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策劃(九)

鄧演達加重語氣:“從地圖上看,貴黨得到了綏遠,晉察冀陝北連成一遍,戰略縱深極大,再加上山東河北,已經很大了,有足夠的迴旋空間,爲什麼一定要進入東北呢?在這上面絲毫不肯讓步呢?”

還是東北,周EN來神色嚴肅,其實延安也清楚,現在最關鍵的問題是東北,這牽扯到莊繼華和第三黨的切身利益,所以他們才如此強硬。

“擇生,”周EN來沒有激動,而是平和的看着鄧演達:“你能保證拿到東北嗎?莊文革能保證拿到東北嗎?這其中的變化還有很多,你們的計劃一旦失敗,整個局面會變得極其危險,蔣介石佔有壓到優勢,而不是三分天下,迫使起走和平明煮建國道路。”

一句三分天下,讓鄧演達有些清醒了,他明白這是周EN來在暗示,同時也是明確告訴他,你不能只防我們,也得防防蔣介石和莊繼華,要是莊繼華失敗了呢?讓[***]進入東北,既可牽制莊繼華也是預防蔣介石干預。

鄧演達聞言一怔,細想下,發現周EN來說得有道理,莊繼華和他們也是盟友關係,他的存在不僅僅是制約蔣介石,同樣也制約了[***]和第三黨。鄧演達反覆思索,發現莊繼華的設想一旦實現,那麼他將成爲這個局面中非常微妙的一環,可以左右三黨發展。

周EN來提醒之前,他從未想過莊繼華會失敗,現在細想下來,莊繼華是很可能失敗,蔣介石只需一道命令便可瓦解他的全部設想,只有打進東北後,他纔可能脫離蔣介石自立。

“如果文革有所閃失,蔣介石也同樣不會讓貴党進入東北。”鄧演達想清楚了很多,也產生了新的疑惑。

“我們當然希望他成功,”周EN來毫不含糊的答道:“我們沒有理由希望他失敗,不過任何事情都是兩方面的,我們向成功努力,也要防備失敗,擇生,這是我黨二十年在無數成功失敗中總結出的經驗。”

“那麼你們對東北有那些要求呢?”

鄧演達的態度鬆動,周EN來心中一喜,連忙說道:“進入東北後,我黨希望能得到熱河北部和黑龍江。”

“黑龍江肯定不行,”鄧演達心說正擔心你們和蘇俄聯手呢,怎麼可能將這麼大塊地方交給你們:“這樣吧,內蒙古東部地區可以。”

周EN來默默的盤算了下,雖然這樣可以勉強算完成中央交付的任務,但他心裡不滿足:“如果是這樣,我黨可以再讓一步,黑龍江北部,綏化以北。”

鄧演達也不糾纏立刻提價:“黑河以北,另外貴黨出兵不得少於五萬。”

“好,我同意。”周EN來在心裡輕輕舒口氣,中央的意圖總算達成了,他剛露出一個笑容,卻見鄧演達依舊眉頭微皺。

“EN來,有個問題,我一直想問,”鄧演達斟酌着用詞,遵守着對莊繼華的承諾,周EN來目視着他,不知道他要問什麼:“你們首先是GCD員還是中國人?”

周EN來一怔,毫不猶豫的回答:“毫無疑問,我首先是中國人,其次纔是GCD員。”

鄧演達點點頭又問道:“盛世才曾經提出將疆省併入蘇俄,成爲蘇俄的一個加盟共和國,你們對這個問題怎麼看?”

周EN來神情嚴肅,盛世才離開疆省後,他與蘇俄簽訂的密約以及一些言論陸續揭露出來,受到參政會和國民黨的嚴厲批判,蔣介石雖然保下他,但依舊有不少參政員要求追究他的賣國行爲,包括第三黨。

“很多人都有這種顧慮,但我可以明明白白告訴你們,我們中國GCD人首先是中國人,其次纔是GCD人,這一點現在不會變將來也不會變。”

“如果中蘇發生衝突了呢?”

周EN來一愣,不知道鄧演達所指何事,中蘇發生衝突?

沒等周EN來回答,鄧演達又逼問一句:“當年中東路衝突時,貴黨公開聲稱支持蘇俄,將來呢?”

周EN來眉毛慢慢皺起來,他聽出來了,鄧演達心中不是有所懷疑,而是非常擔心。他在擔心什麼?周EN來心中升起了疑問。中蘇現在是共同戰鬥的盟友,蘇俄遠在蒙古北面,外興安嶺以北,與中[***]隊根本沒有接觸,怎麼會發生衝突?難道是疆省?

瞬間,周EN來腦海中轉過無數念頭,他想知道,鄧演達究竟在擔心什麼,不過鄧演達卻站起來,鄭重的對周恩來說:“EN來,我投身革命就是爲了民族的讀力和自由,如果任何人想出賣這個國家,鄧某絕不容許。”

沒等周EN來作出表示,鄧演達轉身離去。周EN來愣愣的站在那裡,宣俠父推門進來。

“周副主席,怎麼啦?”

宣俠父一直在外,周EN來對鄧演達一直很敬重,每次離開時都要送到門外,可今天卻沒有,而且鄧演達離開時神情不豫。這兩個異常,讓宣俠父擔心倆人發生衝突,沒有結果。

“俠父,立刻給中央去電,也給渝城去電,查問下,中蘇之間是否有什麼問題?”周EN來神色極其嚴肅,宣俠父一怔隨即轉身要走,周EN來腦中靈光一閃,又補充道:“問一下,德黑蘭會議是不是有什麼秘密協議?”

周EN來的心中的疑團很大,第二天談判時,很顯然莊繼華接到了鄧演達的轉告,莊繼華沒有再在其他方面糾纏,雙方都作出讓步,很快在軍隊問題上達成協議,周EN來再度作出讓步,莊繼華也作出讓步,同意將新11軍和新四軍重武器補充足夠,另外將膠東八路軍整編爲一個甲種師,全師一萬五千人,但由於後勤緊張,重武器暫時不裝備。

兩天後,蔣介石從青島返回,延安的電報也幾乎同時到達,雙方的最高領袖都批准了這個協議,雙方隨後對新聞界發表聯合聲明,重申兩黨將聯合抗戰,抵禦外辱。

出乎意外,蒙古事件還沒發生,兩黨問題便解決了,陳誠心中有些疑惑,當作蔣介石的面問莊繼華,是否還要進行政治攻勢。

“當然,”莊繼華毫不含糊的答道:“校長,陳總長,軍隊並不是最重要的問題,最重要的是兩個政斧,延安政斧始終讀力在政斧管轄之下,這種狀況必須改變。其次,綏遠與蒙古接壤,八路軍新四軍也同樣要投入到光復蒙古的戰鬥中,如果他們不同意,政斧爲什麼要武裝他們?”

“嗯,”蔣介石微微點頭,事情雖然不圓滿,可也基本滿意,GCD的問題解決了,對華北決戰有巨大的幫助,接下來的問題便是解決延安政斧問題,現在的國民政斧威望空前高漲,這讓蔣介石有信心採用政治手段解決延安。

“好,文革,就這樣執行吧,不能再拖延了。”蔣介石站起來,雙手背在身後,目光深沉的望着北方,曰本人,GCD,蘇俄,老子要一戰搞定!

“文革,機場要加快建設,美國人很着急,想在明年春天就開始轟炸曰本。”蔣介石沒有回頭,語氣中同樣有絲焦急,他也想早曰轟炸曰本,讓裕仁這狗X的也嚐嚐整曰躲空襲的滋味。

“各地都在加緊施工,”莊繼華答道:“目前我們動員了二十萬民工,另外根據與[***]的協議,膠東地區也要修建五個大型軍用機場,不過,校長,現在的困難是冬季土地凍得很緊,僅靠人力挖掘很慢。”

“還是要想辦法,辭修,把這問題給美國人提一下,讓他們提供部分機械。”

“是,委員長。”

“水泥有問題嗎?”蔣介石還記得最大的問題,水泥,高標度水泥只有四川纔有。

“水泥依然很難,不過,我們在濟南徐州開工建設了兩家水泥廠,配方是四川水泥廠的配方。在十二月底可以投產。”莊繼華答道,他沒提水泥的問題,原因是蔣介石根本沒辦法解決,只能靠他自己。

蔣介石沒有再問,這次山東之行還算滿意,對蒙古的作戰計劃基本確定,蔣介石採納了白崇禧的建議,在華北決戰後期進攻蒙古,首先保證華北決戰勝利。

對蒙古的進攻,蔣介石決定投入的總兵力高達三十萬,由湯恩伯擔任總指揮,傅作義擔任前敵總指揮,衛立煌出任河北省主席。

華北決戰組成四個集團;西集團,三十一集團軍、二十九集團軍,第八集團軍、八十九軍、新四軍一部,十五軍、第三軍、讀力坦克第一師;總兵力三十二萬,由湯恩伯擔任總指揮;東集團,五十集團軍、二十三集團軍、第一集團軍、四十九集團軍,青三軍青四軍,總兵力四十三萬,由杜聿明擔任總指揮;負責突擊的中線,第五集團軍、機械化第一集團軍、二十二集團軍、五十一集團軍,第二集團軍、由宋希濂擔任總指揮;北集團由彭D懷擔任總指揮,傅作義擔任前敵總指揮,下轄第六集團軍、第七集團軍、八路軍新11軍,新四軍主力、傅作義部、九十四軍、八十六軍,總兵力近三十萬。

此外,二十四集團軍、三十六集團軍、新一軍、新六軍、七十四軍、新八軍、113軍、擔任預備隊。

整個華北決戰由莊繼華擔任最高指揮官,白崇禧爲軍事委員會特派代表,負責協助莊繼華指揮。

十二月中旬,華盛頓觀察家報發表文章《德黑蘭的陰影——俄國熊對中國東北的野心》,華盛頓觀察家報特派記者,資深中國通韋伯在這篇文章中,揭開一個爲衆人所不知的秘密,斯大林對中國東北的野心。

(未完待續)

第九節 魅影(九)第八節 南京,南京(三)第十一節 重振(七)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一)第七節 生機(三)第十節 大撤退(一)第六節 攻略山東(五)第六節 爾虞我詐(九)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三)第三節 太行行(十三)第四節 外交(五)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四)第二十九節 癡狂第一節 挽弓(十四)第一節 法幣(一)第八節 南京,南京(三)第十節 大撤退(一)第五節 曙光(三)第三節 鐵血雄關(三)第三節 戰鼓(十)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四)第一節 上海風波(六)第三十八節 鐵軍羣英(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三)第五節 盟國(四)第四節 塞北烈焰(九)第三節 巧取(二)第二節 川軍(四)第八節 南京,南京(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八)第一節 上海風波(四)第四節 外交(八)第四十二節 歧路(一)第五節 戰雲密佈(十)第五節 雲集(六)第三十節 軍議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一)第四節 戰鼓(三)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一)第七節 閃電(五)第三節 鐵血雄關(一)第三節 別動隊(一)第一節 法幣(一)第二節 交易(一)第八節 轉折(二十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第六節 救亡(十)第三節 戰鼓(九)第二節 戰略轉向(四)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二)第六十三節 協調會第三節 鏖兵淞滬(五)第八節 轉折(十三)第二節 起航(三)第二節 察東收編(五)第四節 陰雲(五)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二)第二節 察東收編(三)第三節 重起(九)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第八節 說敬之(二)第三十節 軍議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二)第四節 婚禮(二)第十三節 冷遇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八)第四節 陰雲(一)第九節 佈局敵後(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三)第一節 出兵(五)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第三節 太行行(十)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一)第五節 受罰與訛詐第三十六節 戰東莞(二)第二節 空軍(三)第四節 謀殺(五)第六節 突破(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六)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二)第七節 風波惡(二)第三節 會戰(十五)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四)第八節 轉折(十一)第九節 魅影(七)第十一節 大捷(五)第四十六節 旁觀(六)第四十六節 旁觀(一)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六)第九節 臨沂破軍(六)第四節 再戰津浦(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六)第二節 戰後之戰(九)第二十節 廣西(一)第五節 積聚(九)
第九節 魅影(九)第八節 南京,南京(三)第十一節 重振(七)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一)第七節 生機(三)第十節 大撤退(一)第六節 攻略山東(五)第六節 爾虞我詐(九)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三)第三節 太行行(十三)第四節 外交(五)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四)第二十九節 癡狂第一節 挽弓(十四)第一節 法幣(一)第八節 南京,南京(三)第十節 大撤退(一)第五節 曙光(三)第三節 鐵血雄關(三)第三節 戰鼓(十)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四)第一節 上海風波(六)第三十八節 鐵軍羣英(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三)第五節 盟國(四)第四節 塞北烈焰(九)第三節 巧取(二)第二節 川軍(四)第八節 南京,南京(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八)第一節 上海風波(四)第四節 外交(八)第四十二節 歧路(一)第五節 戰雲密佈(十)第五節 雲集(六)第三十節 軍議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一)第四節 戰鼓(三)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一)第七節 閃電(五)第三節 鐵血雄關(一)第三節 別動隊(一)第一節 法幣(一)第二節 交易(一)第八節 轉折(二十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第六節 救亡(十)第三節 戰鼓(九)第二節 戰略轉向(四)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二)第六十三節 協調會第三節 鏖兵淞滬(五)第八節 轉折(十三)第二節 起航(三)第二節 察東收編(五)第四節 陰雲(五)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二)第二節 察東收編(三)第三節 重起(九)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第八節 說敬之(二)第三十節 軍議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二)第四節 婚禮(二)第十三節 冷遇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八)第四節 陰雲(一)第九節 佈局敵後(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三)第一節 出兵(五)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第三節 太行行(十)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一)第五節 受罰與訛詐第三十六節 戰東莞(二)第二節 空軍(三)第四節 謀殺(五)第六節 突破(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六)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二)第七節 風波惡(二)第三節 會戰(十五)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四)第八節 轉折(十一)第九節 魅影(七)第十一節 大捷(五)第四十六節 旁觀(六)第四十六節 旁觀(一)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六)第九節 臨沂破軍(六)第四節 再戰津浦(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六)第二節 戰後之戰(九)第二十節 廣西(一)第五節 積聚(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