旁觀(四)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二)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六)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六)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二)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二節 陝北行(一)第一節 德黑蘭(十一)第六節 南京戲(一)第五節 積聚(八)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三)第七節 曙光(一)第一節 蟄伏(四)第二節 山城霧(二)第二節 察東收編(八)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一)第六節 救亡(四)第二節 重建(四)第四十九節 別離(一)第九節 魅影(六)第十一節 重振(八)第三節 整編(二)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一)第五節 調整(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第七節 曙光(七)第一節 突破(十二)第二節 再編川軍(四)第五節 曙光(六)第十節 拉薩風雲(四)第一節 黨爭(五)第四節 塞北烈焰(八)第三節 重起(六)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五)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四)第三節 重起(六)第五節 謀功(三)第二節 策劃(五)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二)第五節 盟國(七)第八節 轉折(十七)第九節 魅影(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二)第二十四節 後備役第六節 突破(一)第四節 經濟改革(八)第四節 謀殺(四)
第八節 轉折(七)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八)第一節 德黑蘭(四)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四)第一節 霧(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七)第四節 再戰津浦(九)第十節 拉薩風雲(一)第一節 法幣(八)第二節 策劃(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三)第一節 黨爭(三)第七節 閃電(十一)第二節 減租減息(三)第一節 湖議(一)第五節 號角(九)第二節 策劃(十四)第七節 鎮藍衣(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二)第十節 大撤退(三)第二節 重建(四)第十節 江戶之花(七)第八節 天火(五)第十節 大撤退(五)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一)第七節 風波(十三)第八節 光復武漢(六)第十節 撤退(四)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四)第四節 戰鼓(三)第五十二節 遭遇戰(二)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三)第四節 塞北烈焰(九)第五節 友人(三)第八節 南線(五)第二節 察東收編(五)第六節 戰地黃花(一)第六節 “小文革”(二)第七節 風波惡(五)第三節 結盟(五)第十三節 無聲第一節 返川(一)第四十七節 分路(四)第七十五節 東方式謙虛第三十節 中山艦(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四)第五節 號角(四)第二節 川軍(八)第十一節 酒話第四十六節 旁觀(四)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二)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六)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六)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二)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二節 陝北行(一)第一節 德黑蘭(十一)第六節 南京戲(一)第五節 積聚(八)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三)第七節 曙光(一)第一節 蟄伏(四)第二節 山城霧(二)第二節 察東收編(八)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一)第六節 救亡(四)第二節 重建(四)第四十九節 別離(一)第九節 魅影(六)第十一節 重振(八)第三節 整編(二)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一)第五節 調整(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第七節 曙光(七)第一節 突破(十二)第二節 再編川軍(四)第五節 曙光(六)第十節 拉薩風雲(四)第一節 黨爭(五)第四節 塞北烈焰(八)第三節 重起(六)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五)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四)第三節 重起(六)第五節 謀功(三)第二節 策劃(五)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二)第五節 盟國(七)第八節 轉折(十七)第九節 魅影(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二)第二十四節 後備役第六節 突破(一)第四節 經濟改革(八)第四節 謀殺(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