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旗幟應該怎麼樹?

幾乎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再見到一路軍總司令後,魏拯民做的第一件事情,居然就是將這位總司令身邊的警衛排長抓了起來。作爲一路軍總政委,魏拯民的腦袋很靈活。當韓仁和與他一講心中的疑問後,儘管沒有說出懷疑的這個叛徒究竟是誰,但他第一時間就想明白了。

當接到政委要與自己商議下一步作戰計劃的通知,而急匆匆趕過來的一路軍楊靖宇才發現,迎接自己的不單單是政委還有他帶領的部隊。在政委身邊還出現了一支裝備精良,眼神之中透露出一股濃濃殺氣的部隊。

由於雙方都在相近的地方活動,但之前通訊手段的匱乏,使得他們之間溝通只能依靠交通員相互傳遞信息。相互之前的情況不能在第一時間瞭解。使得董平雖然已經跟着一路軍這位政委爲了尋找他的總司令,在樺甸境內已經行軍三天,但楊靖宇卻仍舊不知道二路軍總部已經派人來接應自己。

在見到魏拯民身邊這支身上穿着奇怪的軍裝,武器配備就連他的第一軍中最精銳的部隊也比不上的隊伍時,楊靖宇第一個反應就是政委可能被俘了。

若不是魏拯民派出韓仁和在相遇時,及時進行了溝通,按照楊靖宇本人極高的警惕性,以及按照他的命令,已經子彈上膛,時刻準備將政委奪回來的部下。已經命令恐怕弄不好,雙方會來一場火拼。

而讓楊靖宇更加感覺到意外的是,政委這次與自己見面,非但沒有以往的親熱。居然在第一時間,下令要將自己一手帶大,可謂最知心的警衛排長抓了起來。

見到有人來抓自己。心中有鬼,想要反抗的張秀峰連槍還沒有舉起來,就被魏拯民身邊二路軍的人以極快的動作在第一時間打翻在地,收繳了他身上的兩支手槍後,牢牢的捆了起來。

看着自己最信任的人被政委下令捆起來,楊靖宇雖然沒有發火,但是臉色卻是很難看。楊靖宇性格穩重,雖然對政委的此舉有些不滿。但知道政委此舉不會無的放矢的他,雖然臉色很難看,卻沒有發火。而是就靜靜的站在一邊,準備聽政委的解釋。

然而當從張秀峰身上搜出的東西擺放在他面前的時候,楊靖宇的臉色幾乎可以用灰白來形容。他沒有想到政委口中的那個差點將自己與政委一起出賣的叛徒,真的是這個自己一手帶大,從孤兒培養成一員戰將的張秀峰。

看着楊靖宇難看到了極點的臉色,在看看被捆的嚴嚴實實,見到從自己身上搜出的委任狀、一千多僞滿國幣,幾封程斌寫給他的密信。以及他已經寫好,清楚的標明瞭楊靖宇與魏拯民會面的地點,還沒有來得及傳出去的情報。知道自己已經暴露後臉色蒼白,深深的垂下了頭,不敢再看楊靖宇一眼的張秀峰,魏拯民深深的嘆了一口氣。

魏拯民知道,張秀峰幾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叛變,對於楊靖宇來說,打擊絕對超過他的愛將程斌的叛變。張秀峰與程斌不同,他是孤兒出身,被總司令收留之後,一手帶大的。他幾乎是一軍,甚至整個一路軍之中最得總司令信任的人。

他的叛變,讓總司令遭到了最嚴重的打擊。楊靖宇也許會想到任何人當叛徒,但從來沒有想過自己這個一直當成兒子待,掌握了自己所有行蹤的警衛排長也會叛變。而在楊震所知道的歷史上,也正是這個張秀峰的叛變,將楊靖宇徹底的逼上了絕路。

看着面色蒼白,牙齒咬得咯咯作響,將下嘴脣都咬出血,可謂傷心到了極點的楊靖宇,魏拯民擺了擺手,示意韓仁和將他拉下去審訊。最起碼要知道,他叛變的原因,以及他究竟出賣了多少東西。

在張秀峰被拉下去後,魏拯民將一支手槍交給了一旁默不出聲的楊靖宇。他希望這個應該算得上好消息的消息能讓得知自己最貼心的警衛排長叛變後,心痛到了極點的總司令心中能夠舒服一些。

心神有些不定的楊靖宇接過魏拯民遞過來的手槍,剛開始並未在意。直到聽到魏拯民的提醒之後,才仔細看了一下。結果,他馬上認出這是程斌在擔任一師師長後,自己親自贈送的那支他從不離身的美國造柯爾特手槍。

認出手中的槍支來源後,楊靖宇難看的臉色緩和了下來。再想明白這支手槍怎麼會到魏拯民手中後,他甚至有些不相信的道:“老魏,你們把程斌那個叛徒解決掉了?”

當看到魏拯民緩緩點頭後,楊靖宇語帶驚喜的道:“太好了,這下我們不會再那麼被動了。這個叛徒,出賣了我們多少秘密?有多少同志因爲他的叛變而犧牲。老魏,你這一手,可是解決了我們的心頭大患。”

對於楊靖宇口中的欣喜,魏拯民苦笑搖頭道:“我可沒有這個本事,解決掉這個程斌與他那支程斌挺進隊的是二路軍前來接應我們的同志。他們僅用了十五分鐘,便將這個程斌特別挺進隊全殲,還捎帶着裝備了一門迫擊炮的僞滿的一個連。而自己幾乎沒有傷亡。”

說罷,魏拯民向楊靖宇簡單的介紹了一下整個戰鬥的經過,並將二路軍正副總指揮的親筆信交給了楊靖宇。楊靖宇打開信件仔細看了一遍之後,對着魏拯民道:“老魏,你怎麼看?五師現在被留在他們那裡休整,他們也對我們提出了邀請。希望我們北撤休整一段時間。”

魏拯民搖搖頭道:“我們不能撤,南滿抗日的大旗不能倒。一路軍是整個南滿抗日的旗幟,一旦北撤,這面旗幟就倒了。而這面大旗一旦倒下,要想重新豎立起來就難了。”

對於魏拯民的這些話,楊靖宇點了點頭表示贊同道:“老魏,你說的對。無論南滿的形勢如何殘酷,我們都要堅持下去。一路軍這面旗幟不能倒,南滿抗日的旗幟更不能倒。”

就在兩個人討論怎麼回覆總指揮與楊震的邀請時,他們的話卻被董平給打斷了。接到楊震敦促他儘快找到一路軍總部,並將中央代表團即將抵達三江的消息轉給一路軍電報後,董平不敢耽擱。電報剛一翻譯過來,便不顧禮貌的打斷了二人的談話。

在將手中的電報交給魏拯民後,董平輕聲的對二人道:“楊總司令、魏政委,我們楊副總指揮來電,中央代表團將於近日經蘇聯抵達三江我軍根據地。我們楊副總指揮敦促您二位立即北上,與中央代表團見面。”

“我們楊副總指揮除了您二位之外,也派我們政治部高禹民主任親自前往海倫尋找,並將這一消息轉達三路軍總部。按照楊副總指揮的意思,趁着這個難得的機會,我們三路軍的最高領導人除了與中央代表團見面之外,還要坐下來針對今後我們之間的作戰上的配合,一起坐下來好好的談談。”

看着這封電報,與中央失去聯繫甚至還要早於北滿二、三路軍的一路軍兩位最高首長,都見到了對方眼中的幾乎是狂喜的神色。二路軍終於與中央聯繫上了,這個消息對於一直孤懸南滿,甚至去年底與北滿的抗聯也失去聯繫的二人來說,比殲滅殲滅日軍一個師團還興奮。

再一次仔細的看了一遍手中的電報,楊靖宇的臉上少見的露出了激動的神色,對相對還較爲平靜的魏拯民道:“老魏,一定要去,我們必須得去。想中央、盼中央,多少年了,總算是與中央聯絡上了。而今中央來人,我們就算困難再大也得去。”

見到楊靖宇激動的神色,甚至拿着電報的手都微微有些顫抖,儘管心中也是狂喜,但至少還維持着表面平靜的魏拯民卻冷靜的道:“老楊,按照二路軍楊副總指揮的意思是我們兩個都去。可這要是都去了,部隊怎麼辦?”

聽到爲魏拯民的反問,剛剛還因爲與中央終於聯絡上了,而激動異常的楊靖宇瞬間便冷靜了下來。沉思良久後道:“老魏,這樣,我們兩個兵分兩路。我帶着部隊在南滿堅持,你去鶴立見見中央代表。等回來的時候,在把中央的精神和我們好好的傳達一下。”

“你是政治委員,又是南滿的省委書記,你去比我合適。更何況他那邊的醫療條件應該要好一些,你去開會正好可以順便治療一下你的病。”

“你的病已經不能再耽擱了。咱們這邊的醫療條件有限,部隊又整日在行軍作戰之中,很難得到有效的治療。正好趁着這個難得的機會好好的調養一下。”

對於楊靖宇提出讓自己去,魏拯民卻是搖搖頭道:“老楊,你是一路軍總司令,對於部隊的情況你最有發言權。更何況,還要和二三路軍指揮員商討下一步的作戰行動,你去比我合適。我留在南滿堅持,你去開會。”

聽到兩個人之間的爭論,董平拿着楊震發來的後續電報猶豫了好大一會,還是再一次打斷他們的談話道:“楊總司令、魏政委,我們楊副總指揮的意思是讓你們二人一同前往。南滿地區可以留下部分精銳堅持。”

說罷,董平將手中的後續電報遞交給了二人道:“我們楊副總指揮希望不僅僅是你們二人,一路軍的主力最好也退入北滿地區休整、補充一段時間,至少也要喘口氣。南滿地區可以留下部分部隊堅持。”

“我曾聽二軍五師的陳師長說過,一路軍總部有電臺與報務員,只是因爲所屬部隊缺乏電臺,所以使用極少。這樣,我們攜帶了一部五十瓦的電臺,可以進行遠程通訊。二位可以將電臺啓用,通過電臺指揮留守部隊。我們會留下專用的密碼。”

“楊副總指揮再邀請二位北上的時候,曾經和我專門談過。爲了能更好的進行抗日鬥爭,如果二位同意帶一路軍北上休整,二路軍將負責一路軍主力的換裝。將你們目前使用的雜牌裝備,全部更換爲日式裝備。而且是按照人數,一對一的更換。”

“我們在北上初期在湯原西北的羣策山地區偶爾間,發現並佔領了日軍一個秘密的軍火倉庫。這座軍火倉庫是整個日本關東軍爲下江地區作戰而特別儲備的。期間僅僅嶄新的三八式步槍就數萬支。”

“這些武器數量充足,不要說一路軍,就是將抗聯的三路軍全部換裝一遍還有剩餘的。也正是以這批武器爲基礎,我們才能快速的武裝被解救的勞工,將部隊迅速的擴大。也是依靠這批武器,才使得彈藥充足的我們才能取得一個接一個的勝利。”

“楊總司令、魏政委,我們楊副總指揮有幾句話讓我轉告二位:臨時的退卻不等於永久的不回來。今天的後退,正是明天更好的回來。現在暫時的放棄,不等於永遠的放棄。他希望你們能將這幾句話牢牢的記住,不要糾纏於一時,要看一世。我們是需要堅持,但是不需要固執。”

“二位首長,我說話直接,你們別怪罪。但有些我還是要說的。一路軍形勢越來越惡劣,就連你們總部都經常斷糧,下面的部隊可想而知。從目前的形勢看,一路軍的大部隊若是集中起來,已經根本無力解決給養。而一旦分散兵力,又極有可能被僞軍各個擊破。”

“與其因爲缺吃少穿,缺槍少彈,讓整個部隊被日軍一點點的磨掉。不如暫時的放棄,留下小股部隊堅持,主力北上整訓、換裝。等自身恢復之後,再重新南下。小鬼子可以暫時封鎖住南北滿之間的聯繫,但他不能封鎖一輩子。”

“我們這些抗聯對山林的熟悉遠在他們之上。而南滿與北滿之間山地相連,對於我們來說,有山就有路。只要形勢緩和了,部隊強大了,我們隨時可以再次返回。”

“楊副總指揮曾經和我說過,當年關內紅軍在五次反圍剿失利,被國民黨軍以優勢的兵力合圍的情況之下,正是通過戰略轉移才得以生存與發展下來。一路軍留在南滿,固然可以樹立起南滿抗日的大旗,賺得一些吆喝,對日僞軍也始終是一個威脅。但除此之外那?”

“如果按照形勢的發展下去,一路軍在無法改變目前的狀況,我可以說,遭遇到挫折是早晚的事情。如果一路軍只因爲某種信念而堅守在南滿的話,一旦一路軍被日僞軍重兵打垮,南滿的抗日大旗纔是真正的倒下。而且再也沒有重新樹立起來的可能。”

第一百八十四章 歸綏之戰(四)第五百四十三章 時機到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廂情願第一百八十九章 值不值得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的敵情第三百零一章 山田乙三的決定第一百九十九章 殺氣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在調整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百師團的防禦戰術第一百五十三章 植田謙吉的最後瘋狂第二百九十五章 是時候發起總攻了第四百六十七章不一樣的味道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常的魯西北戰局第一百六十六章 最新的情況第七十七章 堅持第一百二十六章 並不受歡迎的T三四第二百七十五章 你任司令員第二百四十九章 無法說出的原因第二百九十九章 杜開山的及時雨第六十二章 無賴戰術第九十章 別樣的動員會第二百九十章 太平我不來第四百二十六章 真的決定錯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苦心第二章 以攻代守第一百四十四章 那是迷惑手段第九十八章 錙銖必較第三百二十九章 談話之兩難第二百二十五章 要求第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戰果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一戰?第二百三十五章 談話與厚望第二百八十八章終於上鉤了第七十六章 清風店(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落幕第一章 形勢發展的要求第一百五十八章 鏖戰湯原(5)第二百一十八章 炮擊的效果第三百二十三章 中央來電第三百八十三章他們可真敢要價第一百七十一章 可能存在的變數第二百七十章 真正的釜底抽薪?第二百一十四章 雷厲風行第三百零四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一百一十八章 代價未必有那麼大第四百四十四章 向西疾進第二十六章 日軍內部的分歧第三百五十九章 全線轉入防禦第七十一章 我們應該服從命令第一百三十四章 日軍之認識第二百八十五章 西原貫治不一樣的感覺第三百五十六章 給我兩天時間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下(6)第二百八十一章 平靜的不正常第一百六十七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三百三十章 差距太大第八十三章 突破第三百零一章 山田乙三的決定第二百四十章 離別贈言第三百五十二章走,現在不是時候第一百五十四章 鏖戰湯原(1)第一百五十九章 突襲開始第七十一章 炸橋還是不炸?第二百九十五章 附加裝甲第二百六十九章 最危險的局面第一百六十三章 陳翰章的擔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點點特權第三百三十二章 談話之決不允許第三百二十八章楊震真正的需要第一百五十五章 豫中之戰(一)第一百零二章 出乎意料第一百三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2)第十九章不退則進的日軍第三百一十九章 日軍的嘗試第一百三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2)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守西攻的關東軍第一百六十七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三百零九章 進攻、進攻、進攻第一百五十二章 魄力有餘、出奇不足第二百五十七章 量力而行第一百二十一章 老帥們的不贊同第八十六章 吃不了那就兜着走第一百七十八章兩害相權取其輕第二十一章 楊震最頭疼的事第225章 一號最看重什麼第三百三十三章 遼西之戰(一)第一百六十章 鏖戰湯原(7)第三十一章 戰場之外的博弈第二百三十一章 頭疼的事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終決定權第一百八十七章 野心第二百零二章 是戰是撤第二百七十七章 越平靜的地方越危險第一百二十八章 我們更需要錢第二百章 惱羞成怒第二百八十二章 漏算的一點第六十五章 隨時可以出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刺激第一百九十五章 這仗怎麼打?第一百八十五章 歸綏之戰(五)
第一百八十四章 歸綏之戰(四)第五百四十三章 時機到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廂情願第一百八十九章 值不值得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的敵情第三百零一章 山田乙三的決定第一百九十九章 殺氣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在調整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百師團的防禦戰術第一百五十三章 植田謙吉的最後瘋狂第二百九十五章 是時候發起總攻了第四百六十七章不一樣的味道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常的魯西北戰局第一百六十六章 最新的情況第七十七章 堅持第一百二十六章 並不受歡迎的T三四第二百七十五章 你任司令員第二百四十九章 無法說出的原因第二百九十九章 杜開山的及時雨第六十二章 無賴戰術第九十章 別樣的動員會第二百九十章 太平我不來第四百二十六章 真的決定錯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苦心第二章 以攻代守第一百四十四章 那是迷惑手段第九十八章 錙銖必較第三百二十九章 談話之兩難第二百二十五章 要求第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戰果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一戰?第二百三十五章 談話與厚望第二百八十八章終於上鉤了第七十六章 清風店(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落幕第一章 形勢發展的要求第一百五十八章 鏖戰湯原(5)第二百一十八章 炮擊的效果第三百二十三章 中央來電第三百八十三章他們可真敢要價第一百七十一章 可能存在的變數第二百七十章 真正的釜底抽薪?第二百一十四章 雷厲風行第三百零四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一百一十八章 代價未必有那麼大第四百四十四章 向西疾進第二十六章 日軍內部的分歧第三百五十九章 全線轉入防禦第七十一章 我們應該服從命令第一百三十四章 日軍之認識第二百八十五章 西原貫治不一樣的感覺第三百五十六章 給我兩天時間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下(6)第二百八十一章 平靜的不正常第一百六十七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三百三十章 差距太大第八十三章 突破第三百零一章 山田乙三的決定第二百四十章 離別贈言第三百五十二章走,現在不是時候第一百五十四章 鏖戰湯原(1)第一百五十九章 突襲開始第七十一章 炸橋還是不炸?第二百九十五章 附加裝甲第二百六十九章 最危險的局面第一百六十三章 陳翰章的擔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點點特權第三百三十二章 談話之決不允許第三百二十八章楊震真正的需要第一百五十五章 豫中之戰(一)第一百零二章 出乎意料第一百三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2)第十九章不退則進的日軍第三百一十九章 日軍的嘗試第一百三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2)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守西攻的關東軍第一百六十七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三百零九章 進攻、進攻、進攻第一百五十二章 魄力有餘、出奇不足第二百五十七章 量力而行第一百二十一章 老帥們的不贊同第八十六章 吃不了那就兜着走第一百七十八章兩害相權取其輕第二十一章 楊震最頭疼的事第225章 一號最看重什麼第三百三十三章 遼西之戰(一)第一百六十章 鏖戰湯原(7)第三十一章 戰場之外的博弈第二百三十一章 頭疼的事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終決定權第一百八十七章 野心第二百零二章 是戰是撤第二百七十七章 越平靜的地方越危險第一百二十八章 我們更需要錢第二百章 惱羞成怒第二百八十二章 漏算的一點第六十五章 隨時可以出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刺激第一百九十五章 這仗怎麼打?第一百八十五章 歸綏之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