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歲月緒語 (10)

我們一家人,除了傭人之外,都歡喜她,祖父因爲寵我,更是寵她。奶孃一定要吃好的,爲的是使乳水充足;要穿新的,爲的是要乾淨。父親不常回來,回來時看見我肥胖有趣,也覺得這奶媽不錯。母親對誰都好,對她更是格外的寬厚。奶孃常和我說:“你媽媽是個菩薩,做好人沒有錯處,修了個好丈夫,好兒子。就是一樣,這班下人都讓她慣壞了,個個作惡營私,這些沒良心的人,老天爺總有一天睜開眼!”

那時我母親主持一個大家庭,上下有三十多口,奶孃既以半主自居,又非常地愛護我母親,便成了一般婢僕所憎畏的人。她常常拿着秤,到廚房裡去稱廚師傅買的菜和肉,夜裡拍我睡了以後,就出去巡視燈火,察看門戶。母親常常婉告她說:“你只看管榮官好了,這些事用不着你操心,何苦來叫人家討厭你。”她起先也只笑笑,說多了就發急。記得有一次,她哭了,說:“這些還不是都爲你!你是一位菩薩,連高聲說話都沒說過,眼看這一場傢俬都讓人搬空了,我看不過,纔來幫你一點忙,你還怪我。”她一邊數落,一邊擦眼淚。母親反而笑了,不說什麼。父親忍着笑,正色說:“我們知道你是好心,不過你和太太說話,不必這樣發急,‘你’呀‘我’的,沒了規矩!”我只以爲她是同我母親拌嘴,便在後面使勁地捶她的腿,她回頭看看,一把拉起我來,揹着就走。

說也奇怪,我的抗日思想,還是我的奶孃給培養起來的。大約是在歲的時候,有一位堂哥哥帶我出去逛街,看見一家日本的御料理,他說要請我吃“雞素燒”,我欣然答應。脫鞋進門,地板光滑,我們兩人拉着手溜走,我已是很高興。等到吃飯的時候,我和堂哥對跪在矮几的兩邊,上下首跪着兩個日本侍女,搽着滿臉滿脖子的怪粉,梳着高高的髻,油香逼人。她們手忙腳亂,燒雞調味,殷勤勸進,還不住地和我們說笑。吃完飯回來,我覺得印象很深,一進門便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我的奶孃。她素來是愛聽我的遊玩報告的,這次卻睜大了眼睛,沉着臉,說:“你哥哥就不是好人,單拉你往那些地方跑!下次再去,我就告訴你的父親打你!”我嚇得不敢再說。過了許多日子,偶然同母親提起,母親倒不覺得這是一件壞事,還向奶孃解釋,說:“侄少爺不是一個荒唐人,他帶榮官去的地方是日本飯館子,日本的規矩,是侍女和客人坐在一起的。”奶孃扭過頭去說:“這班不要臉的東西!太太,您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哪裡知道這些事呀!告訴您聽吧,東洋人就沒有一個好的:開館子的、開洋行的、賣仁丹的,沒有一個安着好心,連他們的領事都是他們一夥,而且就是賊頭。他們的飯館侍女,就是窯姐,客人去吃一次,下次還要去。洋行裡賣胃藥,一吃就上癮。賣仁丹的,就是眼線,往常到我們村裡,一次、兩次、三次,頭一次畫下了圖,第二次再來察看,第三次就豎起了仁丹的大板牌子。他們畫圖的時候,有人在後面偷偷看過,哪地方有樹,哪地方有井……都記得清清楚楚。您記着我的話,將來我們這裡,要沒有東洋人造反,您怎樣罰我都行!”父親在旁邊聽着,連連點頭,說:“她這話有道理,我們將來一定還要吃日本人的虧。”奶孃因爲父親贊成她,更加高興了,說:“是不是?老爺也知道,我們那幾畝地,那一間雜貨鋪,還不是讓日本人強佔去的?到東洋領事那裡打了一場官司,我們孩子的爸爸回來就氣死了,臨死還叫了一夜:‘打死日本人,打死東洋鬼。’您看,若不是……我還不至於……”她激動得臉也紅了,嘴脣哆嗦着,眼裡也充滿了淚光。母親眼眶也紅了。父親站了起來,說:“榮官,你帶奶孃回屋歇一歇吧。”我那時只覺得又憤激又抱愧,聽見父親的話,連忙拉她回到屋裡。這一段話,從來沒聽見她說過,等她安靜下來,我又問她一番。她嘆口氣撫摩着我說:“你看我的命多苦,只生了一個女兒,還長不大。只因我沒有兒子,我的婆婆整天哭她的兒子,還詛咒我,說她兒子的仇,一輩子沒人報了。我一賭氣,便出來當奶孃。我想奶一個大人家的少爺,將來像薛仁貴似的跨海徵東,堵了我婆婆的嘴,出了我那死鬼男人的氣。你大了……”我趕緊摟着她的脖子說:“你放心,我大了一定去跨海徵東,打死日本人,打死東洋鬼!”眼淚滾下了她的笑臉,她也緊緊地摟着我,輕輕地搖晃着,說:“這纔是我的好寶貝!”

從此我恨了日本人,每次奶孃帶我到街上去,遇見日本人,或經過日本人的鋪子,我們互攙着的手,都不由得捏緊了起來。我從來不肯買日本玩具,也不肯接受日貨的禮物。朋友們送給我的日俄戰爭圖畫,我把上面的日本旗幟,都用小刀刺穿。稍大以後,我很用心地讀日本地理,看東洋地圖,因爲我知道奶孃所厚望於我的,除了“做大官,掙大錢,娶個好媳婦”以外,還有“跨海徵東”這一件事。

我的奶孃,有氣喘的病,不服北方的水土,所以我們搬到北平的時候,她沒有跟去。不過從祖父的信裡,常常聽到她的消息,她常來看祖父,也有時在祖父那裡做些短工。她自己也常常請人寫信來,每信都問榮官功課如何,訂婚了沒有。也問北方的傭人勤謹否。又勸我母親馭下要恩威並濟,不要太容縱了他們。母親常常對我笑說:“你奶孃到如今還管着我,比你祖父還仔細。”

母親按月寄錢給她零用,到了我經濟獨立以後,便由我來供給她。我們在家裡,常常要想到她、提到她,尤其是在國難期間,她的恨聲和眼淚,總懸在我的眼前。在日本提出二十一條和“五四”那年,學生遊行示威的時候,同學們在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我卻心裡在喊“打死東洋鬼”。彷彿我的奶孃在牽着我的手,和我一同走,和我一同喊似的。

抗戰的前兩年,我有一個學生到故鄉去做調查工作,我託他帶一筆款子送給我的奶孃,並託他去訪問。替她照一張相片。學生回來時,帶來一封書信,一張相片和一隻九成金的戒指。相片上的奶孃是老得多了,那一雙老眼卻還是笑成兩道縫。信上是些不滿意於我的話,她覺得弟弟們都結婚了,而我將近四十歲還是單身,不是一個孝順的長子。因此她寄來一隻戒指,是預備送給我將來的太太的。這隻戒指和一隻母親送給我的手錶,是我僅有的貴重物品,我有時也戴上它,希望可以做一個“娶媳婦”的靈感!

抗戰後,死生流轉,奶孃的消息便隔絕了。也許是已死去了吧,我輾轉都得不到一點信息。我的故鄉在兩月以前淪陷了,聽說焚殺得很慘,不知那許多犧牲者之中,有沒有我那良善的奶孃?我倒希望她在故鄉淪陷以前死去。否則她沒有看得見她的榮官“跨海徵東”,卻趕上了“東洋人造反”,我不能想象我的親愛的奶孃那種深悲狂怒的神情……

安息吧,這良善的靈魂。抗戰已進入了勝利階段,能執干戈的中華民族的青年,都是你的兒子,跨海徵東之期,不在遠了!

(原載1941年9月15日重慶版《星期評論》第34期)

我的童年

我生下來七個月,也就是一九○一年的五月,就離開我的故鄉福州,到了上海。

那時我的父親是“海圻”巡洋艦的副艦長,艦長是薩鎮冰先生。巡洋艦“海”字號的共有四艘,就是“海圻”、“海籌”、“海琛”、“海容”,這幾艘軍艦我都跟着父親上去過。聽說還有一艘叫做“海天”的,因爲艦長駕駛失誤,觸礁沉沒了。

上海是個大港口,巡洋艦無論開到哪裡,都要經過這裡停泊幾天,因此我們這一家便搬到上海來,住在上海的昌壽裡。這昌壽裡是在上海的哪一區,我就不知道了,但是母親所講的關於我很小時候的故事,例如我寫在《寄小讀者·通訊十》裡面的一些,就都是以昌壽裡爲背景的。我關於上海的記憶,只有兩張相片作爲根據,一張是父親自己照的:年輕的母親穿着沿着闊邊的衣褲,坐在一張有牀架和帳楣的牀邊上,腳下還擺着一個腳爐,我就站在她的身旁,頭上是一頂青絨的帽子,身上是一件深色的棉袍。父親很喜歡玩些新鮮的東西,例如照相,我記得他的那個照相機,就有現在衛生員背的藥箱那麼大!他還有許多衝洗相片的器具,至今我還保存有一個玻璃的漏斗,就是洗相片用的器具之一。另一張相片是在照相館照的,我的祖父和老姨太坐在茶几的兩邊,茶几上擺着花盆、蓋碗茶杯和水煙筒,祖父穿着夏天的長衫,手裡拿着扇子;老姨太穿着沿着闊邊的上衣,下面是青紗裙子。我自己坐在他們中間茶几前面的一張小椅子上,頭上梳着兩個丫角,身上穿的是淺色衣褲,兩手按在膝頭,手腕和腳踝上都戴有銀鐲子,看樣子不過有兩三歲,至少是會走了吧。

父親四歲喪母,祖父一直沒有再續絃,這位老姨太大概是祖父老了以後才娶的。我在一九一一年回到福州時,也沒有聽見家裡人談到她的事,可見她在我們家裡的時間是很短暫的,記得我們住在山東煙臺的時期內,祖父來信中提到老姨太病故了。當我們後來拿起這張相片談起她時,母親就誇她的活計好,她說上海夏天很熱,可是老姨太總不讓我光着膀子,說我背上的那塊藍“記”是我的前生父母給塗上的,讓他們看見了就來討人了。她又知道我母親不喜歡紅紅綠綠的,就給我做白洋紗的衣褲或背心,沿着黑色烤綢的邊,看去既涼爽又醒目,母親說她太費心了,她說費事倒沒有什麼,就是太素淡了。的確,我母親不喜歡濃豔的顏色,我又因爲從小男裝,所以我從來沒有扎過紅頭繩。現在,這兩張相片也找不到了。

在上海那兩三年中,父親隔幾個月就可以回來一次。母親談到夏天夜裡,父親有時和她坐馬車到黃浦灘上去兜風,她認爲那是她在福州時所想望不到的。但是父親回到家來,很少在白天出去探親訪友,因爲艦長薩鎮冰先生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派水手來叫他。薩鎮冰先生是父親在海軍中最敬仰的上級,總是親暱地稱他爲“薩統”(“統”就是“統領”的意思,我想這也和現在人稱的“朱總”、“彭總”、“賀總”差不多)。我對薩統的印象也極深。記得有一次,我拉着一個來召喚我父親的水手,不讓他走,他笑說:“不行,不走要打屁股的!”我問:“誰叫打?用什麼打?”他說:“軍官叫打就打,用繩子打,打起來就是‘一打’,‘一打’就是十二下。”我說:“繩子打不疼吧?”他用手指比劃着說:“喝!你試試看,我們船上用的繩索粗着呢,浸透了水,打起來比棒子還疼呢!”我着急地問:“我父親若不回去,薩統會打他吧?”他搖頭笑說:“不會的,當官的頂多也就記一個過。薩統很少很少打人,你父親也不打人,打起來也只打‘半打’,還叫用幹索子。”我問:“那就不疼了吧?”他說:“那就好多了……”這時父親已換好軍裝出來,他就笑着跟在後面走了。

大概就在這個時候,母親生了一個妹妹,不幾天就夭折了。頭幾天我還搬過一張凳子,爬上牀上去親她的小臉,後來牀上就沒有她了。我問妹妹哪裡去了,祖父說妹妹逛大馬路去了,但她始終就沒有回來!

一九○三至一九○四年之間,父親奉命到山東煙臺去創辦海軍軍官學校。我們搬到煙臺,祖父和老姨太又回到福州去了。

我們到了煙臺,先住在市內的海軍採辦廳,所長葉茂蕃先生讓出一間北屋給我們住。南屋是一排三間的客廳,就成了父親會客和辦公的地方。我記得這客廳裡有一副長聯是: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我提到這一副對聯,因爲這是我開始識字的一本課文!父親那時正忙於擬定籌建海軍學校的方案,而我卻時刻纏在他的身邊,說這問那,他就停下筆指着那副牆上的對聯說:“你也學着認認字好不好?你看那對子上的山、竹、三、五、八、九這幾個字不都很容易認的嗎?”於是我就也拿起一支筆,坐在父親的身旁一邊學認一邊學寫,就這樣,我把對聯上的二十二個字都會念會寫了,雖然直到現在我還不知道這“三墳五典八索九丘”究竟是哪幾本古書。

不久,我們又搬到煙臺東山北坡上的一所海軍醫院去寄居。這時來幫我父親做文書工作的,我的舅舅楊子敬先生,也把家從福州搬來了,我們兩家就住在這所醫院的三間正房裡。

這所醫院是在陡坡上坐南朝北蓋的,正房比較陰冷,但是從廊上東望就看見了大海!從這一天起,大海就在我的思想感情上佔了一個極其重要的位置。我常常心裡想着它,嘴裡談着它,筆下寫着它;尤其是三年前的十幾年裡,當我憂從中來,無可告語的時候,我一想到大海,我的心胸就開闊了起來,寧靜了下去!一九二四年我在美國養病的時候,曾寫信到國內請人寫一副“集龔”的對聯,是:

第9章 遙寄稚子 (9)第19章 遙寄稚子 (19)第9章 遙寄稚子 (9)第1章 遙寄稚子 (1)第39章 歲月緒語 (14)第9章 遙寄稚子 (9)第17章 遙寄稚子 (17)第37章 歲月緒語 (12)第8章 遙寄稚子 (8)第14章 遙寄稚子 (14)第36章 歲月緒語 (11)第2章 遙寄稚子 (2)第26章 歲月緒語 (1)第23章 遙寄稚子 (23)第38章 歲月緒語 (13)第40章 凝思靜品 (1)第1章 遙寄稚子 (1)第15章 遙寄稚子 (15)第35章 歲月緒語 (10)第25章 遙寄稚子 (25)第41章 凝思靜品 (2)第41章 凝思靜品 (2)第3章 遙寄稚子 (3)第30章 歲月緒語 (5)第2章 遙寄稚子 (2)第26章 歲月緒語 (1)第44章 凝思靜品 (5)第36章 歲月緒語 (11)第10章 遙寄稚子 (10)第35章 歲月緒語 (10)第41章 凝思靜品 (2)第18章 遙寄稚子 (18)第28章 歲月緒語 (3)第46章 凝思靜品 (7)第31章 歲月緒語 (6)第11章 遙寄稚子 (11)第39章 歲月緒語 (14)第43章 凝思靜品 (4)第23章 遙寄稚子 (23)第52章 編後記 (1)第23章 遙寄稚子 (23)第22章 遙寄稚子 (22)第43章 凝思靜品 (4)第11章 遙寄稚子 (11)第10章 遙寄稚子 (10)第25章 遙寄稚子 (25)第17章 遙寄稚子 (17)第12章 遙寄稚子 (12)第12章 遙寄稚子 (12)第23章 遙寄稚子 (23)第8章 遙寄稚子 (8)第14章 遙寄稚子 (14)第26章 歲月緒語 (1)第31章 歲月緒語 (6)第16章 遙寄稚子 (16)第17章 遙寄稚子 (17)第35章 歲月緒語 (10)第11章 遙寄稚子 (11)第32章 歲月緒語 (7)第31章 歲月緒語 (6)第36章 歲月緒語 (11)第18章 遙寄稚子 (18)第27章 歲月緒語 (2)第16章 遙寄稚子 (16)第38章 歲月緒語 (13)第37章 歲月緒語 (12)第26章 歲月緒語 (1)第39章 歲月緒語 (14)第19章 遙寄稚子 (19)第39章 歲月緒語 (14)第32章 歲月緒語 (7)第28章 歲月緒語 (3)第9章 遙寄稚子 (9)第34章 歲月緒語 (9)第52章 編後記 (1)第3章 遙寄稚子 (3)第17章 遙寄稚子 (17)第13章 遙寄稚子 (13)第47章 樂幽人生 (1)第35章 歲月緒語 (10)第7章 遙寄稚子 (7)第46章 凝思靜品 (7)第45章 凝思靜品 (6)第1章 遙寄稚子 (1)第38章 歲月緒語 (13)第39章 歲月緒語 (14)第2章 遙寄稚子 (2)第33章 歲月緒語 (8)第46章 凝思靜品 (7)第28章 歲月緒語 (3)第44章 凝思靜品 (5)第38章 歲月緒語 (13)第26章 歲月緒語 (1)第35章 歲月緒語 (10)第52章 編後記 (1)第24章 遙寄稚子 (24)第28章 歲月緒語 (3)
第9章 遙寄稚子 (9)第19章 遙寄稚子 (19)第9章 遙寄稚子 (9)第1章 遙寄稚子 (1)第39章 歲月緒語 (14)第9章 遙寄稚子 (9)第17章 遙寄稚子 (17)第37章 歲月緒語 (12)第8章 遙寄稚子 (8)第14章 遙寄稚子 (14)第36章 歲月緒語 (11)第2章 遙寄稚子 (2)第26章 歲月緒語 (1)第23章 遙寄稚子 (23)第38章 歲月緒語 (13)第40章 凝思靜品 (1)第1章 遙寄稚子 (1)第15章 遙寄稚子 (15)第35章 歲月緒語 (10)第25章 遙寄稚子 (25)第41章 凝思靜品 (2)第41章 凝思靜品 (2)第3章 遙寄稚子 (3)第30章 歲月緒語 (5)第2章 遙寄稚子 (2)第26章 歲月緒語 (1)第44章 凝思靜品 (5)第36章 歲月緒語 (11)第10章 遙寄稚子 (10)第35章 歲月緒語 (10)第41章 凝思靜品 (2)第18章 遙寄稚子 (18)第28章 歲月緒語 (3)第46章 凝思靜品 (7)第31章 歲月緒語 (6)第11章 遙寄稚子 (11)第39章 歲月緒語 (14)第43章 凝思靜品 (4)第23章 遙寄稚子 (23)第52章 編後記 (1)第23章 遙寄稚子 (23)第22章 遙寄稚子 (22)第43章 凝思靜品 (4)第11章 遙寄稚子 (11)第10章 遙寄稚子 (10)第25章 遙寄稚子 (25)第17章 遙寄稚子 (17)第12章 遙寄稚子 (12)第12章 遙寄稚子 (12)第23章 遙寄稚子 (23)第8章 遙寄稚子 (8)第14章 遙寄稚子 (14)第26章 歲月緒語 (1)第31章 歲月緒語 (6)第16章 遙寄稚子 (16)第17章 遙寄稚子 (17)第35章 歲月緒語 (10)第11章 遙寄稚子 (11)第32章 歲月緒語 (7)第31章 歲月緒語 (6)第36章 歲月緒語 (11)第18章 遙寄稚子 (18)第27章 歲月緒語 (2)第16章 遙寄稚子 (16)第38章 歲月緒語 (13)第37章 歲月緒語 (12)第26章 歲月緒語 (1)第39章 歲月緒語 (14)第19章 遙寄稚子 (19)第39章 歲月緒語 (14)第32章 歲月緒語 (7)第28章 歲月緒語 (3)第9章 遙寄稚子 (9)第34章 歲月緒語 (9)第52章 編後記 (1)第3章 遙寄稚子 (3)第17章 遙寄稚子 (17)第13章 遙寄稚子 (13)第47章 樂幽人生 (1)第35章 歲月緒語 (10)第7章 遙寄稚子 (7)第46章 凝思靜品 (7)第45章 凝思靜品 (6)第1章 遙寄稚子 (1)第38章 歲月緒語 (13)第39章 歲月緒語 (14)第2章 遙寄稚子 (2)第33章 歲月緒語 (8)第46章 凝思靜品 (7)第28章 歲月緒語 (3)第44章 凝思靜品 (5)第38章 歲月緒語 (13)第26章 歲月緒語 (1)第35章 歲月緒語 (10)第52章 編後記 (1)第24章 遙寄稚子 (24)第28章 歲月緒語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