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血色殘陽 (2)

楊震一邊聽着李明瑞關於戰事的介紹,一邊舉着望遠鏡仔細的觀察戰場上的態勢。待李明瑞說完,楊震才放下手中的望遠鏡,轉過頭詢問在他邊上同樣聽舉着望遠鏡觀察敵情的李延平道:“政委,你怎麼看?”

李延平聽到楊震詢問自己的意見,放下手中的望遠鏡,皺着眉道:“老楊,我怎麼感覺今兒這些小鬼子的態勢有些不尋常。按照常理推斷鬼子的通訊手段遠遠高於我們,他們不應該不知道他們另外兩路的兵力已經逼近我們了。”

“而且從此次日軍的動作來看,他們必定形成了一個完整的作戰計劃。四面合圍也許纔是他們最終的目的。可我又有些沒有太看明白。既然鬼子已經絕對對我們實行合圍,可這股鬼子爲什麼不等其他兩路日軍到位,便玩命的發起攻擊。”

“就算鬼子再高氣傲,再看不起我們。但他們不可能不知道我們的大概的兵力數量。這是山地戰,不是平原地區。難道他不知道以劣勢的兵力在無法包圍對手的情況之下,一般擊潰戰的比例要遠高於殲滅戰?難道這些鬼子只打算將我們擊潰在此?”

“可從眼下鬼子進攻的力度上看,也有些不太像。老楊,你看就算咱們的槍法在草包,可這幾挺重機槍也不是開玩笑的。這山坡上已經躺下了二十多具日僞軍的屍體。就算按照傷亡一比三的比例來看,他們的撤下去的傷員只能比留在山坡上的屍體更多。”

“按照李明瑞剛剛介紹他們的總兵力不過二百多人的情況來看,這個傷亡比例已經已經達到了四分之一。他的指揮官應該明白,按照這個傷亡速度,他們不等攻破我們的防禦恐怕便已經失去了戰鬥力。”

“可他們的攻擊頻率卻並未見因爲傷亡而下降。這也正是我疑惑不解的地方。按照鬼子一向針對抗聯的戰術來說,面對目前的形式,他們最恰當也是最常用的做法是黏住我們,等他們的大部隊上來。今天這麼反常,實在有些不可思議。”

李延平說完,楊震點點頭將自己手中的望遠鏡遞到他手中道:“我也感覺出來鬼子今兒的態勢有些不對勁。眼前這些日僞軍的指揮官怎麼做不像要消滅我們,倒像是在賭氣或是搶功?”

說到這裡,楊震指了指自己遞到李延平手中的望遠鏡道:“政委,你用我的望遠鏡觀察一下他們的炮兵陣地與兩翼。這是德國蔡司原廠的,要比你手中的那部小鬼子六倍望遠鏡倍率高的多,也清晰的多。”

李延平有些不解的接過楊震的望遠鏡後,按照他說的仔細觀察了一下日僞軍的炮兵陣地與兩翼。放下望遠鏡,李延平有些皺着眉頭道:“小鬼子居然將炮兵陣地設置在怎麼明顯的地方,而且兩翼居然連掩護都沒有放,他們這是想做什麼?難道他們真的是狂妄到了極點,還是有埋伏想要引我們分兵迂迴他的陷阱?”

楊震搖搖頭道:“不像陷阱,政委你看,鬼子現在正在我軍陣地發起波狀連續的攻擊。而按照他們目前的這個攻勢來判斷,他們應該是想一鼓作氣擊潰我們的防禦。”

說到這裡,楊震頓了一下繼續道:“政委,我有一個想法。你看鬼子的側翼現在完全沒有防護,而我們除了阻擊他們的兩個連之外,手頭還有三個步兵連、一個重機槍連以及炮兵的主力和兩個新兵連沒有動用。”

“那些還沒有經過必要訓練的新兵先不算,我們手頭還有三個完整的步兵連。你看這樣,我帶着兩個步兵連從他的右翼迂迴過去。你指揮其餘的部隊就在這裡阻擊。而炮兵則暫時先不動用,待我迂迴到位之打響後,再突然開火,以火力覆蓋的形勢敲掉鬼子的那個幾門步兵炮。”

聽到楊震的想法,李延平沉默了一下道:“老楊,我這才明白你爲什麼要讓參謀長他們給你爭取四個小時了。你是不是早在這邊槍響的時候,就有了這個想法?”

“那到不是,我那有那個未卜先知,不見面不聽彙報就知道日僞軍兵力部署的本事。不過,我在接到我們已經處於日僞軍合圍狀態的報告之後,想的是如果我們要撕開一個口子突圍,選擇那一個方向是最適合的。”

“而與其他幾路日僞軍相比,眼前的這些日僞軍是明敵,也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處。不打垮他們,無論我們從那個方向突圍,也很容易被他們給黏住。一旦被他們給黏住,我們將會陷入極爲被動的境地。”

聽完楊震的分析,李延平卻又有些不解道:“老楊,你爲什麼不向南邊撤?現在我們東、西、北三面都出現了日僞軍,而南邊還沒有動靜。如果我們從南面突圍不是損失更小嗎?”

“政委,我們的行蹤如今已經暴露在鬼子的眼皮子下邊。正像你說的那樣,我們身邊三個方向都已經出現日僞軍,而南邊還顯得很平靜。政委,你說這正常嗎?你想鬼子會獨獨忘記我們的南邊?”

“所以我擔心鬼子極有可能在我們南下的路線上埋伏下伏兵等着我們,也有可能有其他目的。鬼子在東北的兵力雄厚之,並不比關內遜色。甚至包括僞軍警在內,還要大於關內。他們不會差這點兵力,而疏漏下南邊的。所以現在看似最平靜的南邊,危險也許會最大。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能向南邊突圍。”

“鬼子佔據東三省已經生生七年,與抗聯打交道也不是一年兩年了。按照我的理解,鬼子對抗聯的戰法應該極爲熟悉。尤其是僞軍之中有不少歷年來的抗聯叛徒。所以我認爲鬼子如今的戰法除了你想的那些之外,未必沒有想將我們趕入他們設置的圈套中的想法。因爲他們清楚,在山中,就算他們調動的部隊再多,總還是有縫隙可以鑽的。”

“而對於我們來說,只要有縫隙,我們就有脫險的機會。政委,圍三缺一的戰術不憚單是我們會用。與我們雖是隔海相望,但也稱得上近在咫尺的小鬼子不見得不會用。”

“他們熟悉中國歷史、文化甚至兵法,號稱中國通的人可不在少數。尤其是那些當年在各個軍閥部隊中充當顧問、教官的人。自甲午戰爭之後,在我們中國一直有不少人將日本視作我們變法自強的老師,軍隊中也有很多一部分對日軍更是很崇拜。殊不知,日本纔是我們需要面對的最兇狠的敵人。那些聘請日本人做顧問的軍閥,只看到了小鬼子戰鬥力強悍,卻不是他們這纔是真正的引狼入室。”

“政委,你曾經與我說過,你們自西征以來不止一次的中過日僞軍的埋伏。除了這其中情報上缺失的因素之外,鬼子對你們活動規律的掌握也不無關係。伏擊戰不是我們的專利。有很多的時候越是平靜的地方就越是危險。而越是危險的地方很多的時候也是越安全。”

楊震的話音落下,李延平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點了點頭道:“老楊,就按照你說的辦。不過,迂迴部隊還是我去指揮。按照你剛剛所說的計劃,炮兵要發揮很大的作用。而對於炮兵指揮,我一沒有經驗,二也不懂。”

“更何況你的計劃我分析了一下,覺得雖然這場戰鬥的重點在側翼迂迴,但唱主角的還是正面部隊。無論是在正面的出擊時刻,還是炮火的部署,尤其是對全局的把握,都是我的弱點。所以迂迴還是我去,你是司令員,你要留在這裡指揮全局。”

對於李延平指揮迂迴部隊的想法,楊震略微一沉思覺得他說的極有道理,便點了點頭,算是同意了。

定下了作戰計劃之後,楊震指了指山下道:“政委,你看這個山頭的右邊也就是東山腳下有一條很隱蔽的山溝,這條山溝的出口正是整個戰場的右翼,而山溝中的植被也極好,足可以掩護你的行動。”

“我剛剛觀察了一下,由於這條山溝很隱蔽,也是倉促之間投入戰鬥的鬼子看似並未發現。你帶着兩個連從那條山溝中迂迴過去後,一定要隱蔽接敵。只要鬼子沒有發現,就儘可能的向前靠。到一百米之後,在開槍,不要吝嗇彈藥。我們的白刃戰能力與鬼子相差太大,不到萬不得已,儘量不要肉搏。”

李延平舉起楊震的望遠鏡,順着楊震手指的方向仔細觀察,果然在戰場的右翼看見一條極爲隱蔽的山溝。而這條直通向戰場的山溝,剛剛自己並未看到。

放下望遠鏡,李延平語帶敬佩的道:“還是你觀察的仔細,這條山溝我就沒有看到。有了這條山溝做掩護,我們迂迴出擊成功的把握就更大了。好了,不耽誤時間了,我這就帶隊出發。我們在這裡多耽擱一點時間,老郭與老王那裡就要多流一分血。”

下定決心之後,楊震當着準備出擊的兩個連的所有戰士的面,將自己的配槍摘下來遞給李延平道:“政委,此次作戰關係到我們的生死存亡。對於不服從命令者,你絕對不能手軟。你是政委,是這支部隊的政治主官。對於執行戰場紀律,不必有什麼忌諱。”

李延平看着楊震遞過來的那支從石井四郎那裡繳獲來的勃朗寧手槍,略微猶豫,還是堅定的接了過來。他知道楊震在所有的人面前這麼說,是擔心有人不服從自己的命令。

而這支手槍,自從哈爾濱突圍出來之後,一直跟隨着楊震。所有與楊震一同從哈爾濱突出來的,現在擔任連排長的老兄弟都認識這支手槍。有了這支手槍在,就等於他在場一樣,沒有人敢不服從命令。畢竟幾乎以一己之力將大家從魔窟中拯救出來的楊震威望不是在葦安山一戰後才加入這支部隊的李延平可以相比的。

要知道,李延平作爲抗聯四軍軍長,雖在抗聯之中名氣也算很大,但這支部隊來說還很陌生。很多人還是在脫險之後,纔在彭定傑的口中知道東北還有武裝在戰鬥。而之前,這些人聽都沒有聽說過抗聯。

李延平對這支部隊來說,威望別說與楊震相比,就連與他們共過患難,在老黑頂子山整訓的時候,樹立了一定威望的彭定傑相比,也遠不如。恐怕便是李明瑞都不如。關鍵的時候,他不見得能夠指揮的動。

楊震當着衆人的面將這支就像古代那道如朕親臨的金牌般的配槍交給李延平,也有警告隨同出擊的所有人要堅決服從李延平的命令。

李延平接過楊震遞過來的手槍,什麼都沒有說,只是略帶感激之情的看了楊震一眼,敬了一個標準的蘇式軍禮之後,便帶隊出發了。

李延平帶着迂迴部隊出發之後,楊震抓緊日僞軍攻擊的間隙,迅速的按照作戰預想調整了山上防禦的部署。並親自爲幾門迫擊炮劃定了射界。

現在山上的兵力加在一起不過一個重機槍連與一個步兵連,雖說在日僞軍的波狀攻勢之下,出現了一定的傷亡。但有一點卻是很值得慶幸,就是一番激戰下來,至少到目前爲止傷亡並不大。

雖說有兩挺重機槍損失在日軍那幾門的步兵炮近似玩命的猛轟之下,但重機槍連的元氣還尚存,尤其是彈藥還是比較充足的。看到幾挺重機槍依舊火力充足,楊震從步兵連的三個排的兵力中抽調出了一個加強了一個步兵班的步兵排與手頭僅剩的一個步兵連作爲預備隊,準備到李延平打響的時候在使用。

這個山頭並不大,既然陣地已經穩住,放上一個重機槍連加上一個半排已經足夠了。放太多的兵力,無異於給日僞軍的炮彈當靶子,是嫌日軍炮彈的殺傷力不夠大。而按照在面對優勢敵人,火力配置前重後輕,兵力配置前輕後重這一部署方式,這樣的部署已經足夠了。

說實在的,在日僞軍眼皮子地下調整部署,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日僞軍尤其是那些日軍士兵的槍法的準確率很高,別說以精度見長的步槍,就是輕重機槍的點度也不是純粹是依靠火力猛的楊震所部可以相比的。

但就算知道困難,楊震也只能硬着頭皮不顧傷亡的在火線上調整部署。沒有辦法,他不能將手頭上有限的力量全部放在只是草草的修建了少量的工事,大多數人只能依靠樹木、石塊爲掩護的山頭上,任鬼子一點點的消耗光。

調整完部署,楊震又一次的舉起了手中的望遠鏡。只不過這次他觀察的重點放在李延平出擊的山溝所處。隨着時間的一點點過去,楊震的心一直在懸着。四個小時,他知道這是郭邴勳與王光宇在絕對優勢的日僞軍面前能給自己爭取的最大的時間限度。

如果四個小時之內解決不了這邊的戰鬥,就算明知道鬼子可能在南邊唯一沒有傳來槍聲的地方設置下了埋伏,自己也只能硬着頭皮往裡面鑽了。

而能不能在四個小時之內解決戰鬥,擊潰眼前的這些日僞軍,關鍵就是李延平能不能以最短的時間穿插到位。只要他能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迂迴到指定的地點,全殲不太可能,但楊震卻至少有六成的把握擊潰眼前的日僞軍。

第二百九十五章 是時候發起總攻了第七十四章 開花結果第十三章 吞噬關東軍的黑洞第六十章 無後坐力炮的威力第二百章 楊震的送客行動第二百六十四章 這是拿未來做賭注第四十二章 冀中之戰(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的問題第三百章 把你的想法都說出來第二百六十一章 更要算經濟賬第三百七十九章 屁大點的事情第三百二十七章 亡羊補牢的關東軍第二百七十六章 蘇聯人的意圖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進和北上第十六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五十九章 積蓄實力(2)第七十三章 這不正常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能撒的太開第一百九十二章 固執的劉長順第二百九十三章 陳龍的秘密任務第一百三十五章 起筆難、破題更難第三百零五章 圖窮匕見第三百零五章 圖窮匕見第四十八章 黎明(2)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敵與暗敵第六十一章 惱火的曹輝第三百一十八章 狗急跳牆的梅津美治郎第二百零八章 那只是表面原因第二百七十三章 最致命的弱點第三百二十九章 爲戰後做準備第三百七十九章 熊大縝的雙簧第一百三十一章 家事第一百六十五章 背後隱藏着什麼?第一百二十五章 東進(4)第二百二十章 按時起爆第252章 鏖戰朝鮮第一百八十五章 日軍真正的戰略意圖第一百二十六章 林志強的思路第三十三章 毀滅(4 )第二百六十六章 很難改變的作戰模式第一十二章 臨陣磨槍第七十四章 血色殘陽 (2)第四百五十九章 越快越好第一百九十八章 日軍的苦心佈置第二百五十三章 坦克大戰第三百五十九章 最後的準備第三百零六章 無兵可調的吉本貞一第二百零五章 未必是真的平靜第一百零二章 自己把自己搞亂的日軍第三百一十一章 僞滿江上軍第三百九十章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三百九十七章 調整編制第三百零七章 馬家寨之戰(二)第二十章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二百三十九章 自己送上門的情報第二百一十九章 旗幟應該怎麼樹?第235章 楊震的目的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上當的日軍第一百三十八章 捅他一傢伙第五十二章 配角兼主角第二百四十二章 糧食之困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腥新廣武第二百七十八章 楊繼財的不同看法第一百二十三章 白宮的意圖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第四百六十七章不一樣的味道第二百六十二章 打草驚蛇第八十二章 自食惡果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百姓信心的體現第三百零三章 牛奶也會有的第七十二章 猶豫的不僅僅是他們第二百五十八章 我心裡有一個標準第三百三十章 擴編與機械化之爭第八十三章 形勢變化第一百五十一章 面和心不合的僞蒙軍第一百四十五章 接防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枝獨秀不是春第三百一十五章 吃撐到了第九十七章 思路第一百八十七章 野心第四十章 楊震內心也有隱憂第二百五十六章 楊震的好胃口第三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失落第八十五章 定策(3)第四百六十九章 你要有心理準備第五十三章 一拳打在腰眼上第八十七章 內山英太郎的密令第三百一十七章 郭炳勳的擔憂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就是風險第一百八十五章 歸綏之戰(五)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耗幹了第三百一十章 改變路線第一百六十三章 楊繼財眼中的日軍戰略第四百四十二章 對他就這麼有信心?第三百四十五章 梅津大將的賭注第三百四十九章 尊嚴是要靠實力打出來的第三百五十一章 浴血十家子第三百章 殺一儆百第三百六十三章 患得患失的楊震第五百六十章 囚徒的困境
第二百九十五章 是時候發起總攻了第七十四章 開花結果第十三章 吞噬關東軍的黑洞第六十章 無後坐力炮的威力第二百章 楊震的送客行動第二百六十四章 這是拿未來做賭注第四十二章 冀中之戰(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的問題第三百章 把你的想法都說出來第二百六十一章 更要算經濟賬第三百七十九章 屁大點的事情第三百二十七章 亡羊補牢的關東軍第二百七十六章 蘇聯人的意圖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進和北上第十六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五十九章 積蓄實力(2)第七十三章 這不正常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能撒的太開第一百九十二章 固執的劉長順第二百九十三章 陳龍的秘密任務第一百三十五章 起筆難、破題更難第三百零五章 圖窮匕見第三百零五章 圖窮匕見第四十八章 黎明(2)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敵與暗敵第六十一章 惱火的曹輝第三百一十八章 狗急跳牆的梅津美治郎第二百零八章 那只是表面原因第二百七十三章 最致命的弱點第三百二十九章 爲戰後做準備第三百七十九章 熊大縝的雙簧第一百三十一章 家事第一百六十五章 背後隱藏着什麼?第一百二十五章 東進(4)第二百二十章 按時起爆第252章 鏖戰朝鮮第一百八十五章 日軍真正的戰略意圖第一百二十六章 林志強的思路第三十三章 毀滅(4 )第二百六十六章 很難改變的作戰模式第一十二章 臨陣磨槍第七十四章 血色殘陽 (2)第四百五十九章 越快越好第一百九十八章 日軍的苦心佈置第二百五十三章 坦克大戰第三百五十九章 最後的準備第三百零六章 無兵可調的吉本貞一第二百零五章 未必是真的平靜第一百零二章 自己把自己搞亂的日軍第三百一十一章 僞滿江上軍第三百九十章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三百九十七章 調整編制第三百零七章 馬家寨之戰(二)第二十章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二百三十九章 自己送上門的情報第二百一十九章 旗幟應該怎麼樹?第235章 楊震的目的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上當的日軍第一百三十八章 捅他一傢伙第五十二章 配角兼主角第二百四十二章 糧食之困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腥新廣武第二百七十八章 楊繼財的不同看法第一百二十三章 白宮的意圖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第四百六十七章不一樣的味道第二百六十二章 打草驚蛇第八十二章 自食惡果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百姓信心的體現第三百零三章 牛奶也會有的第七十二章 猶豫的不僅僅是他們第二百五十八章 我心裡有一個標準第三百三十章 擴編與機械化之爭第八十三章 形勢變化第一百五十一章 面和心不合的僞蒙軍第一百四十五章 接防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枝獨秀不是春第三百一十五章 吃撐到了第九十七章 思路第一百八十七章 野心第四十章 楊震內心也有隱憂第二百五十六章 楊震的好胃口第三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失落第八十五章 定策(3)第四百六十九章 你要有心理準備第五十三章 一拳打在腰眼上第八十七章 內山英太郎的密令第三百一十七章 郭炳勳的擔憂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就是風險第一百八十五章 歸綏之戰(五)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耗幹了第三百一十章 改變路線第一百六十三章 楊繼財眼中的日軍戰略第四百四十二章 對他就這麼有信心?第三百四十五章 梅津大將的賭注第三百四十九章 尊嚴是要靠實力打出來的第三百五十一章 浴血十家子第三百章 殺一儆百第三百六十三章 患得患失的楊震第五百六十章 囚徒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