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偉業

上午與宰執一起商量治河的事情,知河道衙門事陳東也在座。二十多年來,陳東先是輔佐康王趙構治理黃河,趙構南下交趾,陳東獨自把擔子挑起來,疏通汴河、大運河,再治理淮河,夜以繼日不辭辛勞,今年已經六十六歲,腰都伸不直了,牙齒也不剩下幾個,瞧着比大他四歲的張邦昌還要老上十歲。

長江沿岸也需要治理,陳東已經擬定了整體方案,拿出來與天子、宰執商量。一看到工程總體費用,又是一個天文數字,李綱與張邦昌對視片刻,不禁苦笑起來。

趙桓看在眼裡,問道:“兩位相公在打啞謎嗎?”

戶部尚書張孝純臉色更是難看,滿頭大汗,掏出手巾,沒完沒了地擦啊!

李綱眯着三角眼,回道:“連接大名府與燕京的鐵路,造價高昂;軍器署的墨問虛三天兩頭的跑來要錢,幾乎成了我們尚書省的人;陳公不回京則已,一回來就是大手筆,一座金山都嫌少,陛下請看張尚書的臉色,臣等也十分爲難啊!”

張孝純連忙說道:“沒錢了,實在是沒錢了,緩一緩再上吧!”

陳東不卑不亢地說道:“錢也不是一次拿出來,一年出一點,誰不知道你張尚書的手段,手鬆一點就夠我們用的了!”

“一點?陳公千萬不要開玩笑,如果一年三百萬貫只能算是一點,那多少算多啊?”張孝純抓住陳東的口誤,奮起反擊,以求將接下來的討價還價爭得一個有利的地位。

張邦昌則道:“陳公勞苦功高,滿朝皆知。而今也上了歲數,能放手就放手,咱們這些老傢伙也折騰不了幾天了,讓年輕人去做嘛!”

陳東擠出一絲笑容,道:“張相公要免我的官?”

這話說得不好聽,張邦昌不以爲意,臉上的黑痦子連動都沒動一下,淡淡地說:“陳公言重了,我哪有權利免你的官?全國百姓奉陳公爲聖人,只要陳公隨便提一點本官的不是,百姓的唾沫也能淹死人啊!”

陳東名望確實很高,已經不亞於當年的趙構,張邦昌是話裡有話,他沒有權利免陳東的官,就是當今天子恐怕也得覈計覈計。

這些芝麻綠豆大的事兒,趙桓不放在心上,底下的臣子不可能團結的就像一個人似的,真要出現那種情況,他這個皇帝還不好當呢!

“好了,張財神給句痛快話,從明年開始,能拿出多少來!”趙桓盯着張孝純,看他怎麼說。

張孝純垂頭喪氣地說:“最多一百萬貫,多一個子都沒有!”

陳東寸步不讓:“不行!”

“一百一十萬,不能再多了!”甭管有錢沒錢,張孝純都是這個德行,整個一個守財奴的嘴臉。六部尚書他任職時間最長,恩寵不次於宰執,皇帝的格外封賞也多過旁人,但是,過日子那個仔細勁兒,說起來沒人信,都被京官當作笑話傳誦。張孝純長女出嫁,是在靖康六年的事兒,嫁的是大宗正司正卿之子,擡嫁妝的挑夫足足用了一百人,東西堆的小山一樣,可是夫家的臉色也跟苦瓜一樣,就差哭了。沒一樣值錢的東西,誰能想到這是戶部尚書張孝純置辦的嫁妝?連一個京城中等人家都比不上,忒寒酸了。因爲這件事情,趙桓還在非正式場合誇獎了張孝純幾句,意思就是提倡節儉,杜絕Lang費奢華。張孝純博得了一個好名聲,越發變本加厲。靖康十年,嫁二女兒,擡嫁妝的挑夫只剩下可憐的九人,他還振振有辭:吃累不討好的事情還嫌不夠?

二女兒出門的時候,嚎啕大哭,哎呦,哭得那個慘啊!不明白內情的人都在讚歎,瞧人家張尚書的家教,一家人感情多好,捨不得爹孃兄弟,恨不得一輩子侍奉爹孃不出嫁啊!其實,丫頭是在爲自己的遭遇痛哭,這個樣子進了夫家的門,將來可怎麼過日子啊!

張孝純不僅在嫁女兒一件事情上摳門,朝廷大事小情,需要用錢都去找他,聖上下達了敕令,尚書省蓋了大印,到他這裡一概重新來過,最起碼打個七八折,從來沒有全額付款的時候。私下裡京官都叫他“張摳門”,慢慢地傳遍京城,歲數大了,稍微好聽一點由“張摳門”變成“張老摳”,大同小異還是一個意思。

前年,張老摳的小女兒過了二十還沒找到婆家,他也不急。丫頭與蘭若帝姬交情不錯,通過蘭若帝姬向官家發出緊急求救:本來有一箇中意的男子,只是人家的父母聽說要和張老摳做親家,說什麼都不同意,即使兒子打一輩子光棍,娶不到媳婦也在所不惜。瞧瞧,堂堂的大宋戶部尚書,是個啥名聲。聖明天子愛成人之美,特地頒佈敕令,將老摳之女賜給中意郎君爲妻,並且通過蘭若,秘密送了一筆價值不菲的嫁妝。成婚之前,先行送到夫家,這事還不能讓張老摳知道,否則肯定會將東西換成錢,裝進自己的腰包。婚禮很隆重很喜慶,並沒有因爲九擔子嫁妝而影響了氣氛。張老摳很是稱讚了夫家幾句知書達禮,視金錢如糞土之類的話,聽到這話的人瞧着他的眼神要多膩歪有多膩歪。他不在乎,聖上宰執的臉色都不放在心上,何況這些無職無權的小人物?

據說,一次張老摳病重,御醫瞧了都搖頭,老摳命人將他擡到戶部庫房,在金山銀海之中睡了一夜,第二日康健如初。有人笑問:“金銀銅能治病?”

老摳笑答:“唉,自小落下的毛病,就是喜歡這些發光的東西,一天不吃飯可以,看不到這些東西卻是萬萬不行。那些人從我這裡拿錢,拿走的不是錢,而是我的心啊!”

於是老摳又有了一個綽號——龍心!天底下最大的心,可不是龍心嗎?

陳東和張孝純打過很多次交道,瞭解此人的脾氣稟性,不管他用什麼方法,一口咬定就是不鬆口!

“不行!”

“一百一十五萬!陳公切莫欺人太甚!”

“不行!”

“一百二十萬!”張老摳坐在椅子上,連連喘粗氣,眼瞅着出氣多進氣少,要昏死過去了。

趙桓瞧着都不忍心,卻也幫不上忙,只能幹瞅着。

經過緊張激烈的討價還價,最終以一百三十五貫成交,張老摳給人家打了一個六五折,似乎還賠了錢,一臉的痛心呢!

會議剛剛結束,墨問虛會同大宋研究院院長王巖前來向聖上報喜,東京大學的一名學生朱熹發明了一件奇怪的東西,可以實現兩地間迅速傳遞信息。樣機已經制造出來,昨天進行了第一次測試,取得了成功。

趙桓喜道:“好,立即去看看!”

由全國科技人才組成的大宋研究院是在朱孝莊的倡議下組成的,軍器署那邊的研究人員成爲研究院的第一批主力,成立五年來,成績斐然,連續在許多項目上實現突破,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成果。趙桓一行人來到目的地,把朱熹叫過來,趙桓心中還有一個疑問:到底是一個人還是重名了,不會那麼巧吧?

“你叫朱熹?”

“是!”

“汝父叫什麼名字?哪裡人氏?”

“父親大人單名一個‘鬆’字,臣祖居徽州。”

沒錯,眼前這位應該就是曾經被譽爲程朱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影響了中國一千年的大人物。趙桓忽地感覺相當不錯,讓所謂的聖人跪在地上,俯首帖耳,豈不是人生樂事?

咦,好像有哪裡不對勁啊?徽州?對了,曾經聽雲蘿說過,她的祖籍就是徽州,難道……

趙桓再問:“朕如果沒有記錯,朱孝莊祖籍也是徽州,你們可是親戚?”

朱熹道:“朱執政是臣五服內的族叔,先聖是臣的族姑母!”

竟然和趙桓還沾着親戚關係,一個遠房侄子,大儒朱熹?

人世間的事情如此奇妙,造化弄人,誠不我欺也!

龍顏大悅,吩咐朱熹平身,要親自看一看朱熹發明了東西。這是一件電報機的雛形,聽朱熹的介紹,趙桓立即得出了以上的判斷。

“火車在運營過程中,迫切需要一種不受天氣影響、沒有時間限制又比火車跑得快的通信工具。在先生的指導下,臣有幸參加了相關項目的研究。臣在實驗過程中發現了一種奇怪的東西,只要通過電流,它就能吸起鐵片;切斷電流,鐵片就會自然落下來。臣把這種東西命名爲電磁鐵,臣當時就想——既然電流可以瞬息通過導線,那能不能用電流來傳遞信息呢?如果能夠做到,即使遠隔千里也能瞬間實現信息的傳遞,可不是比火車跑得快嗎?”

趙桓想了想問道:“如何利用這個想法實現信息傳遞?”

“這個問題困擾了臣兩年的時間,一直得不到突破,還是朱執政的一句話,將臣從迷茫中拉了出來。執政說,電流只要停止片刻,就會現出火花。有火花出現可以看成是一種符號,沒有火花出現是另一種符號,沒有火花的時間長度又是一種符號。這三種符號組合起來可不同的數字,如此就可以通過導線來傳遞文字了。臣心中狂喜,立即着手進行試驗,效果非常好。”朱熹面貌清秀,儼然謙謙君子,最難得是年輕,今年不過二十一歲,真正的前途不可限量啊!

趙桓頻頻點頭:“是啊,通過編碼,將數字對應上文字,就可以實現瞬間通信了。”

“東京大學集中了幾十人共同努力,這才完成了編碼的工作。衆所周知,漢字由許多偏旁部首組成,結構複雜,字型繁多,一個字一個面孔。漢字多達六萬字,常用的不過一萬個左右,臣等採用四個數字代表一個漢字的方法,恰好可以把數字與漢字一一對應起來,我們把這種方法稱爲四碼電報。”

趙桓很是拍了拍朱熹的肩膀,連聲讚道:“好好好!朱熹不錯,這是造福千秋萬代的大創舉,將對科技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你們在造福人民,也在創造歷史啊!”

而後,轉身對墨問虛說道:“你會同工部立即研究一個方案出來,迅速鋪設電報專用線路,傳朕的口諭給宰執,這是十萬火急的事情,不得以任何藉口拖延遲誤!”

“是,臣遵旨!”

趙桓在於相關人等談話的時候,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在的電報好是好,但是必須通過線路才能實現,如果不需要線路就可以實現信息傳遞,豈不是意義更大?

墨問虛喃喃道:“無線通信?”

趙桓看得出,這個東西還太過超前,朱熹、王巖等人一時間還沒辦法理解!

天色將晚,趙桓離開研究院的時候,已經上了馬背,似乎遺落了什麼東西。

“恭送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墨問虛等人跪倒叩頭,趙桓茫然四顧,到底忘了什麼?

忽然,發現了角落中的一個石頭墩子。對,就是它!

趙桓提馬來到近前,仔細觀瞧:這不是一塊普通的石頭,似乎是……

“這是什麼?”

王巖連忙答道:“這是研究院的工匠正在試驗的一種新型材料,可以用於建造房屋,他們把這種東西戲稱爲‘水泥’!”

水泥?難道水泥都出來了?

四四方方一個水泥墩,大概一尺半見方,趙桓將夷臘葛喚到身前:“試試它的硬度!”

夷臘葛親自從虎賁手中取過一把大鐵斧,顛顛分量,差不多有三十斤。來到水泥墩前,擺好架勢,雙手握斧,大喝一聲:“開”,猛地劈了下去。

“當”地一聲,斧頭脫落,夷臘葛手中只剩下一個木把兒,水泥墩上面是一道寸許深的淺溝。

夷臘葛訕訕地說道:“啓稟陛下,這東西夠硬!”

墩子的硬度經受住了考驗,就看生產是否容易了。對於現在的大宋,水泥和電報一樣重要,有了電報,趙桓可以遙控整個帝國;有了水泥,可以實現中華民族千年的夢想——建設橫跨黃河、長江的橋樑,能夠通過火車的橋樑!有這樣的幾座橋樑,國家的實力將得到大幅提升,經濟、軍事上的意義能以估量。

趙桓下馬,又端詳了一陣兒,道:“將造這個墩子的人叫來,朕要問話!”

一個其貌不揚的小子,年紀在十七八歲,個頭不高,穿一身粗布衣服,走到皇帝陛下身前的這段距離對於他來說似乎是那麼漫長,需要用盡全身之力,弄出一身的透汗才能完成目的。

“小的楚金山給官家叩頭!”渾身直哆嗦,真是難爲了他。

“平身!擡起頭來!”趙桓語氣盡量緩和一些,免得嚇着楚金山。

楚金山擡起頭,迅即放下,根本不敢與官家對視。

“做這個墩子的原料你是如何製造出來的?”

“俺阿翁、阿爹都是做瓷器的,所以小的燒東西還成。有一次,在窯裡剩下了一些燒製過的石灰石和泥巴,小的把把它們磨細,澆上水想做些小玩意拿回去給弟弟妹妹們玩。不想它們很快就粘在一起,過一會就變成了和石頭一樣堅硬的東西。很可惜,小的忘記了他們當初的比例,也不知道燒製了多少時間。知道需要這種東西造房子,小的就一點一點實驗,做了一年零五個月,終於弄出來和原來一樣的東西。”

趙桓讚歎道:“世上的事情就怕‘認真’二字,只要認真並且持之以恆,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依朕看,這個楚金山很了不起,研究院的人都要向他學習。”

“是,是!”王巖不停地點頭。

“給他一個舒適的環境,滿足他的一切需要,朕要能立即派上用場的水泥!這個事情和電報一樣重要,抓緊時間,拖不得!”

“臣遵旨!”

趙桓越看這個小子越喜歡,隨身解下一塊玉佩,拍到楚金山的手裡:“好好做,朕記住了你的名字——楚金山!製出水泥,朕就給你一座金山,讓你一輩子都花不完!”

而後,哈哈大笑,上馬回宮。

明天,也就是靖康二十五年五月十五,大宋蘭若帝姬要出嫁了。趙桓來到瓊芳殿的時候,殿裡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貴妃張和香拉着趙桓,笑道:“瞧瞧我們的新娘子多漂亮!”

宸妃鍾靈兒,淑妃鄭慶雲,德妃何鳳齡,丁都賽以及惜花憐花姐妹等人都在座。

趙桓調侃道:“新娘子漂亮,朕的娘子們就不漂亮?”

女人們都老了,幾個新進宮的地位低下,還沒資格來到瓊芳殿,男人誇她們漂亮,也不去計較是不是真心話,聽着順耳就好了。

“父皇也是的,怎麼剛回來?”蘭若最近情緒波動很大,動不動就發脾氣,摔東西成了家常便飯,趙桓叮囑過和香、靈兒等人,千萬不要招惹她,讓她高高興興地出嫁吧!

趙桓坐下,拉着女兒的手,怎麼都看不夠!

靈兒輕聲道:“陛下,用過晚膳了沒有?”

趙桓搖頭道:“蘭若吃過了嗎?今天在研究院那邊發現了很多有用的東西,淨高興了,還不覺得餓。”

都賽道:“不餓就不用回家啊!”

蘭若佯裝發怒:“你們不許欺負父皇,哪天我回來若是發現父皇瘦了,我就把父皇接出宮去,由我來照料父皇!”

“呦,再孝順的女兒也沒聽說帶着父親出嫁的。”

“帝姬還是一個孩子,會照料人嗎?”

“怎麼不會,我聽說她和駙馬在一起的時候,可細心可體貼了!”

蘭若大窘,也不顧尊卑上下,追着惜花不放,最後還是趙桓出來拉偏架,才制止了一出家庭慘劇的發生。

和香道:“那就把東西送到這兒,陛下陪着蘭若多少用點,我們先去了!”

“好,就這樣吧!”

衆妃嬪退下,父女二人一邊用膳,一邊說話。

“父皇,我走了,這個房子不能給別人住!”

“行,給你留着。想什麼時候回來就回來,雖說你母后不在了,父皇不是還活着嗎,記得常回來看看!”

蘭若放下筷子,眼圈紅了:“父皇,我今天去祭奠過母親和母后。母親到底生的什麼樣?”

一時間,趙桓想起了那個魂歸天國的女人,嘆道:“你和她長得很像,性格也像,你要出嫁了,她也會高興的。”

“父皇,如果將來……”

“什麼?跟父皇說話還吞吞吐吐的!”

蘭若道:“算了,不會的!人家很想三弟,能看到他就好了!”

趙桓隨口道:“父皇已經頒下敕令,恢復趙詵的王爵,准許他回京了。聽說昨天晚上到了太原府,也許明天能趕回來的!”

這時,裴誼進來稟報:“鎮王殿下在宮門外候着,見是不見?”

蘭若撲進父皇的懷裡,啜泣道:“父皇你真好!”蘭若輕快地飄出殿外,去迎趙詵。剛纔蘭若到底想說什麼,趙桓猜不透。見過趙詵,待到蘭若睡下,趙桓回到瓊華殿。和香已經睡下了,起來伺候趙桓洗漱,趙桓的手兒很不老實,惹得香奴兒直笑。

一身大汗的趙桓撫摸着女人滑膩的小腹,道:“你可是一點沒變,還是說不出的絕妙。”

和香笑道:“妙在哪裡?”

“妙不可言!”

和香的小手如同靈蛇一般,在最緊要的所在遊動:“陛下,臣妾也想生一個女兒。瞧着陛下對蘭若的樣子,宮裡的女人沒有不妒忌的。我們這些生了兒子的真是後悔啊,還不如生個丫頭!”

趙桓道:“兒子不能沒有,否則朕的萬里江山該託付給誰?女兒也有女兒的好處,不一樣的。”

和香鍥而不捨的努力,終於收穫了成效,附到趙桓身上,瘋狂地動起來。

睡在外間的香奴兒,將腦袋縮進被子裡,還是能聽得清清楚楚,這可怎麼好啊?

婚禮當天,趙桓一直在笑,似乎比新郎還要高興,內心裡卻是說不出的一種滋味。孩子大了,早晚要出嫁。可真到了這一天,似乎有人用刀子在他的心頭剜去了一塊肉,而且不能哭還要笑,唉,難受!

婚禮結束,回到宮裡,獨自坐在瓊芳殿中,彷彿蘭若就在身邊,偏偏抓不住她,鬼丫頭,到現在還在折磨你老子。

“陛下,樞密院都承旨、向國公第五風求見!”裴誼小聲說道。

趙桓萬分不捨地起身,再看一樣女兒的閨房,道:“讓他到福寧殿那邊候着,我們回去!”

第五風帶來了一個驚人的消息,完顏宗幹去世,金國似乎在醞釀一場大的戰役。趙桓站在地圖前看了很久,道:“進攻方向呢?”

“大同府風平Lang靜,據可靠消息,金國正在向遼陽府集結兵力,似乎要拿高麗開刀。”

“高麗?這個時候打高麗到底是出於什麼目的?”

第五風道:“各種跡象都表明,宗磐要親自領軍出征。而且,金國內部政局出現了極其微妙的變化,皇帝完顏亶與宗磐的關係已經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也許宗磐需要一場大勝,來進行他接下來的一系列行動。”

“取而代之?”

“臣以爲正是如此!”

趙桓坐在龍椅之內,望着地圖陷入沉思。敵人內亂,對大宋當然是非常有利的事情,想當初如果不是完顏晟病逝,金國政局不穩,大宋也不能那麼順利地拿下西夏。西夏也是一樣,如果不是任得敬一個外人掌權,大宋未必敢傾全國之力進攻。亂局之中,拼的最多的是雙方的實力,有時也在拼誰能活的長久一些。他登基之後,先是西夏國主李乾順死了,後來是完顏晟撒手人寰,如果他們是一樣的年紀,一樣的精力充沛,鹿死誰手尚未可知!類似的事情歷史上很多,如果不能在戰場上將其斬殺,就利用時間將他慢慢磨死吧!

“你認爲我國應該採取什麼樣的策略應付未來的局勢。”

第五風不好意思地笑了:“臣原來不過是一個小賊,因緣際會,得聖主垂青,做大官居顯爵,怎敢妄議國政!”

趙桓也笑了:“你現在說話文縐縐的,挺象那麼回事。人和人不一樣,有的人讀書一輩子也不過是一個百無一用的書蟲,你第五風雖然沒讀過書,卻也不比旁人差。就是咱們君臣二人隨便閒聊,想到什麼說什麼。”

“是!臣以爲,我國可以坐山觀虎鬥,坐收漁翁之力。不過,如果沒有外來力量幫助,高麗國恐怕是要亡國的,東邊有一個半死不活的高麗國牽制金國,符合大宋的利益。”第五風說完,偷眼看看趙桓的臉色,他還真不敢在這位聖明天子面前放肆。

趙桓用手指輕輕叩擊着桌子,道:“嗯,說得不錯。朕知道了!要抓緊派人進入金國,繪製地圖,而且儘可能蒐集金國的情報,早晚必有一戰,還是早做準備吧!”

沉默片刻,第五風照理應該退下了,可是他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沒有彙報,不能走啊!

“陛下,臣還有一事稟報!”

“說!”

“一個偶然的機會,臣的手下發現燕王殿下與金國在汴梁的奸細來往甚密。”第五風心裡“咚咚”敲鼓,燕王宗煒現在又多了一層身份——駙馬都尉,今天剛娶了陛下最寵愛的帝姬,現在這個時候應該正在洞房花燭,這件事情關係重大,他職責所在不得不說,唉,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挺着吧!

“爲何不早彙報?還等什麼,還不快把他們全抓起來?”趙桓氣鼓鼓地喝道。

第五風“噗通”跪倒在地,道:“陛下容稟:金國奸細,都在我們的掌握之中,並不可怕,我們可以知道他們想幹什麼,正在做什麼,這樣可以將損失減少到最低。如果他們都隱藏在暗處,倒是更爲棘手。把這些人全抓起來容易,金國還是會派新人過來,我們再想控制就難了。至於燕王殿下,我們沒有證據,不敢隨便亂講啊!”

和宗煒經常聯繫的一個人,回國的路上落在第五風手裡,從他的嘴裡知道了很多事,宗煒現在還沒有做什麼對大宋不利的事情,金國輕易是不肯讓宗煒以身犯險的,這是他們的王牌,要留到關鍵的時刻使用。

宗煒沒有什麼大問題,趙桓鬆了一口氣:如果有事,他該怎麼辦?處理不處理?處理宗煒,怎麼嚮明媚、蘭若交代?想到昨天晚上蘭若欲言又止的樣子,聯繫到今天的事情,可能蘭若也發現了什麼,但是沒有證據不好對他說。唉,將來如果發現宗煒正在做對大宋不利的事情,蘭若不是更爲難嗎?一想到珠淚漣漣的蘭若,趙桓的心就像針扎一樣疼。

“此事還有何人知曉?”

“只有臣和兩名辦事的兄弟!”

趙桓斟酌着說道:“暫時不必派人盯着宗煒,朕自有道理。囑咐你手下的人,透漏出去一個字,滿門抄斬,聽清楚了?”

“是!”

第五風誠惶誠恐地退了出去,趙桓再度陷入沉思之中,得想個辦法才行。

五月底,金國突然出兵攻打高麗,高麗一敗再敗,向大宋求援。大宋東海艦隊負責護航,軍需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到高麗,東西不能白給,要花錢買,只不過爲顯示大宋的仁義,少算一點錢罷了。實在沒有真金白銀,可以先欠着,反正大宋也不怕你賴賬,早晚都是要還的。最終,高麗損失了十分之七的國土,只剩下東南部一小塊地方,總算暫時保住了小命。宗磐攜大勝之威,回國之後立即搞掉了完顏亶,自己做了皇帝。完顏宗弼辭去一切官職,閉門不出,幸賴邊境無事,暫時也用不到宗弼出力。

大宋這邊,發生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張邦昌舊事重提,請求聖上冊立皇后,秦檜和回到京城的東方英等人羣起響應。趙桓大怒,免去張邦昌尚書右僕射的職務,秦檜貶江寧府知府。八月,秦檜在鬱悶中死去,朝中再沒有人敢提冊立皇后的事情。

第二件,趙桓封燕王、駙馬都尉完顏宗煒爲宋州路都轉運使,莊王完顏宗強爲升龍府知府,着攜帶家眷,立即赴任。

九月,明媚隨同宗煒夫妻渡海奔赴宋州,宗強南下交趾,非常奇怪的是,朝中並沒有傳出聖上與帝姬兄妹失合的事情,而蘭若帝姬榮寵不衰,爲何象發配犯人一樣,將他們趕到萬里之外?蘭若帝姬一沒哭,二沒鬧,歡天喜地地上路了,不是更令人奇怪?

——————————————————————————————————奧運會要結束了,本書也進行到了關鍵之處。拜託諸位多多支持,支持正版,多多訂閱!

本書鏈接:http://lishi.QB5200.org/book/21560.html兄弟的好書《紀戰天下》:http://ss.QB5200.org/book/25672.html

第七章 日高見(一)第二章 視疾(一)第十章 神仙(四)第十一章 大同(二)第三章 心意第十章 承極(二)第十一章 祥瑞(二)第九章 驕傲(三)第一章 夜花(二)第四章 親征(二)第二章 天威(一)第五章 江寧(一)第一章 心路(四)第六章 交趾(四)第八章 盛事第八章 盛事第三章 遠航(二)第四章 升龍(五)第九章 驕傲(六)第七章 光復(二)第十二章 淳和院之變(一)第三章 出山(二)第九章 銀行(一)第九章 日出(二)第三章 遠航(三)第一章 夜花(三)第八章 遇刺(一)第五章 縱橫(三)上架公告第八章 常日(一)第八章 虎鬥(二)第三章 遠航(三)第二章 盤龍山(二)第七章 光復(三)第八章 宋州(五)第五章 鳥羽院(三)第八章 兒山城(一)第十四章 痛飲(二)外篇 望燕雲(五)第六章 交趾(三)第十五章 如夢(一)第七章 血光(一)第二章 奇襲(二)第五章 定州第八章 宋州(六)外篇 高麗公(三)第十三章 大圓滿(二)第十二章 柱國(一)第五章 天意(一)第八章 兒山城(一)第十一章 大同(一)第八章 常日(二)第十三章 大圓滿(二)第十四章 盛宴(一)第六章 交趾(一)第七章 光復(一)第二章 善惡第二章 天威(一)非常無恥地呼籲第四章 升龍(一)外篇 照夜白(一)第一章 夢想(二)第六章 交趾(五)第九章 太歲(一)第四章 升龍(五)第三章 捧日(一)第四章 升龍(一)第三章 太聰明(二)第四章 廟算(一)第六章 家國(二)外篇 望燕雲(二)第二章 人道第六章 交趾(四)第二章 春雨(一)第九章 逐鹿(二)第六章 交趾(二)第十二章 淳和院之變(一)第九章 逐鹿(一)第一章 入夢第六章 破陣(二)第一章 盟好(一)第九章 聖使第十三章 天火(一)第七章 灌溉(一)第三章 凱旋第十四章 落日(二)外篇 高麗公(四)第三章 初戰第七章 血光(一)第十二章 淳和院之變(一)外篇 破陣鉞(二)第二章 魂傷(二)第七章 雲頂(二)第十一章 祥瑞(一)第六章 求賢第十章 決斷(一)第五章 定州第八章 無主(二)第三章 遠航(三)第九章 綢繆
第七章 日高見(一)第二章 視疾(一)第十章 神仙(四)第十一章 大同(二)第三章 心意第十章 承極(二)第十一章 祥瑞(二)第九章 驕傲(三)第一章 夜花(二)第四章 親征(二)第二章 天威(一)第五章 江寧(一)第一章 心路(四)第六章 交趾(四)第八章 盛事第八章 盛事第三章 遠航(二)第四章 升龍(五)第九章 驕傲(六)第七章 光復(二)第十二章 淳和院之變(一)第三章 出山(二)第九章 銀行(一)第九章 日出(二)第三章 遠航(三)第一章 夜花(三)第八章 遇刺(一)第五章 縱橫(三)上架公告第八章 常日(一)第八章 虎鬥(二)第三章 遠航(三)第二章 盤龍山(二)第七章 光復(三)第八章 宋州(五)第五章 鳥羽院(三)第八章 兒山城(一)第十四章 痛飲(二)外篇 望燕雲(五)第六章 交趾(三)第十五章 如夢(一)第七章 血光(一)第二章 奇襲(二)第五章 定州第八章 宋州(六)外篇 高麗公(三)第十三章 大圓滿(二)第十二章 柱國(一)第五章 天意(一)第八章 兒山城(一)第十一章 大同(一)第八章 常日(二)第十三章 大圓滿(二)第十四章 盛宴(一)第六章 交趾(一)第七章 光復(一)第二章 善惡第二章 天威(一)非常無恥地呼籲第四章 升龍(一)外篇 照夜白(一)第一章 夢想(二)第六章 交趾(五)第九章 太歲(一)第四章 升龍(五)第三章 捧日(一)第四章 升龍(一)第三章 太聰明(二)第四章 廟算(一)第六章 家國(二)外篇 望燕雲(二)第二章 人道第六章 交趾(四)第二章 春雨(一)第九章 逐鹿(二)第六章 交趾(二)第十二章 淳和院之變(一)第九章 逐鹿(一)第一章 入夢第六章 破陣(二)第一章 盟好(一)第九章 聖使第十三章 天火(一)第七章 灌溉(一)第三章 凱旋第十四章 落日(二)外篇 高麗公(四)第三章 初戰第七章 血光(一)第十二章 淳和院之變(一)外篇 破陣鉞(二)第二章 魂傷(二)第七章 雲頂(二)第十一章 祥瑞(一)第六章 求賢第十章 決斷(一)第五章 定州第八章 無主(二)第三章 遠航(三)第九章 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