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出售產業

“啓稟皇上,秦顧問這些天把他和他夫人名下的近三十處店鋪全都掛了牌打算出售,另外他和他夫人在京城附近的幾個莊子和幾百畝上好的地也找了中人,正準備往外發賣。”一名負責監管秦有福的侍衛正規規矩矩的跟康熙彙報着。

“什麼?”康熙給鬧愣住了,這個年代的人、特別是漢人守土意識很強,除非迫不得已是絕對不會典賣家裡的產業的。康熙當然知道秦有福的這些個產業是怎麼來的,按理來說,有了這些產業,秦有福這一輩子基本上就吃穿不愁了。這是康熙在變相的補償秦有福,畢竟他立了那麼多的功,可是又沒有辦法給他升職,只好用這個辦法補償他了。

“你是說秦有福在變賣家產?”康熙實在不敢相信這會是真的。

“是的,小的這些天一直跟着秦顧問,他也不避開我們,這些天來,他天天出入牙行,將店鋪和田莊等物委託牙行幫忙出售。”侍衛的任務只是確保秦有福不離開京城,同時幾句他的行動,但並不干涉他的事情。

“朕明白,你先下去吧。”康熙揮手將侍衛遣走。

靠在椅子上想了半天,康熙實在性不明白秦有福到底爲什麼這樣大肆變賣家產。不用說都能想得到,秦有福肯定知道自己現在已經將他盯住了,若是說他想逃離京城,那麼應該偷偷摸摸的找機會逃走,憑他的本事和手裡的現銀,離開京城以後水邊找個地方隱居起來,手裡的錢夠產置業也應該夠了,根本沒有必要這麼大肆的變賣家產,即使要賣,也應該是偷偷摸摸的賣纔對,何必搞得動靜那麼大?莫非他有別的企圖?康熙實在有點行不明白了。

“喜公公,你跑一趟,去把納蘭明珠和索額圖都朕叫來,朕有事跟他們商量。”幾人自己一個人想不明白,那麼幹脆多叫兩個人來幫着分析一下。如果不把這件事情性明白了,康熙怕也睡不好覺了。

“奴婢這就去叫納蘭明珠和索額圖大人。”喜公公答應一聲,退出了南書房,安排好服侍皇上的太監以後,招呼了一頂小轎,緊趕慢趕的往納蘭明珠和索額圖府上傳旨去了。

……

“這麼樣?讓你尋訪的大一點的店鋪找到了麼?”秦府,秦有福一邊臨着秦儈的字帖,一邊詢問着秦二。

“按照老爺的要求,小的跑遍了北京城,總算找到了兩家勉強夠大的店鋪,一家在王府井附近,另一家在西單。這兩家店鋪大是夠大的了,可是一家是傳承了幾百年的藥店,另一家是一家剛剛開張了沒多久青樓,聽說裡面有哪個王爺的股份,小的沒敢打聽着兩家鋪子賣不賣。”秦二有點惶恐不安的說到。

“切,這還用打聽?”秦有福挺不屑的撇了秦二一眼,一邊接着臨帖,一邊漫不經心的說道:“別人能開那麼大的鋪子,本錢多少不說,至少是不缺錢的人家,再說了,別人開店幹什麼?不就爲了掙錢麼?能掙着錢的鋪子別人賣給你,你當全世界的人都是傻子?要麼就是老爺我傻了?反正我現在有時間,與其買下一家現成的店鋪,還不如自己建一間來的划算。”每天臨帖的人物是小皇帝佈置的,秦有福雖然不願意,可也不敢不執行。現在家裡除了熊婉兒和秦二以外,能讓秦有福信得過的人不多,不經他的對手他強大了,誰知道會在家裡安排多少人監視着自己?萬一有人打自己的小報告,添油加醋的亂說一氣,秦有福也受不了。

秦二的腦袋不夠用了,既然秦有福不是爲了買店鋪,爲什麼讓自己可北京城轉悠,淨找那些大的店鋪觀察?

“老爺,既然您不想買店鋪,幹嘛讓小的到處去打聽?”秦二想不通了。這也就是在秦有福的府上會有秦二這樣死心眼的管家敢這樣追問,換了別的大宅門,有哪家的管家敢這樣的?

秦有福總算是寫完了一百個毛筆字,隨手把毛筆往筆洗裡一擱,伸了個懶腰,接着往椅子上一靠,教訓起秦二來:“你呀,就是不如秦大聰明。我都已經說得那麼明白了,若是撂到秦大身上,他早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也就是你吧,還好意思恬着臉來問我。”秦有福說着拿起蒲扇,打算扇扇風,秦二若是這樣的機會都不懂得掌握,秦有福也不可能讓他當秦府的管家了。“老爺,我來。”不用招呼,秦二接過了秦有福手上的蒲扇,輕輕的幫秦有福扇着風。

秦有福滿意的點了點頭:“你就這點好,機靈咱們在京城不比在確山,這裡是天子腳下,城門樓上掉下塊廣告牌來,砸死的十個人裡面有八個是當官的,至少有一半比你家老爺我的官大。在這裡辦事,一定得機靈着點,吃虧上當的事咱們不幹。”秦有福理論知識是有的,也正在往這個方向努力,可惜天賦所決定,他還不如秦二。

秦二知道,自己家老爺是表揚自己了,心裡挺高興的,他這人有個怪脾氣,不懂的東西就好問,這不,又問上了:“老爺,啥叫廣告牌?”京城裡官多秦二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廣告牌是什麼就實在搞不清楚了。

“這個廣告牌就是將某樣東西廣泛宣傳,告訴大家的這麼一個用來發布的東西,就比方說酒樓門口的酒幌子什麼的,那就是廣告牌。”秦有福賣弄了起來。

“我明白了進城的城門樓上寫着的門樓牌,金鑾殿上的牌匾都是廣告牌”秦二舉一反三,反應還挺快的。

秦有福這邊糾結了,好像秦二說得沒錯,不過總覺得有點什麼不對勁的。秦有福決定,趕快回避這個話題,省得丟臉。

“行了行了,別擺顯了。”先把大帽子給秦二戴上,省得他一會又問出什麼來。“你剛纔不是問我,老爺我爲什麼讓你去到處打聽大的商鋪麼?我告訴你,老爺我要開一家全大清最大的商鋪,裡面什麼東西都有,東西都放在架子上,買東西的自己進去選,選好了到門口給錢。你想想,老爺要是開這樣一家商鋪,不得建一個大一點的店麼?所以,我是讓你去看看京城裡最大的店有多大,老爺開的店,一定要比他們大才行”秦有福得意洋洋的在椅子上搖頭晃腦的說。

秦二想了好一會,手裡的扇子都忘了搖了,好容易下了決心:“老爺,這可不行啊哪有讓客人自己進店裡選東西的?那不是開着門招賊麼?若是那樣,我敢說,老爺這店用不了幾天就得關門再說了,哪來得那麼多東西好賣的?若是咱們去別家買了來再賣,別人肯定降價,到時候咱們的貨都得砸在手裡頭了。”

“嗨,沒見識了不是?老爺我根本就不用去買東西,咱不當二道販子。我要讓那些店主自己求着我讓他們進來賣貨,若是進不了咱們家的超市,那就說明他的東西不好,這事你就別操心了,接下來這些天,你到處轉一轉,找一個當官的比較多的,地方又大的地,看看能不能買下來,到時候咱們就把超市建在那”秦有福不以爲意,在他看來,只要讓人們接受了超市這個概念,贏利就是必然的了,現在的關鍵就是找地方建超市當然了,普通老百姓的消費水平很低,超市這樣的東西一時還很難接受,所以得把超市建在“高尚住宅區”,這才容易一炮打響。

秦二一聽秦有福的要求爲難了,京城裡當官的住得比較密集的基本上都在皇城根附近,這些地方哪裡還會有大一點的地盤?說句不好聽的,就算你有錢,在這附近的地方也不好盤下地來,即使再不濟,爲了面子,也不會有那個官員肯把自己的地給賣了,要想在這樣的地方賣地,根本就是癡心妄想。

不過……秦二靈機一動,他還真想到了一個地方:“老爺,你的要求也太高了,又得官員多,又得地方大,這根本就不可能。除非……。”

“除非怎麼着?”秦有福一聽來了精神。

“其實也不是全沒有地方,就看老爺是不是真想幹了。”秦二小心的試探着。

“你說”秦有福是鐵了心要當大清的商業大亨了,對這事當然上心。

“我要是說了,老爺可不許打我。”秦二這是在賣乖呢。

“你要是再不說,老爺我現在就打你的板子”秦有福急眼了。

“其實若是按照老爺的要求,咱們秦府是最合適的,不光地方大,周圍也都是當官的,位置和……。”秦二好容易想出了這麼個主意。正打算隨附秦有福呢。

“太好了秦二,你算立功了”秦有福根本就不等秦二把話說完,自己家的優勢他還是明白的。這裡交通方便,附近住的都是達官顯貴,地方也夠大的,關鍵是有這樣一處房地產撐着,投資成都不但要小許多,還可以給未來進駐的客商強有力的保障,算起來,還真沒有什麼地方比在這裡搞超市更好的了。

“奶奶的秦二,明天開始你就給我找些工匠回來,到時候我再去工部借點人手,咱們先把秦府改成一個大超市,我就不信,老子還得看別人的臉色”秦有福信心滿滿的。

“老爺,您先別急。”秦二一聽秦有福說風就是雨的,當時擔心了起來:“即使老爺要用秦府建最大的店鋪,咱也不急着這一會,家裡還有那麼多人,總得先安頓下來,不然咱們住什麼地方?”秦二還是想得比較清楚的。

秦有福一聽有道理,的確是自己太着急了,不由得撓了撓頭:“你先下去吧,把夫人請來,咱收那麼多店鋪宅子什麼的,總有合適的,到時候搬家就是了。”

……

且不說秦有福這邊是怎麼打算的,南書房裡,康熙和納蘭明珠、索額圖幾個人正煞費苦心的揣摩着秦有福到底想幹什麼。

“臣這幾天也注意到了,秦有福正大肆拋售手中的產業,秦府的管家秦二每天一大早就出門到處溜達,專門往人多的地方去,好幾次臣派出去的人就差一點跟丟了。非常奇怪的是,秦有福的管家好像就是到處看看,基本上什麼都不做,一轉悠就是一天,臣以爲,這裡面一定有些問題。”索額圖聽了康熙的話以後,將自己這些天掌握的情報說了出來。

“臣也覺得納悶,當初秦有福大婚的時候,臣覺得此人是朝廷棟樑,只可惜品級太低,又守着當年的鰲拜府那麼大一個院子,光憑那點俸祿,難免捉襟見肘,所以將臣名下一個頗有些產出的莊子送給了秦有福,希望能借此幫襯一下,省得他異日生出貪婪之心來。可是昨天臣聽說,臣送給秦有福的那個莊子現已經掛出了售賣的牌子,只等多些人競價之後與秦有福其他的產業一併出售,早知如此,臣還不如多送秦有福點銀子,也省得這個莊子落到鄙人的手裡。”納蘭明珠知道,秦有福現在在皇上的眼裡是大不如從前了,雖說話裡沒有什麼很貶低秦有福的地方,但是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朕也覺得奇怪,按理來說秦有福乃是心思縝密之人,凡是都是三思熟慮,準備着後手的。前幾天,秦有福上摺子請辭,朕把摺子壓下來了,許了他一年的假讓他練字,誰知道這纔過去幾天,這人又鬧出了典房賣地的事,而且無所顧忌,根本就是做給人看的。朕想不明白,秦有福何以如此?在這件事後面,此人有何打算?”康熙真的頭都大了,還真沒見過秦有福這樣的,若說他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好像也找不出來,但是偏偏幹出的事卻實在出格,讓人不得不考慮他是不是另有深意。實際上,按照康熙的理解,秦有福算是他見過的人當中最難看透的,每每到你覺得已經把他看透了的時候,新的花樣就又出來了,而且還跟上一個緩解絲絲相扣,完全推翻的了你認爲最合理的解釋。跟秦有福打了這麼久的交道,康熙覺得,自己一直是在給秦有福牽着鼻子一般。

“皇上心思縝密,處處都想都臣的前面去了。”納蘭明珠趕忙馬屁跟上,反正這玩意不要錢,能讓皇帝開心最好,總不至於讓他生氣就是了。

“臣以爲,秦有福這麼明目張膽的拋售產業,其中必有深意,又或者像表達什麼?反思他近來的一系列舉動,此人極具誘惑力,每每動作,都讓人感到不解,其後又豁然開朗,但是這個時候,新的動作又來了,實在是匪夷所思,不知道他想什麼。”納蘭明珠是個老狐狸,無非是用另一種說法來演繹着康熙的話,雖然沒有實際意義,但是讓人感到很貼心的味道。

“朕也是這麼看的。若是說起來,秦有福到目前爲止,功勞不少,但是行事詭秘,讓人不明白他的真實意圖,前幾天,朕覺得此人讓人有些不放心,便將他放到了工部督造火器。結果第一天上班,秦有福便讓星納抓了個消極怠工,要打他的板子。可秦有福馬上就拿出了一個標準化的東西,直讓工部侍郎杜斟嘆爲天人。按說此乃大功一件,理當論功行賞。不料秦有福反其道而行,給朕上了個辭官的摺子,讓朕辭他也不是,不辭他也不是。後來朕仔細一想,秦有福除了桀驁不馴,並沒有什麼犯錯的地方,若是就這麼讓他辭官,或許就浪費了一個人才,於是準了他一年的假。沒成想,此人居然當即發作,居然售賣了幾乎所有產業,若是此事傳了出去,那些言官御史就該上摺子指責朕不善用人,導致朝中大臣拋業棄產度日了。”說這話的時候,康熙也很無奈,誰也說不上秦有福到底想幹什麼。給他升官?估計秦有福根本不想要這個,要不然當初召集就不會只給他一個五品官了。繼續留用?辭官的摺子是秦有福自己寫的。康熙真爲難,若不是考慮到秦有福功大於過,康熙寧願沒有這個人。

索額圖在一邊聽了半天,基本上了解了康熙爲什麼頭疼,於是進言道:“依臣以爲,皇上大可不必爲難,雖說誰也說不上秦有福爲什麼拋售產業,但是臣以爲,此人無非是兩個目的,一、產業全部拋售,獲取大量銀錢,然後想辦法攜款潛逃。從此人在秦家山莊的戰例來看,秦有福於戰法異常精通,,若當真此人幹明目張膽的出售產業並打算攜款潛逃,除非將此人禁錮於大牢之內,否則他必定有辦法逃走。然秦有福至今並無大過,若是莫須有就將之禁錮,於理不合,有損我大清威嚴。再說了,無論舊主如何,然現如今無論是秦有福或其夫人名下產業皆屬秦府,贈與賣贖並無違列,若是我等橫加干涉,難免落人口實,爲長遠計,臣以爲不該禁止。二、秦有福擺出架勢,鬧得總人皆知,無非是爲了皇上之前處分他的事情,秦有福以爲,自己功勞甚大,不該有此懲處,於是又獻一策以顯手段,之後擺出一副委屈的樣子,鬧出動靜來讓皇上安撫其心。如今之事已經鬧得街知巷聞,若皇上認爲秦有福尚屬可用之人,當招之以撫,令其安心爲吾皇辦差。臣以爲,該當如何,均於售賣產業武官,此乃秦有福忠奸之論。”

索額圖說的還算中肯,起碼說明了事情的緣由(索額圖自己猜測的),這下,輪到康熙上腦筋了。

按照索額圖的說法,若是讓秦有福賣產業,那麼自己的威望就要受損失,朝中的大臣對自己就會有看法。康熙剛剛掌權不久,當然明白光憑他一個人是不可能控制整個大清的,當人也就最不願意看到這樣的事發生的。但是想阻止秦有福,康熙就得低三下四的跟秦有福道歉,說明當初召集不該貶他到工部,還得繼續寵信他,可有了這件事情,君臣之間已經有了鴻溝,有這麼可能回到原來的狀態?再說了,讓康熙低頭,他是萬萬不願意的。

納蘭明珠一直在仔細的觀察着康熙的神色,剛纔索額圖分析這件事情的時候納蘭明珠就看出來了,康熙皇帝這會肯定非常不舒服,話說回來,誰到了康熙的這個位置,碰上這樣的事都舒服不起來。

分析了一會以後,納蘭明珠出頭了:“皇上,剛纔索額圖大人說得非常精彩,也抓住了要害。秦有福此舉實在令人爲難,不知道該如何處理。臣反覆思量了以後,倒想出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或許能遏制秦有福的囂張氣焰。”

康熙一聽來精神了。他一直響的那個一個人人稱道的好皇帝,如若不然,類似秦有福這樣的,處理起來就簡單得多了,只要砍了秦有福的頭,事情就一了百了了,誰也不能怎麼樣。但是砍了秦有福以後會出什麼問題?滿朝文武表面上不會說什麼,但是背地裡肯定人心惶惶認爲自己是一個暴君,這樣的觀念一定形成,對大清的統治就會發生極大的危害,誰也說不上會出什麼問題。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康熙不願意採取高壓政策。但是作爲皇帝,康熙需要有自己的尊嚴,讓他給一個五品的不入流道歉賠不是,康熙時萬萬做不出來的。

“納蘭明珠,你有什麼好辦法處理這件事,且先說說,我等君臣共同參詳一番再做定奪。”康熙有點病急亂投醫了。不過納蘭明珠也是他信得過的,聽聽他的意見也好。

“臣以爲,對秦有福的事情還有一條灰色的路可行,我們可以不管他是不是售賣產業,畢竟這是他的事,但是我們可以控制是否會有人肯接受秦有福售賣出來的產業。這件事情無需皇上分心,只需臣警告所以參與秦有福產業售賣的牙行,另外派人盯住對秦有福產業有興趣的那些人,想來這些人都是聰明的,斷不會爲了購買秦有福產業的事情得罪了皇上。於是秦有福的東西還在賣着,但是沒有人肯買,這就不是我們可以掌控的了。”納蘭明珠微笑着說出了他的想法。

“好主意就這麼辦”康熙用力一拍大腿,同意了納蘭明珠的意見

……

《都市奇人錄》一箇中醫,八字等文化的傳承類小說,給大家帶來不同的感受

……

第105章 戰局第124章 軍民同樂第1章 開玩笑要有個限度第96章 鐵索攔江第75章 秦有福的怪癖第50章 意義和收穫第27章 論功行賞第180章 談判-3第119章 回京第76章 沼氣應用第150章 朵藍懷孕第17章 剿匪會議第145章 獎罰分明第32章 御賜門匾第99章 算計第16章 人民戰爭第22章 說出不殺你的理由第50章 意義和收穫第86章 大清報業-2第107章 攻克咸寧第133章 康府玉蓉第187章 封賞第85章 大清報業-1第23章 一人計短,兩人計長第138章 夫人聯盟第1章 開玩笑要有個限度第三十四章第106章 兩軍陣前第164章 玉蓉省親第69章 標準化第138章 夫人聯盟第127章 秦有福鬧笑話第161章 朝會正名第三章第20章 禮學館瘋漢第98章 火燒藤甲兵第148章 未雨綢繆第144章 捅了馬蜂窩第40章 禍起“圍牆”第89章 刺殺-1第17章 剿匪會議第175章 老謀深算姚啓聖第156章 秦府家宴第179章 談判-2第15章 安家落戶第99章 算計第111章 誰都害怕第70章 研究辭職第89章 刺殺-1第73章 出售產業第127章 秦有福鬧笑話第30章 各有算計第23章 一人計短,兩人計長第162章 急流勇退?第186章 招安臺灣第123章 殲敵第4章 忽悠領導第26章 除鰲拜第107章 攻克咸寧第120章 出大事了第161章 朝會正名第2章 被古代人俘虜了第42章 準備好了第134章 白癡新郎第89章 刺殺-1第137章 軍校-2第38章 賭約第92章 刺殺-4第75章 秦有福的怪癖第120章 出大事了第150章 朵藍懷孕第75章 秦有福的怪癖第85章 大清報業-1第135章 佔便宜第84章 進宮見駕第18章 想當個小地主都不行第172章 我就是秦有福第2章 被古代人俘虜了第138章 夫人聯盟第104章 殺郝連澤第37章 康熙看打架第42章 準備好了第95章 取道洪湖第26章 除鰲拜第55章 秦有福大婚-1第147章 風雨欲來第80章 設計定策第46章 第二面白旗第108章 打包送貨第104章 殺郝連澤第4章 忽悠領導第122章 夜襲 軍營第179章 談判-2第三章第119章 回京第22章 說出不殺你的理由第86章 大清報業-2第54章 吳應熊的苦惱第54章 吳應熊的苦惱
第105章 戰局第124章 軍民同樂第1章 開玩笑要有個限度第96章 鐵索攔江第75章 秦有福的怪癖第50章 意義和收穫第27章 論功行賞第180章 談判-3第119章 回京第76章 沼氣應用第150章 朵藍懷孕第17章 剿匪會議第145章 獎罰分明第32章 御賜門匾第99章 算計第16章 人民戰爭第22章 說出不殺你的理由第50章 意義和收穫第86章 大清報業-2第107章 攻克咸寧第133章 康府玉蓉第187章 封賞第85章 大清報業-1第23章 一人計短,兩人計長第138章 夫人聯盟第1章 開玩笑要有個限度第三十四章第106章 兩軍陣前第164章 玉蓉省親第69章 標準化第138章 夫人聯盟第127章 秦有福鬧笑話第161章 朝會正名第三章第20章 禮學館瘋漢第98章 火燒藤甲兵第148章 未雨綢繆第144章 捅了馬蜂窩第40章 禍起“圍牆”第89章 刺殺-1第17章 剿匪會議第175章 老謀深算姚啓聖第156章 秦府家宴第179章 談判-2第15章 安家落戶第99章 算計第111章 誰都害怕第70章 研究辭職第89章 刺殺-1第73章 出售產業第127章 秦有福鬧笑話第30章 各有算計第23章 一人計短,兩人計長第162章 急流勇退?第186章 招安臺灣第123章 殲敵第4章 忽悠領導第26章 除鰲拜第107章 攻克咸寧第120章 出大事了第161章 朝會正名第2章 被古代人俘虜了第42章 準備好了第134章 白癡新郎第89章 刺殺-1第137章 軍校-2第38章 賭約第92章 刺殺-4第75章 秦有福的怪癖第120章 出大事了第150章 朵藍懷孕第75章 秦有福的怪癖第85章 大清報業-1第135章 佔便宜第84章 進宮見駕第18章 想當個小地主都不行第172章 我就是秦有福第2章 被古代人俘虜了第138章 夫人聯盟第104章 殺郝連澤第37章 康熙看打架第42章 準備好了第95章 取道洪湖第26章 除鰲拜第55章 秦有福大婚-1第147章 風雨欲來第80章 設計定策第46章 第二面白旗第108章 打包送貨第104章 殺郝連澤第4章 忽悠領導第122章 夜襲 軍營第179章 談判-2第三章第119章 回京第22章 說出不殺你的理由第86章 大清報業-2第54章 吳應熊的苦惱第54章 吳應熊的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