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起航(二)

莊繼華的話沒有讓衆人興奮,反倒讓他們都沉默了,渝城是什麼地方,劉湘的老巢,二十一軍的根據地,是四川最大的商埠,它的財稅收入佔整個四川的三分之一還強,劉湘用以養軍的重要依據。

“文革,校長的意思可是用劉湘取代劉文輝。”曾擴情首先提出疑問:“我們奪取渝城勢必與劉湘發生衝突,那不白白便宜了劉文輝嗎?校長會同意嗎?”

莊繼華沒有答話,只是輕輕嗯了聲,杜聿明這時也思索着說:“校長打算出多兵嗎?是不是以我們爲內應?”

“看來你們最關注的也是這兩點,是不是?”莊繼華眼光在李之龍、洪君器、唐縱等人身上巡視一週後說,李之龍點點頭說:“對,只靠我們的力量肯定不行,除非校長出兵,可,等校長的兵到了,我們也完了。”

劉湘的部隊有十幾萬,蔣介石要派兵入川奪取渝城,少了十萬恐怕不行,可這十萬人入川,需要準備的時間可就太久了,就算準備好了,可沿途打進來也要花不少時間。

“嗯,首先我要說清楚,校長絕不會出兵四川,除了我們,校長不會再給我們增加一兵一卒。”杜聿明眉毛一揚就要反對,靠這千來人就想奪取渝城,這不是做夢嗎。莊繼華做個手勢,示意他不要忙。

“至於扶持劉湘取代劉文輝,”莊繼華沉凝了下:“現在劉湘和劉文輝是川內最大的兩股力量,他們的對決將是四川最後一場大規模內戰,無論誰取勝,無論誰取勝都要面對中央,與中央產生矛盾,這是利益決定,無法避免的,如果我們能把渝城控制在手中,校長是肯定支持的。”

莊繼華邊思索邊說:“但是扶持劉湘是校長的決定,我們還是要執行,不過怎麼執行,這裡面就有文章可做了,也就是說如何奪取渝城就在裡面了。”

“哦,文革,你到底是怎麼想的,給我們說清楚,別再藏着了。”洪君器有點着急了,既要奪取渝城,又不增兵,還要扶持劉湘,這怎麼能辦到。

“很簡單,讓劉湘先敗後勝。”莊繼華冷峻而嚴厲的說:“劉湘只有敗了,纔會向中央求援,纔會把渝城交到我們手上,然後我們再協助劉湘打垮劉文輝。”

先敗後勝,讓劉湘失敗?劉湘有這麼容易失敗的?他麾下有十幾萬軍隊,與四川各路軍閥交情非淺,相對劉文輝卻是四面樹敵,從全局上看,雙雄之外的鄧錫侯、田頌堯、楊森、李家鈺等人目前還是中立稍稍偏向劉湘,如果劉湘戰敗,那麼這些人很可能見風使舵,站在劉文輝一邊痛打落水狗。

“這能行嗎?文革,你確定?如果做不到的話會影響我們現在的工作,我看還是謹慎點好。”李之龍忍不住說。

“對,文革,五年時間,能把這些工廠建成就算不錯了,這要出點意外,那我們前期準備可全泡湯了。”曾擴情十分猶豫,能拿下渝城在四川站住腳,當然是大功一件,可這風險也太大了,一旦失敗,不要說工廠,恐怕連中央安插在四川的力量都可能被連根拔起。

莊繼華淡淡一笑,手放在桌上,手指輕輕敲擊桌面,發出一陣輕響:“所以這事一定要保密,僅限於我們幾個知道,我先把醜話說在前面,任何泄密者,就不要怪我不講情面,先槍斃了,再向校長請罪。”

“是!”

“明白,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兒。”

“現在我說說我的計劃,基地這邊由在田負責,俊夫協助,光亭、君器,你們兩人的任務就是訓練新兵,增強我們的實力,不過,新兵不能在這裡招,每支護衛隊出去後,在外地招兵,記住不能大張旗鼓的招,要悄悄招,要自願,招到的人先不要送回來,隨護衛隊一起回來,這樣,一個護衛隊招一倍的人,半年後我們就有兩千人了,所以你們還要在基地裡建一個訓練場。此外乃健,”莊繼華轉頭看着唐縱說:“你負責情報,記住,能不能成,就全看你了,這次我們不明動刀兵,成功就指靠情報了。”

“擴大哥,你和我去,我和擴大哥去成都,拜訪下劉文輝、鄧錫侯這些地頭蛇。”

他們走出會議室時,全無前面一般人那種熱情澎湃,反是心事重重。

第二天莊繼華與吳教授和梅悠蘭一起去拜訪潘文華,潘文華得知他們是爲電力公司的事而來,不由大爲興奮。

渝城的電力發展比較早,辛亥以前就成立了燭川電力公司,可裝機容量不大,只能供應部分市區,1928年又遭遇一場大火,損失部分設備,這下就更不夠了,隨着渝城市的發展,電力已經嚴重製約渝城工業的發展,潘文華就任市長後,除了大力整頓市容,擴展市區外,也在開始考慮擴建電廠,並組建了籌備組,但問題是資金缺口比較大,另外就是到底是在原廠擴建,還是另選廠址新建。

潘文華立刻把籌備組的技術負責人胡光麋請來,胡光麋是從美國歸國的工程師,在美國的電力公司幹過,胡光麋把他們設想的方案向莊繼華作了介紹。

按照他們的方案是另建新廠,裝機容量爲3x1000瓦汽輪發電機組,這個新廠一旦投入使用,將可以保證渝城市區、江北、南岸的用電。

對這些技術細節莊繼華不置可否,吳教授細細揣摩後,問了一些市內工業用電的情況,以及燭川公司的情況,然後提出要去燭川公司看看。

莊繼華趁機提出告別,來的路上就商議好了,具體事情由吳教授決定,莊繼華只管資金,至於梅悠蘭,那只是個名義,莊繼華明確告訴吳教授,以後所有工廠礦山都要經過這個託,原因嘛就是個防範,下防軍閥,上防貪官。

當天下午莊繼華就與曾擴情出發去成都,梅悠蘭這次沒與莊繼華通行,而是留在了渝城。三天後基地內彩旗飄揚,鑼鼓喧天,十二隊勘探隊(南京過來八隊,北平過來四隊,每隊有工作人員十名,護衛隊員二十名,騾馬十二匹,民工八名)帶着上百匹騾馬和幾百名民工出發了,李之龍還給每個勘探隊送上壯行酒,搞得跟壯士出征似的。

隨後幾天道路組又分成十八個隊開始勘測渝城周圍的道路,其中四個組負責成渝鐵路線路勘測,其他各組也開始動作了,在渝城周邊尋找廠址,規劃工廠,工廠所需的設備清單也開始擬定。

專家和隊員們的熱情很高,可最核心的幾個人,李之龍、滕傑、唐縱等人心裡卻絲毫高興不起來,莊繼華雖然沒說,可他們也知道他到成都去幹什麼了。

基地內的動作讓劉湘大爲放心,看來莊繼華他們是真來開發四川資源的。潘文華告訴他,梅悠蘭在渝城電力公司投資了四百萬大洋,已經是公司的第一大股東,有了這四百萬大洋,新廠的裝機容量可以增加到5x1000瓦,而且老的燭川電力公司也能修復,產能可以擴大一倍。

劉湘大爲高興,有請李之龍梅悠蘭來吃了次飯,當然這次就不再那麼辣了,而是充分考慮客人的口味,在飯桌上李之龍向他透露,這次入川不但要勘探四川的資源,而且還要開發四川的資源,梅悠蘭實際是美國華人財團的代表,打算在四川辦鋼鐵廠和鍊銅廠,還有化工廠,充分利用四川的資源。

“說實話吧,梅小姐只是先頭部隊,如果成功,江浙一帶的工商界將蜂擁而來,渝城在未來幾年裡渝城將是中國最大的工地。”李之龍略帶醉意的說。

劉湘更加高興了,工廠增多,意味着稅收增多,意味着二十一軍的實力將更加強大。此刻劉湘心中剩下的唯一一絲顧慮就是莊繼華在成都與劉文輝的見面。雖然他心中有七成把握,對蔣介石來說,劉文輝以前是劣跡斑斑,在他們倆之間,他有把握蔣介石會選擇他,可畢竟還有三成因素不在控制之內。

莊繼華走了三天才到成都,沿途過了無數關卡,也幸虧那身軍裝,否則過路費都不知道要繳多少,到了成都後,他們就住進了四川省黨部。

四川省黨部原來只是個門面,北伐時期,四川軍閥紛紛易幟,易幟了就要仿照廣東成立黨部,劉湘是當初的四川省主席,就在成都成立了個省黨部,這個黨部什麼事情都沒作,直到二次北伐成功後,陳立夫纔派人入川,整頓黨部,開展黨務工作,後來曾擴情兩次入川除了聯絡川軍將領外,黨務工作也是他的一項重點工作。

(未完待續)

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三)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八)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八)第五節 反擊(五)第三節 會戰(二十)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一)第二節 策劃(二)第十一節 大捷(三)第六節 救亡(九)第六十九節 拉攏(四)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六)第八節 十問(修改)第二節 察東收編(五)第三節 暗戰(七)第二節 端倪(二)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一)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一)第七節 誤判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六)第十節 餘波(五)第二節 戰略轉向(三)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四)第三節 太行行(三)第四節 九天之上(四)第四節 外交(五)第三節 巧取(四)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六)第三節 戰鼓(三)第四十六節 旁觀(三)第十節 風雲(二十一)第六十一節 裂痕第一節 太行行(一)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七)第八節 九變(二)第三節 交易(一)第二節 投敵(二)第二節 交易(七)第五節 “異心”(三)第十節 虎嘯(六)第四節 經濟改革(九)第五節 曙光(五)第八節 南線(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七)第十六節 招生第三節 新人舊人(三)第五節 兩全(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二)第三節 前哨戰(三)第七節 生機(三)第三節 暗戰(一)第一節 奪軍(十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三)第七節 塞克特(一)第一節 突破(四)第五節 號角(二)第二節 空軍(一)第三節 結盟(三)第四節 謀殺(三)第八節 日薄(十五)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六)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三)第九節 號角(四)第三節 戰天津(十四)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第七節 塞克特(二)第三節 結盟(五)第七節 風波(九)第二十九節 婚禮(一)第三節 別動隊(三)第一節 奪軍(十二)第三節 整編(一)第五十五節 棉湖(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一)第六節 波瀾起(九)第九節 魅影(十)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一)第一節 挽弓(十六)第一節 突破(十三)第三節 聚才(二)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十節 風雲(四)第一節 突破(三)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七)第三節 戰鼓(六)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四)第八節 九變(四)第十節 江戶之花(一)第四節 決戰前奏(五)第七節 生機(七)第九節 殤(五)第九節 豪賭(二)第一節 黨爭(四)第六節 “小文革”(一)第三十六節 戰東莞(二)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二)第十五節 脫困第八節 日薄(五)
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三)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八)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八)第五節 反擊(五)第三節 會戰(二十)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一)第二節 策劃(二)第十一節 大捷(三)第六節 救亡(九)第六十九節 拉攏(四)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六)第八節 十問(修改)第二節 察東收編(五)第三節 暗戰(七)第二節 端倪(二)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一)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一)第七節 誤判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六)第十節 餘波(五)第二節 戰略轉向(三)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四)第三節 太行行(三)第四節 九天之上(四)第四節 外交(五)第三節 巧取(四)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六)第三節 戰鼓(三)第四十六節 旁觀(三)第十節 風雲(二十一)第六十一節 裂痕第一節 太行行(一)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七)第八節 九變(二)第三節 交易(一)第二節 投敵(二)第二節 交易(七)第五節 “異心”(三)第十節 虎嘯(六)第四節 經濟改革(九)第五節 曙光(五)第八節 南線(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七)第十六節 招生第三節 新人舊人(三)第五節 兩全(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二)第三節 前哨戰(三)第七節 生機(三)第三節 暗戰(一)第一節 奪軍(十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三)第七節 塞克特(一)第一節 突破(四)第五節 號角(二)第二節 空軍(一)第三節 結盟(三)第四節 謀殺(三)第八節 日薄(十五)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六)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三)第九節 號角(四)第三節 戰天津(十四)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第七節 塞克特(二)第三節 結盟(五)第七節 風波(九)第二十九節 婚禮(一)第三節 別動隊(三)第一節 奪軍(十二)第三節 整編(一)第五十五節 棉湖(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一)第六節 波瀾起(九)第九節 魅影(十)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一)第一節 挽弓(十六)第一節 突破(十三)第三節 聚才(二)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十節 風雲(四)第一節 突破(三)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七)第三節 戰鼓(六)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四)第八節 九變(四)第十節 江戶之花(一)第四節 決戰前奏(五)第七節 生機(七)第九節 殤(五)第九節 豪賭(二)第一節 黨爭(四)第六節 “小文革”(一)第三十六節 戰東莞(二)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二)第十五節 脫困第八節 日薄(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