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柴進稱雄

不斷地從清溪方向傳來宋軍漸次逼近幫源峒的消息。幫源峒中,柴進和燕青也鎮靜不了了。

於僻靜處,燕青悄悄對柴進說道:“大官人,當初是你向公明哥哥請纓,要來方臘幫源峒大內刺探軍情的,是吧?”

柴進答道:“正是,正是俺向公明哥哥請纓來此刺探軍情的。”

“好!”燕青道:“來此後,你一陣胡吹爛侃,什麼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三道九流,無所不通,善會陰陽,識得六甲風雲,辯得三光氣色等等,這個牛可是你吹下的,與我沒有半點關係吧?”

柴進答道:“當初俺是秀才,你是僕人,這個牛自然得俺吹。那時候,俺秀才不胡吹爛侃,你書童胡吹爛侃呀?!此乃職務行爲,毋庸置疑。”

“好!”燕青續說道:“當初,哥哥你極盡吮癰舐痔之能事,憑着三寸不爛之舌,說什麼你是尋着東南地界的天子氣而來的,說將來方臘可以佔有中原,長享九五之尊,終於撓到了方臘那廝的癢癢處,博得了方臘歡喜,招你做了駙馬,享受到了這等潑天富貴。這個情況不假吧?”

柴進見說,急了,忙道:“那沒辦法,是方臘要讓俺當官,是方臘要招俺爲駙馬嘛!當時,婁丞相做媒,最先答應了的,還是你。”

燕青笑笑,說道:“不管誰先答應的,反正做了駙馬的是你,不是俺。大官人哥哥,閒話不說了,就說眼下。眼下,方臘那廝已經被俺公明哥哥打得屁滾尿流,眼看着性命不保,哪裡有皇帝等着他當呢!待會,那廝逃進峒來,定要問你東南地界的天子氣在哪裡?到時候,你自去回答,莫要牽扯俺呀。”

柴進聞言,心中未免恐慌,對燕青說道:“燕小乙,你莫要再說風涼話了,俺被金芝公主招了駙馬,你不是和銀芝公主也打得火熱嘛,敢情只有我享受這潑天富貴了,你小乙就水深火熱了?!燕小乙,就眼下這個情況,你說咋辦吧,若是方臘拿我是問,也跑不了你燕小乙,你照樣得跟着俺被砍頭。到時候,‘咣噹、咣噹’,掉在地上的腦袋,可不是俺一個的,還有你的一顆呢。”

燕青聞言,故作驚恐地說道:“如此這般,該咋弄呢?大官人,俺的頭萬萬不能被砍。當初,俺曾私會師師,通過師師的關係,向道君皇帝要了親筆赦書,才長牢了這顆頭。這次南下攻伐方臘,俺也是跟了你進了這安樂窩,才保得了這顆腦袋。現在,俺這顆腦袋怎麼能讓方臘給砍了?俺還等着破了方臘後,回到東京,與師師團聚去呢!”

柴進道:“燕小乙,既是如此,就需要咱們哥倆共同來想辦法呀!要不然,俺那岳父,那可是個殺人不眨眼的魔頭,管得什麼道君皇帝赦書不赦書,只管大刀一揮,‘咔嚓’!一下,砍你的頭了。你還回東京與師師團聚呢,我看你到陰曹地府裡和女鬼團聚去吧!”

燕青聞言,就裝作沉思的樣子。

許久,燕青說道:“大官人哥哥,目今之計,還是要假戲真做。咱們不是各自收集了些金銀細軟嘛,趕緊安排好心腹人員,到時候趁亂擔走,要不然就白收集了。待會,等方臘那廝回來後,哥哥莫要等他尋你問事,哥哥你主動去找他,就說你除了滿腹學問外,還有雄冠天下的武功,你說你願意明日出徵,立斬了宋江那廝的狗頭回來。”

柴進聞言大驚,急道:“小乙,莫要出餿主意。俺去廝殺,打得過誰?你也知道,俺雖然在梁山做了第十把交椅,全憑得是皇子皇孫的出身和與公明哥哥的私人關係,若論武功,全然不行,等明日俺出陣廝殺,若衝出來關勝、林沖、秦明、花榮、李逵之流,豈不是要枉送了俺的性命?”

燕青笑道:“大官人哥哥,此言差矣!想那梁山,誰不識得哥哥?誰不知哥哥你的爲人?你只管殺將出去,其他哥哥絕不會對你痛下殺手的。在搏殺的時候,你悄悄告訴其他哥哥,讓他們假敗,由此塑造出你的威武勇猛的形象來,哄了方臘出峒觀戰,到時候反戈一擊,帶着公明哥哥反攻回來,殺了方臘,這可是奇功一件,到時候,俺們哥倆也能趁機脫身了。”

聽到“奇功一件”,貪功心切的柴進,又動心了。

柴進心裡暗道,俺雖是皇子皇孫,卻是前朝的;到了當朝,不過是草民一個,還被宋江給忽悠到了梁山上,做了賊盜;好不容易被朝廷招安,何不趁機立下一件奇功,好作爲敬獻朝廷的禮物,也搞他個大官噹噹,也好光宗耀祖、封妻廕子。

然而,想到了現在的妻子金芝,柴進又面有憂傷。

柴進心思,俺是方臘的女婿,妻子是方臘的女兒,那朝廷豈能因爲俺立了功便封方臘的女兒爲誥命夫人?再說了,俺領着宋江殺進峒來,俺那金芝公主咋辦?想到這裡,柴進滿面憂慮。

燕青道:“哥哥愁容不展,莫非還有什麼心事?”

柴進沉吟了半刻,說道:“小乙,你說的此計,果然是不錯,但俺那金芝公主咋辦?”

燕青聞言,想到平時,金芝公主待自己也不薄,故此,心有不忍,一時也無計可施。

又過了一陣,柴進道:“罷了,大英雄立身於世,哪能顧得那麼多婆婆媽媽的,隨她的命吧!有道是:‘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燕青聞言,心裡暗道,也只能如此了,便忙回答柴進道:“大官人哥哥所言極是!到時候,若是能帶了金芝、銀芝離開,便帶她們離開,讓他們自尋出路吧!若實在顧及不了,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畢竟是兩軍廝殺,犧牲也是難免的。”

兩個人商量定後,各自找心腹人安排了事情,然後就等着方臘逃進峒來。

像是被柴進、燕青命令着得一樣,在一片慌亂中,方臘果然倉皇而來,後面跟着咋咋呼呼的皇侄方傑。

那方臘坐在龍椅上,正驚恐不安,心憂鬱悶,卻見殿下錦衣繡襖地伏着一個人,定眼一瞧,正是自己的駙馬柯引。

方臘心想,當初,就是這個柯引,說什麼循着天子之氣來到東南的,言下之意,俺就是主宰一切的天子,現今卻如此的狼狽!哪來的天子之氣?今日這廝跪伏殿下,俺得問問,看他又有何詞?

方臘心裡有氣,正待要問柴進,柴進搶先高聲奏道:“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方臘指着跪伏在地的柴進說道:“駙馬,你且起來,俺問你話。”

柴進聞言,站起身來,對方臘說道:“深謝父皇。”

方臘顧不上客套,直接問柴進道:“柯引駙馬,當初你道俺東南有天子之氣,目今情況變成這樣,該是如何一個說法?!”

柴進道:“父皇,吾觀天象,目今正是父皇觸底反彈之際,兒臣雖不才,然深蒙父皇聖恩寬大,無可補報。父皇,有道是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危難之際,正是俺大顯身手之時。兒臣本就是上天派來攜扶父皇的,憑兒臣夙昔所學之兵戰,仗平日所韞之武功,六韜三略曾聞,七縱七擒曾習。兒臣今願提一支軍馬,殺出峒去,立退宋兵,中興國祚。”

方臘聞言大喜,立即派柯引駙馬帶兵出峒,先殺退宋江匪寇再說。

柴進得令,帶了燕青,領着兵馬,在震天般響的戰鼓聲中,衝出幫源峒,擺開陣勢,要與宋江廝殺。

宋江陣中,衝出了大將花榮。

南軍陣中,柴進一馬當先,拍馬出陣,殺向花榮。

兩馬臨近,攪成一團。花榮見與自己廝殺的南軍將領卻是柴進,愣了下神。柴進急道:“花榮兄弟,且假裝殺起來,不要讓他人看出破綻,待會花榮兄弟假敗,逃回本陣,稟告公明哥哥,明日出戰,我就中取事,你們趁機進擊,一舉擒獲匪首方臘。”

花榮會意,假裝着和柴進廝殺起來,只見兩馬相交,兩般兵器並舉,殺聲大振。兩人殺了有十餘回合,花榮假意力有不逮,拍馬逃回本陣。

柴進勒住馬,挺着槍,高聲叫罵道:“俺乃山東好漢柯引,上天派俺來伐殺你等梁山泊強徒草寇,快快叫宋江那廝出馬,俺與他大戰三百回合。”

花榮跑回本陣,如此這般地對宋江、盧俊義講了事情原委。

宋江、柴俊義聞言大喜,又派了大刀關勝出陣,告訴其道:“任你武功強過大官人百倍,也只能敗,不能勝,要樹立大官人天下第一英雄的形象。”

關勝得令,拍馬出陣,直衝柴進殺來,嘴裡大叫道:“山東小將,吾乃大刀關勝,你敢與我一戰嗎?”

柴進大罵道:“拙!你這不要逼臉的貨!也敢在俺跟前炫耀什麼大刀,你道你是你祖上關雲長不成?還敢與你一戰嗎,俺與你十戰又何妨!只是你沒有那個機會了。”罵着,柴進挺着一支穿心透骨點鋼槍,殺將過來。

關勝舉刀迎戰,於陣前大戰了十幾個回合,不分勝敗。

柴進漸漸力有不支,再與關勝纏鬥在一起時,悄聲罵關勝道:“你這廝,再戰上兩回合,趕緊詐敗滾蛋,你要累死哥哥俺呀?!”

關勝滿臉怒容,嘴裡卻悄聲笑罵道:“你這鳥人,敢罵俺不要逼臉,等得勝回朝,俺再與你算賬!”說畢,又戰了兩回合,詐敗佯輸,逃回本陣。

柴進橫槍立馬,高聲叫道:“宋軍聽着,其他人就別出來了,只管讓宋江那廝出來便是,俺只跟他廝殺!”

宋江陣上,又派出了朱仝,來與柴進對陣。

朱仝揮舞着九龍朝陽刀,高聲斷喝道:“拙!你個鳥人,敢直呼俺公明哥哥尊姓大名!”喝着,便殺將過來。朱仝知道柴進力薄,無力再戰,遂只戰了兩個回合,便撥馬便逃。

柴進催馬追趕,喝道:“哪裡逃?!”虛搠一槍,朱仝假裝着掉下馬來,高叫着:“阿呀!俺的娘哎,好厲害的山東小將。”朱仝一路倉皇,逃回本陣去了。

南軍陣中,策馬奔過燕青,伏身牽了朱仝那匹戰馬的繮繩,拉回本陣。

柴進騎在馬上,挺槍喝道:“衆將!殺過去!捉拿宋江匪盜!”

隨着柴進號令,南軍衝殺過來。宋江潰不成軍,退去十里下寨。

這場戲演得精彩絕倫。

當時,早有觀戰的將佐回到峒中,啓奏方臘道:“我皇洪福,不期想那柯引駙馬如此得英雄,連敗宋軍三員大將,只殺得宋江潰不成軍,狼狽不堪,敗退十里。”

方臘聞奏,心中大喜,連聲叫好。

這時,柴進領着得勝之軍,耀武揚威,歸還峒中。

方臘親自下了龍椅,將柴進迎進大廳,稱讚不已。隨即,方臘擺下御宴,親捧金盃,來給駙馬敬酒。

方臘道:“孤只道駙馬乃文弱秀才,不曾想駙馬如此英雄,原來武功也是蓋世無雙,早知如此,派駙馬統領大軍,征伐宋江,也不致損我數十員大將。如此看來,真如駙馬所言,孤該觸底反彈,逆勢崛起了,還望駙馬不辭勞苦,不避刀矢,大展奇才,立誅賊將,建不朽之功勞,和孤一道,共享無窮之富貴。”

柴進道:“那是自然。父皇只管放心,一切都在兒臣身上,兒臣當盡心報效,不負父皇厚待之恩。”

方臘聞言,大喜,連聲說道:“好!好!”

柴進隨即再拜方臘,說道:“父皇,爲壯吾軍之威風,鼓舞將士們奮勇殺敵,兒臣敬請父皇明日登山,觀敵瞭陣,看兒臣下陣廝殺,立斬宋江那廝,中興國祚。”

方臘聞言,高聲叫好,當即應允。

當晚,宴至深夜方止。

第二十八章 童貫得勢第五十八章 密謀反遼第一百三十二章 攔路打劫 (1)第一百七十五章 首次伐遼 (2)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禹山中 (6)第九十八章 海上之盟 (4)第六十一章 首戰寧邊 (2)第一百六十八章 醞釀出兵 (3)第一百八十二章 童貫返京第二十八章 童貫得勢第二十四章 三次任相第二百三十五章 燕青護花第二百五十七章 商議出兵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皇子趙楷第一百六十九章 醞釀出兵 (4)第五十五章 征剿海里第二百〇五章 二次伐遼 (8)第八十九章 三次罷相第四十章 立業初期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仇難解 (3)第二百一十二章 收復燕京 (6)第一百八十七章 藥師投宋 (1)第八十章 嘯聚梁山第二百五十七章 商議出兵第一百四十一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八十二章 童貫返京第一百九十四章 冤仇難解 (1)第七十三章 楊志賣刀第八章 奸賊蔡京 (2)第一百四十八章 借宿莊院第一百八十二章 童貫返京第二百一十九章 徽宗禪位 (2)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娘死節第二十一章 徽宗偷情第二百一十章 收復燕京 (4)第一百九十七章 冤仇難解 (4)第一百三十三章 攔路打劫 (2)第五十六章 立嗣之誤第二百三十四章 杏花樓中第一百二十七章 雙林幽谷第二百二十八章 徽宗禪位 (4)第四十四章 暗中施計 (2)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七十六章 宋江通匪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媒拉縴 (1)第七章 奸賊蔡京 (1)第六章 趙氏諸君第八十三章 攻破上京第二百〇二章 二次伐遼 (5)第二百三十六章 拜見師師第一百五十九章 保媒拉縴 (2)第一百八十三章 鴆殺宋江 (1)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前情願 (1)第一百七十四章 首次伐遼 (1)第二百三十二章 趙佶南逃 (2)第四十七章 馬植探營 (1)第一百三十章 醉仙樓上 (3)第一百四十三章 閣樓議事第二十五章 哄惑徽宗第五十三章 馬植獻策第二十三章 曹輔勸諫第一百三十六章 比武招親 (2)第二百章 二次伐遼 (3)第一百四十二章 暗中較勁第八十章 嘯聚梁山第二百一十八章 收復燕京 (12)第一百九十九章 二次伐遼 (2)第五十一章 天祚繼位第一百九十五章 冤仇難解 (2)第二百一十八章 徽宗禪位 (1)第一百七十六章 首次伐遼 (3)第一百〇六章 歸順朝廷第一百〇一章 運籌帷幄第二百〇八章 收復燕京 (2)第二百〇二章 二次伐遼 (5)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二百三十五章 燕青護花第二百一十八章 收復燕京 (12)第二百二十三章 晉陽城下(1)第三章 女皇碩貞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復燕京 (10)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復燕京 (9)第二百二十八章 徽宗禪位 (4)第六十一章 首戰寧邊 (2)第二百一十三章 藥師叛宋 (3)第十三章 徽宗皇帝第一百七十四章 首次伐遼 (1)第八十九章 三次罷相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禹山中 (3)第二百二一〇章 張覺降宋 (7)第二百三十五章 燕青護花第二百一十一章 藥師叛宋 (1)第一百二十三章 凱旋途中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禹山中 (5)第四十九章 結識世忠 (1)第三十二章:兩族拼殺 (2)第四十一章 討伐阿疏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禹山中 (4)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禹山中 (3)第三十八章 吞併石顯
第二十八章 童貫得勢第五十八章 密謀反遼第一百三十二章 攔路打劫 (1)第一百七十五章 首次伐遼 (2)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禹山中 (6)第九十八章 海上之盟 (4)第六十一章 首戰寧邊 (2)第一百六十八章 醞釀出兵 (3)第一百八十二章 童貫返京第二十八章 童貫得勢第二十四章 三次任相第二百三十五章 燕青護花第二百五十七章 商議出兵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皇子趙楷第一百六十九章 醞釀出兵 (4)第五十五章 征剿海里第二百〇五章 二次伐遼 (8)第八十九章 三次罷相第四十章 立業初期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仇難解 (3)第二百一十二章 收復燕京 (6)第一百八十七章 藥師投宋 (1)第八十章 嘯聚梁山第二百五十七章 商議出兵第一百四十一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八十二章 童貫返京第一百九十四章 冤仇難解 (1)第七十三章 楊志賣刀第八章 奸賊蔡京 (2)第一百四十八章 借宿莊院第一百八十二章 童貫返京第二百一十九章 徽宗禪位 (2)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娘死節第二十一章 徽宗偷情第二百一十章 收復燕京 (4)第一百九十七章 冤仇難解 (4)第一百三十三章 攔路打劫 (2)第五十六章 立嗣之誤第二百三十四章 杏花樓中第一百二十七章 雙林幽谷第二百二十八章 徽宗禪位 (4)第四十四章 暗中施計 (2)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七十六章 宋江通匪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媒拉縴 (1)第七章 奸賊蔡京 (1)第六章 趙氏諸君第八十三章 攻破上京第二百〇二章 二次伐遼 (5)第二百三十六章 拜見師師第一百五十九章 保媒拉縴 (2)第一百八十三章 鴆殺宋江 (1)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前情願 (1)第一百七十四章 首次伐遼 (1)第二百三十二章 趙佶南逃 (2)第四十七章 馬植探營 (1)第一百三十章 醉仙樓上 (3)第一百四十三章 閣樓議事第二十五章 哄惑徽宗第五十三章 馬植獻策第二十三章 曹輔勸諫第一百三十六章 比武招親 (2)第二百章 二次伐遼 (3)第一百四十二章 暗中較勁第八十章 嘯聚梁山第二百一十八章 收復燕京 (12)第一百九十九章 二次伐遼 (2)第五十一章 天祚繼位第一百九十五章 冤仇難解 (2)第二百一十八章 徽宗禪位 (1)第一百七十六章 首次伐遼 (3)第一百〇六章 歸順朝廷第一百〇一章 運籌帷幄第二百〇八章 收復燕京 (2)第二百〇二章 二次伐遼 (5)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二百三十五章 燕青護花第二百一十八章 收復燕京 (12)第二百二十三章 晉陽城下(1)第三章 女皇碩貞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復燕京 (10)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復燕京 (9)第二百二十八章 徽宗禪位 (4)第六十一章 首戰寧邊 (2)第二百一十三章 藥師叛宋 (3)第十三章 徽宗皇帝第一百七十四章 首次伐遼 (1)第八十九章 三次罷相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禹山中 (3)第二百二一〇章 張覺降宋 (7)第二百三十五章 燕青護花第二百一十一章 藥師叛宋 (1)第一百二十三章 凱旋途中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禹山中 (5)第四十九章 結識世忠 (1)第三十二章:兩族拼殺 (2)第四十一章 討伐阿疏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禹山中 (4)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禹山中 (3)第三十八章 吞併石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