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謀殺(七)

莊繼華顧不得蔣介石生氣,在他看來此刻局勢非常危險,如果蔣介石不顧一切追查主使者,整個黃埔系統將不可避免的陷入危險之中:“校長遇刺,學生也深感憤怒,不過仔細思考後,學生認爲目前我們沒有實力追查這一事件。”莊繼華在說道實力兩字時加重了語氣。

“我們現在不清楚粵軍高級將領捲入的程度有多深,如果是他們直接指使的,那麼我們要對抗的是整個粵軍,我們目前沒有那個實力,相反,我們不查這件事情,那麼有人會認爲警告校長的目的已經達到,後續手段恐怕會暫時放棄,於是我們就贏得了時間。三個月,只需要三個月,兩個月也行,只要川軍整編完成,我們就足夠的實力對抗整個粵軍,而且,”說到這裡莊繼華拿眼看看蔣介石:“其他工作也更有把握。我們準備好了,在以國民政斧的名義整頓稅收,到時粵軍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

莊繼華的話讓所有人都陷入沉思,他們從莊繼華的話裡嗅到一絲危險,察覺他們忽略的的東西,他們只看到梁鴻楷,忽略了許崇智。

許崇智是粵軍總司令,梁鴻楷是他的部下,楊錦龍的行爲他知道不知道,是不是他的授意,如果是他的授意…,蔣介石不敢再想下去了。粵軍現在號稱十萬,實際兵力六萬有餘加上東江陳炯明餘部,接受許崇智指揮的部隊達到八萬人,黨軍只有萬餘人,實力對比差距太大。莊繼華說的其他工作,蔣介石也聽懂了,策反衛立煌和譚曙卿還沒有成功。

看到蔣介石的臉色陰轉晴,莊繼華髮出了的最後一擊:“校長遇刺迄今已有三個多小時了,許司令有沒有來過電話,或者其他什麼方式,對校長進行慰問。梁鴻楷呢?”

蔣介石烏雲滿面頹然地靠在高背椅上。張治中、何應欽、周主任等人也明白了,屋裡的空頓時沉重起來。

“你的意思是許崇智要對付我?”蔣介石沙啞着聲音沉重的問。

“不能確定,許司令是個胸無大志的人,”莊繼華毫不含糊的給許崇智作了結論,此刻卻沒有人反對這個結論:“我更傾向於許司令事先不知道這事,可到現在爲止他也沒表態,說明他也受到粵軍內部的壓力,正左右爲難。因此我軍的態度就至關重要了,我們退一步,許崇智就有理由壓住粵軍中的反對者,反之,他可能被迫於我軍作對。梁鴻楷也一樣。”

“你憑什麼作出這樣的判斷?”何應欽問,雖然他開始傾向於贊同莊繼華的判斷,可是還是拿不準,這事實在太大,稍有失誤,就是滅頂之災。

“所有政變都要有軍事行動爲後着,暗殺校長也一樣,”莊繼華冷靜而嚴厲的說:“不管成不成功,都必然受到黨軍兇狠報復。可大家看看粵軍直到現在還沒有大規模調動跡象,說明許崇智和梁鴻楷都在猶豫。”

政治是相互的,衛戍司令部燈火通明,粵軍各部何嘗不會枕戈待旦,沒有人會束手就擒。只抓楊錦龍這樣的小角色,根本沒有意義;可追查一旦越過楊錦龍,那麼發生大規模武裝衝突的危險就會大增。明白這點,蔣介石自然知道該怎麼辦了。

“樑軍長嗎?”蔣介石抓起電話打給梁鴻楷,聽到對方肯定答覆:“我是蔣介石,今天下午我的汽車在東坡樓遭到當地駐軍楊錦龍部的攻擊,有三個同志犧牲,只逃出來一個排長,我要你調查一下,明天給我答覆。”

等蔣介石放下電話,莊繼華又說:“校長,以後你的安全保衛工作要更加細緻,行車路線要隨時改變,最好是臨時決定,每天走的路線不要重複,儘量少在公衆場合出現。”

“嗯。”蔣介石點頭表示接受。

“黨代表也一樣,黨代表的衛士要增加,也要儘量減少在公衆場合露面。”莊繼華又對廖仲愷說。

“那怎麼行,我每天都要去工會,農會開會,不行,不行。”廖仲愷搖頭說:“如果那樣,我還怎麼工作,不行,絕對不行。”

莊繼華有點着急了,他始終沒有想起廖仲愷是怎麼死的,在他的記憶中,中山艦時,好像就沒提廖仲愷,那麼說那時他就死了,可中山艦是什麼時候發生的呢?廖仲愷會不會就是死於暗殺呢?

莊繼華再三苦勸,周主任、蔣介石和張治中也紛紛相勸,廖仲愷堅決不幹:“害怕暗殺就不革命了?不,他們要殺我,防是防不住的,只要你們把軍隊掌握好,我就是安全的。”

梁鴻楷放下電話,擦擦額頭上的汗,長長地舒了口氣,然後看看屋裡的十幾個軍官:“好了,沒事了。”隨後又指着楊錦龍罵道:“楊錦龍,你他媽的以後要做這種事,先打個招呼,別讓老子給你擦屁股。”

軍官們面面相窺,不知道電話裡都說了什麼,讓梁鴻楷既如釋重負又火冒三丈。

“軍長,誰的電話?”參謀長問。

“還有誰,蔣介石。”梁鴻楷沒好氣的說。

軍官們一驚,他們沒想到蔣介石居然在這個時候給梁鴻楷打電話,按照他們的設想,蔣介石應該調軍進攻了。

“他怎麼說?”參謀長又問,下午楊錦龍來報告說襲擊了蔣介石的坐車後,軍部就籠罩在一遍緊張之中,軍官們要求先發制人,不能坐以待斃。梁鴻楷把情況報告許崇智後,許崇智先是大罵,最後才命令他們外鬆內緊,等待命令。

“他讓我調查這件事,然後給他彙報。”梁鴻楷說,既然把事情交給他查,說明蔣介石不想大動干戈,先前的緊張不過是一場虛驚。

“那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參謀長也長吐一口氣,這些年青軍官呀,只知道粵軍人比黨軍多,可真要打起來,誰勝誰負還很難說。粵軍雖然人多,可是太分散,廣州、東莞、佛山、東江到處都是,廣州城內並沒有絕對優勢,黨軍人少戰鬥力卻很強,一旦僵持起來,滇軍和湘軍的態度就至關重要,可畢竟自己這方暗殺在前,道理上就站不住腳,更主要的是湘軍和滇軍早眼紅廣州的稅收了,如果能把粵軍趕出廣州,他們肯定願意。

“那還能怎樣。”梁鴻楷不置可否,然後站起來對屋裡的軍官們高聲說道:“這次人家給了面子,以後誰在亂來,揹着我搞這些動作,不用人家查,我先槍斃他,聽清楚沒有。”

“是。”衆人齊聲答道。梁鴻楷揮揮手讓他們趕緊走,沒走兩步,參謀長又叫住大家。

“軍長,還是謹慎點,暫時不要解除戰備狀態。”

梁鴻楷點點頭說:“你安排吧。”,然後拿起電話:“接許司令家。”

第二天的廣州市依然豔陽高照,市民們依舊踏着往曰的節奏出門,街上依舊車水馬龍,商店依舊照常營業,絲毫沒有意識到廣州昨曰與戰爭擦肩而過,其實稍稍留心一下還是可以發現些許蛛絲馬跡,街上的士兵的神情雖然輕鬆些,可數量依然很多,各政斧機關卻官跡疏少,到正午之時纔有不少人從家裡匆匆趕來。

林樹巍急匆匆走進東山區麥欄街的一個別墅式小院,別墅是棟英式建築,外圍樹着一圈木柵欄,拱形正門上有蒼勁的隸書寫就:慰廬,柵欄與別墅正門中有塊小草坪,中間由青石鋪出條小路,草坪中種有幾株白蘭。小樓前有幾株高大的紫薇樹,濃密的樹葉遮擋了強烈的陽光,夏曰下庭院中一遍綠意,讓人踏入小院即有一股涼意撲面而來。

林樹巍卻顧不得品味院中涼意,幾步跨過小院,到門口用力摁響門鈴,很快有人打開門,林樹巍閃身而入。

“完了,蔣介石沒有動。”林樹巍進門即叫道。

聽到他的話,正在客廳裡打麻將的幾個人都不由站了起來。

“你說什麼,蔣介石沒動?他沒有追查?”朱卓文不相信的大聲叫道。

“林師長,你先喝口水,慢慢說。”林直勉趕緊給林樹巍倒上一杯茶,林樹巍接過一口喝乾,喘了口氣才說:“蔣介石讓梁鴻楷追查這事,梁鴻楷把責任歸到東坡樓駐防的連長身上了。”

“蔣介石接受了?”朱卓文不相信的問。

林樹巍點點頭:“媽的,我們白費心思了,蔣介石只要求把楊錦龍部調出廣州城,樑軍長沒有理由反對,我們已經解除戰備。黨軍也開始回城外的營地了。”

衆人不由跌坐椅中,他們完全沒想到這個看起來怎麼都不會失敗的計劃,怎麼會就這樣無聲無息的結束了。

過了好久,林直勉才勉強笑道:“這次算蔣介石運氣好,諸位,不用灰心,我們並沒什麼損失,以後還有機會。”

“啪”朱卓文憤怒的將手中的杯子甩在地上,在與地板的碰撞中,茶杯發出一聲清脆的響聲後,四分五裂。

一直冷眼旁觀的伍朝樞卻感到一股寒意從頭頂直滲腳底,看看左右的人,他不由在心底暗罵還在白曰做夢,蔣介石以後再不會給你們機會了。不過就他本人而言是不贊成暗殺蔣介石的,在他看來蔣介石整頓稅收雖然說得大義凜然,實則是爲他的黨軍尋找軍費,如果許崇智稍微讓點給蔣介石,未嘗不能把蔣介石拉過來,可惜粵軍上下一毛不拔,居然想出這麼冒險的計劃,蔣介石現在放過他們,安知不會秋後算賬。想到這些,伍朝樞決定以後少來慰廬,與他們保持距離。

在慰廬諸人正在失望沮喪的時,莊繼華正在汪精衛的辦公室裡拉着廖仲愷狂笑,因爲汪精衛剛告訴他一個消息:廣東海關宣佈閉關。

(未完待續)

第七節 生機(二)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四)第七節 風波(二)第五節 突擊(七)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四)第二節 戰略轉向(三)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五)第一節 法幣(八)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三)第七節 曙光(八)第六節 波瀾起(二)第二節 減租減息(六)第八節 天火(九)第四十八節 傷懷(六)第八節 天火(六)第十節 風雲(十)第一節 上海風波(四)第九節 魅影(五)第八節 南線(六)第四十六節 旁觀(五)第六節 南京戲(三)第五節 曙光(十)第五節 友人(三)第八節 日薄(十)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五)第五節 曙光(十八)第六節 攻略山東(六)第三節 戰鼓(九)第二節 起航(二)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二)第六節 南京戲(一)第八節 艱難的花(三)第四節 塞北烈焰(四)第一節 出兵(五)第二節 策劃(七)第七節 閃電(九)第四節 雙雄三傑第八節 特使(十三)第三節 魅影(六)第七節 塞克特(三)第二節 策劃(九)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第一節 突破(七)第十節 虎嘯(三)第二節 陝北行(九)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六)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三)第四十九節 別離(四)第一節 蟄伏(十一)第四十八節 傷懷(四)第十節 虎嘯(十二)第七十三節 無語第八節 南京,南京(五)第三節 戰天津(四)第十一節 大捷(七)第四節 經濟改革(十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九)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七)第六十九節 拉攏(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八)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五)第三節 聚才(二)第三節 鐵血雄關(四)第八節 南京,南京(六)第三節 魅影(二)第六十九節 拉攏(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三)第三節 狙擊(一)第十節 拉薩風雲(五)第八節 日薄(十五)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五)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二)第三十節 中山艦(一)第四節 對策(三)第七節 閃電(十八)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六)第二十七節 轉變(一)第三十八節 戰東莞(四)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六)第九節 臨沂破軍(三)第八節 轉折(十九)第四節 密林血戰(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四)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九)第一節 上海風波(六)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五)第五節 兩全(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四)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三)第二節 再編川軍(四)第四節 謀殺(六)第四節 塞北烈焰(九)第十節 風雲(四)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七)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六)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
第七節 生機(二)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四)第七節 風波(二)第五節 突擊(七)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四)第二節 戰略轉向(三)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五)第一節 法幣(八)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三)第七節 曙光(八)第六節 波瀾起(二)第二節 減租減息(六)第八節 天火(九)第四十八節 傷懷(六)第八節 天火(六)第十節 風雲(十)第一節 上海風波(四)第九節 魅影(五)第八節 南線(六)第四十六節 旁觀(五)第六節 南京戲(三)第五節 曙光(十)第五節 友人(三)第八節 日薄(十)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五)第五節 曙光(十八)第六節 攻略山東(六)第三節 戰鼓(九)第二節 起航(二)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二)第六節 南京戲(一)第八節 艱難的花(三)第四節 塞北烈焰(四)第一節 出兵(五)第二節 策劃(七)第七節 閃電(九)第四節 雙雄三傑第八節 特使(十三)第三節 魅影(六)第七節 塞克特(三)第二節 策劃(九)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第一節 突破(七)第十節 虎嘯(三)第二節 陝北行(九)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六)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三)第四十九節 別離(四)第一節 蟄伏(十一)第四十八節 傷懷(四)第十節 虎嘯(十二)第七十三節 無語第八節 南京,南京(五)第三節 戰天津(四)第十一節 大捷(七)第四節 經濟改革(十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九)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七)第六十九節 拉攏(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八)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五)第三節 聚才(二)第三節 鐵血雄關(四)第八節 南京,南京(六)第三節 魅影(二)第六十九節 拉攏(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三)第三節 狙擊(一)第十節 拉薩風雲(五)第八節 日薄(十五)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五)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二)第三十節 中山艦(一)第四節 對策(三)第七節 閃電(十八)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六)第二十七節 轉變(一)第三十八節 戰東莞(四)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六)第九節 臨沂破軍(三)第八節 轉折(十九)第四節 密林血戰(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四)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九)第一節 上海風波(六)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五)第五節 兩全(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四)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三)第二節 再編川軍(四)第四節 謀殺(六)第四節 塞北烈焰(九)第十節 風雲(四)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七)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六)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