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飯桶

宋陽笑:“富國強民啊,簡單的很,只要南理多出幾個天才,就成了。”

司馬大人當即翻臉,險險就要拍桌子喝罵,幸虧劉太守手快,伸臂攔住了他。

宋陽假裝沒看到,慢聲慢語地繼續向下說:“天才是什麼樣的人?古時有人制造了鐵犁,讓農家事半功倍;有人想到了馬鐙,讓騎兵馳騁疆場;有人發明了鋸子,讓工家得以精工細做。這些人都統統是天才。能以一己之力改變天下,讓生產變得簡單高效、讓兵馬變得強壯可怕,這樣的人就是天才,南理要是多出些天才,又何愁不興旺…可是天才從何而來?”

“單以鐵匠而論吧,一千個好匠人在做活的時候,至少會有一百個人會花費心思,追求省力、高效且不失精巧的辦法;一百個這樣的辦法裡,也許有十個是可行的;十個可行的法子可以互相彌補、彼此融合,最後精煉出的,或許就是當年的馬鐙、鐵犁。我說的數字比例不用計較,只消明白道理就好:天才不是從土裡長出來的,而是由人才而來。只有人才足夠多,纔有望‘催生’出天才。想要天才,非得有大把人才不可…人才又是什麼?”

“或文韜、或武略、或冶煉、或藥石、或星卜…諸多學科中至少精通一樣,能發揮所長爲國效力,纔算得人才。人才又從何而來?”

“人才自百姓中來。現在南理百姓中,十人中一人識字;十個識字之人中一人有幸得到專門培養;十個得到專業培養的人裡或能出一位人才。不過,若是國內百姓人人識字、人人懂得數術、人人都有機會讀得到、看得懂先賢著述,那我南理會出多少人才?”

宋陽忽然把話鋒一轉:“天地奧妙無窮無盡,宋陽有幸悟出其一:質變是由量變而來。這便是天大的道理了!讀書的人多了,纔會有人才不停涌現;人才多了,方有望現出天才。我說的讀書,不單是經綸文章,而是文、武、軍、醫等諸科學問,綜合教育。”

司馬大人臉上的怒氣不知何時已經消散無形,換而皺眉凝思,特別在聽到‘質變是由量變而來’的說法後,目光明顯亮了起來。

而宋陽的聲音不停:“想要富國強民、想要傑出天才、想要無數人才?唯有一個辦法:辦學、開啓民智。由朝廷興辦學堂,變私塾爲公學。”

說到這裡,宋陽突然收聲,沉默了片刻後伸手向臺上諸多城吏一一指點,出口不敬:“如今南理,指不上你、指不上你、指不上你,”說着,又伸手指向臺下:“指望不上你們、也指望不上我!所有大人、成人統統指望不上!人人都爲稻粱謀,即便學堂免費,你們誰還有那份精力、那份心思去讀書?何況心智成形,再去讀書也未見得會有什麼效果。想要富國強民,你我皆無用,唯有……娃娃!今日此間少年,纔是明日南理雄於天下的希望所在!”

公費辦學,義務教育、諸科兼修,等到了一定年紀再擇優錄取,由國家資助繼續深造。從現在的國家選拔人才變成未來的國家培養人才。這是任何一個‘千年之後’的人都有的認知,宋陽自然也不例外,侃侃而談……

“歸根結底,只有三個字:少年強!”大致說過辦學的模式、廣設公費學堂的好處,最後宋陽朗聲念道:“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中土,則國勝於中土,少年雄於天下,則國雄於天下。”

‘少年中國說’中的警句,梁啓超先生的名言,前一世裡被宋陽奉若經典、倒背如流,雖然這一段鏘鏘之言中的‘獨立、自由’不是這一世的常用詞,但是宋陽不捨得改動。但原著中的‘歐洲、地球’實在不改不行,被他變成了‘中土、天下’。

言辭精煉,道理也不用再去解釋。南理羸弱,朝夕之間不可能突然崛起,想要強盛起來就非得重視國家的未來、重視少年不可。

任小捕嘴硬,口中一直說着要‘秉公行事’,心裡早就給宋陽發了‘通行證’了,加之宋陽說的也的確不錯,當即喜滋滋地說道:“好個‘質變有量變而來’,好個‘少年勝於中土則國勝於中土’,過了!”

這時候臺上落座的青陽司馬忽然站起來:“且慢!”話一出口,司馬大人猛地省起自己這是在叱喝公主,忙不迭躬身施禮,語無倫次地解釋:“下官並非、並非…請公主恕罪…下官不是不許宋、宋先生過選,只是要請宋先生留步,老朽還有一事請教。”

宋陽對老先生毫不反感,微笑着行了個禮:“大人何事垂詢?”

“一番少年強國之說震耳發聵。剛剛先生還說過,自天地中悟出了‘修身自省’……老朽忍住不想要請教先生的修身之說。”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這次宋陽沒再長篇大論,只輕聲說了這一句。而後耳中明明白白地聽到公主絲幔中,有一個輕而又輕的女子聲音,低低喝了聲:“好!”隨即任小捕的聲音響起,也很輕:“好在哪?他說的啥意思,姐姐聽得懂?”

宋陽中選,並沒急着走向中選者所在的席位,而是轉身面對東方遙遙一拜,向另一世上提出‘少年強’、‘天行健’的先賢拜謝,旁人只道他從‘天地中領悟’,此刻在拜謝天地。

正行禮中,忽然傳來‘咚’地一聲悶響司馬大人正一拳砸在桌案上……他纔剛從‘天行健’之說中回過神來,滿臉驚喜模樣,再見到宋陽正‘向天地行謝禮’,老先生這才明白自己有失態了,一時間手足無措,一半是爲了掩飾,一半出自真心實意,乾脆隨着宋陽一起,長身施禮,一併拜謝天地。

他旁邊的太守愣了愣,隨即醒悟,這是個對上能顯敬畏、對下則顯謙懷的大好機會,也起身一起面向東方而拜。太守一動,臺上諸多官吏也都急忙起身、跟隨。

臺上衆官拜謝天地,臺下不少百姓也有樣學樣,轉眼之間臺上臺下一片肅穆,任小捕低低地聲音又從絲幔後傳進宋陽的耳朵:“這麼多人一起拜天地……”

旁邊那個女子輕笑着糾正:“拜謝天地!”

宋陽禮畢起身,向着二傻和蕭琪所在的席位走去,可是還不等走過高臺,臺下驀地傳來一個語調輕蔑、發音晦澀的笑聲:“喂,小子,慢走一步,問你個事兒。”說話的是個肥胖大漢,膚色黝黑塌鼻狹目,頸下掛着一隻明晃晃的黃金項圈,衣着顯眼,全不同於南理服飾。

在胖漢身後還跟着七八個人,打扮都和他相似。宋陽以前幾乎沒離開過小鎮,談不上見識,但也能認得出這幾個都是吐蕃人。

吐蕃屢屢犯邊,侵擾南理,但兩國表面上還是友好睦鄰,仍有通商往來,常常會有吐蕃商旅深入南理,燕國也是如此,當年榮友全就是打着商人旗號入境來殺宋陽的。

從來南理朝廷就有嚴令,爲了不給吐蕃落下刀兵藉口,要保護州官保護這些吐蕃商人,一來二去更助長了他們的氣焰,吐蕃商人在南理境內也跋扈得很。

宋陽止步,循着聲音望了過去:“說。”

吐蕃首領咧嘴而笑:“你們這是幹嘛呢?說是唱戲不見你們畫臉,說是耍猴又聽不見敲鑼……”話沒說完,周遭已經怒罵聲起,秦錐乾脆二話不說,邁步就要下臺,宋陽卻伸手攔住了他。

秦錐聲音低沉:“此事與你無關。”他是好意。要是秦錐、紅波衛出手,那幾個吐蕃人無論打死打殘,事後自有紅波府撐腰;可要是宋陽動手,朝廷或許就是另一種態度了。

宋陽搖頭,他有自己的道理:“我要是已經下臺,你怎麼收拾他們我都不管;可我還在臺上,這夥子人就是搗我的亂。”任小捕本來已經翻臉,但一見宋陽攔住了秦錐,知道他要管這件事,當即傳令紅波衛按兵不動。

此時臺下青陽百姓激憤,若非官兵苦苦阻攔早就衝過去活拆這幾個狂徒了,太守大人也沉下了臉,但公主不吱聲,他不敢傳令。

在衆人斥罵聲中,吐蕃首領做出恍然大悟狀,放聲笑道:“你們在選南理奇士?只要有所長就能參選?哈哈,正好。”說着,伸手把肚皮怕得啪啪響:“我能吃,在吐蕃就是出名的飯桶,能不能上臺,靠着這副肚皮過一過南理奇士的癮。”

南理衆人更怒,宋陽卻隨之笑道:“恩,吐蕃盛產飯桶我倒是早有耳聞,今天見到了個活的,開心得很。”

轟的一聲,臺下青陽城百姓盡數大笑,故意放開聲音,能笑得多響亮就笑到多響亮。

吐蕃首領漢話不錯,但畢竟不是母語,比不得宋陽‘土生土長’,沒法和他轉繞文字功夫去鬥嘴,惱怒之下口中嗚哩嗚嚕,用家鄉土話咒罵。

宋陽轉頭望向任小捕處,先躬身施禮:“草民齋心不齋口,請公主掩耳免得驚擾了敬聽。”說完回過身來,伸手一指吐蕃首領:“飯桶,我糙你嘛。”

宋陽聽不懂吐蕃話,但知道對方在罵他,前世加今生宋陽從來都不是捱罵不還嘴的性子。

南理百姓誰也沒想到,剛剛還在臺上鏘鏘佈道的青年才俊,一下子就變成了個潑皮少年,直接罵出市井髒話,齊齊都是一愣,而片刻後再度放聲大笑,就連一向刻板的老學究司馬大人也手捻鬍鬚哈哈大笑。更有無數人不約而同,學着宋陽的語氣手指吐蕃商人齊聲大罵:“飯桶,我糙你嘛!”

千萬人齊聲惡罵,聲音驚天動地。

第35章 機會第16章 選擇第125章 壯漢第66章 神蹟第14章 名嘴第100章 前線第31章 實話第59章 痕跡第39章 邪魔第129章 水脈第39章 舊賬第114章 驅役第75章 妖言第66章 神蹟第7章 搭檔第74章 大辱第7章 景泰第136章 軍情第82章 玄數第30章 械鬥第72章 一文第4章 用心第34章 恩怨第4章 和親第69章 搶媽第48章 法旨第74章 大辱第75章 入魔第20章 蝕日第121章 猛鬼第112章 元帥第88章 任性第49章 屍體第136章 軍情第32章 鷹眼第22章 常春第33章 追兵第84章 分頭第14章 鬥氣第8章 持家第81章 金殿第36章 薩滿第41章 裁紙第71章 有賊第60章 奉陪第51章 刺客第61章 車伕第4章 和親第55章 兄弟第11章 麻煩第9章 飛天第8章 持家第11章 劇毒第7章 雙刃第163章 終點第16章 選擇第56章 再來第133章 燕謀第3章 骨勇第34章 花海第117章 檑木第26章 神技第28章 精進第24章 狼煙第50章 鬚子第123章 喪鐘第30章 逆勢第14章 毒源第150章 入口第80章 臉皮第42章 相馬第7章 景泰第96章 國難第137章 找死第41章 裁紙第35章 同樂第24章 狼煙第48章 便宜第84章 分頭第35章 機會第37章 亡國第88章 國賊第77章 人頭第57章 八字第9章 獻宴第20章 蝕日第8章 大禮第89章 家鄉第39章 很貴第90章 幫兇第2章 攔路第58章 衣鉢第118章 惡焰第169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74章 衝鋒第145章 王爺第24章 狼煙第42章 相馬第54章 娃娃第15章 失火
第35章 機會第16章 選擇第125章 壯漢第66章 神蹟第14章 名嘴第100章 前線第31章 實話第59章 痕跡第39章 邪魔第129章 水脈第39章 舊賬第114章 驅役第75章 妖言第66章 神蹟第7章 搭檔第74章 大辱第7章 景泰第136章 軍情第82章 玄數第30章 械鬥第72章 一文第4章 用心第34章 恩怨第4章 和親第69章 搶媽第48章 法旨第74章 大辱第75章 入魔第20章 蝕日第121章 猛鬼第112章 元帥第88章 任性第49章 屍體第136章 軍情第32章 鷹眼第22章 常春第33章 追兵第84章 分頭第14章 鬥氣第8章 持家第81章 金殿第36章 薩滿第41章 裁紙第71章 有賊第60章 奉陪第51章 刺客第61章 車伕第4章 和親第55章 兄弟第11章 麻煩第9章 飛天第8章 持家第11章 劇毒第7章 雙刃第163章 終點第16章 選擇第56章 再來第133章 燕謀第3章 骨勇第34章 花海第117章 檑木第26章 神技第28章 精進第24章 狼煙第50章 鬚子第123章 喪鐘第30章 逆勢第14章 毒源第150章 入口第80章 臉皮第42章 相馬第7章 景泰第96章 國難第137章 找死第41章 裁紙第35章 同樂第24章 狼煙第48章 便宜第84章 分頭第35章 機會第37章 亡國第88章 國賊第77章 人頭第57章 八字第9章 獻宴第20章 蝕日第8章 大禮第89章 家鄉第39章 很貴第90章 幫兇第2章 攔路第58章 衣鉢第118章 惡焰第169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74章 衝鋒第145章 王爺第24章 狼煙第42章 相馬第54章 娃娃第15章 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