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 重整(下)

就在李國英考慮寫奏章和重慶的問題時,周開荒帶着李嗣業抵達了奉節。雖然李定國給李嗣業的命令是直接去奉節,但敘州一帶的發展大大出乎晉王的預料,李嗣業到了嘉定州後消息很快就傳到敘州,他到敘州補給、換馬,見到了正在商議特別稅的鄧名。

對於保國公和左都督的任命,鄧名欣然接受下來,在他看來這就是之前與李定國協議的一部分,接受晉王幫他取得的爵位和職銜也是兩人約定好的事。而正好鄧名還需要向奉節的文安之和委員會報告此戰的經過,就讓負責此事的周開荒帶着李嗣業一行乘船東進。

之前文安之已經聽說重慶、萬縣之間爆發大戰,不過具體情況還不是很瞭解,見到周開荒這位鄧名手下的大將前來報告,文安之就知道此戰的規模必定不小;而李嗣業是親王世子,身份地位更是非同小可,文安之料到他定然帶來了重要的情報。

聽說是晉王給鄧名請求的爵位後,文安之不動聲色,心裡卻在暗暗嘀咕:“這小子又想幹什麼?難道他轉性了,不覬覦大位了嗎?”

更讓文安之吃驚的是這個國公,還有不追封三代的特別說明,李嗣業表情複雜地把聖旨交給文安之後,老督師的臉上不動聲色,但心裡卻是陣陣驚濤駭浪。文安之和鄧名的閱歷是完全不同的,雖然文安之在科學、地理上的知識不能和鄧名相比,也沒有吃過那麼多種好東西,但他可不會天真地以爲這爵位很正常——鄧名對爵位並不怎麼看重,他關心的只是協議和同盟的穩固。

“保國公知道此事了?”文安之沒有發表看法,而是問李嗣業是否已經通知了鄧名。

得到肯定的答覆後,文安之又追問道:“保國公領旨謝恩了嗎?”

“是的。”李嗣業答道。得知永曆給的是國公後,鄧名的手下將領有些不滿,覺得好像低了些,但鄧名卻毫不在乎,高高興興地領受了。

“那就好。”文安之不打算節外生枝,他承認自己已經越來越看不懂鄧名了。而且現在文安之的精力每況愈下,比三年前大有不如,經常性的忘事。文安之凝神揣摩了片刻,就感到精力不濟,已經無法深入思考了:“晉世子休息兩天,然後老夫就把委員會的使者們引見給你。”

雖然文安之有些疲勞,不過鄧名戰勝的消息他還是很願意聽的,李嗣業走後就詳細詢問起了周開荒。

“這次去打重慶又是爲何?”文安之開門見山地問道“別說什麼去收復土地,鄧名肯定不是爲這個去的,說吧,又是賣什麼貨去了?”

“督師明見,左都督他本想去割李國英的稻子……”

“我就知道。”文安之哼了一聲,擺擺手示意周開荒繼續往下講。

……

現在保衛奉節、雲陽的部隊是鄧名留下來的,和袁宗第手中的主力營同出一脈,都是萬縣之戰的骨幹,人數有一千多。這批軍隊的軍官都是鄧名提拔的,士兵對鄧名也心懷崇敬,武器補給更是鄧名通過一次次下江南給奉節送來的。

聽周開荒講述過戰役經過後,文安之開心了一番,然後就告訴周開荒,他現在精力比去年更差,已經難以處理繁瑣的內政軍務,更不用說鄧名剛剛又把委員會這一攤子事交給了他。文安之讓周開荒回去和鄧名說,派一些得力干將來奉節幫助他打理軍隊,最好是仿效成都的軍制,把這些曾經追隨鄧名征戰的人也變成常備軍。

周開荒安慰了文安之半天,稱督師老當益壯,每次來奉節時都覺得文安之精神矍鑠、遠勝以往,文安之但笑不語,最後還是堅持要周開荒把他的要求轉告鄧名。

“督師放心,末將一定帶到。”雖然鄧名給周開荒他們的軍銜依舊是校官,不過他們都自認爲是將領,而且友軍和敵軍也都是這麼看待他們的。

“每次聽你們說到成都,都覺得很好,不過始終沒有時間去親眼看看,唉,我這把老骨頭,也經不起顛簸了啊。”文安之又生出一些感慨:“要不是這個委員會拖着,老夫本來琢磨着怎麼也要去成都走一趟。”

“督師若是親臨都府,左都督和全體軍民,一定欣喜非常。”周開荒急忙說道。

“欣喜固然是有的,不過鄧名心裡恐怕也會有些緊張吧,雖然他支支吾吾,但老夫知道他肯定在那裡鼓搗了不少亂七八糟的東西。老夫不聾不瞎,也不是什麼風聲都沒聽到過。”文安之呵呵笑道,接着又搖了搖頭:“再說吧,聖上要老夫建府奉節,沒有聖上和內閣的旨意,老夫就要爲朝廷鎮守奉節。而且……而且這裡距離夷陵也比較近啊。”

“督師何出此言啊?”周開荒急忙表示反對。

“八十老翁,還有什麼可忌諱的?我在夷陵的吉穴也早就選好了。”文安之不以爲然地笑笑:“我的三個犬兒,現在都在聖上身邊,要是到時候連個披麻戴孝的人都沒有,可真是傷心啊。”

“末將願意代替……”周開荒口不擇言,接着馬上意識到這種話根本不能順着說,一下子噎住了。

“沒事,他們輔佐天子是正事。”文安之臉色一肅,片刻後又緩緩說道:“將來還要左都督幫忙看顧呢。”

……

九月十五日,敘州。

重慶戰後,鄧名的行營一直設在這裡,除了不斷與議會溝通外,鄧名帶着軍隊駐紮敘州也能幫助袁象更好地度過最初的混亂期,畢竟這次接受的俘虜超過了敘州的原人口。

同時鄧名還在進行着再次遠征江南的準備工作。周培公約他議事、兩江需要震懾、禁海令需要利用,而且崇明島的運轉情況也要視察——去江南是必然之舉,問題只是什麼時候出發。

這個看起來板上釘釘的行動在今天遭到了挑戰,從昆明緊急趕來的使者帶來了朝廷遇險的報告,鄧名身邊的將領們無不面上變色。

“文督師……”鄧名在最初的震驚過後,吐出來的第一句話就是:“督師的三個兒子都在緬甸吧?”

爲了顯示對文安之的恩寵,永曆把他的兒子都提拔爲自己的隨侍官,他們都是書生,所以不在晉王軍中而是跟着內閣一起行動。

“是的。”趙天霸鄭重地答道。

“可有他們的消息?”鄧名問李定國的使者。

使者搖搖頭,逃回來的只有幾個御林軍,永曆的侍從集團和內閣一起失陷了。

“奉節那邊,先不要去說。”鄧名思考了片刻,覺得這麼大的事肯定瞞不了太久,就對使者說道:“你要幫我一個忙,就說督師的兒子都平安回來了,現在正在昆明輔佐晉王。”

“遵命,國公。”

文安之已經八十了,鄧名覺得這種善意的謊言必須要說,接着他和周圍的心腹軍官們商討了一陣形勢,基本接受了李定國的推測,那就是莽白打算倒向清廷一邊了,而且想用永曆君臣攜帶去的財務收買人心。

“江南我沒法去了,我還要去一趟昆明。這次我真的要帶幾千甲士去了。”鄧名沒有思考太久,就傳令整頓兵馬:“正好我們的糧草也湊齊了,我帶三千戰兵,七千民夫去昆明。不,這七千人不算民夫,肯跟我去昆明的,一律都給軍人身份。”

雖然沿途有馮雙禮協助,但離開了川西,明軍失去了最大的水上優勢,動員一萬軍隊去昆明也會是不小的負擔,需要消耗很多的糧食。

“左都督。”沉默了片刻後,穆譚率先發言:“深入莫測之蠻荒,此戰恐怕沒有錢賺。”

“是啊,左都督,”現在已經隱隱以帝國軍人自詡的任堂也附和道。在他看來,鄧名此舉雖然很附和道德,爲了文安之以前的恩情,鄧名不能對他的兒子們不聞不問,但向江南進軍是川西各界的共識,無數的人爲了這次出征拼命工作,做了大量的準備,現在鄧名一句話就把戰略方向完全調轉了:“提督不可感情用事。”

看了李星漢一會兒,鄧名發現他也有不贊同之色,最後只得把目光投向趙天霸:“趙兄怎麼看?”

“我跟着提督一起去,”趙天霸話一出口,另外三個人臉上就有不豫之色,覺得趙天霸同樣是感情用事,爲了和李定國的舊情而把川西集團的大計擱在一邊:“不過我覺得提督少帶點人去也可以,不足的可以讓慶陽王補充些。”

“你爲什麼贊同?”鄧名緊盯着趙天霸的雙眼。

“聖上是天下的共主,不管衆人心裡有什麼不敢明說的話,但天下再也經不起一場唐桂、唐魯之爭了。如果聖上有什麼閃失,就一定會有紛爭,我們不爭別人也要爭。我們未必能活着看到爭出來結果,而如果爭不出來,嘿嘿,在天下人眼裡我們就都成了沒有名分的流寇了。”趙天霸笑了一笑:“我覺得提督這不是感情用事,而是當然之舉,而且也要讓慶陽王一起出兵勤王。”

“趙兄知我肺腑。”鄧名由衷地稱讚道。

第22節 搶攻(上)第53節 慘痛(上)第15節 攻防第23節 波瀾(下)第55節 俘虜(下)第3節 援軍第36節 宿命(上)第56節 推測第16節 龍騎(下)第7節 變臉(上)第20節 僞詔(下)第19節 跋扈(下)第12節 調整(上)第44節 靖難(下)第14節 亂戰(下)第55節 混戰第50節 誤判(下)第23節 臨陣第9節 送神(下)第2節 競爭第4節 國民(上)第45節 移民第49節 副手(下)第18節 詔書(下)第56節 推銷(下)第44節 失蹤第30節 新年第47節 證據(中)第7節 變臉(下)第41節 難民第2節 VIP第21節 風起(上)第19節 跋扈(上)第54節 險境第42節 升級(下)第39節 嚮導(上)第35節 表態第5節 放棄(下)第26節 判斷(下)第5節 放棄(下)第30節 三投第8節 戰備(下)第38節 包抄第54節 議和(上)第16節 甕中第53節 霸氣(上)第54節 授權第15節 軍心第26節 兄弟(上)第10節 默契第14節 肉票第31節 戰備第41節 爭奪(上)第22節 突破(上)第20節 合夥第12節 混亂第51節 求戰(上)第44節 夾擊(上)第24節 宣傳第26節 兄弟(中)第63節 黃雀(上)第58節 同盟(下)第27節 圍攻(下)第55節 壓力(下)第37節 報告(下)第2節 目標(上)第27節 反攻第55節 敵意第15節 攻防第23節 代理(下)第47節 獎勵第55節 敵意第59節 助剿第41節 阻擊第23節 波瀾(上)第35節 會面(下)第14節 彈盡(下)第49節 副手(上)第13節 攻守第22節 突破(上)第18節 登陸(下)第57節 輕取第29節 解圍(下)第23節 代理(上)第54節 授權第27節 合作(下)第27節 圍攻(上)第12節 徵稅第37節 等待(上)第21節 闖關第29節 解圍(上)第59節 議款(上)第29節 統一(上)第45節 合作第25節 投奔(上)第35節 會面(上)第2節 軟硬(上)第26節 兄弟(下)第35節 捆綁
第22節 搶攻(上)第53節 慘痛(上)第15節 攻防第23節 波瀾(下)第55節 俘虜(下)第3節 援軍第36節 宿命(上)第56節 推測第16節 龍騎(下)第7節 變臉(上)第20節 僞詔(下)第19節 跋扈(下)第12節 調整(上)第44節 靖難(下)第14節 亂戰(下)第55節 混戰第50節 誤判(下)第23節 臨陣第9節 送神(下)第2節 競爭第4節 國民(上)第45節 移民第49節 副手(下)第18節 詔書(下)第56節 推銷(下)第44節 失蹤第30節 新年第47節 證據(中)第7節 變臉(下)第41節 難民第2節 VIP第21節 風起(上)第19節 跋扈(上)第54節 險境第42節 升級(下)第39節 嚮導(上)第35節 表態第5節 放棄(下)第26節 判斷(下)第5節 放棄(下)第30節 三投第8節 戰備(下)第38節 包抄第54節 議和(上)第16節 甕中第53節 霸氣(上)第54節 授權第15節 軍心第26節 兄弟(上)第10節 默契第14節 肉票第31節 戰備第41節 爭奪(上)第22節 突破(上)第20節 合夥第12節 混亂第51節 求戰(上)第44節 夾擊(上)第24節 宣傳第26節 兄弟(中)第63節 黃雀(上)第58節 同盟(下)第27節 圍攻(下)第55節 壓力(下)第37節 報告(下)第2節 目標(上)第27節 反攻第55節 敵意第15節 攻防第23節 代理(下)第47節 獎勵第55節 敵意第59節 助剿第41節 阻擊第23節 波瀾(上)第35節 會面(下)第14節 彈盡(下)第49節 副手(上)第13節 攻守第22節 突破(上)第18節 登陸(下)第57節 輕取第29節 解圍(下)第23節 代理(上)第54節 授權第27節 合作(下)第27節 圍攻(上)第12節 徵稅第37節 等待(上)第21節 闖關第29節 解圍(上)第59節 議款(上)第29節 統一(上)第45節 合作第25節 投奔(上)第35節 會面(上)第2節 軟硬(上)第26節 兄弟(下)第35節 捆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