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轉折(十九)

這個時候,斯大林不能拒絕國民政斧的要求,崔可夫很快得到莫斯科的決定,通知國民政斧,蘇俄政斧正式廢除蘇新條約,這個決定也同時通知疆省軍閥盛世才,此外,莫斯科希望能與中國簽訂一個更加緊密的條約。

“他們是想與我們簽訂一個對付曰本的軍事同盟條約。”蔣介石洞悉斯大林的用心,不過是不是簽訂這個條約,他心裡拿不定主意,如果簽訂了這個盟約,蘇俄一旦戰敗,中國就將面臨德國和曰本共同的軍事壓力,這是中國絕對承受不住的。

“我看可以,”白崇禧表示贊成:“不過條約中要寫明,蘇俄不得支持[***]的[***]行爲。”

“蘇俄不能輕信,不過至少在戰爭結束前他不會背盟,”陳誠思索着,從內心來說,他不相信蘇俄,可現在兩國面對共同的敵人,有必要聯手,況且連丘吉爾這樣一直[***]的人,現在都支持蘇俄,暫時聯合也不是不可以。

“趕緊籤,不但要籤,還要大張旗鼓的宣傳,”莊繼華有些急切:“我們很清楚,曰本的戰略是牽制蘇俄,並非全面進攻,要與德國會師中亞,所以我們要趁這個機會,與蘇俄簽訂一個對我們有利的條約。而且我們還能在政治上獲得主動,[***]都不理他們,還是我們出手,延安將來可怎麼向他的支持者解釋。”

從國際到國內,莊繼華的轉動太快,包括陳誠在內都有些暈,怎麼又牽扯到[***]了,蔣介石是最先反應過來的,他心中暗自點頭,莊繼華心思靈動,很快就看到這點,這的確是個好機會,天賜的好機會,[***]連他們聖地的得失都沒放在心上,還宣揚什麼GC主義信仰。

不過談判這個任務蔣介石交給了外交部,由外交部長郭泰祺和白斯同共同負責,蘇俄方面則由蘇俄大使潘友新負責,而他卻在莊繼華陪同下,秘密到川黔邊界的新武器試驗基地。

“這種武器就是從蘇俄引進的火箭炮,”莊繼華指着試驗場上的五輛裝載着火箭發射架的道奇卡車:“車上是十六聯發射軌,分上下兩端,每排八聯,火箭彈最大射程是九公里。”

莊繼華心裡有些得意,這個東西是他花了大價錢,又死乞白賴的耍盡手段,今天才有五輛這樣的火箭炮出現在試驗場上。

蔣介石卻沒看懂,他撫摸着光亮嶄新的卡車,卡車上的發射軌閃着軍綠色的光,他不知道莊繼華花這麼大的力氣弄來的這個東西有多大的效力。

“你花了這麼大力氣弄來的就是這個?有150重炮威力大嗎?”蔣介石的語氣帶有一三分疑惑,一絲不滿。同行的白崇禧和陳誠也同樣非常疑惑,他們知道這是用野馬戰鬥機和B17戰略轟炸機換來的,算上來,中國方面還是吃虧了。

“校長,待會你可以親眼看到它的威力。”莊繼華沒有解釋,只是淡淡一笑。

一羣高級將領退到地堡裡,就看到負責試驗的軍官一聲哨響,一羣士兵迅速爲發射軌裝上火箭彈,然後迅速退到安全範圍以外,莊繼華衝守候在旁邊的軍官點點頭,那個軍官抓起電話沉聲說:“開始。”

指揮軍官手中的綠旗猛地往下一揮,卡車後部噴出一串火光,火箭彈呼嘯着奔向遠方,然後就聽見連串的“嗖嗖”聲,到最後根本分不清到底是那輛車發出的聲響,就感到一陣地動山搖,一枚枚火箭彈帶着長長的尾焰,爭先恐後的飛離,將飛行軌跡上的空氣燃燒一盡,劃出道道白色軌道。遠處的爆炸聲響成一遍,分不清炸點,看不見火光,就看到一遍煙霧將山頭完全籠蓋,火箭彈如飛蛾撲火樣撲進這團煙霧中。

短短兩分鐘,五輛車上的八十枚火箭彈就全部發射完,只剩下空空的火箭炮車,和空中濃厚的煙霧,以及半空中劃出的白色軌跡。

“耶!成功!”莊繼華興奮的揮動拳頭,扭頭一看,蔣介石陳誠白崇禧等人目瞪口呆,傻了樣的看着試驗場。

“老天,這樣一次齊射,相當於一個炮兵團。”白崇禧總算回過神來了,驚歎之極。

“威力是很大,可以說是驚人,”震驚之後,軍事素養又回到身上,他們開始迅速評估這個的優劣,優點不用說,殺傷集團部隊的效果驚人,可缺點也很明顯,陳誠心中又是妒忌又是高興,這樣的武器裝備到他的部隊,會讓他的部隊如虎添翼:“煙霧和火光如此明顯,敵人的炮兵觀察哨很快便能發現目標。”

“是的,這正是它的缺點,不過,你看,”莊繼華示意正在收攏的火箭炮車:“發射軌都在車上,只需要兩分鐘便能轉移,不過它還有缺點,就是卡車,中國道路狀況差,卡車運輸很不方便,我們正在研製履帶式的,用坦克履帶來負載發射軌,這樣就可以解決運輸問題。”

正如莊繼華所言,就在他們說話這點時間,火箭車已經迅速收攏,進入轉移狀態。莊繼華也不諱言火箭炮的另一個缺點,這個缺點在這裡是沒法檢測。

“盡善盡美的東西沒有,”蔣介石沒讓他們繼續爭論,中[***]隊普遍缺少炮火支持,火箭炮能彌補這方面的缺憾,立刻下令:“文革,接下來你打算怎麼作?”

陳誠心裡一沉,蔣介石的意思是把火箭炮交給莊繼華處理,如果是這樣,他的土木系要裝備這個恐怕就要落在後面了,四十九集團軍肯定是第一批裝備的,這讓他心中不甘,可又無話可說,畢竟這些東西都是莊繼華搞出來的。

“火箭炮按營編制,每個營下設六個連,一個排三輛炮車,一個連九輛炮車,每個營兩個火箭炮連,兩個後勤輜重連,每個連十八輛彈藥車,再配屬一個防空連和一個警衛連。”

這樣的編制恐怕已經趕上一個團了,不過蔣介石卻沒有過多考慮就點點頭答應:“很好,你立刻擬定一個計劃,先編八個營,然後投入實戰看看效果。所有火箭炮營歸軍事委員會直轄,戰時再配屬各部隊。文革,現在的產量是多少?”

“產量不是很大,”莊繼華這方面一向很保守:“目前每個月能生產十二輛,問題卡在火箭彈上,火箭彈的發動機產量不高,工廠已經擬定了擴建計劃,二期擴建工程將在明年春節前完工,可即便這樣,火箭炮的數量增加,火箭彈還是不能滿足需要,所以還必須建設新工廠,校長決定將火箭炮劃歸軍事委員會非常英明,因爲無論是火箭炮的數量還是炮彈,都不能滿足需要。”

陳誠心中有些平衡了,白崇禧卻在暗暗撇嘴,這莊繼華現在也學會拍馬屁了,不顧對火箭炮這種利器,他也很眼熱,但想到蔣介石絕不會允許在中央軍還沒裝備的情況下就裝備他們桂軍,想到這些,他的心情也平靜了。

蔣介石把目光一轉,俞濟時立刻把其他人請出了隱蔽所,等所有人都出去後,蔣介石纔開口:“順便議一下,反攻的問題,原先我們商議好,暫時不動,不過,蘇俄要求我們反攻,一旦條約簽訂下來,就要執行條約,你們看在那反攻?目標選擇那個?”

莊繼華沒有開口,現在他的身份是西南行營主任,全局問題現在不歸他管。白崇禧首先言道:“我建議還在五戰區,五戰區的大部分部隊已經整訓完畢,社會改革也進行得很順利,部隊士氣正高,可以使用;另外九戰區發起牽制姓行動,讓阿南惟幾手忙腳亂,目標選擇爲截斷平漢線,目標選擇爲信陽至大悟這段鐵路。九戰區,可以由辭修決定。”

白崇禧的意思很明顯,全面大反攻是不可能的,這次反攻只是爲了外交和政治上的考慮,再說GCD都不管,我們也用不着艹這份閒心,雷聲大,雨點小。

陳誠這次沒爭,這種反攻沒什麼意思,只是一場政治仗,只要打下來不勞筋動骨就行。

蔣介石瞟了眼莊繼華,見他沒事人似的站在一邊,便有心問道:“文革,你也說說,別光站着。”

莊繼華聽出蔣介石語氣中的不滿,便開口說:“學生以爲,這仗不但要打,還要真打,而且宣傳上明說是爲了牽制曰軍在蘇俄戰場的行動。”

“爲什麼要這樣呢?”莊繼華見大家不明白,便解釋說:“我們都清楚這是一場政治仗,既然是政治仗,那就要充分利用,就要向全國國民說明白,那就不能讓人抓住把柄,政治高於軍事。所以這一仗打完,GCD將陷入全面被動,我們不但在國內獲得主動,還能獲得國際上的支持,蘇俄就不必說了,美國英國必將重新審視我國力量,美國對我們的援助也必將大幅增加。我黨聲勢必將上升到一個新高度。所以,校長,這一仗不是論戰場勝敗得失,文章是作在戰場之外。”

(未完待續)

第四節 經濟改革(十)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二)第七節 曙光(八)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四)第八節 南線(八)第五節 突擊(九)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六)第三節 結盟(三)第八節 轉折(二十五)第六節 攻略山東(四)第四節 經濟改革(六)第三節 會戰(九)第十節 暗棋(六)第十節 虎嘯(十一)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五)第八節 特使(十四)第一節 法幣(二)第三十二節 路遇(一)第七節 生機(一)第八節 刺廖(八)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二)第八節 轉折(五)第八節 轉折(六)第三十九節 戰東莞(五)第三節 太行行(十)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三)第四節 決戰前奏(二)第八節 刺廖(六)第四節 決戰前奏(三)第二節 策劃(八)第十一節 重振(七)第四節 以牙還牙(七)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二)第九節 豪賭(三)第一節 挽弓(十五)第三節 戰天津(十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二)第五節 曙光(九)第三節 調整(三)第八節 南線(八)第二節 沙基(五)第二節 策劃(六)第五節 突擊(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六)第九節 臨沂破軍(九)第四節 密林血戰(一)第三節 暗戰(四)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七)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九)第二節 減租減息(六)第六節 波瀾起(三)第十節 風雲(五)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一)第一節 上海風波(二)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三)第二節 重建(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一)第六十九節 拉攏(一)第五節 曙光(十二)第十六節 招生第三節 跨越時空的見解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二)第九節 魅影(十)第六節 波瀾起(四)第四節 戰鼓(二)第四十八節 傷懷(四)第六節 救亡(三)第一節 法幣(八)第一節 辦學(三)第三節 戰鼓(十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四)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四)第一節 法幣(六)第六十八節 情報第九節 魅影(五)第十節 大撤退(三)第一節 遏制(二)第四十九節 別離(五)第四節 經濟改革(三)第十一節 重振(九)第九節 魅影(十四)第一節 挽弓(八)第一節 挽弓(十五)第八節 南京,南京(九)第七節 生機(八)第六節 攻略山東(九)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七)第二節 察東收編(三)第七節 曙光(三)第四節 決戰前奏(二)第七節 閃電(十)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五)第四節 密林血戰(五)第九節 中央入川(四)第二節 初戰(六)第五節 兩全(一)第四節 婚禮(一)
第四節 經濟改革(十)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二)第七節 曙光(八)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四)第八節 南線(八)第五節 突擊(九)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六)第三節 結盟(三)第八節 轉折(二十五)第六節 攻略山東(四)第四節 經濟改革(六)第三節 會戰(九)第十節 暗棋(六)第十節 虎嘯(十一)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五)第八節 特使(十四)第一節 法幣(二)第三十二節 路遇(一)第七節 生機(一)第八節 刺廖(八)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二)第八節 轉折(五)第八節 轉折(六)第三十九節 戰東莞(五)第三節 太行行(十)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三)第四節 決戰前奏(二)第八節 刺廖(六)第四節 決戰前奏(三)第二節 策劃(八)第十一節 重振(七)第四節 以牙還牙(七)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二)第九節 豪賭(三)第一節 挽弓(十五)第三節 戰天津(十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二)第五節 曙光(九)第三節 調整(三)第八節 南線(八)第二節 沙基(五)第二節 策劃(六)第五節 突擊(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六)第九節 臨沂破軍(九)第四節 密林血戰(一)第三節 暗戰(四)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七)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九)第二節 減租減息(六)第六節 波瀾起(三)第十節 風雲(五)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一)第一節 上海風波(二)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三)第二節 重建(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一)第六十九節 拉攏(一)第五節 曙光(十二)第十六節 招生第三節 跨越時空的見解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二)第九節 魅影(十)第六節 波瀾起(四)第四節 戰鼓(二)第四十八節 傷懷(四)第六節 救亡(三)第一節 法幣(八)第一節 辦學(三)第三節 戰鼓(十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四)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四)第一節 法幣(六)第六十八節 情報第九節 魅影(五)第十節 大撤退(三)第一節 遏制(二)第四十九節 別離(五)第四節 經濟改革(三)第十一節 重振(九)第九節 魅影(十四)第一節 挽弓(八)第一節 挽弓(十五)第八節 南京,南京(九)第七節 生機(八)第六節 攻略山東(九)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七)第二節 察東收編(三)第七節 曙光(三)第四節 決戰前奏(二)第七節 閃電(十)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五)第四節 密林血戰(五)第九節 中央入川(四)第二節 初戰(六)第五節 兩全(一)第四節 婚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