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節 隊友(上)

在張勇看來,他的老兵並不比對面的明軍差,尤其是他手下的那些軍官,有的人已經有十年的征戰經驗,比他們的對手經驗更豐富、更鎮定。

總的說來,清軍老兵反應確實要稍微敏捷一點,明軍士兵因爲莽撞和急迫總是會先露出破綻。雖然破綻不大,但這一線的差距在戰場上往往就決定了生死,一開始有十幾個明軍就是這麼倒在清軍手裡。可清軍老兵身旁和側翼的新兵迅速地被明軍消滅或是逐退,他們不得不竭力拉長隊列以防陣型斷裂或是崩潰。

現在清軍的隊形已經明顯叫明軍鬆散,前排的兩軍士兵用盡全力互撞着他們的盾牌,動作稍生疏一些的明軍依舊更頻繁地露出破綻,但清軍的老兵不再有機會上前攻擊。在他們揮刀從對方的盾牌邊刺入前,就會有另外一個明軍就挺搶刺來,如果在碰撞中門戶不穩,這一槍也能逼得清軍險象環生。

而就算拼死格擋開這一槍,清軍的刀盾兵也沒有貼身追擊的機會,因爲剛纔被撞開的那個明軍已經調整好姿勢,再次持盾撞上來。清軍士兵只能站穩弓步,將全身的力氣灌注於盾牌上——又是一聲巨響,這次清軍士兵並沒有佔到什麼便宜,兩人互相尋找着機會,想給對方致命一擊,但是清軍士兵還要稍微留一些精力於旁,因爲邊上還有一個虎視眈眈的明軍長槍兵,隨時可能向他肋下扎來一槍。

老兵對於新兵的優勢是巨大的,遇上連訓練都沒有的流民幾乎能以一敵百,可張勇手下老兵的經驗並不能讓他們以一敵三,在單打獨鬥時他們可能佔盡上風,但同時面對兩、三個明軍老兵時,經驗再豐富也沒意義。本來在單挑中稍微佔據上風的清兵,因爲需要分神提防其他的明軍,導致他們可處於極大的劣勢。

這種劣勢只能靠步步後退來緩解,張勇看到整條戰線不斷向自己的將旗移來,眼下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老兵組成密集隊形,讓他們身邊都有值得信賴的同伴,這樣就能頂住明軍的攻勢。不過張勇根本不能這麼做,因爲明軍進攻兵力是他的三倍左右,如果讓老兵組成嚴整厚實的防線,那麼兩翼就會被明軍迅速包抄,而沒有老兵帶領的新兵也起不到什麼抵抗作用。

而一旦明軍迂迴張勇的兩翼,就會把他另外一半的親兵分割開,而且還會切斷他向西邊的退路——至於什麼打通和袁宗第的聯繫,現在已經不是張勇考慮的了,現在他根本不再琢磨什麼殲滅袁宗第,只要能自己逃生就好。

“爲什麼我剛纔不把親兵聚集起來堅守?”張勇滿懷悔恨,他若是早早驅散輔兵,把所有的戰兵、起碼是自己所有的親兵手下都聚攏在某個貼着長江的險要上,那麼也肯定能堅持得更久,也就有希望堅持到王明德來增援自己。

如果只是想獨自逃生,張勇現在就該行動了,局面已經非常危險,雖然清軍節節後退,但還是有人躲閃不及被明軍擊中;而且這種後退總有退無可退的時候,倒時候清軍就再也無力維持戰線的完整,也無法保證自己向西的退路以及與東面友軍的聯繫。

不過張勇仍捨不得放棄,上次與鄧名一戰,他從貴州帶出來的八百兵只剩下不到三百人,雖然損失了三分之二,但有這些人親兵營依然能帶起來,只要打一兩個勝仗就能恢復大半元氣。但如果今天再把剩下的老兵也都扔在這裡的話,那張勇的精銳就不復存在了,

雖然張勇望眼欲穿,但王明德的大軍遲遲不到,看來又被袁宗第擋住了。現在清軍士兵已經開始疲憊了,在明軍的輪番攻擊下,清軍士兵的體力消耗遠比他們的對手嚴重,而明軍疲勞的前排已經輪換到了後排。由於清軍不斷後退,明軍這種輪換非常輕鬆地完成,沒有絲毫的危險或是壓力。面對新換上來的生力軍,大部分清軍士兵已經放棄了反擊的念頭,改爲全力以赴地防守。

明軍越攻越是放得開,張勇看到明軍已經從五分防守、五分進攻變成了一分防守、九成攻勢,掄着刀槍用盡全力地敲打着自己的親兵,而清軍已經純守不攻,努力用盾牌掩護住周身要害,用刀槍盡力格擋對方的兵刃。

明軍的疲兵不斷輪換到後排喘息,然後又生龍活虎上來猛攻不止,他們對面的清軍士兵有人已經手臂發麻。更多的清軍失手倒下,而戰線也已經快退到張勇面前。

“我早該棄車保帥。”張勇注意到手下的疲態,知道親兵們堅持不了多久了,他立刻傳令給東面的親兵,讓其中的老兵馬上回援將旗。

這個命令一下,東面的戰線就會迅速崩潰,不過他們大概能堅持片刻,給老兵贏得返回張勇身邊的機會。新招募的新兵也從張勇手中拿到了不錯的裝備,這一年來張勇投在他們身上的經費也不在小數,因此捨不得放棄,但剛纔他就不再關心袁宗第是否能夠突圍,現在他更是管不了那麼多了,只要能多保住一些老兵就好,這都是張勇重建部曲的種子。

……

袁宗第帶着五百甲兵壓陣,迫使潰兵的洪流在他面前轉向北方。明軍的敗兵過後,就是王明德的追兵,見到五百多嚴陣以待的明軍甲兵後,王明德遲疑了一下,下令暫停列陣。

看着清軍在自己面前排列開陣型,袁宗第心裡也十分緊張,他一看就知道對面的清軍披甲超過自己兩倍,而且這些都是綠營,清廷直屬的八旗部隊還沒有出現在戰場上。如果清軍發起猛烈進攻,袁宗第也不敢保證自己的部隊能夠堅持多久。現在袁宗第親自壓陣就是爲了鼓舞士氣,讓麾下的新兵也能英勇奮戰——明軍輔兵崩潰後,袁宗第的陣地已經被壓縮成了細細的一條線,如果再頂不住的話,那明軍就會被王明德和張勇兩面夾擊,轉眼就是全軍覆滅。

現在袁宗第除了擔心眼前外,還擔憂張勇會趁機從背後殺出來,那裡的軍隊本來也不如張勇的親兵精銳,袁宗第本想仗着人多勢衆牽制住張勇;但現在人數既不多,還沒有主帥壓陣,萬一張勇捨命突擊,袁宗第很擔心背後的戰線也會出問題。

不過張勇並沒有這麼做,之前看到王明德的狼煙後他就認爲此戰必勝,而且還隱約猜到了王明德想讓他啃骨頭、自己吃肉的念頭;因此觀察到袁宗第離去後,張勇並沒有積極反擊,而是希望王明德猛攻會迫使袁宗第拿出全部近衛和王明德火拼,這樣局勢就能變成王明德啃骨頭、張勇吃肉。爲了鼓勵袁宗第繼續從自己對面抽調兵力,張勇竭力裝出一副人畜無害的模樣,連擂鼓都停了。

王明德排列好陣勢後,他周圍的軍官也都看清袁宗第的實力,看着那杆高高的紅旗,王明德的部下都躍躍欲試,紛紛向他請戰:“定爲將軍把袁賊擒來!”

“不急,不急。”王明德一點兒也不着急,微笑着給心腹分析起來:“這就是袁賊的近衛,現在他被我們和張提督包圍在這裡,爲了解圍袁賊的後軍一定會設法解圍,但他們肯定打不進來,張提督的兵馬也不是吃素的。”指着前方的袁宗第的大旗,王明德說道:“如果袁賊有信心帶着近衛衝出去,那他還會在這裡麼?現在不過是心存僥倖,指望後軍能擾亂張提督的戰線,給他的近衛逃生的機會罷了。不過張提督身經百戰,豈會輕易露出破綻?”

“讓袁佳副都統再把火炮給前面派上來。”王明德說道,他計劃向對面的袁宗第炫耀兵力,讓對方意識到呆在這裡必死無疑,這樣袁宗第只好孤注一擲拼死向張勇發起突擊,嘗試把自己的近衛救出去。

“哼。”王明德觀察着明軍的陣地,臉上的微笑變成了冷笑:“張提督啊,莫以爲我不知道您打着什麼心思。這是想讓我硬拼袁宗第,您來拾便宜吧?這可是我來增援您啊,您還這麼算計也太不地道了吧?”

當袁宗第突圍失敗後,他本人也就只有拋棄近衛向北逃生一條路了,那時張勇估計也被袁宗第兩面的兩次決死突擊打得半殘,王明德就可以笑呵呵地搜拿袁宗第的輔兵和沒跑掉的近衛。

其他幾個同行的綠營將領也很有默契地按兵不動,差不多是明軍三倍的綠營坐等着袁佳文弼的火炮增援——必勝的仗,還有火炮支援可以少損失,大部分綠營將領都在爲一會兒搶奪戰利品的大賽養精蓄銳了。

他們並不知道,這時張勇已經遭到了明軍的猛攻,在袁佳文弼把火炮給前線派上來的這段時間裡,張勇的形勢急轉直下,已經起不到阻斷明軍退路的作用了。又等了一會兒,王明德看到八旗兵帶着虎蹲炮從後方趕來。

“袁宗第該死心了吧,他該明白只有突圍纔有生路了。”王明德滿面笑容地看着八旗開始安置火炮,心裡美滋滋地琢磨着如何行動才能從綠營同僚手中搶到最多的俘虜。

而此時在西線,張勇的東線已經崩潰,雖然跑回來一部分親兵馳援,但明軍還是打到了他的旗幟下,部署在他西面的那些殘兵敗將見張勇都要頂不住了,滿腦子都在琢磨着投降是否能求得一條活路,而更北面的綠營已經放棄,學着胡文科的榜樣,丟盔棄甲地逃向山林深處。

第39節 衝突(下)第51節 求戰(下)第30節 新年第21節 根基第12節 徵稅第6節 事變(上)第29節 計謀第55節 壓力(上)第10節 鎖喉(上)第59節 魔鬼(下)第37節 刺客第64節 平息(上)第38節 整訓(下)第28節 借刀第10節 爆破第54節 授權第54節 投機(上)第20節 康熙(下)第53節 烈焰第36節 方向(下)第50節 挫折第37節 回返第17節 堅壁第24節 宣傳第46節 脫逃(上)第37節 等待(下)第8節 進軍第5節 協作(上)第28節 城前(上)第4節 推薦(上)第26節 觀感第1節 誤會(下)第57節 觀感(上)第12節 徵稅第2節 賞罰第4節 生變第27節 反攻第20節 萬縣第46節 證券(上)第33節 搜索第31節 戰備第55章 山崩第24節 宣傳第29節 搏鬥(上)第8節 進軍第22節 突破(下)第39節 衝突(上)第23節 瓷器第15節 戰象(下)第5節 密信第32節 血戰(上)第58節 遺孤第37節 干涉(上)第14節 算賬第60節 爭奪(上)第24節 川西第52節 私心第52節 登陸(下)第20節 廷議第19節 忠心(上)第38節 牽制(下)第57節 觀感(下)第1節 轉運第57節 觀感(下)第40節 打賭第46節 計劃第29節 搏鬥(下)第51節 保衛(上)第25節 投奔(上)第14節 亂戰(下)第10節 追逐第35節 請客(下)第24節 內憂(上)第13節 試探(下)第10節 負責(下)第1節 精明(下)第27節 圍攻(中)第46節 證券(下)第43節 徵兵第47節 約戰第29節 功名第15節 朋友第59節 黃雀(下)第7節 變臉(下)第60節 人心(下)第2節 抵x制第40節 入寇(上)第53節 兌換第4節 平衡第52節 登陸(下)第17節 虛招(上)第55節 敵意第56節 突擊第6節 魯王第48節 潛逃第39節 大捷第50節 動向(下)第25節 投奔(上)第53節 兌換
第39節 衝突(下)第51節 求戰(下)第30節 新年第21節 根基第12節 徵稅第6節 事變(上)第29節 計謀第55節 壓力(上)第10節 鎖喉(上)第59節 魔鬼(下)第37節 刺客第64節 平息(上)第38節 整訓(下)第28節 借刀第10節 爆破第54節 授權第54節 投機(上)第20節 康熙(下)第53節 烈焰第36節 方向(下)第50節 挫折第37節 回返第17節 堅壁第24節 宣傳第46節 脫逃(上)第37節 等待(下)第8節 進軍第5節 協作(上)第28節 城前(上)第4節 推薦(上)第26節 觀感第1節 誤會(下)第57節 觀感(上)第12節 徵稅第2節 賞罰第4節 生變第27節 反攻第20節 萬縣第46節 證券(上)第33節 搜索第31節 戰備第55章 山崩第24節 宣傳第29節 搏鬥(上)第8節 進軍第22節 突破(下)第39節 衝突(上)第23節 瓷器第15節 戰象(下)第5節 密信第32節 血戰(上)第58節 遺孤第37節 干涉(上)第14節 算賬第60節 爭奪(上)第24節 川西第52節 私心第52節 登陸(下)第20節 廷議第19節 忠心(上)第38節 牽制(下)第57節 觀感(下)第1節 轉運第57節 觀感(下)第40節 打賭第46節 計劃第29節 搏鬥(下)第51節 保衛(上)第25節 投奔(上)第14節 亂戰(下)第10節 追逐第35節 請客(下)第24節 內憂(上)第13節 試探(下)第10節 負責(下)第1節 精明(下)第27節 圍攻(中)第46節 證券(下)第43節 徵兵第47節 約戰第29節 功名第15節 朋友第59節 黃雀(下)第7節 變臉(下)第60節 人心(下)第2節 抵x制第40節 入寇(上)第53節 兌換第4節 平衡第52節 登陸(下)第17節 虛招(上)第55節 敵意第56節 突擊第6節 魯王第48節 潛逃第39節 大捷第50節 動向(下)第25節 投奔(上)第53節 兌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