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稻草

由無魚師太牽頭,鳳凰城中八十三座大小寺廟、百餘位知名高僧率同三千佛門弟子,要舉辦一場浩**事爲南理祈福……當天黃昏時分消息從大薦福寺傳出,皇城上下盡做歡顏。

靖王一脈只等這場法事爲引,後面便着手登基諸事;平叛衆人就要在法事中發難、徹底了結這場內亂;至於尋常百姓,或許察覺不到朝中暗流涌動,但至少明白最近怪事不斷局勢緊張,尤其是惡鬼、怨魂作祟,攪得人心惶惶,大夥都盼着能夠驅逐邪靈、盼着朝廷重整秩序、盼着戒嚴快點結束,重回以前安樂生活。

所有人都等着這場法事。

祈福道場就設在鳳凰宮前的廣場上,從確定法事當天,大隊禁軍與勞力被派駐到宮前,陳鍾設鼓、搭臺置佛,曰夜趕工忙碌不休,佈置道場。

四天之後,八月廿九,豐隆皇帝慘死後第十四天,祈福法事的正曰子終於到來。靖王特意傳告全城,當夜宵禁提前兩個時辰結束。這場法事不同於普通慶典、集會,參與者都能在祈福時得福慧,這是大有好處的事情,人人都希望能得到神佛護佑。宵禁接觸時正是半夜時,百姓們就早早起牀,大人抱着孩子,老人拄着柺杖,從三三兩兩到涓涓細流再到匯聚成潮,從城中各處向着宮前廣場匯聚。

天還不亮,僧衆尚未到場,廣場附近已經人潮洶涌,幾乎全城百姓都集中過來。

此刻道場中正在做最後的佈置,先以淨水衝地再鋪撒花瓣,引出一陣陣清香沁人心脾,讓人總也忍不住深深呼吸。不久之後,宮門大開,南理國衆多貴人來到道場,爲首的正是靖王爺任瑭,似模似樣的、手中還領着豐隆幼子。

皇室嫡系和朝中重臣當然不用和百姓們去擁擠,宮前廣場足夠廣闊,單獨給他們開闢出一塊區域,周邊有忠心侍衛的重重保護,安全無虞又毗鄰道場。

又等了一陣,就在天邊曙光初透、黑夜再無力持續之時,先行來到道場的護法僧赤膊而出,來到場中數十柄巨大戒鼓之前,擎起鼓槌雙臂揮舞如風,轉眼間隆隆鼓聲震徹天空,而下一個瞬間裡,從鳳凰城四面八方,傳來悠揚洪鐘,城中所有寺廟都敲響法鍾,和應鼓聲,這也是衆僧啓程離寺、趕赴道場的訊號。

南理皇城法鍾戒鼓此起彼伏,互相呼應,把黎明染得莊嚴肅穆,人人都不自覺收起笑容,心中和着雄渾鐘鼓默唸佛偈……近百座寺院分佈城中各處,偏遠些的要走上個把時辰才能抵達道場,和尚趕路又不能撒腿飛奔,否則成何體統。而莊嚴法事,自然不能等着一幫一夥的僧人稀稀拉拉地趕來,衆僧早就被安排在附近的幾座大寺中,鐘鼓一起便啓程出發,按照八吉祥之數分作八支隊伍。各隊前行的速度也有些差別,距離稍遠隊伍的腳下步伐略快、距離較近的則緩步而行。

提前算好時間,當戒鼓三醒、法鍾九回,同時寂靜時,八隊僧侶同時現身於道場之外。來自正東方向的一隊,領隊首腦正是無魚師太。

不等禁軍開道,百姓們就自動讓出道路,衆僧邁步前行,口中輕唱法咒。無數百姓擁擠在街邊,卻沒人發出一點聲響,人人都被僧侶莊嚴所攝,生怕會擾了他們口中的咒、擾了自己心中的佛。

偌大廣場,只聞三千法咒,梵音隨風遙遙瀰漫全場,遠不若之前鐘鼓嘹亮,但莊嚴之意更有過之。

進入道場後八支隊伍散成小隊,按照事先安排好的細節,追隨着自家師長找到位置,以七寶吉祥海之勢圍攏法壇,無魚獨自一人高登法壇,結結跏趺大坐。待她一落座,衆僧口中咒唱同時停歇,換而一聲壓抑已久的歡呼,自圍觀百姓羣中,猛地爆發而起。

這時候靠的近、眼睛尖的百姓發現,在衆多僧侶之中混着有一夥‘特殊’人物。

盛事大典,所有僧侶都身着盛裝,唯獨那一夥人,大概有四十幾個,衣着樸素赤足披髮,顯得格格不入……他們也是佛徒,但不駐廟、無居所,都是苦修持。

雖然同爲佛門弟子、苦修與普通禪宗弟子擁有同樣信仰,但雙方追求信仰的道路大不相同,苦修的方式無疑更加極端,他們認爲人生來有罪,要以自苦方式來恕罪,身體越痛苦內心也就越純潔。這也並不是說苦修比着普通和尚更虔誠,只是大家對修行的理解不一樣,因而產生了不同的修行形式罷了。

即便是自苦行者,也分作不同流派,林林總總難以細數,不過南理最主流的苦修,把修持分成三個境界:一是人生苦、二爲天地苦、三做繁華苦。具體教義不提,這三重苦劃定了三個階段的修行。先要在人世間修持,斬斷感情牽絆;有所悟後開始第二個階段,出世進入荒山莽林,觀察自然、感受萬物之爭,去領略天地之苦;最後再重新入世,在瞭解人生、天地兩重苦楚之後,重新審視人間,以求真正大領悟。

第三重修行,非得是真正的繁華大城不可,由此能在鳳凰城中停留、長住的苦修,大都是有高深修持的苦修。來參與祈福法事的苦修皆在此列,他們最不求的就是虛名,可實際上每個人身上都揹負了一份名氣。

今天到場苦修的領頭人,赫然是最近在鳳凰城中盛名大增、坊間傳說南理法力第二、僅次於無魚師太的老尼姑孤石……對無魚師太,苦修持們也敬佩的很,否則也不會在無魚破關後積聚到別來禪院,苦等幾天只爲致以問候。

只是,以前從未有過苦修持參與禪宗弟子法事的先河。

敬仰歸敬仰,如果無魚出面,未必能請動苦修到場,這是孤石老尼姑的功勞。

以孤石的姓情,一直覺得苦修持要更純粹的多,若非早年答應過師父守住蓮宗庵,老尼姑早就拿着根棍子去做苦修了。所以孤石雖然身爲禪宗弟子,但是和附近各大寺的出家人都沒什麼交情,倒是和城中那些修持高深的自苦修持們往來密切……鐘鼓再起,無魚端坐高臺,引領所有僧侶高唱香贊,南理禮佛已久,城中信徒無數,會唱香贊者不計其數,盡數開口附和,佛唱之聲四散遠播,就連城外駐防牙門軍都清晰可聞,就在浩蕩禪聲之中,盛**事拉來序幕。

雖然是臨時起事準備倉促,但法事流程清晰,各種相關細節道場中的和尚也都瞭然於胸,衆僧抖擻精神,與無魚師太配合無間,而無魚師太有應變大才,即便場中出了些小小的岔子,她也都能從容應付、輕易敷衍過去。

法事中一個個環節銜接有序,到祈福時真正進入**,隨着佛偈越發響亮,南理國不分四季永遠那麼毒辣的太陽彷彿也真就變得和煦起來,照耀在身上不覺炎熱,只有熏熏暖暖的舒適……南理國都陽光明媚。

而中土天下另一座漢統皇城陰雨連綿。雨不大,但飽蘊秋寒。

從四天前開始,雨水淅淅瀝瀝始終不停,一遍又一遍沖刷着睛城的大街小巷,越洗,睛城就越冷。

或許是這場雨下得太久,當屋脊瓦楞、街上青石被沖洗得一乾二淨時,這一方中土升龍之地反倒沒了靈秀之意…活力不見,又何談靈秀,睛城只剩深深蕭瑟,甚甚寂寞。

沒有人願意在這種天氣出門的,街面上冷冷清清,街邊的商鋪依舊開門做生意,可是沒有主顧上門,從掌櫃到活計,一個一個都沒什麼表情,坐在櫃檯後,誰也提不起精神。

燕頂也和他們一樣,提不起一點精神。

……當年一品擂後,大雷音臺被徹底掏空,闔寺精銳傷亡殆盡,等國師重返睛城後,又從二十一座須彌禪院選調精銳充實到雷音臺,人數比着以前還要更多上幾成,可是換了人,氣氛也就變了。

這種感覺很古怪。有關現在和以前的區別,燕頂直接的判斷就是:這裡變得死氣沉沉了。可在仔細去琢磨,真相又並非如此,早午晚三次功課、武僧按時出艹訓練、高僧齊聚一堂講經論道、四方信徒不遠萬里趕來朝拜…以前什麼樣,現在仍舊什麼樣,又哪裡死氣沉沉了?

想了許久,燕頂才恍惚明白,較之以前,此刻變得‘死氣沉沉’的,或許不是大雷音臺,而是他這個燕之國師吧。

死氣沉沉的燕頂站在雷音臺大殿門口,靜靜望着面前這場雨,獨手揹負身後,黑色的鱗皮手套中捏着一張字條。雨水打中屋檐,滴答滴答的輕響……這個時候,忽然一陣沉重腳步踏碎雨水聲音,一個獅子般碩壯老者穿過空曠大院,健步向他走來,花小飛。

在他身後,還跟隨着一個青年。

燕頂精神一振,不顧天上的細雨,不管自己的身份,邁步迎了上去,腹語聲音模糊:“來的早了。”

景泰大病之後,每到秋末冬初之時,國師都要花上一份大工夫爲他行鍼走穴,增強經絡也體質,但燕頂只剩一條胳膊,自己無法完成,這套施爲涉及到的針術高深繁雜,就只有花小飛能幫他,所以每年花小飛都會來一次睛城。

從四十多年前,燕頂身中奇毒、拜入琥珀兄長門下開始,花小飛就不用再對他行禮了,直接應道:“今年冬天來得早,我怕你會提前給他行鍼,也就早來幾天。”

燕頂笑着點點頭,他的笑容被面具擋住了,不過沒關係,花小飛能從他眼中讀出笑意。燕頂轉目,望向跟在花小飛身後的那個後生。

花小飛道:“以前和你說過的,我那個徒弟。”說完又轉回頭對後聲道:“還不拜見國師。”

話音未落,還不等後生跪拜,燕頂就先笑了起來:“不是國師,是大伯。”

放眼大燕,燕頂只和兩個人不講究自己的國師身份,花小飛便是其中之一,如今對着花小飛的弟子,也一樣如此。

花小飛的情形和琥珀有些相似,學藝卻未入門,燕頂當他是兄弟而並非同門。

後生依着參見本門長輩的禮數,跪倒在地:“稻草叩見師伯。”恭恭敬敬磕了三個頭。

國師知道花小飛收過一個弟子,但詳情從未詢問過,聞言略顯錯愕:“你叫稻草,這麼古怪的名字?”說着,仔細打量這個子侄,片刻後搖頭而笑:“果然是根稻草。”

稻草乍一看上去,從身材到長相再到舉止神態都平平無奇,可是認真端詳之後就會發現……他是真的毫無特徵,即便你用心去記他的長相,如果接觸時間稍短,仍是記不住的,把他丟在人羣中,只眨眨眼就再也休想找到了。

或醜或俊,即便是普通人,在五官相貌上也會有些醒目之處,但稻草沒有,完全沒有。稻草真的是稻草,冬天黃色、春天綠色,風水時低頭,雨落後滋潤,藏身於無數同類之中,永遠不會被找到。

燕頂忽然開心了起來,不用問,又是一個好子侄,否則花小飛也不會帶他來見自己。不過真正讓燕頂高興起來的,並非身邊又多出個靠得住的幫手,而是那份青年人身上纔有的活力…自己老了,但他們長大、長壯,這纔是真正安慰吧。

見禮過後,燕頂命心腹弟子帶上稻草去四處轉轉,自己則對花小飛笑道:“來得好,我正無聊着……”

話沒說完,花小飛就搖頭打斷:“不只是無聊,什麼事情不順利?”

燕頂失笑搖頭:“是不是我一有苦惱,身上就會發臭?爲何從來瞞不過你。”早在燕頂中毒之前,花小飛就伴在他身邊了,兩個娃娃一起長大的,燕頂心中有什麼事情,花小飛一眼就能看出來,從小時候便是這樣,到現在亦是如此。

花小飛搖頭:“就算真有氣味,也是香味。”

燕頂一愕,隨即哈哈大笑,花小飛說得可不是什麼好話,更不是恭維話,國師全身腐爛不休,平時全靠香料遮掩身上濃濃惡臭,再有什麼臭味都會混在腐爛味道里聞不出來,除非是冒香氣……花小飛的話簡直大大不敬,不過老友之間小小的挪揄,國師又哪會計較,一邊笑着,一邊把手中的紙條遞給花小飛:“你自己看吧。”

雀書,密函,來自鳳凰城任瑭。

花小飛讀信的時候,國師言簡意賅,把南理髮生的事情大概講了下,他說完的時候,花小飛也看完了雀書,皺眉道:“你又爲何煩悶?”

雀書上密密麻麻,既有謙卑之詞,也有奉承之意,再就是最近一段鳳凰城中的情勢說明,示意事情完全順利。上面說的全是好消息,所以花小飛不明白了。

“雀書是昨天收到的,提到別來禪院大火,天祛喪生無魚倖免。”燕頂緩緩搖頭:“可是我只收到任瑭的傳書,卻未收到天影的隻言片語……天影若真的倖免遇難,應該會及時傳書回來。”

花小飛反應不慢,立時便明白:“現在的無魚是那個真的?”

燕頂語氣淡漠,四字回答:“任瑭完了。”

雀書一次來往,少說半月光景,就算國師立刻放出雀子告知任瑭真相,也完全來不及了。花小飛雙眉緊鎖,認真思索了一陣,最終還是放棄了,沒有辦法的,只能任由靖王被無魚蒙着、牽着、一頭栽進大坑。

花小飛勸慰國師:“剛聽你講過,本來‘鏡子’就是撿來的機會…偶得,現在丟了也不算可惜。折了的內應和弟子,以後可以再找、再派,不用掛懷了…不過事情爲何會突顯波折,總得查一查的,或者派稻草去一趟鳳凰城?就當是次歷練,對他有好處的。”

燕頂點頭,表示同意花小飛的建議,讓稻草去追查事情緣由,腹語則接上花小飛的上半句話:“南理暫時還不在我的眼中,機會來了我就去抓,機會沒了就再等,這次沒能成事,我也不覺得有多麼可惜,不過……”說到這裡,燕頂忽然把話鋒一轉:“燕皇帝三九之慶就快到了,你知道吧。”

花小飛回答:“這個當然知道,我還備了份禮物。”

“本來我也備了份禮物的。”燕頂嘆了一聲:“我答應把南理送給他當賀禮…現在送不成了,我心煩的是這個。”

國師沉沉嘆氣,花小飛卻突兀地笑了起來,笑聲響亮,與大雷音臺中的肅穆、神聖格格不入,顯得異常刺耳。

燕頂腹語的語氣很古怪,好像帶有些‘沒好氣’的味道:“笑個什麼?”

最最簡單、也是最最普通的原因,花小飛放聲大笑,僅僅是覺得國師現在很好笑……堂堂燕頂,竟然會爲了一份禮物悶悶不樂。

笑過之後,花小飛也不知道該說啥,只能敷衍着勸道:“別想太多了,忙好眼前事情吧,鳳凰城那邊,或許任瑭足夠精明,能扳回危局呢?”

燕頂恨恨:“任瑭連局在哪都不知道,又何談扳回……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花小飛又笑了,補充了句:“死都不知道死在誰的手裡。”

燕頂擺手,煩他。

()

第132章 邪術第59章 滾燙第61章 骨牌第107章 入夜第19章 止步第54章 媳婦第73章 塞牙第3章 骨勇第35章 機會第96章 國難第95章 吉日第118章 惡焰第21章 有難第84章 分頭第53章 滅口第59章 滾燙第47章 飯桶第4章 用心第58章 玩笑第36章 薩滿第95章 吉日第55章 神醫第96章 國難第17章 反常第63章 假扮第135章 孤島第60章 妖精第61章 骨牌第117章 檑木第58章 玩笑第10章 佃戶第70章 規矩第16章 選擇第62章 兒子第75章 老人第40章 逃犯第25章 騎射第60章 熱鬧第136章 軍情第76章 路上第84章 分頭第6章 胡話第21章 十品第6章 利器第148章 南蠻第53章 梨渦第146章 禁術第10章 饅頭第112章 元帥第36章 薩滿第62章 通融第103章 青陽第149章 進兵第119章 苦頭第15章 兇手第115章 訓誡第74章 大辱第77章 感覺第50章 鬚子第42章 相馬第81章 初亂第2章 神話第16章 不餓第19章 朔月第87章 高原第21章 有難第66章 揚刀第61章 徵兆第44章 人證第23章 虛火第53章 梨渦第21章 要笑第120章 突圍第76章 駭聞第81章 金殿第38章 豪賭第14章 鬥氣第14章 丑時第2章 弭人第113章 猛獸第60章 奉陪第115章 訓誡第110章 信物第128章 異象第60章 熱鬧第32章 躁動第39章 很貴第125章 壯漢第81章 初亂第13章 株連第159章 決戰第49章 走狗第34章 攔路第134章 鎖匠第7章 景泰第82章 玄數第74章 衝鋒第69章 該死第57章 好禮第21章 有難
第132章 邪術第59章 滾燙第61章 骨牌第107章 入夜第19章 止步第54章 媳婦第73章 塞牙第3章 骨勇第35章 機會第96章 國難第95章 吉日第118章 惡焰第21章 有難第84章 分頭第53章 滅口第59章 滾燙第47章 飯桶第4章 用心第58章 玩笑第36章 薩滿第95章 吉日第55章 神醫第96章 國難第17章 反常第63章 假扮第135章 孤島第60章 妖精第61章 骨牌第117章 檑木第58章 玩笑第10章 佃戶第70章 規矩第16章 選擇第62章 兒子第75章 老人第40章 逃犯第25章 騎射第60章 熱鬧第136章 軍情第76章 路上第84章 分頭第6章 胡話第21章 十品第6章 利器第148章 南蠻第53章 梨渦第146章 禁術第10章 饅頭第112章 元帥第36章 薩滿第62章 通融第103章 青陽第149章 進兵第119章 苦頭第15章 兇手第115章 訓誡第74章 大辱第77章 感覺第50章 鬚子第42章 相馬第81章 初亂第2章 神話第16章 不餓第19章 朔月第87章 高原第21章 有難第66章 揚刀第61章 徵兆第44章 人證第23章 虛火第53章 梨渦第21章 要笑第120章 突圍第76章 駭聞第81章 金殿第38章 豪賭第14章 鬥氣第14章 丑時第2章 弭人第113章 猛獸第60章 奉陪第115章 訓誡第110章 信物第128章 異象第60章 熱鬧第32章 躁動第39章 很貴第125章 壯漢第81章 初亂第13章 株連第159章 決戰第49章 走狗第34章 攔路第134章 鎖匠第7章 景泰第82章 玄數第74章 衝鋒第69章 該死第57章 好禮第21章 有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