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聰明反被聰明誤

不過內山英太郎雖說丟掉了所有野炮和重炮,但是畢竟把除了留下來斷後,以及留在雙井子的掩護部隊之外,十三師團主力七個步兵大隊都給帶了出來。只是他對面的王光宇,對於這個結果相當不滿意。

雖說楊震已經給王光宇下令,如果林西正面日軍兩個師團撤退,就採取送客的辦法。但是明顯不甘心的王光宇,在第七師團撤退的時候,集中了所有駐紮在林西機場的轟炸機羣,以及擔任掩護的戰鬥機羣全線出動,與遠程火箭炮對十三師團撤退的行動採取了火力追擊。

尤其是十三師團在通過趙家灣與雙井子之間狹窄地域的時候,一直到他們撤入山區之前,來自側翼方向的抗聯遠程炮火,以及幾乎是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空襲,給正在撤退的十三師團造成了重大的傷亡。

即便是此時的十三師團已經徹底的輕裝,所有的東西幾乎全部丟光。但依舊沒有擺脫噩夢一般的沒完沒了的轟炸,以及遠程炮火的殺傷,等十三師團撤入翁牛特左旗西部山區地帶的時候,出發的時候還有七個步兵大隊的兵力已經只剩下一半。

至於他丟向大板上方向的用來吸引抗聯注意力,掩護他師團主力轉移的那個聯隊,實際上是由師團搜索聯隊、工兵聯隊主力,外加由七個步兵大隊之中各抽調一個步兵小隊,兩個機槍小隊,組成的臨時編成的兩個野戰中隊組成的佯動部隊。

一心想要逃命的內山英太郎,自然是不會捨得抽調師團主力,去執行明擺着去送死的吸引抗聯注意力任務。能夠抽調七個步兵小隊,已經是他最大限度可以容忍的了。如果不是師團參謀長的堅決反對,他連這七個步兵小隊都不想派出去。

而這個臨時編成的聯隊,在撤退的雖說沒有遭遇到那麼多的火力打擊,但是結局也並未比拋棄他們的師團主力要好到哪裡去。被他派出吸引抗聯注意力的,這個亂七八糟兵力編成的臨時聯隊,沒有想到抗聯壓根就沒有理會他們。

除了派出一部騎兵配合正面阻擊的一個步兵加強營沿途截殺之外,壓根就沒有搭理他們。翁牛特左旗境內的抗聯部隊,又將注意力都放在了他們師團主力的身上,也一樣沒有時間搭理他們。

沒有起到內山英太郎希望他們能夠起到作用的這個混編聯隊,倒也頗有自知之明,並沒有死心眼的按照師團長的命令真的去進攻大板上。而是在大板上方向虛晃一槍之後,趁着其他的抗聯部隊還沒有將注意力轉回自己這邊,調頭向東北方向一路狂奔。

繞道翁牛特左旗東北部之後一路向南撤退。只不過這個聯隊雖說打了一個漂亮的時間差,費勁心思繞過抗聯的主要兵力部署區,總算從抗聯縱深逃了出來。但是身後的騎兵拼命追擊,以及當面加強營不計損失的堵截之下。

等撤到建平之後,這個至少看起來像是一個滿編聯隊的混編聯隊,兵力七拼八湊也不到兩個中隊。除了搜索聯隊主力仗着機靈勁和腿快跑了出來,其餘的工兵和步兵連同他們的裝備,都丟在了撤退的路線上。

如果不是那個知道自己實際上已經被拋棄,眼下只能自求多福的聯隊長。爲了能安全的撤出來,只要有山地就絕對不走平原。而追殺他們的騎兵無法進山,恐怕這些傢伙一個都不可能跑的出來。

而相對於撤退的比較吃力的西線,十八師團的撤退行動,則因爲抗聯有意識的給他們讓開一條撤退的道路,相對方便了許多。但是在撤退的時候,原本之前抗聯就地空火力組成的火海戰術之下傷亡不輕的十八師團,在撤退的時候卻是與十三師團享受了一樣的待遇。

抗聯雖說沒有派出大量的作戰部隊攔截他們,但是原來阻擊部隊以及從右翼撲上來的部隊,卻是像一羣餓狼一樣,不斷的在他們身邊尋找機會。能叨下一塊肉,絕不只要一口。在新京城外,更是遭受到了一頓二百一十毫米以上口徑重炮火力的打擊。

在加上撤退的時候遭遇的地空火力追擊,使得該師團的傷亡還遠在十三師團之上。畢竟十三師團之前的攻勢,與其說進攻倒不如說是應付差事。在戰鬥之中傷亡並不大。主要的傷亡還是出現在撤退的時候。

而十八師團這邊,可是實實在在的在抗聯的地空火力網,以及部分兵力的阻擊之下前進。在密集的地空火力夾擊之下,十八師團雖說比當初的第七師團,在阿魯科爾沁旗的遭遇要好一些,但是這傷亡數字也絕對不輕。

原本傷亡就不輕的十八師團,在撤退的路線上又捱了這麼一頓老拳。待到撤到新京之後,總兵力已經急劇下降到了原有的三分之一都不到。而且所有的火炮,以及輜重外加傷病員統統被丟光。

其實武居清太郎讓十八師團撤往新京,多少有些聰明反被聰明誤。抗聯進入新京城內的部隊,已經全線撤出。雖說沒有撤離的太遠,就在新京外圍與城內的日軍對峙。而且將新京城外的所有城防工事全部平毀,連一個戰壕都沒有給關東軍留下。但畢竟已經撤了出來,無疑也已經表明了一種態度。

如果他讓十八師團老老實實的撤回出發地,已經擺出一副送客態勢的抗聯,自然不會太過於爲難這個十八師團,最多也就是受到一些空襲而已。但是正是他這個撤往新京方向的行動,卻是讓負責協調此次送客計劃的郭邴勳產生了一絲多慮。

這個十八師團撤向新京之後,會使用到什麼方向?是準備在新京一線實施反擊,試圖全面給新京解圍,還是有其他的什麼想法。對於十八師團撤往新京的心動,對於郭邴勳來說,對於其下一步動作不可能一點擔心沒有,採取一些手段也是必要的。

其結果就是郭邴勳雖說沒有調集通遼一線的陳翰章、馬春生所部,北上夾擊這個十八師團。但是卻調動了其原來周邊的所有部隊,以及由新京抽調的部隊,對其採取了狼羣式的圍追堵截。當然是以圍追爲主,堵截爲輔。

雖說並不想在這個時候引發連鎖反應的郭邴勳,沒有打算調集兵力將這個孤軍突入的十八師團圍殲。但是最大限度的削弱其兵力和實力,使其即便撤進新京,也不會對眼下已經撤退到新京外圍的抗聯造成任何的威脅,卻是郭邴勳不會有任何猶豫的。

結果這個十八師團雖然沒有全軍覆滅,勉強還維持着建制,但是在撤到新京之後已經失去戰鬥力。武居清太郎原本用十八師團撤換除了第九師團之外新京守軍的計劃,只能全部的放棄。優先將受到重創的十八師團,撤到開原、鐵嶺一線整補。

到十八師團在抗聯追擊的密集地空火力,以及原有部署在新京外圍重炮不計代價的封鎖之下,不顧傷亡強行撤入新京爲止,標誌着此次會戰已經落下帷幕。除了前沿還有小規模的戰鬥不斷爆發,以及東線還有團一級的戰鬥發生之外,雙方的大規模軍事調動全部停止。

在關東軍全線主動撤退之後,終於將心放了下來的楊震與郭邴勳二人,將主要的精力都放到了部署調整之上。正像吉本貞一判斷的那樣,以西滿的實際情況,抗聯無法長期的在那裡駐守大量的部隊。

至少在眼下汽油儲備幾乎已經消耗一空,而補充又遲遲無法到位的情況之下,抗聯是無法繼續維持目前的兵力規模。但西滿地區對抗聯下一步作戰展開的重要性,以及防止關東軍隨時可能出現的反撲,駐守的兵力又不能太少。

在經過反覆思考,以及聽取挺進軍兩位老帥的建議之後。楊震在交通便利,與根據地腹心有鐵路相連的西滿通遼、科爾沁左翼前旗、科爾沁左翼後旗方向,部署了兩個步兵師外加一個騎兵旅,以及一個裝甲旅的兵力。

這一線的通遼至開魯一線,原本就是西滿地區的主要糧食產地。這裡的糧食,佔據了整個西滿地區的相當一部分。總體的糧食產量,雖說無法與南滿相比,但是還是很大的。雖說無法在滿足民衆的需求,以及科爾沁諸旗蒙古需求之外,能夠全部滿足所有駐軍的需求。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至少可以減輕部分後勤補給的壓力。至少從通遼到林西補給線,要比從海拉爾到林西,距離上要近的多。再加上這裡的極其重要的戰略位置。所以在經過仔細思考之後,楊震還是決定在西滿部署重點,放在了通遼、開魯一線。

至於翁牛特左旗以及縱深之阿魯科爾沁旗、巴林右旗、林西以及克什克騰旗一線,部署了配屬了挺進軍兩個旅的一個步兵師,騎兵旅、坦克團各一個,以及挺進軍騎兵部隊改編的一個旅。

而挺進軍已經收復的熱河境內,葉赤鐵路以西的圍場、豐寧以及隆化部分地區。則由挺進軍留下一個旅,連同撤到熱西的原冀東軍區部分部隊,加強抗聯抽調嫩江軍區留守部隊編成了一個團,就地改編爲晉察冀軍區熱西軍區堅持。

同時擴建了林東機場、扎魯特旗境內的魯北機場,部署了戰鬥機兩個大隊,伊爾四轟炸機兩個中隊,以及蘇二輕型轟炸機三個中隊,一個獨立運輸機中隊的航空兵。同時從後方抽調了六個高炮營,十二個獨立高炮連部署到西滿。

在完成部署調整之後,抗聯在西滿地區除了留守和換防來的部隊之外,全部撤回根據地內部休整、補充和調整。所有調往西滿參戰的重炮部隊等一些重裝備,除了部分留下配合駐守部隊之外也全部撤回大後方。

在撤退過程之中,不僅通遼一線的陳翰章所部裝甲部隊、騎兵部隊,以及大部分的汽車和所有撤回根據地的部隊,爲了節省油料和減少零部件的損耗,緩解部隊長期作戰的疲勞,則全部採取了火車運輸的方式。就連林西一線的部隊調動,也是先徒步行軍至通遼上火車。

第二百零八章 無兵可調第一百七十一章 烽火羣策山(3)第三百三十三章 遼西之戰(一)第九十七章 楊震的警覺第一百六十六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三百零六章 詭異的日軍援軍第二百五十章 但求問心無愧第三百四十七章 示威第二百一十五章 魏拯民第二百九十五章 是時候發起總攻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授勳的原因第三百一十九章 佯動計劃第一百二十四章也算歪打正着第二百七十二章 打得贏、不變色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奈的航空兵第三百章 旅順危機第四百六十八章 打光了又如何?第五十一章 超重磅級人物第二百四十五章 強勁的對手第五章 雞生蛋的道理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京戰場上的絞肉機第五十六章 就用二十六團第一百七十四章 儘量想到前邊第六十七章 心懷各異第五百零八章 還是算了吧第三百七十四章 苦口婆心第一百二十章 承諾第三百零三章 不知所措的片山少將第四百七十七章 真正到了關鍵時刻第四十五章 日軍炮兵的戰鬥力第一百七十八章兩害相權取其輕第二百六十二章 餌兒的分量第三百一十七章 飲鴆止渴的牧達夫第三百三十三章 更加慎重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不信第七十五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戰術第四十三章 冀中之戰(三)第七十章 同志們殺鬼子第四百三十二章 二十三師團的困境第263章準備迎接最困難的時候第一百六十章 第二階段的開端第八十五章 王光宇的思路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部日軍內部的紛爭第二百零五章 杜開山的思路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力封鎖網第四十七章 黎明(1)第一百六十五章 說服我要有足夠的理由第九十一章 儘可能挑軟柿子第六章 防微杜漸第一百九十六章 王效明的決斷第三百零七章 馬家寨之戰(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難定取捨第二百九十章 太平我不來第一百五十六章 判斷失誤第一百四十二章 炮火支援就可以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網大魚第一百五十一章 楊震最強勁的對手第一百八十二章 吉本貞一的警告第四百五十三章 徹底搞殘他第三百七十八章 有舍纔有得第八十九章 都有發洋財的毛病第三百一十五章改不了的小家子氣第四百二十九章 制裁帶來的衝擊第一百六十一章 威懾第二十七章 大戰的陰雲第三百六十九章 我們都會打到底第四百九十八章 沒有想到的結果第八十七章 人怎麼可如此的無恥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受歡迎的蘇制火炮第二百四十八章 意外事件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空中打擊第五百零八章 還是算了吧第二十九章 蘇聯人更着急第一百二十章 忐忑的杜開山第一百三十八章 捅他一傢伙第二百七十九章 牛肉的價值第七十八章 清風店(二)第268章 保密第五百二十九章 日軍的新戰法第二百二十七章救援(一)第五十章 那一場絢爛的煙花(2)第三百三十六章 對調建制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受歡迎的蘇制火炮第五百章 交換的後續影響第八十七章 人怎麼可如此的無恥第二百二十七章 代司令的叮囑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該付出的代價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梅的心思第三百八十三章他們可真敢要價第十章 含糊其辭的解釋第五百七十六章 激勵士氣的獎與罰第一百零一章 餘波之兩利之請求第五百五十四章心理崩潰的日軍第八章 家事之楊繼財的婚事第三百一十四章 穩重一點應該的第二百七十三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七十五章 更符合美國的利益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們的手太短第一百六十七章 只是表面第四百九十七章 恐怕沒有那麼簡單
第二百零八章 無兵可調第一百七十一章 烽火羣策山(3)第三百三十三章 遼西之戰(一)第九十七章 楊震的警覺第一百六十六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三百零六章 詭異的日軍援軍第二百五十章 但求問心無愧第三百四十七章 示威第二百一十五章 魏拯民第二百九十五章 是時候發起總攻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授勳的原因第三百一十九章 佯動計劃第一百二十四章也算歪打正着第二百七十二章 打得贏、不變色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奈的航空兵第三百章 旅順危機第四百六十八章 打光了又如何?第五十一章 超重磅級人物第二百四十五章 強勁的對手第五章 雞生蛋的道理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京戰場上的絞肉機第五十六章 就用二十六團第一百七十四章 儘量想到前邊第六十七章 心懷各異第五百零八章 還是算了吧第三百七十四章 苦口婆心第一百二十章 承諾第三百零三章 不知所措的片山少將第四百七十七章 真正到了關鍵時刻第四十五章 日軍炮兵的戰鬥力第一百七十八章兩害相權取其輕第二百六十二章 餌兒的分量第三百一十七章 飲鴆止渴的牧達夫第三百三十三章 更加慎重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不信第七十五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戰術第四十三章 冀中之戰(三)第七十章 同志們殺鬼子第四百三十二章 二十三師團的困境第263章準備迎接最困難的時候第一百六十章 第二階段的開端第八十五章 王光宇的思路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部日軍內部的紛爭第二百零五章 杜開山的思路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力封鎖網第四十七章 黎明(1)第一百六十五章 說服我要有足夠的理由第九十一章 儘可能挑軟柿子第六章 防微杜漸第一百九十六章 王效明的決斷第三百零七章 馬家寨之戰(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難定取捨第二百九十章 太平我不來第一百五十六章 判斷失誤第一百四十二章 炮火支援就可以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網大魚第一百五十一章 楊震最強勁的對手第一百八十二章 吉本貞一的警告第四百五十三章 徹底搞殘他第三百七十八章 有舍纔有得第八十九章 都有發洋財的毛病第三百一十五章改不了的小家子氣第四百二十九章 制裁帶來的衝擊第一百六十一章 威懾第二十七章 大戰的陰雲第三百六十九章 我們都會打到底第四百九十八章 沒有想到的結果第八十七章 人怎麼可如此的無恥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受歡迎的蘇制火炮第二百四十八章 意外事件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空中打擊第五百零八章 還是算了吧第二十九章 蘇聯人更着急第一百二十章 忐忑的杜開山第一百三十八章 捅他一傢伙第二百七十九章 牛肉的價值第七十八章 清風店(二)第268章 保密第五百二十九章 日軍的新戰法第二百二十七章救援(一)第五十章 那一場絢爛的煙花(2)第三百三十六章 對調建制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受歡迎的蘇制火炮第五百章 交換的後續影響第八十七章 人怎麼可如此的無恥第二百二十七章 代司令的叮囑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該付出的代價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梅的心思第三百八十三章他們可真敢要價第十章 含糊其辭的解釋第五百七十六章 激勵士氣的獎與罰第一百零一章 餘波之兩利之請求第五百五十四章心理崩潰的日軍第八章 家事之楊繼財的婚事第三百一十四章 穩重一點應該的第二百七十三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七十五章 更符合美國的利益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們的手太短第一百六十七章 只是表面第四百九十七章 恐怕沒有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