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如夢(一)

種無傷飛馬奪取興慶府,想象不到的順利。後來才知道,皇帝從北門走了,太后失足落塔,偌大個京城,只剩下幾百名老兵。這是最後的防禦力量,這就是走到盡頭的大夏國。

無傷沒功夫緬懷,沒心思感傷,都沒動心思稍微樂上那麼一下。立即傳下軍令:周八率領天武左廂鎮守興慶府,曉諭全軍將士:封府庫,鎖宮室,秋毫無犯,以待聖上駕臨。再三重申,這次不比以往,哪個敢胡來,軍法從事!

他自己親自率領中軍、以及七拼八湊的右廂,北上追擊。

先行出發的斥候不斷傳回前方的消息:定州之西八十里,沙漠邊緣,夏軍遭遇阻擊,正奮力突圍。根據在城裡打聽到的情報,興慶府達官顯貴、宗室親舊、商賈大戶,跟隨李仁孝逃走的不下五六萬人。這些人都拖家帶口,根本不能自己逃命,應該走不快。

前方阻擊的部隊,又是哪一枝?定州、婁博貝、克夷門三城留守軍兵不足萬人,還有捧日軍團的一個軍在附近遊動,監視興慶府方面的動靜。就這些人,難道事先集合起來,來了一個漂亮的阻擊戰?

哈哈,若果真如此,倒是真想見見這個有趣的人咧!

夜間行軍,可不比白天,地形不熟悉,又要以最快的速度追上敵軍,右廂掉隊的士兵不在少數!種無傷暗自嘆息,這些傢伙就是短練。再給我半年時間,一定將他們訓練得和左廂、中軍一個樣。唉,什麼時候能把原來的右廂曹沅部調回來就好了。官家不會想把他們用在別的地方吧?那樣,可就虧大了。

北風送來遠方的聲音,隱隱約約有喊殺聲,而且隨着前進的腳步,聲音越來越清晰了。

“報:蒙兀室韋克烈部大頭領押剌伊爾,率領本部人馬,正與敵軍奮戰!”

種無傷一拍腦門,心道:千算萬算,怎麼就沒想到他呢?可不是嗎,押剌伊爾本族五千騎兵,正在定州以北活動,而他又有充足的理由將党項人打入地獄。押剌伊爾曾經在西夏皇陵做了七年的苦工,遭受了難以想象的痛苦。在那裡,他結識了出使大遼的歐陽澈,他們一起逃出來,結成了生死兄弟。歐陽澈回京之後,聖眷優隆,出任御史中丞,掌管糾察官邪,肅正綱紀一併事宜。歐陽澈早就可以出任宰執,據從宮中傳出的消息,官家不欲以政事煩勞功臣,所以,歐陽澈就一直做他的御史中丞。每年的御賜之物,歐陽澈並不比執政少一絲一釐。歐陽澈的身體不好是盡人皆知的事情,至於官家到底怎麼想,沒有人能知道,也沒人敢知道。

押剌伊爾來得好,來的妙,來的北風嗚嗚叫!哈哈,有趣!

種無傷懷着興奮的心情來到戰場,一看,更樂了。押剌伊爾不愧是和歐陽澈稱兄道弟的人物,不愧是跟過我種無傷幾天的兵,活已經幹完了,只剩下收尾的工作了。

吩咐人前頭帶路,遠遠地就聽見押剌伊爾的狂笑聲:“衆神之神,無所不在的蒼天,哈哈,冤有頭債有主,今天我押剌伊爾終於可以用仇人的血洗刷身上的恥辱了。”

種無傷催馬衝過來,只見刀光閃爍,一顆頭顱滾落在地。

押剌伊爾藉着抽人的身軀,將刀上的血擦乾淨,忽聽這邊有異響,轉身正好看到種無傷。

押剌伊爾大笑着過來,單腿跪在地上,高聲道:“押剌伊爾參見大帥!”

無傷含笑下馬,攙起功臣,道:“現在身份不同了,你是聖上欽封的胡國公,爵位比我還高,以後咱倆見面執平禮。”

押剌伊爾一聽這話,怒道:“你瞧不起我?”

無傷又是一笑:“我有嗎?”

“那爲何不肯受我的禮?”

無傷搖頭苦笑,道:“你小子莫非是昏了頭,連好賴話都聽不出來了?我怎麼是瞧不起你,是高看你呢!”

“高看不懂,低看不好,中看就行了。只要是把我當兄弟,怎麼都行!”莽直的蒙兀室韋漢子,還是弄不清楚漢語裡有些詞語的含義,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釋,把種無傷的腦袋都要搞大了。

無傷不再和他討論高看中看的問題,直接問道:“可是全抓住了?”

押剌伊爾道:“就那麼一下子,就把羌狗擊垮了。北面西面都有人埋伏着,跑不了的。”

“皇帝呢?”

押剌伊爾領着種無傷過來,指着一個孩子,道:“據說,這就是夏國狗皇帝,叫什麼李仁孝的。”

話音未落,那個孩子吼道:“狗賊,敢和朕這麼說話,皇兄快殺了他!”

一人拔地而起,揮拳打來。押剌伊爾眼睛裡的仇恨陡然升起,揮刀就劈。無傷反應奇快,一把扣住押剌伊爾的手腕子,擡腿就是一腳。那人落回原來的地方,“嗷嗷”直叫,顯得異常痛苦。無傷下手有分寸,只用了兩成力氣,怎麼都不至於疼成那個樣子。莫非,那人是在做給旁人看的嗎?

“放開我,不幫兄弟,卻來幫助我的仇人,算我押剌伊爾瞎了眼!”

種無傷怒道:“即使是兄弟,也不能胡亂殺人。做過了頭,聖上怪罪下來,我也保不了你!”

聽到聖上,押剌伊爾彷彿霜打的茄子,蔫巴了。

看來,那個孩子真是皇帝,剛纔蹦出來的應該是位親王。稍一打聽,種無傷弄明白了:皇帝不假,是真的;剛纔被他踢飛的是舒王李仁禮;最開始被押剌伊爾砍掉腦袋的是濮王李仁忠。

李仁忠可是昭容李蘭若的父親,昭容娘子雖然去世多年,但是官家是個重感情的人,誰知道他是怎麼看李仁忠的?押剌伊爾會不會惹下殺身之禍?不行,不能再讓他胡鬧了。得爲他想個辦法,做幾件讓官家高興的事情纔是。

種無傷按刀而立,沉聲道:“來人!”

“請大帥吩咐!”種文長跑過來,躬身應道。

“將這些人分開拘押,跑一個人,你提頭來見!”

“明白!”

重要的人物,不能給他們商量事情的機會,而且有些事情,也不能讓人看到。

無傷隨處走了走,押剌伊爾以五千之衆,將五六萬人扣在這裡,看來,西夏真的是病入膏肓,馬上就要嚥氣了。原來,何等強悍,何等囂張,而今又怎樣了?今天的事情,就像在做夢。他在夢裡扮演了一個自己非常滿意的角色,一切都很滿意,沒有任何可以挑剔的地方了。

手下軍馬總算全部到齊了,一直懸着的心也算落了地。

立下大功的押剌伊爾,有幸與種無傷一起用餐,押剌伊爾大快朵頤,吃相極其不雅,就像熊瞎子在吃好東西一樣。

“好吃嗎?”無傷基本沒吃,看這個餓鬼吃,都能看飽呢!

押剌伊爾將頭伏在盤子上,雙手各抓着一枝筷子,將盤子裡的東西扒拉進去,聽到主人問話,高高揚起頭,東西太多,海口也難消受。裡邊嚼着,吞嚥,再將嘴邊的東西向裡面吞,七搞八搞,總算圓滿了。

全部嚥到肚子裡,抓起手巾,擦擦臉上的油,吧唧吧唧嘴,似乎還未盡興啊!

“好吃,今天吃的好,好吃!”押剌伊爾大讚六品廚子的手藝,末了還指出了一點令人掃興的地方,“這個東西不好,不如直接用湯勺,那樣豈不痛快?”

喝着顧渚紫筍,又道:“這個東西好是好,不頂用。我們草原人家的奶茶,吃兩碗,半天都能對付着過去;這東西,越喝越餓啊!還有吃的嗎,餓了!”

嗨,整個一個餓鬼投胎啊!

無傷哭笑不得,吩咐人再上,總不能讓堂堂的胡國公,吃不飽!傳揚出去,種無傷的臉往哪擱?

“哏嘍,哏嘍,哏嘍”,好嗎,連着三個飽嗝;最後以一聲臭屁結尾,上下都沒閒着。

無傷大驚,都不知說什麼了。

押剌伊爾憨憨地笑着,道:“嘿嘿,管天管地,你種大帥也管不着人家拉屎放屁啊!嗯,官家都說過的,英雄腳臭,好漢屁多。對,就是這麼說的?”

無傷問道:“官家真說過?”

“是歐陽澈大哥告訴我的,錯不了的!”

這個事情就不好求證了。無傷又道:“我大宋還有很多好東西,想不想去見識一下?”

“想,第一想去汴梁看看歐陽大哥。第二想……”

無傷打斷他的話,道:“如果官家不高興,你的腦袋都保不住,就甭第一第二了。你可知道,今天你殺的那個李仁忠和官家是什麼關係嗎?”

押剌伊爾聽完種無傷的介紹,大驚失色,急得直轉圈,真的不知道怎麼辦纔好。

種無傷一笑,道:“只要你辦成兩件事,官家不但不會怪罪,還有重賞的!”

“快說!”押剌伊爾急得汗都出來了。

“第一件,將西夏的小皇帝,咔嚓了。第二件,將西夏的傳國玉璽找出來,獻給陛下。”

這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嗎?

押剌伊爾道:“就這些?”

無傷點頭,再加上一句:“你的氣也該消了,就不要再殺人了。另外,不要說是我告訴你的,說出去,官家不殺你,我也會取你項上人頭。”

無傷的目光,比刀子還鋒利,剛纔還好好的,怎麼就變了臉呢?押剌伊爾摸着自己的脖子,連忙說道:“不說,不說就是了!”

押剌伊爾出去辦事,無傷喝茶,想些事情。歷朝歷代,這些亡國之君是最難處理的。留着吧,容易出亂子;殺了吧,對名聲不好。由押剌伊爾去辦這件事情,再好不過了。雖然押剌伊爾受了大宋的封爵,說到底還是蒙兀室韋克烈部的大頭領,有相當的自由度。這件事情,只要不是宋人去做,就行了。第二件事情,滅了一個國家,拿不到傳國玉璽,就像吃了一頭蒼蠅一般難受。總覺得,整件事情沒有做完似的。其實,國家都沒有了,玉璽還有什麼用?這是普通人的想法,只怕官家不會這樣想。所有的皇帝都喜歡這些與石頭沒什麼區別的東西,官家能例外嗎?

做到了這兩件事情,押剌伊爾還是立即面聖比較好些;也不知官家在甘州怎麼樣了,回來了沒有。

十二月十六日,趙桓自甘州東返西平府,第一天行二百五十里,不可謂不快。詩人說“春風得意馬蹄疾”,老輩人說“人逢喜事精神爽”,趙桓就是這種狀態。用一杆火槍,換回一名自己滿意的兒媳婦,再加上肅、瓜、沙三州的土地,秦檜等人的意思,還是賺了,而且賺的不少呢!火槍是將來部隊裝備的必行之路,大宋爲了火槍的面世也是不遺餘力的。但是,需要認識到其中非常關鍵的一點:以大宋的科技、工業水平,尚且如此艱辛,難道遼人想仿造,想追上來就是那麼容易的?沒有個十年八年,想都不要想。而且,製造出一枝來也許不難,大批量生產呢?如果成本高得離譜,即使弄出來,還是一個不成。十年之後,趙桓堅信一定會有更加先進的東西出來。趙桓有這個信心,通過這次征伐西夏的戰爭,信心越來越足,那麼,大宋也應該有信心。

耶律大石得到火槍,到底會怎樣想?這樣好的東西,趙桓似乎並不珍惜,難道還有其它更好的東西?大宋的實力到底有多強?相信這些問題一定會成爲大石繞不過去的山,有下一步動作之前,至少應該想把這些問題想清楚才行吧?

一個即興的想法,細細品味,其中隱藏着這麼多的內容,趙桓又怎能不得意?

第二天亥時,已經歇下了,前方快馬來報:六大軍團圍攻西平府,我軍全面突破,現在正與敵人進行艱苦的巷戰。還有一個不幸的消息,龍騎軍團上護軍平王趙梴,以身殉國。聽到這個消息,好心情一掃而空,本來已經非常疲憊,卻怎麼都睡不着。兄弟姐妹多,將感情分成很多份兒,感情也就淡了。但是,總歸是兄弟,感情與平常人又怎能相比?二十三弟趙梴,今年不過二十二歲,生了兩個女兒,還沒有兒子。就這麼去了,父皇怎麼辦?他的王妃和孩子們怎麼辦?一個小小的西平府,竟折損我一名軍團都指,一個親王上護軍,何其痛哉?興慶府呢?吳階這個仗,到底是怎麼打的?

越想心情越差,一晚上基本沒睡,寅時三刻起,卯時整全軍開拔,急進西平府。午時前後,又來軍報:西夏樞密副使、西平府都統李良輔,兵敗自殺。敵軍已經放棄抵抗,西平府已在我手中。不過,積石軍團都指揮使吳璘,身受重傷,生死未卜。好消息和壞消息一起來,一時喜一時憂,趙桓心情說不上好壞,一門心思,快點回到西平府再說了。

最後,只帶着三千輕騎,將大隊人馬甩在身後,誰勸都沒用。報捷的人一波接一波,黃羊平大捷,岳飛、種無傷、任得聰三個軍團擊潰敵軍四十萬,斬李純亮於兩軍陣中,西夏最後的抵抗力量,灰飛煙滅。種無傷飛馬取興慶,西夏京城重入大宋版圖;押剌伊爾半路截殺,將北逃的西夏皇帝李仁孝擋在定州之西,西夏自皇帝以下,全部落網。趙桓聽着這些好消息,似乎整個身子都飄起來了。秦檜的臉上,就沒斷了笑;張浚已經忘了自己的職責,笑聲比普通的士兵還要響亮。掃平西夏,這是靖康君臣的第一個需要跨越的目標,爲了這個目標,整整忙了十年,一旦夢想成真,又怎能分得清孰爲夢幻的景象,孰爲真實的世界?

在歡歌笑語聲中前進,人不覺得累,馬累了,人不知道,馬又不會說話,只能堅持着。子時前,終於到達西平府。三天跑了一千里,都不知道這個路是怎麼走的。單論這一點,趙桓都覺得很了不起,很驕傲呢!

李良輔的衙門已經面目全非,但是爲了病情考慮,吳璘還呆在這裡。

灰頭土臉的趙桓,帶着誠惶誠恐的蕭合達等人,前來探視。

急匆匆往裡面走,卻發現了一件怪事:一名軍官,看裝束應該是營指揮,帶着十幾名軍兵,擋在路中間,他們要對付的人竟是一名老尼和一個頭上罩着輕紗的女子。

老尼宣一聲佛號,道:“施主爲何攔住去路?”

軍官瞟一眼老尼身邊的女子,道:“師太治好了我家大帥的病,還沒有謝謝www。qb5200。Com,不能走!”

老尼笑道:“出家人慈悲爲懷,分所應當,貧尼還有事情,就此別過!”

老尼向前走,軍官向後退,說什麼都不讓走。

太蠻橫了,哪能這樣!

趙桓臉色一沉,蕭合達喝道:“吳天,搞什麼嗎?”

吳天看到這邊一羣人,兩位軍團都指、兩位上護軍,連忙過來見禮。蕭合達介紹着情況:“這兩天,請了很多大夫,沒有人能治得了吳璘的傷。這位是惟精山明月庵的明心師太,醫術高超,已經取下了吳璘前胸的鐵皮,據說已經無恙了。”

這時,一匹馬疾馳而來,來到近前,還高聲叫着:“閃開,延安府的人蔘到了!”

馬上之人下馬,向裡面就跑。

趙桓上前,道:“師太有禮了。吳璘的傷可是大好了?”

明心師太道:“正是,只要細心調理,三個月之內就會痊癒的!貧尼告退!”

吳天還要去藍攔,蕭合達大怒,道:“吳天,不得無禮!還不給我退下?”

蕭合達雖然不是吳天的頂頭上司,兩人的官階差得遠了去了,而且現在蕭合達還有另外一層身份,就是負責統一指揮龍騎、鎮戎、積石三個軍團的作戰,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吳天都要服從命令。但是,今天的吳天也許是魔怔了,好生無禮,指着那女子道:“師太當然可以走,她必須留下!”

如果不是當着官家的面,蕭合達早把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打趴下了,現在卻不好發作:“給我一個理由!”

吳天還想說什麼,看到趙桓,想起曾經遠遠地見過官家,這個人怎麼那麼象啊?不是官家到了吧?吳天冷汗直流,跪倒在地,長舌吳天頗有無力之感,結巴起來:“她,她,她就是不能走!”

趙桓望着那女子,突然想到一件事情,再上下打量了一番,基本證實了自己的判斷,道:“她留下,師太先去,朕必有重謝的!”

說完,徑直來瞧吳璘。

吳璘比想象的還要好些,呼吸平緩,臉色也很正常,應該沒事了。向軍中醫官簡單問了幾句,叮囑一定要照顧好吳璘,這才起身出來。

先前的女子,恁地的執拗,還站在道路中間,也不說話,和吳天等人僵持着。

趙桓微微一笑,道:“英蓮不告而別,今天竟連一句話都沒有嗎?”

趙桓所料不差,這名女子正是英蓮。英蓮肩膀抖動個不停,輕聲啜泣,緩緩跪倒:“小女子英蓮,見過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趙桓柔聲道:“能回來,說明心裡還是放不下;既然放不下,就不要走了。小娘子即便要走,等到吳璘甦醒過來之後,見上一面再走也是不遲!你能答應朕嗎?”

英蓮哭道:“英蓮領旨!”

唉,真是一個苦命的女子;真是一對苦命的鴛鴦。這一次,一定要留下她,成全了她,也遂了吳璘的心願。

蕭合達的住所原來是知府衙門,是現在城內能找到的最好房子,騰出來,作爲臨時行宮。趙桓剛剛吃完東西,蕭合達就進來請罪:“臣無能,沒有照顧好平王殿下,請陛下治罪!”

趙桓道:“起來吧,不關你的事情!”

蕭合達稍微寬心一點,起身等着聖訓。

外篇 陽關曲(二)第七章 和談(二)第十三章 大圓滿(一)第十二章 上京第三章 武威(一)第八章 宋州(四)第四章 廟算(一)第十五章 如夢(一)第七章 光復(二)第九章 天使(一)第三章 南洋(二)第一章 夜花(三)第一章 厚積(二)第十四章 盛宴(一)第九章 太歲(三)第七章 灌溉(二)第七章 光復(四)外篇 陽關曲(四)第九章 天照神(二)第十一章 救駕(二)第二章 護花(四)第四章 升龍(三)第七章 日高見(二)第五章 冷夏第十四章 杭州第七章 血光(六)第二章 天威(三)第九章 情殤第十章 神仙(三)第四章 平安京(二)第七章 戰火(二)第七章 勇氣(二)第四章 協力(一)第十四章 痛飲(一)第八章 雪紅第八章 兒山城(四)第一章 蕭牆(一)第三章 武威(一)第三章 武威(一)第八章 對壘(五)第五章 天意(二)第五章 縱橫(三)第四章 親征(一)外篇 照夜白(三)第四章 廟算(一)第二章 春雨(三)第九章 驕傲(二)第十四章 杭州第一章 蕭牆(一)第六章 家國(一)第九章 逐鹿(二)第三章 入局第三章 南洋(三)第六章 家國(二)第二章 盤龍山(二)第九章 日出(二)關於和親第十三章 天火(二)第五章 鳥羽院(一)第三章 太聰明(三)第十一章 平安盟好(二)外篇 望燕雲(一)外篇 陽關曲(一)第七章 血光(一)第五章 鳥羽院(三)第八章 常日(一)第八章 盛事第四章 儲貳第十章 良臣第六章 破陣(二)第六章 君臣(一)第十章 小町王(二)又是一年啊第七章 雲頂(二)第九章 銀行(二)第十六章 聖訓第五章 播種(二)第五章 冷夏第十四章 痛飲(二)第一章 疾苦第七章 和談(二)第十章 國賊第一章 盟好(二)外篇 望燕雲(三)第七章 勇氣(二)第七章 日高見(一)第七章 勇氣(二)第四章 死鬥第十一章 救駕(二)第十一章 大同(二)第二章 護花(二)外篇 破陣鉞(四)第五章 定州第七章 血光(七)第九章 太歲(三)第二章 春雨(一)外篇 照夜白(四)第一章 厚積(二)第九章 太歲(四)第九章 太歲(一)
外篇 陽關曲(二)第七章 和談(二)第十三章 大圓滿(一)第十二章 上京第三章 武威(一)第八章 宋州(四)第四章 廟算(一)第十五章 如夢(一)第七章 光復(二)第九章 天使(一)第三章 南洋(二)第一章 夜花(三)第一章 厚積(二)第十四章 盛宴(一)第九章 太歲(三)第七章 灌溉(二)第七章 光復(四)外篇 陽關曲(四)第九章 天照神(二)第十一章 救駕(二)第二章 護花(四)第四章 升龍(三)第七章 日高見(二)第五章 冷夏第十四章 杭州第七章 血光(六)第二章 天威(三)第九章 情殤第十章 神仙(三)第四章 平安京(二)第七章 戰火(二)第七章 勇氣(二)第四章 協力(一)第十四章 痛飲(一)第八章 雪紅第八章 兒山城(四)第一章 蕭牆(一)第三章 武威(一)第三章 武威(一)第八章 對壘(五)第五章 天意(二)第五章 縱橫(三)第四章 親征(一)外篇 照夜白(三)第四章 廟算(一)第二章 春雨(三)第九章 驕傲(二)第十四章 杭州第一章 蕭牆(一)第六章 家國(一)第九章 逐鹿(二)第三章 入局第三章 南洋(三)第六章 家國(二)第二章 盤龍山(二)第九章 日出(二)關於和親第十三章 天火(二)第五章 鳥羽院(一)第三章 太聰明(三)第十一章 平安盟好(二)外篇 望燕雲(一)外篇 陽關曲(一)第七章 血光(一)第五章 鳥羽院(三)第八章 常日(一)第八章 盛事第四章 儲貳第十章 良臣第六章 破陣(二)第六章 君臣(一)第十章 小町王(二)又是一年啊第七章 雲頂(二)第九章 銀行(二)第十六章 聖訓第五章 播種(二)第五章 冷夏第十四章 痛飲(二)第一章 疾苦第七章 和談(二)第十章 國賊第一章 盟好(二)外篇 望燕雲(三)第七章 勇氣(二)第七章 日高見(一)第七章 勇氣(二)第四章 死鬥第十一章 救駕(二)第十一章 大同(二)第二章 護花(二)外篇 破陣鉞(四)第五章 定州第七章 血光(七)第九章 太歲(三)第二章 春雨(一)外篇 照夜白(四)第一章 厚積(二)第九章 太歲(四)第九章 太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