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換俘

陳鋒火了,第四十集團軍火了,但是日本人卻哭了。當然了,這只是一個比喻而已,並不是日本人在看完閱兵式之後嚎啕大哭,沒那回事。

黒木森等人連夜返回了北平,並且迅速就第四十集團軍閱兵式的情況單獨向寺內壽一大將做了彙報。在彙報中黒木森對第四十集團軍所表現出的戰鬥力和戰鬥意志表示驚訝,同時也對第四十集團軍武器裝備之精良表示感慨。最後黒木森給第四十集團軍的評價是:“那是一支可怕的軍隊,他們裝備精良,鬥志昂揚,而且還有很強的紀律,假以時日,這支支那軍隊必將是大日本帝國聖戰最大的阻撓。”

關於第四十集團軍的戰鬥力,華北方面軍乃至於整個日軍大本營都有所瞭解,在特高科的檔案室裡,這支成軍不足一年的支那軍隊的情報檔案足足放了兩個大鐵櫃子,特高科華北分部甚至於還特意抽調出一個科室專門處理第四十集團軍的相關事宜。但是任憑他們怎麼想象怎麼推斷都無法判斷這支中國軍隊到底有多強大。

反正每次帝國都會低估這支軍隊的戰鬥力,最終的結果就是被整的灰頭土臉的,顏面大失。在聽完黒木森的彙報,同時也看完間諜偷偷弄回來的閱兵式照片之後,寺內壽一心裡一陣發虛。幸好這段時間沒有貿然向這支支那軍隊發動攻擊,不然的話後果極其嚴重。

這倒不是說華北方面軍四十多萬大軍真的怕了第四十集團軍,而是說,憑藉第四十集團軍如此精良的裝備以及數量龐大的兵力。方面軍即使是有把這支軍隊徹底殲滅的實力,也不是三天兩天就能辦到的。

要是說以前寺內壽一大將肯定會毫不猶豫地向那支可惡的支那軍隊發動全面進攻的。但是現在卻不行。大本營新制定的作戰計劃,囊括了華北方面軍和華中方面軍一多半的兵力,所以這個時候最好是不要和第四十集團軍這個大刺蝟發生衝突,一旦陷入了糾纏之中,必將會影響大本營殲滅支那政府軍主力的戰略。這個責任他寺內壽一承擔不起。

寺內壽一慶幸的同時也感到巨大的壓力,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沒想到這支可惡的支那軍隊竟然在不知不覺中發展到了這個地步,完全可以對方面軍產生致命的威脅,只是不知道那個可惡的支那將軍爲何一改常態,竟然主動亮出底牌。他這是想要幹什麼?

寺內壽一大將確實猜不透陳鋒的想法,之前陳鋒韜光養晦的策略極其成功,扮豬吃老虎,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不但將名不見經傳的興和保安團發展成爲了現如今的第四十集團軍,同時還取得了輝煌的戰績。日軍折損在他手中少將以上的高級軍官的數量就不下五人,普通士兵更不必說。

要是按照正常人的想法,應該會繼續實施這種韜光養晦的戰術,一次又一次的陰人。就像這次,要不是陳鋒自己把獠牙露了出來,恐怕寺內壽一會再一次上當的。

其實陳鋒的想法也不復雜,軍隊就是爲了保家衛國。是國家對國家的一種暴力機器,是維護國家核心利益的底牌,是政治、外交的繼續、延伸和升級。軍隊作爲暴力機器,其重要任務就是有效地捍衛國家利益,確保關鍵時刻“拿得出,用得上,用得好”,而不是作爲一條亮麗的風景線去供人當動物園一樣地去參觀。然而現在的問題卻在於,由於中國軍隊裡充斥着大量的地方軍閥部隊,他們以各種各樣的藉口保存實力。將軍隊當成了自己斂財奪權的工具,致使諾大個中國的國防力量竟然如紙糊的一般脆弱,在日本人看來,中國軍隊還真就成了動物園裡的老虎獅子,已經失去了野性。幾棒子就能全部打死。

自古至今,古今中外,閱兵儀式本身就是一種震懾意義的象徵,像後世將其作爲“和平”的託辭實在是有悖常理。閱兵就是一種赤裸裸的武力展示,就是向敵對國家在秀肌肉。通過閱兵可以鼓舞戰士士氣,可以提升百姓支持國家戰爭行爲的決心和勇氣,可以震懾敵人和對手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這纔是閱兵的目的。這次第四十集團軍舉行這次閱兵式就是要讓日軍看到察哈爾地盤上到底盤着的是一條龍還是一條蟲,就是讓他們望而卻步,停止向察哈爾發動進攻。

陳鋒相信有了這次秀肌肉之舉,日軍在沒有十足的把握之前是不敢輕舉妄動的。陳鋒要給那些大小軍閥以及準備投敵叛國的混蛋做個表率,不要藏着掖着,你特麼的有實力誰敢動你,你越是表現的猥瑣有些人就越要欺負你。即使是你沒有那個實力,但是如果你有視死如歸的勇氣,也沒有人敢小覷與你,一味地“忍”,一味地求“和平”,最終得到的只能是戰爭被動的強加於頭。

現在他陳某人就這樣做了,就是標杆,以後會有很多像他這樣愛國的軍人紛紛效仿之,到時候小日本就會看到中國的勇氣,更會看到中國的力量。況且他投入了幾千萬大洋組建了這支軍隊,那不妨就大膽提出“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樣的錚錚誓言,讓日本人看一看中國可欺否。

陳鋒的想法寺內壽一肯定是想不到的,不過通過這次閱兵寺內壽一對於第四十集團軍這支部隊終於放到了一個可以與他直接對話的這麼一個層次上來了,這樣強大的對手雖然可惡,但是同樣也應該得到尊敬。

但是正因爲這樣,更加堅定了寺內壽一徹底剷除陳鋒所部的決心,爲此他專門與5月18日秘密召見了滿洲731部隊軍醫少佐高橋正彥。

高橋正彥是這次配合寺內壽一實施“微風”作戰計劃的負責人,此人爲滿洲731部隊第一部鼠疫班班長,對鼠疫病菌有很高的造詣。

5月18日夜,在華北方面軍的配合下,300名被精心挑選出來的“丸太”在獨立的集中營裡關押一晚之後,又被分散到了“戰俘”隊伍當中。19日剛剛被強行押解到北平的數萬“戰俘”還沒來得及吃飯就再次被押上火車,緊急送往張家口。

與此同時,兩萬多日本僑民也被陸續送到了宣化,按照雙方的約定,俘虜交換的地點在宣化、蔚縣以及應縣三個地方同時進行。但是主要交換地點卻是在宣化這邊,因爲這裡屆時將會有7.5萬名俘虜在這裡交換,其中25000名日僑都將在這裡被日軍接收。主要交換點在宣化與下花園之間的一個火車站,之前這個火車站由日軍控制,爲了表示誠意,日軍願意在20日之前將大部隊撤出這個火車站。

俘虜交換之前雙方各派一個派前往對方的陣營當中清點俘虜,確認無誤後便開始交換,在交換完成後的一天內雙方依然要保持冷靜,確保雙方俘虜撤到安全地方之後便可進行軍事打擊了。

陳鋒送走了最後一批觀禮人員,然後帶着警衛旅又回到了興和,他要坐鎮大局,至於俘虜交換就交給李文生和徐虎兩個人處理了。

5月20日,徐虎帶着2個團的士兵早早地來到了宣化城指揮,雖然雙方約定在火車站負責交換的士兵不能超過500人,但是爲了防止對方耍詐,所以雙方在火車站以外的地方都駐紮了重兵。

8點整,獨立第七師騎兵團團長海日汗帶着30多個士兵越過雙方劃定的紅線,到對面查驗俘虜。與此同時,一個日軍中佐也帶着30多個日本兵到獨立第七師這邊查驗俘虜。

一個小時後,雙方確認無誤,尤其是第四十集團軍這邊,蔚縣和應縣方向的部隊發來電報,確定這三個地方的俘虜加起來正好是7.5萬人的之後,徐虎才下令開始交易。

由於日本僑民數量較小,所以中國俘虜先過紅線,當日軍釋放三分之一之後,中國這邊也放三分之一,直到放完位置。

這次俘虜交換從上午一直忙到晚上,然後纔將所有的俘虜交換完,交易結束後雙方都沒有停留,保護着各自的族人向安全地方轉移。

21日下午,當所有的俘虜都回到張家口之後,徐虎纔算是鬆了一口氣。人換回來就好,接下來怎樣安置這些人就是武裝部的事情了,當然了,情報部門也少不了一番忙碌,這麼多人裡面,作奸犯科的人有之,日軍安插進來的釘子也有,不仔細甄別一番根本行不通。

情報部門的人行動早已經準備好了,康小偉和安靜帶着五百多情報部門的成員早就在張家口恭候多時了。人一回到張家口,最先要做的就是洗澡吃飯,然後就挨個進行審查。

這不查不打緊,一查徐虎才發現上當了,這尼瑪那是戰俘啊,裡面絕大多數都是東北的農民。據這些人交代,他們都是半個月前被抓進日軍的集中營的,三天前在天津港口靠岸,然後就被移交到他們手腫了。

徐虎那叫一個悔啊,昨天交換的時候人太多,根本沒注意,裡面竟然還有六十歲的老大爺,虧那幫日本孫子能把這麼老的老頭從東北運過來。

第604章 擴兵備戰第538章 岡村的“戰果”第443章 陳鋒的小激動第434章 駐軍秋明第24章 練手第579章 血戰鄭州(二)第345章 冀南大捷第443章 陳鋒的小激動第233章 北方空軍第694章 本土決戰第152章 艱難前行的中國海軍第419章 老蔣的塞北之行(下)第270章 四:劍指晉冀第10章 作戰部署第570章 海軍雄起(十)第530章 朕,決心對美英一戰第651章 大東北戰略——晉綏軍的出路第9章 馬匪的挑釁第347章 成功購島第502章 老蔣的抗戰策略第701章 終戰審判第598章 偷襲珍珠港第210章 收復熱河的機會第97章 教導旅第452章 一面倒的空戰第239章 出雲號第126章 刺殺進行時(六)第172章 妻妾會面第495章 大雲山——第二次長沙會戰的前奏第230章 糧食危機第121章 刺殺進行時(一)第243章 宣戰(2)第366章 第八戰區的大兵團第1章 陳家大少第460章 迫在眉睫的大空戰第672章 魂斷中途島第374章 序幕——特混三旅的危機第424章 華夏軍火公司的春天第190章 準備閱兵第136章 驅民攻城第545章 奇襲海拉爾第257章 談判3第372章 序幕——前途未卜的特3旅第113章 救援第261章 營救失敗第218章 克萊兒的震驚第74章 撫卹制度第408章 第八戰區的“脫光”行動第111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261章 營救失敗第643章 大東北戰略——東京大轟炸第358章 移民的辦法第336章 第二次武漢會戰與好事連連第439章 “大東亞戰爭”的準備第198章 疫情初現第487章 取名第333章 購島計劃與驚喜第683章 開羅會議第689章 蟄伏一年後的大動作第497章 冀南會戰第509章 陳某人的報復第509章 陳某人的報復第210章 收復熱河的機會第395章 天理昭彰 報應不爽第684章 撤兵第470章 烏蘭巴托大決戰第147章 五條殺令第37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538章 岡村的“戰果”第546章 第九師團——甕中之鱉第166章 重賞第89章 糖衣來襲(一)第2章 第一個系統任務第381章 大和神鷹的隕落(下)第98章 小團體第532章 岡村的三件事第82章 死局(六)第457章 進軍庫倫第533章 日軍的軍紀整肅計劃第177章 韓復渠伏法、、求各種第300章 1938年實力評估第307章 戰雷(一)第301章 彬山元的打算第406章 德國侵佔挪威第617章 盟軍痛苦的一天(下)第202章 夾擊徐州第551章 大編制第110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367章 汪僞政權的成立第190章 準備閱兵第699章 琉球登陸戰第230章 糧食危機第688章 登陸棉蘭老島和西西里第71章 公祭(一)第99章 國葬(一)第215章 分歧斷更之人在囧途第507章 無恥的木村與無恥的日本媒體第275章 一觸即發
第604章 擴兵備戰第538章 岡村的“戰果”第443章 陳鋒的小激動第434章 駐軍秋明第24章 練手第579章 血戰鄭州(二)第345章 冀南大捷第443章 陳鋒的小激動第233章 北方空軍第694章 本土決戰第152章 艱難前行的中國海軍第419章 老蔣的塞北之行(下)第270章 四:劍指晉冀第10章 作戰部署第570章 海軍雄起(十)第530章 朕,決心對美英一戰第651章 大東北戰略——晉綏軍的出路第9章 馬匪的挑釁第347章 成功購島第502章 老蔣的抗戰策略第701章 終戰審判第598章 偷襲珍珠港第210章 收復熱河的機會第97章 教導旅第452章 一面倒的空戰第239章 出雲號第126章 刺殺進行時(六)第172章 妻妾會面第495章 大雲山——第二次長沙會戰的前奏第230章 糧食危機第121章 刺殺進行時(一)第243章 宣戰(2)第366章 第八戰區的大兵團第1章 陳家大少第460章 迫在眉睫的大空戰第672章 魂斷中途島第374章 序幕——特混三旅的危機第424章 華夏軍火公司的春天第190章 準備閱兵第136章 驅民攻城第545章 奇襲海拉爾第257章 談判3第372章 序幕——前途未卜的特3旅第113章 救援第261章 營救失敗第218章 克萊兒的震驚第74章 撫卹制度第408章 第八戰區的“脫光”行動第111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261章 營救失敗第643章 大東北戰略——東京大轟炸第358章 移民的辦法第336章 第二次武漢會戰與好事連連第439章 “大東亞戰爭”的準備第198章 疫情初現第487章 取名第333章 購島計劃與驚喜第683章 開羅會議第689章 蟄伏一年後的大動作第497章 冀南會戰第509章 陳某人的報復第509章 陳某人的報復第210章 收復熱河的機會第395章 天理昭彰 報應不爽第684章 撤兵第470章 烏蘭巴托大決戰第147章 五條殺令第37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538章 岡村的“戰果”第546章 第九師團——甕中之鱉第166章 重賞第89章 糖衣來襲(一)第2章 第一個系統任務第381章 大和神鷹的隕落(下)第98章 小團體第532章 岡村的三件事第82章 死局(六)第457章 進軍庫倫第533章 日軍的軍紀整肅計劃第177章 韓復渠伏法、、求各種第300章 1938年實力評估第307章 戰雷(一)第301章 彬山元的打算第406章 德國侵佔挪威第617章 盟軍痛苦的一天(下)第202章 夾擊徐州第551章 大編制第110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367章 汪僞政權的成立第190章 準備閱兵第699章 琉球登陸戰第230章 糧食危機第688章 登陸棉蘭老島和西西里第71章 公祭(一)第99章 國葬(一)第215章 分歧斷更之人在囧途第507章 無恥的木村與無恥的日本媒體第275章 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