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二章 絕戶計(中)

“大人,太原李家的人在外求見。”一名親隨來到門前朝堂內正自品茶沉吟的楊震稟報道。

這已是臘月二十二日,眼看着年節都要到了,但楊震卻不敢有絲毫懈怠,依舊在對自己針對蒙人的策略做着最後的完善。聽到是李家的人到了,他方纔睜開眼睛,點頭道:“把人請進來說話。”

片刻之後,三名中年男子就來到了楊震面前,並在行禮的同時報出了自己的姓名,正是鄧愈、李照和李浩三人。

聽他們各自報出身份來,楊震不覺有些好奇地看了這位鄧愈一眼,他作爲李氏外姓,居然先其他二人報出姓名,顯然其在李家中的地位很是不低了,而且看另外兩人的態度,顯然也是以其馬首是瞻的。

“鄧先生,兩位李兄不必多禮。今日本官請你們前來,卻是有一事相求。”在一番寒暄見禮後,楊震便迅速入了正題。

鄧愈也果然沒有叫楊震失望,當即做主似地道:“學生知道楊大人召我等前來乃是爲了對付草原上的韃子,我家東主已有所決定,一定會支持朝廷和大人的這一決定的。”

“哦?如此說來李珩李家主倒是深明大義得很了,本官深感佩服。”楊震讚歎似地道了一句:“此事若成,本官定當向朝廷奏明一切,也好爲李家請功。”

“多謝楊大人誇讚,李家委實愧不敢當。”三人趕緊謙虛地說了一句。

“不過……”楊震卻又把話題一轉:“畢竟事關重大,我要用你們的正是你們對草原各部的熟悉,所以在此之前,你們也得讓我有這個信心纔是。”

“大人所言甚是,我二人幾年來一直都和韃子有所往來,故而對那兒的地形,還有各部的分佈很是熟悉……”李照趕緊表現似地說道。只是話一出口,才覺得其中有些問題,神色裡頗見尷尬。

這幾年來,雖然大明與蒙人的戰事已很少,但雙方依然是對立關係,就連官方的榷場都是時開時關的,民間的貿易往來自然更被官府所禁絕,若有走私的,一旦被查到了,罪名可是不小。雖然北邊的人對此都是睜隻眼閉隻眼,就是官軍也不大理會各大世家的如此行爲,但這畢竟是不能擺出來說的。

見這位居然如此堂而皇之地把自家的把柄送過來,楊震不覺感到有些好笑。不過如今正是用人之際,他自然不好說什麼,便當作沒聽到,只是看着兩人道:“事關重大,口說無憑,我卻是要考考兩位的。”

李浩爲了消除這尷尬的情景,趕緊點頭道:“大人請問便是,我們一定知無不言。”

“好,那就請你們各自說說韃子境內的地形和地理吧。”楊震先從簡單的入手。

對此,李照兩人的確所知甚詳,畢竟他們一年裡可有半年多是在蒙人草原上往來,當即就滔滔不絕地介紹了起來。從草原的河流,到山脈,再到一些海子(即湖泊)可謂瞭如指掌了。

聽他們如此說來,楊震也不覺頻頻點頭,顯得

很是滿意。看來李家這次確實是有助自己之心了,雖然不知他們是被迫於形勢還是真有這份覺悟,但看起來卻要比鍾柳兩家要更識相一些。

在二人說了好一番後,楊震才揮手打斷了他們的話頭,接着問道:“那你們對韃子各部的分佈又瞭解多少呢?”

“這個卻不敢說了解了,只是有所判斷。因爲韃子各部向來逐水草而居,每過一兩年都會換個地方……”李照忙道。這正是楊震此番策略所遇到的最大困難,不然都不需要請這些所謂的嚮導來了。

好在李照隨後又道:“不過此事也不是說全然沒有辦法解決,畢竟他們也有自己的習慣,再加上草原之上水草豐寡總有定數,各部之間亦有紛爭,所以各部落也總是在那幾個點之間往來罷了。”

說着,兩人又好一通的介紹,說得也和之前一樣的詳盡。顯然,這兩人也得了李珩的意思,是要在楊震面前儘量表示出自己的誠意來了。

楊震仔細地聽了一下,再對照自己作爲錦衣衛都督對草原形勢的瞭解,便知道這兩人所言確實非虛了。這讓他更是滿意,點頭道:“兩位肯如此爲朝廷效力我已記下了。待此番事成,我必不會虧待了兩位。”

“多謝楊大人,爲朝廷辦事,草民敢不盡心。”兩人趕緊起身相謝道。

“不過因爲事情緊急,所以這個年你們是無法在我大明境內過了,明日,最遲後日,你們就將離開大同前往草原。”到了這個時候,楊震也不作隱瞞了,當即道出了自己的計劃。

李照兩人雖然稍微愣了下,但還是馬上就一口應承了下來。本來前幾年裡他們也沒少在外面過年,倒也無所謂了。

待說完這一切,楊震才叫人來安排這三人暫且在自己的欽差行轅裡住下。就在李照二人依言退出去時,鄧愈卻突然拱手道:“楊大人,學生尚有幾句話要說。”

“哦?你且說來聽聽。”楊震早看出此人另有來意,不然李家只消來李照二人即可,不必多派這麼個人來。

見他們都出去了,鄧愈方纔逢迎似地道:“大人此番能做出如此反客爲主的決定,實在是令學生大感佩服哪。若是換了其他官員,即便想到了,也是不敢實施的。”

對此吹捧,楊震只是淡然一笑,不過對自己的這一決定,他還是相當自豪的。

其實這次針對蒙人的策略,早在幾年前,他第一次來山西,並因爲種種原因而淪落到草原上,見識了草原各部外強中乾的自保能力時就已產生了。

當初察哈爾部是何等的強盛,可居然在面對當時極其弱小的蓋乞部時都會在一夕之間大敗虧輸,那他們自身的自保意識有多差便一目瞭然了。

楊震知道,這是明軍將這一禍患徹底剷除的大好機會。都不用太多人馬,只消幾千精銳,分散進入草原,就足以對草原各部造成極大的傷害了。

而這一策略,早在數年前的西南就曾成功的施行過,

也證明這確實是個釜底抽薪的好辦法。所以當這次再與蒙人發生爭端時,楊震就決定實施這一幾乎可稱得上絕戶計的策略了。

只要這些人馬殺傷足夠多的草原牧民,破壞他們賴以生存的環境,不消數年,草原上的人口就會銳減,到時蒙人就再不會大明的心腹之患,反倒要擔心隨時可能侵略自己的大明軍隊了。

楊震心內的自得,並沒有瞞過鄧愈,他便又道:“大人此舉對我大明,尤其是對我北地的百姓和軍隊來說是極大的功勞,傳之後世也是不讓先賢的。只不過……”說到這兒,他似是賣關子般的一頓。

“不過什麼?”楊震順着對方的話頭問了一句。

“不過以學生之見,此事恐怕不是所有人都樂見的,尤其是朝中那些大人們,或是出於嫉妒大人你接下來的功勞,或是某些想法作祟,他們很可能會提出不同的看法,比如說認爲大人此法過於兇殘,有位天道仁道,不是我天朝上國能做出來的。”鄧愈一面說着,一面小心翼翼地打量着楊震的神色。

楊震聽他這麼道來,先是一愣,隨後也露出了深思的表情,最後更是皺起了眉頭。

經對方這麼一提醒,楊震還真覺着那些朝中大人會這麼說這麼做了。如今大明理學大行其道,官員裡有的是食古不化之徒,總是滿口的仁義道德。

雖然這些人在朝中沒多少勢力,但因爲深合當今的潮流,所以無論在民間還是官場都有一定的擁躉和受衆。一旦真叫他們以仁義道德的名義來針對自己,自己身在大同還真不好應付了。再加上那些本來就與自己有隙的傢伙幫着敲起邊鼓,這件與國與民都大有裨益的事情還真可能被他們給破壞了。

想到這兒,楊震的眼中便閃過了一絲精芒來,卻又有些無可奈何。就是皇帝站在自己這邊,有些事情也不好辦哪。

但隨即,他又想到了一點,看着鄧愈道:“既然鄧先生這麼說,想必是有什麼應對的辦法了?”

鄧愈精神陡然一振,知道自己最後的表現機會來了:“學生只是有點自己的看法,卻不敢自認一定能幫大人解決如此難題。”

“且說來聽聽。”楊震頓時來了興趣,忙道。

於是,鄧愈便把自己之前所想出來的主意道了出來,還說得頗爲仔細,生怕楊震不能明白箇中的妙處。而楊震在聽了他的一番分析後,眼中也不覺放出光來:“着啊,這確實是個解決問題,甚至可以藉機敲打那些官員一番的好主意。好,鄧先生果然沒有讓我失望。”

“大人過譽了,這只是學生的一點愚見罷了。”

“鄧先生過謙了。對了,聽你一直稱自己爲學生,看來你也是有功名在身的了?可有興趣入我錦衣衛爲官哪?”終於,楊震道出了鄧愈最希望聽到的一句話。

感謝書友喜歡望着你@百度、書友18672397和美麗築城的月票支持!!!!

(本章完)

第四百七十八章 水來土屯(上)第六百九十二章 告狀訴苦第四百九十五章 京營軍演(終)第六百一十章 聯手(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操練(上)第七百九十三章 冤家路窄(上)第七百十五章 四面楚歌(下)第五十八章 蔡鷹揚(下)後記第二百零八章 揚威(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身份疑惑(中)第四百三十二章 驚悉(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樹倒猢猻散(上)第五百四十八章 三道難題之天地爲證(中)第四百八十七章 三司會審(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酈家困境(上)第五百二十六章 釜底抽薪(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君與臣(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尋覓無蹤第五百八十一章 反擊正當時(下)第六百二十五章 夜剿倭人(上)第二百零九章 揚威(三)第七百二十三章 棘手的差事(上)第七百三十六章 促膝長談(下)第四十章 文藝太監第五百三十四章 樹倒猢猻散(中)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開殺戒(上)第三百十六章 西行路上之留宿忻縣第八十章 後顧無憂第五百章 水患亦人患(二)第九百三十九章 狼來了第六百九十二章 告狀訴苦第六十四章 烈焰佳人第五百六十八章 平定(下)第八百七十七章 登門查案第八百零四章 驚人的發現第五百十二章 御前官司(上)第三百四十章 雷雨不眠夜(二)第三百十五章 西行路上之懇談(下)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了了之第一千零四章 商稅的影響第七百三十八章 西南隱患(下)第八百五十五章 叛軍內亂(中)第五百六十八章 平定(下)第七百九十八章 暗夜殺機(上)第四百十五章 內訌(中)第二百十八章 警告第二百九十四章 論功行賞(下)改2第四百七十四章 正面相抗(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威脅第二百七十六章 接案第九百五十四章 兵臨城下(上)第九百七十二章 絕戶計(中)第一百一十章 打成一片(上)第六百零九章 威風第八百章 暗夜殺機(下)第八十五章 人心第二百四十八章 進宮面君(上)第六百四十章 回家第一千十二章 解鈴之法第五百四十三章 三道難題之斷繩取佩(下)第五百五十九章 暗戰(上)第六百二十章 原來是個坑(下)第一千零八章 妖書第五百六十七章 平定(上)第六百九十一章 正式上任第六百五十五章 江南之冬(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速之客(四)第三章 家賊難防第四百五十章 棘手的案子(三)第四百八十八章 反攻倒算(上)第七百四十一章 威逼利誘(上)第九百三十章 亂不得第三百三十章 有客來第三百六十九章 毒計(中)第一百章 真相(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入宮前夕第六百二十七章 轉移戰場(上)第一百十二章 機會第八十一章 懸案未決第七百三十六章 促膝長談(下)第一千章 說客臨門第一百八十八章 功勞也是上司的第七百九十八章 暗夜殺機(上)第七百四十三章 威逼利誘(下)第四百九十六章 楊晨的堅持第三百九十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上)第七十八章 意外收穫(上)第九百八十一章 夜襲第一千一十章 閣老與都督(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君臣對話(上)第三百五十四章 入彀(下)第三百十一章 西行路上之巧斷案(上)第三章 家賊難防第一千零七章 如何是好第七百三十八章 西南隱患(下)第八百七十八章 新仇舊恨第九百四十二章 再回大同城第五百二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七百九十八章 暗夜殺機(上)
第四百七十八章 水來土屯(上)第六百九十二章 告狀訴苦第四百九十五章 京營軍演(終)第六百一十章 聯手(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操練(上)第七百九十三章 冤家路窄(上)第七百十五章 四面楚歌(下)第五十八章 蔡鷹揚(下)後記第二百零八章 揚威(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身份疑惑(中)第四百三十二章 驚悉(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樹倒猢猻散(上)第五百四十八章 三道難題之天地爲證(中)第四百八十七章 三司會審(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酈家困境(上)第五百二十六章 釜底抽薪(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君與臣(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尋覓無蹤第五百八十一章 反擊正當時(下)第六百二十五章 夜剿倭人(上)第二百零九章 揚威(三)第七百二十三章 棘手的差事(上)第七百三十六章 促膝長談(下)第四十章 文藝太監第五百三十四章 樹倒猢猻散(中)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開殺戒(上)第三百十六章 西行路上之留宿忻縣第八十章 後顧無憂第五百章 水患亦人患(二)第九百三十九章 狼來了第六百九十二章 告狀訴苦第六十四章 烈焰佳人第五百六十八章 平定(下)第八百七十七章 登門查案第八百零四章 驚人的發現第五百十二章 御前官司(上)第三百四十章 雷雨不眠夜(二)第三百十五章 西行路上之懇談(下)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了了之第一千零四章 商稅的影響第七百三十八章 西南隱患(下)第八百五十五章 叛軍內亂(中)第五百六十八章 平定(下)第七百九十八章 暗夜殺機(上)第四百十五章 內訌(中)第二百十八章 警告第二百九十四章 論功行賞(下)改2第四百七十四章 正面相抗(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威脅第二百七十六章 接案第九百五十四章 兵臨城下(上)第九百七十二章 絕戶計(中)第一百一十章 打成一片(上)第六百零九章 威風第八百章 暗夜殺機(下)第八十五章 人心第二百四十八章 進宮面君(上)第六百四十章 回家第一千十二章 解鈴之法第五百四十三章 三道難題之斷繩取佩(下)第五百五十九章 暗戰(上)第六百二十章 原來是個坑(下)第一千零八章 妖書第五百六十七章 平定(上)第六百九十一章 正式上任第六百五十五章 江南之冬(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速之客(四)第三章 家賊難防第四百五十章 棘手的案子(三)第四百八十八章 反攻倒算(上)第七百四十一章 威逼利誘(上)第九百三十章 亂不得第三百三十章 有客來第三百六十九章 毒計(中)第一百章 真相(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入宮前夕第六百二十七章 轉移戰場(上)第一百十二章 機會第八十一章 懸案未決第七百三十六章 促膝長談(下)第一千章 說客臨門第一百八十八章 功勞也是上司的第七百九十八章 暗夜殺機(上)第七百四十三章 威逼利誘(下)第四百九十六章 楊晨的堅持第三百九十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上)第七十八章 意外收穫(上)第九百八十一章 夜襲第一千一十章 閣老與都督(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君臣對話(上)第三百五十四章 入彀(下)第三百十一章 西行路上之巧斷案(上)第三章 家賊難防第一千零七章 如何是好第七百三十八章 西南隱患(下)第八百七十八章 新仇舊恨第九百四十二章 再回大同城第五百二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七百九十八章 暗夜殺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