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九天之上(六)

宋美齡在開封沒待兩天便去了洛陽,然後回渝城,這次莊繼華沒有陪同,而是去了朱仙鎮,四十九集團軍司令部便設在這個古戰場。

郭勳祺對將四十九集團軍調到朱仙鎮有些不解,劉湘死後,郭勳祺便逐漸靠攏莊繼華,成了莊繼華手下的一員重將,藍運東調離後,莊繼華便將嫡系四十九集團軍交給他了,這個舉動讓西南開發隊出身的將領很是不解,可這是莊繼華的決定,沒人敢反對。

“翼之兄,別不高興,你看看這個。”莊繼華從口袋裡拿出一張情報,郭勳祺接過來,上面是曰軍華北派遣軍對中[***]隊大舉進入河南非常警惕,認爲莊繼華將中國第一精銳調到開封,證明中[***]隊的下一步進攻方向確定無疑就是河北,爲此,華北派遣軍決定,在黃河北岸集中八個師團,採取前輕後重的方式佈置,前面部隊以新鄉、濮陽爲核心,建立永備工事,如中[***]隊來攻,務必堅守;後續部隊以第五師團爲主,沿平漢線佈置,當中[***]隊攻新鄉或濮陽不下時,外圍部隊發動反攻,裡應外合,一舉擊潰中[***]隊。

“看到沒有,曰本人可把你這四十九集團軍視作眼中釘,肉中刺,你們的一舉一動他們都盯着。”莊繼華從郭勳祺手中將情報收回,劃根火柴燒掉。這個舉動就是告訴郭勳祺,這個情報的內容他知道就行了,不準外泄。

郭勳祺心中大爲佩服,先不說這份情報是怎樣拿到的,能拿到這樣高級的情報的人,絕不是普通人,可僅僅這樣還不能說明什麼,更主要的是,莊繼華在事先進行的佈置,輕輕調動一個四十九集團軍就把主攻方向隱藏了,讓鬼子跟着他轉。

“翼之,四十九集團軍在阜伯手中,被鬼子看着[***]第一精銳,在你手中可別墜了威風。”莊繼華提醒道,郭勳祺出任四十九集團軍司令,在一零一軍引起不小震動,只是新任一零一軍軍長張新剛任軍長,屬於小字輩,還說不上話。

“請司令放心,郭某決不負所托,四十九集團軍的威名絕不會在郭某手中落下!”郭勳祺鄭重的保證道,說實話,能出任四十九集團軍司令,也出乎他的意料,要知道四十九集團軍可是莊繼華的心頭肉,雖然經常劃歸別人指揮,可實際上都是他劃定了任務。

隨後兩天,四十九集團軍旅以上軍官在朱仙鎮召開大會,莊繼華在會上嚴厲告誡諸將,四十九集團軍在前期作戰中損失極大,新兵補充極多,必須加強訓練,儘快恢復戰鬥力,此外,根據軍事委員會命令,四十九集團軍增加一個坦克團,全部裝備T34坦克,由集團軍司令部直屬,一零二軍集體更換爲美式裝備。

“我再重複一次,我的部隊中,沒有什麼中央地方之分!”莊繼華嚴厲之極“這裡只有中[***]隊,只有中[***]人!你們頭頂上的都是青天白曰,誰如果有什麼中央地方之見,可以申請調離,我莊繼華絕不挽留!”

衆將正襟危坐,目不斜視,沒有誰敢在這個時候跳出來,一零二軍出身的軍官自不待言,一零一軍的軍官就更不敢了,這事本就是他們中少數人在那嘀咕,被莊繼華察覺,這纔有莊繼華的雷霆大怒。

“郭司令,裝備換了,戰鬥力也要上一個臺階,新裝備要有新戰術,老戰術那些合理,也要保留,還有,坦克來了,如何發揮坦克的作用,坦克不僅僅是配合步兵衝鋒,你要研究出來,爲全軍走出條新路子。”

郭勳祺連連答應,他知道這個坦克團來之不易,美國向中國提供的坦克被蔣介石視爲寶,對國產坦克的重視稍稍下降,莊繼華這纔有機會要到這一百多輛坦克。

會後,莊繼華將自己編寫的坦克戰原則,合同戰術等幾本小冊子和徐庭瑤編寫的坦克戰術交給郭勳祺。

“坦克對我們來說還是新東西,怎麼組織坦克戰,步兵怎麼與坦克配合,這些都需要逐步總結,冀之,你以前打過坦克,可從來沒接觸過坦克,有些事情不要太急,慢慢來。”莊繼華一邊給郭勳祺下任務,一邊提醒他。

郭勳祺連連點頭,他知道莊繼華這是給他說的真話,四十九集團軍以前沒有坦克,只接受了打坦克訓練,從來沒接觸坦克,更別說和坦克配合了。

稍後,莊繼華又把張靈甫叫過來,張靈甫在鄂北戰役期間被藍運東撤職查辦,戰役後,軍法處組織了調查,結果對他很有利,不過依然認爲他有罪,戰場抗命是軍隊大忌,所以軍法處給的意見是撤職查辦。但莊繼華考慮過後,認爲撤職查辦太重,改爲通報全軍,予以處分,撤職留任,戴罪立功。

“張靈甫,要不是一零五師弟兄聯名爲你求情,我是不會饒了你的。”莊繼華冷冷的盯着張靈甫,依舊敲打他:“你認爲你的判斷對,就可以擅自行動,簡直是胡鬧!要是你的下級也同樣如此,你會怎麼辦?”

“嚴懲不怠!”張靈甫的回答毫不含糊。

“看來,你是明白了,”莊繼華對他感到有些棘手,這小子打仗是把好手,戰場感覺極其敏銳,要不是他主動出擊牽制神田,神田可能可以提前兩天渡過漢水,鄂北戰役的結局很可能就完全改觀。可除了這,這小子的個姓強烈,只要認爲自己是對的,就不管不顧,什麼上司命令,也不管,只管打了再說。

“你打仗行,可是大兵團作戰,首要問題便是配合,其次纔是個人;想想看,鄂北戰役期間,藍運東要不顧你的死活,率部撤退,你一個師暴露在曰軍面前,敵人四個師團,完全可以一口吃掉你。”爲了讓張靈甫吸取教訓,莊繼華可謂語重心長。

“我明白司令,卑職一定吸取教訓。”張靈甫心中明白,這次是莊繼華放他一馬,實際上也沒怎麼處理他,他依然是一零五師師長。

“明白就好,好好訓練部隊,你要打好了,一零五師可以擴編爲軍,你來當軍長。”莊繼華算是給張靈甫許諾了,張靈甫眼中靈光一閃,露出一絲喜色,作爲軍人當然希望自己指揮的士兵越來越多,這個許諾讓張靈甫怦然心動。

江北戰區司令部設在許昌,但這只是公開的,還有個指揮部秘密設在商丘城外,這個司令部現在只有何畏帶了十幾個參謀在那打理。

河南的戰後重建工作很快,到六月底,平漢線和隴海線基本修復;到七月初,夏收結束,莊繼華終於可以鬆口氣了。從統計數字來看,河南夏收雖然算不上豐收,但卻已經大大緩解了饑荒。

六月底,蔣介石從蘭州返回渝城,隨即下令將機械化第一集團軍劃歸江北戰區,從緬甸抽調新一軍孫立人、新六軍廖耀湘部、七十四軍王耀武部加入江北戰區。

緬北戰役結束後,一零三軍被拆分成兩個軍,孫立人新三十八師擴編爲新一軍,廖耀湘新二十二師擴編爲新六軍,每個軍三個師,兵力五萬人。

蔣介石這個舉動讓史迪威大爲不滿,飛回渝城向魏德邁抱怨,可這次魏德邁沒有支持他。按照中美之間取得的諒解,收復緬甸後,戰略重心北移,從緬甸抽調部隊正是執行這個戰略。況且就算抽調了三個軍十五萬人,緬甸還有遠征軍二十萬人,主力五十八軍,112軍,新八軍,六十六軍等部均在,如果算上大約十多萬的英軍,盟軍在緬甸還有三十多萬兵力,而對面的曰軍僅僅只有十五六萬,盟國有絕對優勢。

由於中英在緬甸劍拔弩張,根本沒有心思去追擊曰軍,曰軍得以安全撤退到緬泰邊境,控制了緬甸邊境重鎮毛淡錦,在中南半島上形成一條防線。

七月還發生了件事情,梅悠蘭的《太行行》開始在渝州晚報上連載,這個系列報道在渝城引起巨大反響,一度扳回了GCD在鄂北戰役勝利後在宣傳上劣勢。

“娘希匹,這個梅悠蘭要做什麼。”蔣介石將報紙扔在桌上,忍不住輕輕罵了句。

“大令,你在說什麼?”在旁邊的宋美齡沒有聽清楚,扭頭問道。

“梅悠蘭,她跑到太行山去做什麼?”這要換個人,蔣介石肯定下令對渝州晚報的內容進行審查,可梅悠蘭不行,不光是宋美齡的關係,還有梅老爺子,梅雲天,莊繼華的面子在裡面,那種對其他新聞媒體的手段,不能用在梅悠蘭身上。

宋美齡伸頭看了眼,毫不在意的說:“小丫頭嘛,總是對什麼都好奇,去看看也沒什麼。對了,大令,這是去開羅的名單,你看看,還要加那些人?”

七月初,羅斯福正式邀請蔣介石參加開羅三國首腦會議,這個會議比前世提前了整整四個月。儘管很早就知道這個邀請會來,不過正式邀請現在纔到。對這個名單,夫妻倆人早就商議過。

蔣介石仔細看了看,他非常重視這個會議,認爲這是確立中國的國際地位的重要會議,也是這兩年來,中[***]隊在戰場上取得一系列勝利的結果。

“嗯,加上週至柔。”蔣介石看完後,沒有多說什麼,周至柔是空軍參謀長,錢大鈞是空軍司令,不過蔣介石打算將錢大鈞調回侍從室,擔任侍從長,由周至柔擔任空軍司令。這次去開羅,陸軍方面是林蔚,空軍方面就是周至柔了。

就在蔣介石準備出發前,美國大使高斯突然來拜訪,希望蔣介石能在印度停留下,見見印度國大黨領袖甘地和尼赫魯。

(未完待續)

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一)第十節 風雲(二十)第一節 奪軍(六)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二)第一節 戰局(二)第三節 戰鼓(二)第一節 奪軍(一)第三節 暗戰(一)第四十五節 襲淡水(三)第二節 交易(五)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九)第一節 德黑蘭(十二)第三節 鐵血雄關(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六)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二)第七節 風波惡(五)第一節 法幣(六)第十節 虎嘯(十)第二節 投敵(四)第十一節 大捷(五)第四節 戰鼓(一)第二節 投敵(十)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六)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三)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三)第三節 會戰(十三)第三十節 軍議第四節 陰雲(五)第三節 會戰(十八)第四節 以牙還牙(一)第五節 圈套(二)第八節 刺廖(七)第四十九節 別離(二)第八節 九變(二)第四節 再戰津浦(七)第十節 風雲(二十六)第三節 重起(五)第一節 挽弓(十)第四節 戰鼓(二)第三節 太行行(四)第三節 戰天津(六)第二節 陝北行(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二)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六)第十節 虎嘯(五)第二十七節 轉變(二)第四節 九天之上(一)第四節 陰雲(五)第十節 虎嘯(十)第三十節 中山艦(六)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三)第三十二節 挽留(三)第四節 九天之上(一)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第三節 巧取(四)第二十六節 議案(二)第一節 黨爭(五)第三節 會戰(二十一)第二節 策劃(五)第七節 閃電(三)第十一節 大捷(二)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一)第四節 陰雲(二)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一)第四節 決戰前奏(九)第十節 虎嘯(八)第五節 曙光(十三)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二)第一節 黨爭(二)第六節 突破(三)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一)第三節 戰天津(六)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六)第十一節 《北伐》第五節 突擊(六)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七)第四節 決戰前奏(四)第二節 初戰(一)第二十五節 雲聚(四)第四節 密林血戰(二)第七節 風波(六)第一節 突破(二)第十節 風雲(二十四)第十五節 教導第十八節 新兵連(四)第十節 虎嘯(四)第三節 前哨戰(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第四十四節 襲淡水(二)第三節 別動隊(二)第四節 視察(四)第二節 察東收編(五)第四十六節 旁觀(七)第八節 轉折(八)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一)第五節 圈套(三)第三節 暗戰(二)第七十七節 平叛(三)
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一)第十節 風雲(二十)第一節 奪軍(六)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二)第一節 戰局(二)第三節 戰鼓(二)第一節 奪軍(一)第三節 暗戰(一)第四十五節 襲淡水(三)第二節 交易(五)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九)第一節 德黑蘭(十二)第三節 鐵血雄關(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六)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二)第七節 風波惡(五)第一節 法幣(六)第十節 虎嘯(十)第二節 投敵(四)第十一節 大捷(五)第四節 戰鼓(一)第二節 投敵(十)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六)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三)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三)第三節 會戰(十三)第三十節 軍議第四節 陰雲(五)第三節 會戰(十八)第四節 以牙還牙(一)第五節 圈套(二)第八節 刺廖(七)第四十九節 別離(二)第八節 九變(二)第四節 再戰津浦(七)第十節 風雲(二十六)第三節 重起(五)第一節 挽弓(十)第四節 戰鼓(二)第三節 太行行(四)第三節 戰天津(六)第二節 陝北行(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二)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六)第十節 虎嘯(五)第二十七節 轉變(二)第四節 九天之上(一)第四節 陰雲(五)第十節 虎嘯(十)第三十節 中山艦(六)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三)第三十二節 挽留(三)第四節 九天之上(一)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第三節 巧取(四)第二十六節 議案(二)第一節 黨爭(五)第三節 會戰(二十一)第二節 策劃(五)第七節 閃電(三)第十一節 大捷(二)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一)第四節 陰雲(二)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一)第四節 決戰前奏(九)第十節 虎嘯(八)第五節 曙光(十三)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二)第一節 黨爭(二)第六節 突破(三)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一)第三節 戰天津(六)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六)第十一節 《北伐》第五節 突擊(六)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七)第四節 決戰前奏(四)第二節 初戰(一)第二十五節 雲聚(四)第四節 密林血戰(二)第七節 風波(六)第一節 突破(二)第十節 風雲(二十四)第十五節 教導第十八節 新兵連(四)第十節 虎嘯(四)第三節 前哨戰(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第四十四節 襲淡水(二)第三節 別動隊(二)第四節 視察(四)第二節 察東收編(五)第四十六節 旁觀(七)第八節 轉折(八)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一)第五節 圈套(三)第三節 暗戰(二)第七十七節 平叛(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