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最致命的弱點

說到這裡,楊震看着兩位領袖,語氣誠摯的道:“隨着部隊的規模越來越大。幾十萬的部隊,打的又是硬碰硬的正面作戰。一場戰役下來,消耗的槍炮彈藥,幾乎是一個天文數字。單純的依靠在戰場上的繳獲,根本就無法滿足部隊的需要。”

“因此建立符合我們自己戰略利益以及戰略決策相適應的軍工生產能力,已經成爲一個必然的選擇。主席、老總,東北的情況與關內無法相比。面對着佔據絕對優勢的日僞軍,分散遊擊只能是死路一條。”

“在美國人始終拒絕全額付款,以及軍工廠急需擴大和更換部分設備的情況之下,我們無奈只能將大部分的資金用來轉口機器設備,以及軍工原材料和技術。一方面藉機組建自己的軍工上游產業,比如鍊鋼、有色金屬冶煉、大型合成化工廠。形成一套完成的軍工產業鏈條”

“一方面擴大自己的兵工廠的規模與生產能力,並組建自己的下游生產廠。比如說,汽車生產廠。同時,通過利益交換引進一批蘇聯武器裝備生產技術。比如蘇制米格三戰鬥機、T二六坦克以及部分高射炮的生產技術。”

“主席、老總,說實在的一口氣花出去三億美金,我也真的很心疼。全軍上下,包括我在內的津貼只有幾元的僞滿貨幣。除了吃飯和軍裝是上級配發的之外,其餘所有的花銷都包括在內。”

“我們這些單身的人還好說一些,那些有家室的依靠這點津貼養家,日子過的還不如當地的一半農戶。但是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種無奈的選擇。沒有辦法,誰讓我們的軍工產業,除了部分基礎的東西之外,近似乎等於白手起家。我們等於在除了幾塊磚頭之外,什麼都沒有的工地上,要建立起一座高樓大廈一樣。”

“通過這次談判,雖然付出了相對昂貴的代價,但是如果執行一切進行順利的話。在三年之內,我們將建立基本的汽車、坦克、飛機和高炮生產廠。以及初步建立鍊鋼、有色金屬冶煉、石油煉製以及合成化工、火力發電等國防基礎產業。”

“同時兵工廠的生產能力將比目前翻上三番以上,在可以基本上滿足我們部隊自身使用的情況之下,還可以大力的援助關內的部隊。同時利用我們還利用美國的優惠貸款,擴編了航空兵的規模。”

“主席、老總,東北實在是太富饒了。僅僅小興安嶺地區,除了盛產黃金和木材之外,還有多寶山的銅、黑河地區的鎳、以及遍佈整個北滿的優質工業用煤。而且從目前我們繳獲的日軍資料來看,在大小興安嶺之間,很有可能還蘊藏着一個大型的油田。”

“如果這些礦產品我們充分利用起來的話,全部投入到工業發展中去。我們完全有能力建立一個基本自主,甚至能滿足部隊所有需求的國防產業。主席,我們不能捧着一個金飯碗去要飯。將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是一件最愚蠢的事情。所有的事情只能依靠我們自己,天上不會掉餡餅。即便掉餡餅,也不會掉到我們頭上。”

說罷,楊震將與美蘇談判的經歷以及自己當初的思路和想法,原原本本的與主席和總司令進行了詳細的彙報。甚至連美國人試圖收買自己的事情,都如實的進行了彙報。聽着楊震的彙報,主席的眉頭忽而放鬆,忽而緊緊的皺着。

尤其聽到蘇聯方面在以貨易貨的時候,刻意壓低根據地出口煤炭價格,將那些寶貴的煤炭價格制定的都快趕上白菜價了。給東北局帶來不小的損失。吉東軍區進口的物資缺斤少兩,以次充好的情況屢有發生時候,皺着的眉頭更是許久都沒有鬆開。

當彙報完畢,楊震看了看主席臉上的神色,頓了一下後道:“主席、老總,使用煤礦和石墨礦與蘇聯方面交換部分裝備以及其生產技術,儘管我們也不滿意,但這是一個在財力無以爲繼情況之下無奈的選擇。”

“眼下這個協議可以說極大的緩解了我們極大的財政壓力,而且也引進了部分我們急需的裝備和技術。但卻是以犧牲了我們部分主權爲代價換來的,儘管這些礦產是我們自己目前無力也不可能有相應的財力開發的。”

“對於這個協議,我當時也幾度猶豫過,但是面臨根據地內緊缺的技術和裝備,在無奈之下我也只能做出這個決定。儘管我知道,這個情況一旦泄露出去,很有可能會讓我們的對手抓住把柄,大勢宣傳,降低我們的威信,甚至會影響到中央的威信。”

“而且,在東北由於受到當年的中東路事件以及之前飽受沙俄侵略的影響,當地老百姓對蘇聯方面有好感的並不多。一旦被日軍抓住這一點進行宣傳,會給我們帶來極大的被動和壓力。”

“但是,單純依靠小米加步槍,是無法戰勝日軍收復河山的。甚至在日軍優勢的兵力和火力的圍剿之下,我們生存都很難。關內外的形勢與面臨的情況不同,決定了我們只能不斷的增強自身的實力,來取得最基本的生存權。”

說到這裡,楊震輕嘆了一聲道:“主席、老總,都說關內的日軍強大,僞軍衆多。但戰爭打到眼下這個份上,尤其在武漢會戰結束後,由於日軍整體戰略的調整,關東軍幾乎集中了日軍絕大部分的老牌師團。”

“相比關內戰場上的特設師團、新編制的師團以及守備隊性質的獨立混成旅團,集中了日軍大部分精華的關東軍,纔是目前日軍所有的戰略集羣之中,最強大的一個。也就是說日軍的大部分精銳,在關外而不是在關內。”

“僅僅此次會戰,我們就遭遇到了第一、第六、第五、第八、第九、第十一、第十二等七個日軍的常備師團。再加上後來陸續參戰的二十五、二十八、二十九以及五十一、五十七師團,關東軍前前後後一次性投入的兵力高達十二個師團,二十餘萬人。這個會戰規模是自七七事變後,關內戰場上除了淞滬會戰之外,其他會戰的規模無法相提並論的。”

“另外,僞滿軍的戰鬥力也遠遠的強於關內僞軍。其全部日式裝備的精良程度,也遠遠的高於關內僞軍。面對如此強大的日僞軍,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火力依託,在已經沒有後路,兵員補充能力極差的情況之下,等待我們的只有死路一條。”

“關內的與關內的形勢的不同,決定了我們只能想盡一切辦法增強自身的實力。因爲我們沒有關內戰場這麼大的迴旋餘地。更沒有關內雄厚的人口基數,可以大量的補充兵員。在兵員補充困難的情況之下,增加部隊的火力,也成了我們唯一的選擇。”

“因爲關內戰場打了敗仗,對整體上並無傷大局,大不了放棄一些地盤。自七七事變以來,國民政府打過幾次勝仗?卻可以依靠廣大的地域,依舊堅持抵抗。但是對於根據了面積有限,人口數量更是稀少的東北,一旦打了敗仗便再無退路。”

“面對此次日軍投入的大量兵力,我們在傾盡所有,幾乎已經挖地三尺情況之下,也只能勉強的湊足了與日軍相當的兵力。如果不是去年蘇聯方面以貸款的方式,向我們提供一批其在波蘭繳獲的武器彈藥,使得我們的火力檔次上升到與日軍相當。這次會戰,我可以說幾乎是十死無生。”

“對於孤懸在北滿的抗聯來說,與關東軍相差的不單單是整體的實力,後繼無力纔是我們最致命的弱點。此次會戰結束,我們雖然解放了僞滿三江省、濱江省、東安省的全部,龍江省和黑河省的大部。看起來面積是擴大了,但總人口的數量,還沒有關內的幾個大縣多。”

“在戰役發起前,整個根據地的人口只有一百多萬。適合服兵役的人口不足三十萬。這還是將四十歲以下,十六歲以上的男子都包括在內。後繼乏力,兵員補充困難,如果火力上在居於明顯的劣勢,那麼我們只能一點點的被消耗乾淨。”

“打出去是必然的選擇,但是打出去在面對一支強大對手的情況之下,我們沒有強大的火力,根本就無法取得自己希望的勝利。在地廣人稀的北滿,想要走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幾乎不可能。因爲北滿的人口數量實在是太有限了。”

“決定一場戰爭勝利的關鍵雖然在人,但是在火力差距過大的情況之下,我們要想取得一場戰爭,甚至戰役的成敗,所要付出的代價將會是對手的幾倍、甚至幾十倍。而這個代價,是我們難以承受的。”

“這纔是我爲什麼要不惜一切代價,甚至寧願背上罵名,也要想盡辦法增強部隊的火力,以及建立自己的國防工業的原因。因爲我不想我們走國民政府的老路,將自己的脖子送到別人的手中。”

“有了自己的軍事工業,我們可以滿足自己需要的同時,支援關內戰場的部隊。爲了建立我們自己的國防工業體系,初步的滿足部隊基本的火力需求,我們可以說已經砸鍋賣鐵。雖然不能說是無原則的退讓,但是也基本上做到了不惜一切代價。”

說到這裡,楊震有些黯然的一笑道:“主席、老總我只希望,等有一天全國解放後,我們建立起自己的政權後,沒有人會罵我是敗家子,更沒有人會找我秋後算賬。等我去見馬克思的時候,不會有人在我的遺像上打叉叉,說我是賣國賊就足夠了。至於別的我沒有再想過。”

第一百四十二章 投鼠忌器第三百零一章 憤怒的王光宇第一百三十三章 最致命的問題第三百零六章 詭異的日軍援軍第一百八十八章 航空兵提出的建議第一百零六章 佐佐木到一的決定第二百九十三章 錯打錯着第四十九章 日軍援軍的抵達第二百六十章 強光震撼彈第二章 以攻代守第二百三十七章 柳川真一的抱怨第四百六十章 有殺錯,無放過第一百九十六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個人跑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夜深、狼多第四百四十四章 向西疾進第三百零六章 馬家寨之戰(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楊震的新要求第四百零三章 底氣第一百九十二章 固執的劉長順第二百一十章 祁口之戰(一)第四百六十章 希望破滅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張旗鼓第三百一十四章 焦頭爛額的澤田茂第三百三十二章缺點和優點第三十章 接二連三的打擊第十七章 黏住他們打第一百零三章 探討第一百四十六章 進退維谷第六十章 打劫開拓團第一百七十六章 烽火羣策山(8)第三百二十五章差距第三百零七章 以牙還牙、以眼第五百七十六章 激勵士氣的獎與罰第一百零一章 總指揮 (2)第二十七章 是該調整部署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日軍唯一的好消息第二百一十一章 東寧要塞第九十二章 德械化第二百三十二章 暴躁的上月良夫第八十六章 心中最大一塊石頭第一百零八章 難得的機遇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可思議的轉變第四十一章 冀中之戰(一)第五十九章 打死都不出去第二百四十六章 慎重對待第254章 一百分的努力不夠第二百八十六章 職責與使命第四十四章 再造重創第一百三十五章 交待第二百二十九章 這次手槍沒有卡殼第三百零三章 不知所措的片山少將第二十三章 行動(3)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機會第一百六十七章 只是表面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守西攻的關東軍第二百二十三章 請慎重考慮之第三百零二章 新戰法第三百九十章 要做到信任無底線第三百五十章楊震的思維與眼光第一百七十五章 烽火羣策山(7)第八十一章 一條肥魚?第九十四章 退而求次的韋維爾第十二章 不想多出一雙眼睛第三百七十四章 苦口婆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有心算無心第232章 狠毒第四百章 激情後的尷尬第238章 趁火打劫的第二百五十章 但求問心無愧第一百七十九章 海軍派來的刺頭第五百零四章 後續發展的影響第一百五十四章 只用火力和他們說話第二百九十二章 摟草打兔子中的意外第四十二章 都失去了耐心第四十九章 試探一下第八十七章 楊震的新對手第二百九十六章 一邊倒的坦克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老總的拍板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將之才的杜開山第一百一十九章 處 置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接替人選第七章 軍婚保護法第二百六十五章 青津大佐不安的來源第一百七十六章無處使力的感覺第二百七十九章 驚天的賭局第一百五十一章 決定第四百六十二章 囚徒的困境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守西攻的關東軍第四百六十六章 打了狗有人出頭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穿插(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後續影響的隱患第四十章 偷雞不成蝕了老本第一百四十三章 咬牙階段第一百九十一章 倒黴的二十五師團第三十五章 逼日軍狗急跳牆第一百六十三章 陳翰章的擔心第三百零九章 組成一臺絞肉機第三百章 隋長青的野望第五百一十六章 冬裝的問題
第一百四十二章 投鼠忌器第三百零一章 憤怒的王光宇第一百三十三章 最致命的問題第三百零六章 詭異的日軍援軍第一百八十八章 航空兵提出的建議第一百零六章 佐佐木到一的決定第二百九十三章 錯打錯着第四十九章 日軍援軍的抵達第二百六十章 強光震撼彈第二章 以攻代守第二百三十七章 柳川真一的抱怨第四百六十章 有殺錯,無放過第一百九十六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個人跑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夜深、狼多第四百四十四章 向西疾進第三百零六章 馬家寨之戰(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楊震的新要求第四百零三章 底氣第一百九十二章 固執的劉長順第二百一十章 祁口之戰(一)第四百六十章 希望破滅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張旗鼓第三百一十四章 焦頭爛額的澤田茂第三百三十二章缺點和優點第三十章 接二連三的打擊第十七章 黏住他們打第一百零三章 探討第一百四十六章 進退維谷第六十章 打劫開拓團第一百七十六章 烽火羣策山(8)第三百二十五章差距第三百零七章 以牙還牙、以眼第五百七十六章 激勵士氣的獎與罰第一百零一章 總指揮 (2)第二十七章 是該調整部署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日軍唯一的好消息第二百一十一章 東寧要塞第九十二章 德械化第二百三十二章 暴躁的上月良夫第八十六章 心中最大一塊石頭第一百零八章 難得的機遇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可思議的轉變第四十一章 冀中之戰(一)第五十九章 打死都不出去第二百四十六章 慎重對待第254章 一百分的努力不夠第二百八十六章 職責與使命第四十四章 再造重創第一百三十五章 交待第二百二十九章 這次手槍沒有卡殼第三百零三章 不知所措的片山少將第二十三章 行動(3)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機會第一百六十七章 只是表面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守西攻的關東軍第二百二十三章 請慎重考慮之第三百零二章 新戰法第三百九十章 要做到信任無底線第三百五十章楊震的思維與眼光第一百七十五章 烽火羣策山(7)第八十一章 一條肥魚?第九十四章 退而求次的韋維爾第十二章 不想多出一雙眼睛第三百七十四章 苦口婆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有心算無心第232章 狠毒第四百章 激情後的尷尬第238章 趁火打劫的第二百五十章 但求問心無愧第一百七十九章 海軍派來的刺頭第五百零四章 後續發展的影響第一百五十四章 只用火力和他們說話第二百九十二章 摟草打兔子中的意外第四十二章 都失去了耐心第四十九章 試探一下第八十七章 楊震的新對手第二百九十六章 一邊倒的坦克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老總的拍板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將之才的杜開山第一百一十九章 處 置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接替人選第七章 軍婚保護法第二百六十五章 青津大佐不安的來源第一百七十六章無處使力的感覺第二百七十九章 驚天的賭局第一百五十一章 決定第四百六十二章 囚徒的困境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守西攻的關東軍第四百六十六章 打了狗有人出頭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穿插(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後續影響的隱患第四十章 偷雞不成蝕了老本第一百四十三章 咬牙階段第一百九十一章 倒黴的二十五師團第三十五章 逼日軍狗急跳牆第一百六十三章 陳翰章的擔心第三百零九章 組成一臺絞肉機第三百章 隋長青的野望第五百一十六章 冬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