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上海風波(六)

“胡說什麼?”莊繼華笑罵道:“不過子牛,看你現在混得還算不錯,你要願意跟我幹,就過來,要不願意,答應你的一百萬,絕不會少了你的。”

“那我還是跟你幹,”伍子牛想都沒想就說:“錢倒無所謂,跟着你舒暢,在洋鬼子手下幹事心裡憋氣。不過,師長,這次回來,您到底要做什麼?我可不相信只是辦工廠。”

莊繼華想了想說:“慢慢會告訴你的。”

這次回國的最終目的只有他和梅雲天知道,在美國還有梅老爺子父子、趙嶺東等幾個主要人物知道,練小森都不完全清楚,他只模模糊糊知道部分內容。

馬思南路是法租界的一個異端,爲什麼說是異端呢?這要從法租界的住宅分佈說起,法租界以呂班路爲分界線路的東面爲華人住宅區,西面爲洋人住宅區,在西面唯獨馬思南路全部住的都是中國人,而且都是名人,比如淞滬警備司令楊虎、蔡元培等等,整條路沿途兩側都是高大的棕櫚樹,歐式風情的小洋樓,整個區域環境優雅別緻。

莊繼華來的比較早,所以在路口就下了黃包車,自己走着進來,沿途不是有騎車或坐車的女孩從身邊經過,這些女孩子無一不是揹着書包,看來這附近有所學校,莊繼華在心裡作出判斷。

“文革!真沒想到會是你。”聽到門鈴響時張靜江還感到奇怪,什麼人這麼早就來了,辭去浙江省主席後,他與外界聯繫較少,家裡比較冷清,上門的人很少。可當看到管家送來的名片,張靜江是真的非常吃驚。

“我剛回國,昨天才打聽到先生的住址,今天就冒冒失失跑來了。”莊繼華略微歉意的笑笑,然後就走到張靜江的身後,接過管家手中的把手,推着張靜江向院子走去。

“你當年就這樣就跑了,你的校長可是生氣得很。”對莊繼華的動作,張靜江似乎沒有在意,而是很享受的把身體往後靠靠,說話的口氣略微帶着一絲戲虜。

“唉,我有什麼辦法,校長想要我作的事我不能去作,只要作縮頭烏龜了。”莊繼華自嘲的嘆口氣:“倒是先生這幾年一向可好?”

小院不大,幾步路就到了一個石桌前,莊繼華鬆開輪椅,坐到張靜江對面的石凳上,這時他纔看清,張靜江蒼老了,眼睛不再象以前那樣明亮銳利,渾身散發着淡淡的慵懶,手上卻多了一串佛珠,手指不停的撥弄圓潤的珠子。

“我很好,再也用不着艹心了。”張靜江哈哈一笑。

儘管張靜江作出一副看破紅塵的樣子,可莊繼華卻看出了他的失落和怨艾,所以他也不打算繞什麼圈子,乾脆單刀直入。

“我這次回國想做些事情,我想請先生出山幫我。”莊繼華說完就直視張靜江的眼睛,可讓他失望的是張靜江眼中沒有絲毫色彩。

“文革,你來我這裡敘敘舊我是很高興的,要是其他事我幫不了你,我一個殘廢,還能作什麼事。”張靜江淡淡的說,他已經幫了國民黨兩代領導人了,蔣介石的拋棄,讓他非常傷心,他已經不想再捲入政治了。

“先生當年毀家爲國,可現在國依然不國,外患內憂,民族危亡從未如此嚴重,先生還沒到可以休息的時候。”莊繼華正色的說,對此君只能曉以大義。

“你想怎麼辦?學鄧演達?你要知道蔣介石可是我的三弟。”張靜江的口氣有些調侃,鄧演達組織第三黨也曾來拉攏過張靜江,但張靜江根本不贊成他的主張,雙方自然就談不攏。

“國內之事我也打算放下,我以爲我可以面對,可九一八之時我在美國,唐人街上華人無不痛心疾首,1.28時,華人踊躍捐款,連七八歲的小孩子都走上街頭義賣,我無法再袖手旁觀,所以我回來了,我得爲我的祖國做點事,不管他姓國還是姓共,可我一個人做不了多少事,我請求先生幫我。”莊繼華懇切的說,他想起唐人街上的悲傷,洋人的蔑視,忍不住就激動起來。

“做點事,你打算作什麼事?”張靜江有些疑惑的問。

“我制定了一個計劃,”莊繼華決定實話實說,不隱瞞什麼:“我這些年賺了些錢,所以我打算用這些錢在國內辦些工廠,地方選在四川,美國那邊我也聯繫了些志同道合的人,他們爲我購買設備,培訓工人,我呢負責回國建廠,但我需要有人在上海爲我週轉物資,我想請先生出面。”

張靜江閉上眼睛思考了會,忽然笑了:“我現在除了這棟房子,什麼也沒有了,實在幫不了你。”

“所有資金都由我個人出,不需要先生出一分錢。”莊繼華輕輕的說。

“又是一個傻子。”張靜江沉默會嘆息道“先生是我輩楷模,我願意以先生爲榜樣,作先生這樣的傻子。”莊繼華立刻接口道:“百年來,我中華之所以沒被列強瓜分滅亡,就因爲還有先生這樣的傻子。先生是大傻子,我只不過是個小傻子。”

這是個笑話,但兩人誰都沒笑,兩人只是靜靜的互相看着,院子裡陷入沉默之衆,只聽到不遠處傳來的學校鐘聲。

“爲什麼選在四川?”張靜江終於開口問道。

“我認爲中曰之間必定有一場決定民族存亡的全面戰爭,這是一場我們必須取勝的戰爭,這場戰爭我預測會在八到十年內爆發,由於敵強我弱,戰爭之初我們會丟掉所有出海口,東部所有富庶地區,國民政斧最終只能遷往西部,依靠西部複雜的地形阻擊曰軍,四川將成爲我們的大後方,所以工廠建在那裡對國家是有益的。”莊繼華不敢把話說得太滿,實際上他只有五年時間了。

當莊繼華說道八到十年時,張靜江的神情終於忍不住露出一絲焦慮,九一八事變、一二八抗戰,無不說明中曰之間必定有場生死大戰,可誰都沒敢斷定這場戰爭的時間。

“你是想建立一個國防工業體系?”張靜江最終還是點出了莊繼華的目的,莊繼華沒有迴避的點點頭。

“這需要的資金可不是小數,就算那些華僑也願意,恐怕也不夠吧。”張靜江忍不住提醒莊繼華,根本不相信他會有這麼強大的財力。

“我個人的財產有三十多億美元,能抽調出來的資金有二十多億,我要帶進四川的第一比資金是一億美金,以後需要時再從美國調。”莊繼華坦率的亮出他的財產底牌,這些錢是他這幾年費盡腦汁弄來的,主要是大蕭條時期在倫敦賣空期貨和美國賣空股票所有,而且美國對華人投資的限制給他製造了很多麻煩,他不得不找了許多替身,拐了無數個彎,可這無形中也讓他避開了美國議會的調查,直到現在他在美國的公司還頂着歐洲公司的名義在運轉,而歐洲公司卻又頂着瑞士公司的名義,而瑞士公司卻又是西班牙人在開曼羣島註冊的公司下屬股份公司,股東成員卻來自德國,丹麥、比利時、英國等等,只有一樣是真的,那就是這些全都是假的,只在紙上是真的。

張靜江倒吸一口涼氣,莊繼華以前是什麼樣子他可是知道的,短短五年時間,就積累起這麼多財富,這不能不讓他這個見過錢的人都感到驚訝,他首次開始正視莊繼華的計劃。

“你打算建些什麼廠?”張靜江問。

“發電廠、鍊鋼廠、槍炮廠,坦克廠、飛機制造廠,鍊鋁廠,無線電廠、醫藥廠,還有醫院。”要建的工廠實在太多,莊繼華無法一一細數:“資金上恐怕不夠,不過我還有計劃,可以彌補資金的不足。”

莊繼華的計劃就是盤尼西林,這些年他一直沒把盤尼西林搞出來,倒不是他不想搞,而是考慮到後果。這個東西的影響太大,搞不好會得諾貝爾獎的,一旦鬧大,就有人去挖他的底,雖然他在美國作了一些佈置,可誰也不能擔保這個佈置有多大效果,在海外找人頂,他又想找個華人,加上這些年他實在太忙,一直沒時間,所以這事就耽誤下來了,現在他打算把這個東西拿出來了,至少能彌補資金缺口。

“哦,還有什麼計劃?”聽莊繼華口吻很有把握,張靜江有些好奇,怎麼作才能賺到那麼多錢。

“我在歐洲買了幾個專利,只要把這些專利變成產品就能賺大錢。”二九年莊繼華到了倫敦就買下弗萊明的專利,這是他爲隱藏自己採取的一個措施,有了原始發明者,後面就好辦多了。

雖然受到莊繼華的感染,但張靜江還是不能下決心,蔣介石的背叛讓他痛切心肺,他實在難以決定再入政壇。

“先生,上海是我的計劃中的重要環節,幾乎所有物資都要從上海過,而上海情況複雜,我又分身乏術,一旦出現意外,金錢倒在其次,主要是時間,耽誤不起呀。”莊繼華看到張靜江還在猶豫,不免有些着急。

(未完待續)

第十節 暗棋(五)第九節 臨沂破軍(九)第五節 圈套(三)第十一節 大捷(九)第二節 川軍(二)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二)第三節 會戰(十九)第一節 報名第四節 牛人第十節 風雲(五)第七節 風波(六)第四節 再戰津浦(七)第二十六節 議案(二)第六節 突破(七)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五)第三節 會戰(二十二)第一節 德黑蘭(五)第二節 戰略轉向(一)第六節 波瀾起(七)第五節 反擊(七)第五十四節 農村(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六)第四十九節 別離(四)第三節 暗戰(四)第一節 陰謀(八)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第十節 暗棋(四)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四)第八節 日薄(十五)第二節 起航(四)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一)第四節 密林血戰(十)第八節 特使(十四)第三節 鏖兵淞滬(一)第七節 悼蔣先雲(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九)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一)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四)第四十六節 旁觀(六)第七節 生機(八)第三節 新人舊人(四)第六節 救亡(九)第一節 挽弓(十五)第三節 別動隊(三)第二十五節 風波(三)第四十八節 傷懷(六)第八節 轉折(二十二)第一節 出兵(六)第一節 戰局(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三)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七)第九節 魅影(一)第五節 受罰與訛詐第二節 初戰(二)第八節 轉折(十四)第七節 曙光(十一)第四節 戰鼓(八)第九節 殤(八)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一)第二節 策劃(二)第十節 風雲(十八)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二)第五節 戰雲密佈(十)第八節 艱難的花(二)第一節 出兵(四)第四節 九天之上(三)第四節 九天之上(九)第四節 再戰津浦(三)第七節 塞克特(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四)第四節 經濟改革(七)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三)第七十七節 平叛(四)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三)第十一節 大捷(二)第九節 殤(五)第三節 會戰(十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七)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七)第四節 密林血戰(六)第八節 轉折(十四)第五節 積聚(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六)第二節 戰後之戰(三)第九節 魅影(七)第二節 投敵(五)第九節 轉機(三)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九)第六節 和約(二)第七節 閃電(十三)第九節 殤(八)第一節 奪軍(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六)第七節 風波(七)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十節 撤退(三)第六十三節 羣毆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八)第二節 策劃(二)
第十節 暗棋(五)第九節 臨沂破軍(九)第五節 圈套(三)第十一節 大捷(九)第二節 川軍(二)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二)第三節 會戰(十九)第一節 報名第四節 牛人第十節 風雲(五)第七節 風波(六)第四節 再戰津浦(七)第二十六節 議案(二)第六節 突破(七)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五)第三節 會戰(二十二)第一節 德黑蘭(五)第二節 戰略轉向(一)第六節 波瀾起(七)第五節 反擊(七)第五十四節 農村(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六)第四十九節 別離(四)第三節 暗戰(四)第一節 陰謀(八)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第十節 暗棋(四)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四)第八節 日薄(十五)第二節 起航(四)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一)第四節 密林血戰(十)第八節 特使(十四)第三節 鏖兵淞滬(一)第七節 悼蔣先雲(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九)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一)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四)第四十六節 旁觀(六)第七節 生機(八)第三節 新人舊人(四)第六節 救亡(九)第一節 挽弓(十五)第三節 別動隊(三)第二十五節 風波(三)第四十八節 傷懷(六)第八節 轉折(二十二)第一節 出兵(六)第一節 戰局(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三)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七)第九節 魅影(一)第五節 受罰與訛詐第二節 初戰(二)第八節 轉折(十四)第七節 曙光(十一)第四節 戰鼓(八)第九節 殤(八)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一)第二節 策劃(二)第十節 風雲(十八)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二)第五節 戰雲密佈(十)第八節 艱難的花(二)第一節 出兵(四)第四節 九天之上(三)第四節 九天之上(九)第四節 再戰津浦(三)第七節 塞克特(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四)第四節 經濟改革(七)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三)第七十七節 平叛(四)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三)第十一節 大捷(二)第九節 殤(五)第三節 會戰(十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七)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七)第四節 密林血戰(六)第八節 轉折(十四)第五節 積聚(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六)第二節 戰後之戰(三)第九節 魅影(七)第二節 投敵(五)第九節 轉機(三)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九)第六節 和約(二)第七節 閃電(十三)第九節 殤(八)第一節 奪軍(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六)第七節 風波(七)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十節 撤退(三)第六十三節 羣毆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八)第二節 策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