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節 未來

戰後明軍的工作就是修理船隻和設備。

此戰有一千多名西班牙官兵被俘,通過審訊後,鄧名發現他設計的魔鬼風箏發揮了很好的效果,遠超最初的想象。鄧名當機立斷要把這個戰術發揚光大——等到進攻馬尼拉的時候,鄧名覺得還是應該在晚上進攻,把那張鬼臉再重新設計,好好畫一畫,或者乾脆多畫幾張——要是大部分西班牙守兵看到魔鬼以後都忙着製造聖水或是祈禱,那肯定對明軍的進攻是大大有利的。

現在四川的學生都要學習化學和物理學,鄧名組織了一批人專門從事教材的翻譯和編寫,各種稀奇古怪的新奇思路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來。五年前鄧名出於保護髮明家的念頭,說服了院會,設立一筆資金用來扶持發明,提供必要的實驗經費,還爲此專門成立了一個部門審覈經費申請。不過沒過多久,大批私人的基金就被建立起來,很多商行都覺得投資有前途的發明是可能帶來鉅額回報的,只要衆多的投資項目中有一個獲得成功,投資者就可能從中收回全部的發明投資,還有賺頭。

這些商行分擔了大部分所需的實驗經費後,院會和鄧名的發明基金就可以投到那些可能見效時間更長,而且短期內不太可能獲得收益的發明上去。不過即使有意引導,鄧名也不一定能夠得到他想要的結果。就比如對蒸汽機的研製吧,康熙四年川北戰役結束後,鄧名描述過這樣一個概念,然後拿出了一筆錢去懸賞研究。隨後鄧名就又一次匆匆率軍離開四川。等到過了快一年,鄧名返回四川的時候,發現在這個研究方向上幾乎沒有任何進展。

因爲鄧名畫不出蒸汽機的草圖,所以對蒸汽機的研究只能從頭摸索,和當初研究發電機一樣。而研究了鄧名提出的設想後,參與者都覺得這個東西沒有什麼前途——就算鄧名的設想正確,能夠製造出擁有巨大力量的機器,可是如何使用這種力量依舊是很大的問題。研究者認爲還需要把這股機械巨力進行細分,這樣小型機械才能予以利用;而且工廠勢必要環繞這個巨大的蒸汽機來建造,不然遠距離傳輸動力還會有無數的難題需要解決。

總而言之,想得越多,研究者就覺得這個東西越麻煩。不過鄧名的設想倒是提醒了他們,等鄧名回到四川的時候,他們已經做出了用天然氣驅動的發電機的實驗型號。而電能的傳輸、利用都是現成的,不少商家看出了這個東西的潛在價值,也紛紛投資。到康熙六年的時候,天然氣十分豐富的敘州已經建立了一家利用天然氣的發電站,使用高溫蒸汽驅動發電機發電。而鄧名兩年前提出的煤炭燃料的往復式蒸汽機概念,依舊連構想圖都還沒有。

至於那些實力龐大的商行,他們的設想往往更加大膽。

現在安樂思的軍火商行,已經是全川首屈一指的大商行,不斷推陳出新的步槍和輕型火炮對軍火商來說是一個取之不盡的財源——步槍的以舊換新行動一直持續到了今天,安氏軍火公司多年如一日地從同秀才和軍隊手中回收舊步槍,用新式步槍換到這些即將報廢的舊款後,安氏軍火商行把它們刷一遍新漆,轉手就以高價賣給外省的民團、剿鄧總理衙門或是其他需要軍火的滿清督撫。

去年鄧名又一次召集軍火商,包括安樂思在內的全體承接火炮訂單的軍火商都出席會議。鄧名提出,帝國軍隊需要射速更快的火炮,包括陸戰用炮和海軍用炮。在會議上鄧名還提出了“炮彈後裝”這個設想,爲了給軍火商們指明方向,鄧名甚至更進一步提出了“膛線”、“錐型彈頭”、“炮彈旋轉”等一系列概念。而在這次出兵南洋以前,安樂思拿來的大炮構想把鄧名嚇了一跳,對方聲稱,現在火藥的威力達不到鄧名的設想要求——煉丹術不夠先進,安樂思他們也巧婦難爲無米之炊;但是,安樂思的手下認爲可以考慮製造一種電磁驅動的大炮,希望依靠線圈加速或是磁能轉換來獲得比黑火藥前膛炮更高的初速和射速,甚至還可以實現鄧名提出的“後裝”、“錐形”、“炮彈高速旋轉”等概念。

雖然對這個構想將信將疑,不過反正是軍火商行自己掏經費做實驗,鄧名當然不反對電磁炮實驗。只要效果比黑火藥大炮強,售價能夠忍受,鄧名其實對裝備電磁炮的風帆戰艦還是很期待的。一想到風帆戰艦編隊用電磁炮決一勝負的場面,他就感到無比激動。

比安樂思思想更前衛的是一個名叫解發的船廠老闆,他一直是敘州最大的造船商,也是率先登陸崇明島,在那裡開始建造海船廠的人之一。幾年前,雖然解發按照鄧名的要求設計並嘗試製造歐式風帆戰艦,但鄧名深知此人的雄心無法估量。解船主資助的一個另類海船設計師名叫汪小朋,汪設計師曾經給鄧名描述過炮塔這種“概念”——鄧名很確定他說的就是炮塔,還是電動的。

除了炮塔以外,汪小朋還設想要給船隻裝上動力系統。這也是來源自鄧名的創意,在蒸汽機的概念被否定後,鄧名又搬出來了內燃機的概念。雖然只是一個概念,但鄧名說如果成功的話,就可以給船隻提供動力,以後航海就不需要完全依靠風力了。鄧名一同提出來的還有明輪和螺旋槳兩種思路。不過汪小朋設計師對解發斷言鄧名的設想不可行,他認爲,如果是明輪設計,那在戰場上就會很容易遭到打擊,失去戰鬥力,就是遭遇風暴都可能導致海船失去動力;但如果是鄧名說的那個螺旋槳的話,汪小朋認爲密封、動力傳輸都是巨大的麻煩。因此汪小朋提出的替代解決方案就是爲船艦設計一個元氣(能源)核心,也就是發電機,然後依靠電線把元氣輸送到螺旋槳或是炮臺那裡去。

在得知了安樂思的電磁炮設計後,汪小朋又一次來見鄧名,進一步完善了他的新一代戰艦設計構思:在中央元氣核心的驅動下,戰艦可以裝備好幾個電動引擎,甲板上有一座或幾座裝備電磁炮的可旋轉電動炮臺,一箇中央電元氣核心就可以解決未來戰艦航行系統和武器系統的全部需要。

鄧名不知道電磁炮原理,雖然對安樂思沒抱多大指望,但內心還是有點盼望——在他的前世,化學能武器有很大的先發優勢,電磁武器一出現,就需要與非常成熟的化學能武器競爭。而安樂思的原始電磁能武器的競爭對手是原始化學能武器——因爲鄧名非常期盼看到裝備電磁大炮的風帆戰列艦的出現,所以總是這樣安慰自己。不過聽汪小朋興致勃勃地闡述他的構想,再看看在他邊上不停頜首微笑的解發解老闆,鄧名覺得他們三個都沒啥機會看到這種裝置着燃油發電機、電動引擎、電動炮塔加電磁大炮的劃時代戰艦面世。

尤其讓鄧名感到有趣的是,汪小朋的戰艦設計依舊採用木製結構——因爲軟帆的衝擊,硬帆受到人們的冷落,從而使螺旋槳概念有可能被接受;而電力的應用,再加上汪小朋從來沒有見過內燃機,所以他也能很自然地放棄虛無縹緲的內燃機採用電動引擎設計;至於武器系統,歐式的側舷開炮窗設計才接觸沒有多久,而且汪小朋還感覺電磁大炮和黑火藥前膛炮都是可行的選擇,既然電磁炮和他的整體思路更融洽,那他也就自然而然地選擇了前者;但船艦必須要用木頭製造,這一點依舊是人們根深蒂固的思路。當鄧名隨口問了一句,能不能用金屬來製造船體,汪小朋先是下意識地反對,認爲絕不可能,接着沉思了一會兒後,又反問鄧名:“就算可以用鐵來做船,可鐵船那麼重,肯定是要沉吧?用木頭做船,萬一船出了事,水手還可以抱着一塊木板浮海待援,可是鐵做的船萬一出事,水手又該去抱什麼呢?”

反正和安樂思那邊的情況一樣,汪小朋的設計室不是鄧名出經費在維持,所以鄧名也不去幹涉對方是不是堅持用木頭來製造他的電能戰艦。

現在,鄧名用基金扶持的項目大都是旁人看來毫無意義的,其中最典型的一個項目就是電動算盤項目——起因是稅務局有一個名叫廣華鵬的賬房,他感覺現在官府需要計算的數字越來越大,越來越複雜,而傳統的算盤顯得有些不夠用。尤其是在一些巨大的乘法運算時,每一步都要靠人手撥拉算盤,一旦出現個小失誤就前功盡棄。因此這個稅務員就想製造一種更好用的,不需要手工輸入每一步的計算工具,最好是能把數字打進算盤裡,算盤就能直接給出結果。

一開始,廣華鵬的念頭就是用電來驅動算盤自己計算,人只要負責輸入和讀取結果就可以了。但這個念頭想起來簡單,想要實現卻異常困難,算盤的五進制大部分人都可以理解並控制,但想讓機械來自行操作就難如登天;後來廣華鵬和他的幾個同伴一減再減,發現只有使用二進制纔有那麼一點執行的可能。把十進制翻譯成二進制可比五進制要麻煩得多了,至此廣華鵬的同伴們都明白過來,設計這種機械可能要比用算盤計算並檢查上十遍還要費勁得多,所以除了廣華鵬以外,其他人全都放棄了。

得知這件事後,鄧名很快就把電動算盤納入了他的發明基金支持項目,兩年來不但讓廣華鵬衣食無憂,而且還提供他所需的一切實驗經費。去年廣華鵬本人都打了退堂鼓,因爲他經過計算後發現,即使依靠人腦翻譯出機械能夠識別的二進制,要想讓機械能夠計算它,依舊需要至少幾千個零件。這個設計起源自算盤,所以它也帶着很多算盤的遺傳特徵,華廣鵬很自然地爲它選擇了和算盤一樣的實物信息載體,一開始甚至還打算用類似算珠的木製零件,直到好久以後才下定決心改爲鐵製的。後來,爲了進一步提高強度,不得不向鄧名申請採用全鋼零件;龐大的機器需要精密的控制,稍有疏忽就會導致失敗,而且就算成功,這臺電動算盤可能用不了幾次,裡面的零件就會磨損報廢,最大的可能是一次都動不了。

總而言之,這種電動算盤看上去是完全沒有一點前途和益處,即使成功的話,投資和收穫也根本不成比例。不過鄧名依舊鼓勵廣華鵬研究下去,並繼續提供實驗經費。有一次和秦修採吃飯時,鄧名還提到,即使這個算盤要花費五年、六年去製造,即使製造出來只能運行一次,哪怕只能正確計算一百以內的加減乘除,他都認爲是有巨大意義的。

帝國海軍在巴布延海峽休整的時候,鄧名閒來無事就忍不住又想起他極力扶持的電動算盤一事。現在廣華鵬已經搬到了五十一亭,專心研究他的機械。最開始,廣華鵬想用木頭的凹凸來表示一和零,很快就發現木製原件完全無法勝任,現在已經改成了全鋼製——極爲昂貴。鄧名覺得就是用最昂貴的鋼元件,廣華鵬的設計也成功不了,因爲這套機械實在太複雜了。鄧名曾經去看過一次,感到腦袋直髮蒙,他看到廣華鵬和他僱傭的助手無論在零件上面凃多少潤滑油,也無法保證機械正常運轉——別說現在的四川做不到,就是前世的鈦合金、高精度時代,想讓這麼複雜的算盤高速運轉應該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過鄧名不介意廣華鵬繼續碰壁,而且也會一如既往地繼續提供經費給他。爲了降低難度,廣華鵬已經把最初幾百萬乘幾百萬的目標降低到現在的幾百乘幾百了,努力地想讓機械至少成功地運轉一次,給鄧名的投資一個交代。鄧名安慰他,說他們的研究對四川的機械製造有巨大的意義,其實這話也沒錯,但在這個實驗中鄧名最關心的並不是這個,而且廣華鵬也感到極其不安,每天都在絞盡腦汁地琢磨能讓機械實現運轉的好辦法。

在鄧名離開四川前,廣華鵬告訴鄧名,他和他的助手打算採用一個新的方案,那就是給表示一和零的鋼件分別通電和不通電,來讓它們分開運動而不是統一驅動——鄧名雖然大大地稱讚了一番,不過他覺得以現在四川的機械水平和電動引擎水平,這個方案也是絕無絲毫的成功機會,幾年之內也不可能看到成功的曙光,哪怕是廣華鵬把目標降低到一百乘以一百也不行……如果他們真能做到,鄧名也會繼續投資讓他們去設法制造能夠計算量更大的計算機。

不過這依舊是個好開端,現在廣華鵬已經開始把通電與否和零、一的狀態聯繫起來了,或許再碰壁幾年,電動算盤研究小組就會靈機一動,意識到其實完全不需要用鋼製的零件的凹凸來作爲信息的載體——或許這個靈感明天就能出現,或許廣華鵬再碰壁十年仍沒有找到出路,但或遲或早,不可行的電動算盤會向電子算盤方向進化,拋棄複雜的機械結構從而獲得更高的運算速度和可行性。

想一想燧發槍時代的計算機和信息戰,或是想到有一天,這個世界的人會用計算機來研製效率更高的黑火藥武器和前膛炮,而不是噴氣式戰鬥機的時候,鄧名就有一種莫名的興奮感,這個場面比用電磁炮對轟的風帆木製戰艦,更能讓鄧名激動和神往。

“要是在大戰過後,騎兵們把染血的馬刀和前膛槍插回刀鞘和槍套中,然後紛紛掏出液晶屏幕的智能手機,打電話回家給妻兒們報平安,或是乾脆視頻一下……”鄧名在腦海裡幻想着一副副場景:“也許有一天會用聯網攝像頭系統幫助騎警追捕起着搶劫木製運鈔車的匪徒;用衛星偵查敵人是否秘密發展超過一百磅的前膛要塞炮……那會是夢幻般的新世界啊。”這個世界的科技樹已經歪了,那就讓它歪得更猛烈一些吧。

……

六月十日,明軍完成了對大部分戰艦的簡易修復工作,帝國艦隊再一次揚帆出發,越過巴布延海峽進入菲律賓西部海域,向着馬尼拉的方向進發。

這次出兵前,出於保密的原因,鄧名並沒有對中國在菲律賓的墾殖團說得很清楚,但現在沒有繼續隱瞞的理由了。在海戰結束後,明軍就派出大量的船隻去聯絡各地的墾殖團,要他們做好協助帝國軍隊作戰的一切準備。

除了這些墾殖團以外,菲律賓還有大量的華裔,他們中有的人已經在南洋生活了二十代,約有數百年,祖先早在元朝甚至宋末就移民到呂宋;其他的華裔則多是在最近的一百多年裡到南洋的,他們的祖先大都是福建、廣東的漁民和農民,因爲貧窮,沒有土地或是不堪忍受沉重的賦稅而出海,現在他們很多都是成功的商人,或是一小片莊園的所有者。

墾殖團出現在菲律賓以後,這些老僑民大多沒有前去投奔,因爲墾殖團爲了避免西班牙人的激烈反應,一般都選擇比較偏僻的地方落腳,而大部分老僑民的活動區域依舊在西班牙人的統治下。

在要求墾殖團派出武裝,準備幫助帝國軍隊接管城市的同時,鄧名還下令,寫信給各個城市中的僑民商會,要他們準備派出代表與帝國丞相會面——西班牙人的統治即將結束,帝國政府爲菲律賓設計了新的未來。而作爲對帝國最有感情,也最能得到帝國政府信任的僑民,他們需要知道這些方案,並協助墾殖團更好地控制住大片的海域和土地。

第2節 默契第5節 重整(下)第53節 兌換第3節 說服第51節 夢想(上)第39節 王佐(下)第33節 試探第52節 登陸(上)第6節 密議(上)第4節 生變第45節 合作第59節 助剿第68節 混亂(上)第19節 帝國第65節 援助(下)第5節 密信第7節 交易第36節 宿命(下)第35節 請客(上)第19節 一騎第42節 送行第35節 鞏固(下)第27節 飲血第56節 宣戰(下)第37節 等待(下)第18節 鏈條第4節 推薦(上)第46節 證券(上)第22節 突破(下)第39節 王佐(下)第39節 衝突(下)第15節 攻防第21節 闖關第49節 風氣(上)第14節 亂戰(上)第49節 訓練第45節 處置第19節 忠心(下)第1節 誤會(下)第12節 強渡(下)第41節 失控(上)第60節 戰俘第38節 迎敵第8節 矛盾第42節 剃髮第41節 阻擊第49節 昆明第38節 包抄第7節 北上第20節 萬縣第47節 情報(上)第65節 援助(下)第51節 詐敗第34節 詐降第37節 刺客第43節 風向(下)第29節 道破第30節 變化(上)第31節 大敵(上)第59節 安撫第3節 援軍第14節 強攻(上)第4節 棟樑第12節 調整(下)第20節 僞詔(上)第3節 壓力(上)第48節 專利(上)第5節 協作(上)第58節 處罰第4節 棟樑第8節 進軍第4節 推薦(下)第26節 告狀第55節 死地第43節 風向(下)第3節 信號(下)第58節 接觸(上)第1節 誤會(下)第51節 晚宴第15節 相識(上)第36節 宿命(上)第13節 勇氣(下)第54節 險境第55節 壓力(上)第9節 買路第10節 默契第10節 麻將第40節 打賭第7節 變臉(上)第48節 專利(下)第14節 應對第54節 險境第24節 掠奪第9節 買路第38節 迎敵第26節 反覆第45節 隊友(上)第47節 證據(上)第58節 接觸(下)第1節 秘旨
第2節 默契第5節 重整(下)第53節 兌換第3節 說服第51節 夢想(上)第39節 王佐(下)第33節 試探第52節 登陸(上)第6節 密議(上)第4節 生變第45節 合作第59節 助剿第68節 混亂(上)第19節 帝國第65節 援助(下)第5節 密信第7節 交易第36節 宿命(下)第35節 請客(上)第19節 一騎第42節 送行第35節 鞏固(下)第27節 飲血第56節 宣戰(下)第37節 等待(下)第18節 鏈條第4節 推薦(上)第46節 證券(上)第22節 突破(下)第39節 王佐(下)第39節 衝突(下)第15節 攻防第21節 闖關第49節 風氣(上)第14節 亂戰(上)第49節 訓練第45節 處置第19節 忠心(下)第1節 誤會(下)第12節 強渡(下)第41節 失控(上)第60節 戰俘第38節 迎敵第8節 矛盾第42節 剃髮第41節 阻擊第49節 昆明第38節 包抄第7節 北上第20節 萬縣第47節 情報(上)第65節 援助(下)第51節 詐敗第34節 詐降第37節 刺客第43節 風向(下)第29節 道破第30節 變化(上)第31節 大敵(上)第59節 安撫第3節 援軍第14節 強攻(上)第4節 棟樑第12節 調整(下)第20節 僞詔(上)第3節 壓力(上)第48節 專利(上)第5節 協作(上)第58節 處罰第4節 棟樑第8節 進軍第4節 推薦(下)第26節 告狀第55節 死地第43節 風向(下)第3節 信號(下)第58節 接觸(上)第1節 誤會(下)第51節 晚宴第15節 相識(上)第36節 宿命(上)第13節 勇氣(下)第54節 險境第55節 壓力(上)第9節 買路第10節 默契第10節 麻將第40節 打賭第7節 變臉(上)第48節 專利(下)第14節 應對第54節 險境第24節 掠奪第9節 買路第38節 迎敵第26節 反覆第45節 隊友(上)第47節 證據(上)第58節 接觸(下)第1節 秘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