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想當個小地主都不行

自滿清入關以來,最爲注重的就是維護統治的問題,統治者當然知道,儘管他們戰勝了明朝皇帝,奪取了漢人的天下,但是滿人畢竟人數有限,如果天底下的漢人都起來反抗滿人,那麼滿人的下場就遠不是退出關外那麼簡單了,滅族滅種都是一件簡單的事。

爲了維護統治,滿清政府一方面懷柔天下,恢復科舉任用漢官,連皇父攝政王多爾袞都親往山東曲阜拜祭孔子,以示對漢學的尊敬,另一方面,對任何反清勢力的打擊歷來都不遺餘力,務求徹底剷除。

如果確山縣的這幫土匪流寇當真是爲了“反清復明”,別說他們是一個上百人的團伙,就是隻有一個人,滿清政府也絕對不會姑息遷就,誰也知道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道理,如果真是以“反清復明”爲目的的組織,相信很快就能拉攏起一幫的同情者和支持者,對於這樣有可能危及統治的組織,怎麼可能放任他們做大?

問題是確山縣的這幫傢伙根本就是一幫烏合之衆,他們哪裡是想着什麼“反清復明”,只不過是一幫好吃懶做的地痞流氓借了“反清復明”的名義四處作亂罷了。就憑他們的所作所爲,別說同情和支持了,凡是確山周邊的,誰不是盼着這幫人被千刀萬剮?

……

“大家不要着急,現在時間尚早,吳大人要等一會纔到衙門。”通告發出的第二天一大早,確山縣衙開始熱鬧了起來,好幾十號人都想擠進去告發那些“土匪流寇”,要知道,只要動動嘴,白花花的一兩銀子可就到手了。最關鍵的是,那些平時仗着自己身後有一幫土匪流寇撐腰的傢伙平時在十里八鄉都是人見人恨的傢伙,平時大家因爲擔心會被打擊報復只能低聲下氣的。現在好了,縣令大人明文公告要剷除這幫土匪強盜,甚至不惜懸紅緝拿,可以肯定,這幫傢伙的時間長不了了,這個時候還不出手,白花花的銀子可就便成別人的了。

“這吳大人怎麼還不來?要是王小山得了信,恐怕就跑了!”一個等着舉報拿錢的村民焦急的說。

“……”頓時,說什麼的都有,不過意思基本相同:縣衙得趕快派人到他們那裡去抓人,別讓人跑了。

“就是、就是,林捕頭,要不你還是去催一催吳大人吧,這要是那幫傢伙得了信,搞不好真就跑了。”一個穿着顯然不同於普通村民的傢伙開口說道。顯然,能用這樣口氣跟林捕頭說話的肯定是有點地位的。

“哎呦,李東家,您怎麼也來了?”林捕頭一看說話的不正是自己老婆娘家那裡有名的大戶,當然馬上分開人羣出來打招呼。

“林捕頭,我們村裡有林狗蛋他們兄弟三個就是那幫土匪一夥的,上次靠山村滅門他們就去了,聽我們家管家剛剛來報,這哥三個這會正收拾東西要跑呢,再不去可就來不及了!”李東家顯然有點急了,要是抓到了林家三兄弟那可就是三兩銀子,再添上些就能買頭小牛犢了。

林捕頭悄悄的給李東家使了個眼色,拉着李東家就往人羣外走。

“李東家,你明明知道林家三兄弟是土匪,現在還擠在這幹什麼?趕快回去,在村裡找上幾個力氣大的小夥子,一頓棍棒上去,我就不信那林家三兄弟有三頭六臂!把人給抓到縣衙來,只要查實了,那可是十兩銀子一個!到時候你大魚大肉的招呼一下那幫出力的小夥子不就行了?!”林捕頭壓低了聲音吩咐着李東家,這樣的事要是一般人也就罷了,可這李東家好歹跟他岳家有那麼點關係,處好了,要是老岳家有點什麼事,他也得幫着關照一下不是?

李東家一聽眼睛一亮,連聲稱是:“是、是、是,我***怎麼就那麼傻呀!這不是送上來的錢不要麼!謝謝林捕頭,我這就回去抓人去!”

李東家一聽林捕頭的這番話,頓時激動起來,回答的聲音難免就大了許多。本來林捕頭一直在維持着秩序,大家的眼睛就盯着他,眼見他跟李東家小聲的商量着什麼,誰會不留意?結果李東家這話一說,頓時就有一半的人反應了過來,還真是的,怎麼就沒想到先抓人呢?真跟李東家說的,這是送上門來的錢都不想要了!

呼啦一傢伙,縣衙門口的人退潮般四下散了開去,這都是準備回家抓人的。剩下的人雖然沒聽清楚李東家的話,但是看見大夥都摩拳擦掌的往回跑,當然趕忙打聽,這一打聽不要緊,剩下的幾個人也都跑了,縣衙門口又空蕩蕩的起來。

林捕頭萬萬沒想到,不過是李東家的嗓門大了些,這下可好,忙了一個早上,現在沒事了!

……

儘管這些土匪流寇只不過是打着“反清復明”的旗號作奸犯科,可上報到巡撫衙門的時候當然不能這麼說。

“……,確山縣爲保我大清安危,徹底剷除亂黨叛賊,還全縣百姓朗朗晴天,特請縣內地主鄉紳開明志士襄助,領全縣百姓共剿之,被仁人志士稱爲人民戰爭。此役,共殲亂黨四十餘人,抓獲亂黨近百,徹底平息確山犯上作亂之反賊。爲使確山因反賊作亂流離失所之百姓有所依靠、得以安居樂業,確山縣衆善長仁翁慷慨解囊,捐助銀兩糧食,義舉堪稱楷模。特懇請巡撫大人將本縣衆善長仁翁之義舉上報朝廷,求朝廷給予表彰獎勵以彰顯我朝對行善積德之民衆慷慨懷柔之心。本縣爲確保穩定、安置流民……。確山縣縣令吳?頓首。”

花花轎子衆人擡,確山縣怎麼說都是河南巡撫衙門治下,一個小小縣令能力挽狂瀾,憑一縣百姓之力就將大批“反清復明”的亂臣賊子肅清剿滅,而且還大量開墾荒地安撫流民,甚至無需朝廷下撥賑濟糧款,當然是大功一件,這樣的事情如何能不馬上上報朝廷?

於是,沒有幾天,鰲拜就看到了河南巡撫上的爲確山縣令吳?請功德摺子,當然了,作爲證據,吳?的摺子也一併送進了北京。這樣的事情幾乎天天都有,鰲拜並沒有當回事,在他看來,這根本就是在他的正確領導下地方官員變相歌功頌德的手段,本是很正常的事情,想那鰲拜乃是滿清第一勇士,茹馬生涯,刀口上舔血的日子過得多了,死在他手底下的又何止成百上千?小小確山縣不過是剿滅了百把個土匪流氓,根本不值得他拿什麼主意來表彰獎勵,這些東西刑部、吏部自然有規矩,一切照規矩做就是。

鰲拜隨便翻了翻吳?的摺子,倒也中規中矩,還附了一份請朝廷表彰獎勵的善長仁翁的名單,其它沒有什麼很能讓人感興趣的東西。不過這個摺子的確有些意思,還搞了個全民動員,連海外歸來的“海歸”都參與了進來。想到這段時間康熙小皇帝還挺聽話,整天呆在宮裡沒事幹也怪可憐的,確山縣有這麼個從什麼“澳大利亞”回來的人,不如讓他進京來給小皇帝將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聽聽,省得小皇帝整天沒事幹了東想西想的,只要小皇帝老老實實的聽話,讓他開心一點也沒有什麼不好的。

這天早朝,鰲拜領銜上朝,一幫臣子們照本宣科的一番歌功頌德以後,一些只有爵位的皇親國戚照例是不說話的,各部尚書開始彙報各部門的情況和問題,由康熙小皇帝在徵求了鰲拜的意見以後宣佈處理辦法,其實這當中的情況鰲拜早就瞭解、也已經拿出了處理辦法,只不過現在皇帝已經親政了,按照規矩,朝廷各種問題的處理辦法必須是皇帝說了算,鰲拜的意見和處理辦法必須經過小皇帝的口傳達出來才名正言順罷了。

……

“萬歲,臣接到河南巡撫彭有義(其實這會已經不是他了,只是實在查不到該是誰,就讓他多當幾年好了)上的摺子,說河南確山縣縣令吳?爲了剿滅亂黨安撫流民,動員全縣百姓,甚至連流落海外迴歸中土的確山義士都參與了進來,羣策羣力,一舉肅清了盤踞確山多年的前朝餘孽,當地百姓安居樂業,流民開荒耕作,當地治安全面穩定。臣以爲,像吳?這樣的地方官員應該給與獎勵,還請皇帝示下。”鰲拜出班上奏。

康熙聽了鰲拜的話,不由得眉毛微微一皺,不過馬上調整了過來。他當然知道,大清帝國一千三百多個縣,七品的官員多如牛毛,實在沒有必要拿一個小小縣令剿匪的事情拿到早朝上來說,這些事情自然有吏部和刑部官員處理,不知道鰲拜現在說這個事情的目的是什麼?難道這個官員跟他有什麼關係?

“如確山縣令這樣的官員的確應該給予表彰和獎勵,不知鰲少保有什麼建議?不如鰲少保多勞累些,安排戶部看着辦就是的。”康熙知道,就自己目前的狀態,實在不是跟鰲拜掰腕子的時候,一旦把鰲拜熱惱了,說不定自己屁股下的這把椅子就沒法坐了。

“臣遵旨。”鰲拜只是提這麼一個話題,至於怎麼辦當然是吏部和刑部的事,至於秦有福的問題是不合適在這裡說的,但是隻要提起了小皇帝興趣,等一會退朝以後他自然就會跟小皇帝說了。

……

且不提鰲拜是怎麼跟康熙說的這些事情,反正這天下午,隨吏部和刑部的公文一起發往確山縣的公文中多了一份讓秦有福進京的文件,文件中提到,令秦有福進京以後先至禮部修習覲見的禮節,之後的安排就沒有說了。

從吳?那裡看到這份公文的時候,秦有福都快傻了。他可是知道一點歷史的,這個時候,正是鰲拜權傾朝野的時候,躲都躲不急,搞了半天自己還是沒有躲過,想安安穩穩的當個小地主都不行,這是什麼世道!

第39章 離京第126章 平妻第118章 準備回京第46章 第二面白旗第77章 被岳父告了第115章 攻打岳陽-1第26章 除鰲拜第52章 耍賴第57章 秦府女當家第147章 風雨欲來第十章第86章 大清報業-2第155章 康熙檢閱軍校-1第40章 禍起“圍牆”第132章 高手對局第31章 迎來送往第179章 談判-2第79章 撤藩線路第161章 朝會正名第92章 刺殺-4第127章 秦有福鬧笑話第40章 禍起“圍牆”第126章 平妻第157章 無根冬青第26章 除鰲拜第9章 確山危機第5章 咱也是有身份的人了第76章 沼氣應用第52章 耍賴第143章 開學第105章 戰局第138章 夫人聯盟第39章 離京第8章 小常識挑大樑第23章 一人計短,兩人計長第41章 備戰第67章 生產工藝和生產效率第76章 沼氣應用第129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41章 備戰第39章 離京第9章 確山危機第183章 完勝第97章 御賜筆洗第4章 忽悠領導第56章 秦有福大婚-2第116章 攻打岳陽-2第37章 康熙看打架第16章 人民戰爭第43章 大帳見駕第173章 脫險記第26章 除鰲拜第6章 時政建議第68章 車間對話第114章 釣魚第164章 玉蓉省親第73章 出售產業第136章 軍校-1第89章 刺殺-1第131章 無力反抗第48章 架橋第89章 刺殺-1第41章 備戰第2章 被古代人俘虜了第83章 沒出息的老子第82章 和解的契機第116章 攻打岳陽-2第15章 安家落戶第21章 初見康熙第103章 戰鬥前夕第48章 架橋第139章 辦學第68章 車間對話第149章 玉蓉小產第163章 壓到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189章 無心之舉第113章 岳陽城外第169章 海上戰船第142章 忽悠康熙第102章 打擂臺第104章 殺郝連澤第114章 釣魚第30章 各有算計第45章 羣豬飛奔第36章 日講第81章 想到一塊去了第93章 尋死覓活第147章 風雨欲來第62章 庫房尋寶第18章 想當個小地主都不行第163章 壓到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133章 康府玉蓉第32章 御賜門匾第179章 談判-2第91章 刺殺-3第135章 佔便宜第142章 忽悠康熙第109章 文廟第11章 救縣令
第39章 離京第126章 平妻第118章 準備回京第46章 第二面白旗第77章 被岳父告了第115章 攻打岳陽-1第26章 除鰲拜第52章 耍賴第57章 秦府女當家第147章 風雨欲來第十章第86章 大清報業-2第155章 康熙檢閱軍校-1第40章 禍起“圍牆”第132章 高手對局第31章 迎來送往第179章 談判-2第79章 撤藩線路第161章 朝會正名第92章 刺殺-4第127章 秦有福鬧笑話第40章 禍起“圍牆”第126章 平妻第157章 無根冬青第26章 除鰲拜第9章 確山危機第5章 咱也是有身份的人了第76章 沼氣應用第52章 耍賴第143章 開學第105章 戰局第138章 夫人聯盟第39章 離京第8章 小常識挑大樑第23章 一人計短,兩人計長第41章 備戰第67章 生產工藝和生產效率第76章 沼氣應用第129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41章 備戰第39章 離京第9章 確山危機第183章 完勝第97章 御賜筆洗第4章 忽悠領導第56章 秦有福大婚-2第116章 攻打岳陽-2第37章 康熙看打架第16章 人民戰爭第43章 大帳見駕第173章 脫險記第26章 除鰲拜第6章 時政建議第68章 車間對話第114章 釣魚第164章 玉蓉省親第73章 出售產業第136章 軍校-1第89章 刺殺-1第131章 無力反抗第48章 架橋第89章 刺殺-1第41章 備戰第2章 被古代人俘虜了第83章 沒出息的老子第82章 和解的契機第116章 攻打岳陽-2第15章 安家落戶第21章 初見康熙第103章 戰鬥前夕第48章 架橋第139章 辦學第68章 車間對話第149章 玉蓉小產第163章 壓到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189章 無心之舉第113章 岳陽城外第169章 海上戰船第142章 忽悠康熙第102章 打擂臺第104章 殺郝連澤第114章 釣魚第30章 各有算計第45章 羣豬飛奔第36章 日講第81章 想到一塊去了第93章 尋死覓活第147章 風雨欲來第62章 庫房尋寶第18章 想當個小地主都不行第163章 壓到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133章 康府玉蓉第32章 御賜門匾第179章 談判-2第91章 刺殺-3第135章 佔便宜第142章 忽悠康熙第109章 文廟第11章 救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