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節 脫逃(上)

在張勇踢倒將旗前,袁宗第就離開西線返回中央。漢八旗開始的炮擊對明軍士氣依舊有嚴重的影響,除了袁宗第幾乎沒有官兵見過野戰用大炮,第一次見到大炮向自己轟擊,給士兵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見到袁宗第的將旗後,這些士兵總算是感到了一些安慰,沒有像之前的戰線那樣迅速地出現混亂。

而當得知後援士兵抵達後,明軍的士氣進一步提高,袁宗第感覺軍隊沒有立刻崩潰的危險,就急忙回來打算親自指揮對張勇的攻擊,爭取把身後這些殘餘的清軍立刻肅清以解除後顧之憂。

結果袁宗第還沒有趕到位置,就聽到前方五聲號炮連放,還有五道狼煙呈梅花狀同時升起。

“這……看上去好像是總攻的命令啊。”袁宗第和明軍多次交手過,綠營的旗號繼承自明軍,基本差不多,因此袁宗第看着眼前的景象不禁有些發呆,周圍張勇的盟軍早都不存在了,他一時沒想明白到底張勇這是在幹什麼:“他魔怔了麼?”

袁宗第還在愕然不解的時候,眼前急匆匆跑來一隊人,爲首的正是左佑,明軍之前接到了袁宗第的口令,決心無論如何都要先拿下張勇,連剛剛從北邊返回的那些明軍戰兵都自發地向張勇的將旗位置移動而不是向西去填充袁宗第的戰線。

可等張勇的將旗倒下後,明軍就立刻對他失去了興趣,一旦失去將旗,那麼敵軍就已經是一羣沒有絲毫威脅的潰兵。八百多明軍戰兵和輔兵開始打掃戰爭並追擊潰逃的清兵。其餘的明軍紛紛調頭,陸續向袁宗第的將旗這邊增援過來,而左佑帶着他的一隊兵首先趕到。

聽說張勇的將旗都倒了,袁宗第也不打算再在整個逃竄的敵人身上投入太多的精力了,現在還有來自西邊的威脅,他需要每一個士兵去防範王明德和那支人數不詳的漢八旗。

就在袁宗第詢問左佑具體戰況的時候,背後的西線上突然鼓聲大作,驚雷一樣的吶喊聲滾滾而來。

“哦?”袁宗第狐疑的回過頭,由於清軍一直注意隱蔽而且明軍無法發起反擊進行偵察,所以剛纔袁宗第只觀察到一千左右的清軍披甲;見清軍遲遲不肯進攻,袁宗第就斷定清軍的實力有限,對衝破自己的防線給張勇解圍缺乏信心——雖然清軍一直誤認爲袁宗第只有兩千多戰兵,但袁宗第並沒有想到對方會一直如此輕視自己,所以就沒能推測出清軍的真實心理——他們不是因爲實力不足而見死不救,而是不想在必勝的戰鬥中損失過大,想多佔便宜少出力。

剛纔見到張勇發出總攻的信號後,騎在馬上的王明德一拍大腿:“張提督終於忍不住了!”接着又是一聲哀嘆:“袁宗第真是一點兒也不會打仗啊。”

對面的袁兵還有八百人,那麼張勇、胡文科他們的兩千二百甲兵對面就只有二、三百明軍戰兵,張勇只需要放少許兵力擋住袁宗第的援軍就可以,向袁宗第發起進攻的甲兵可以達到對方的十倍,勝利自然是輕而易舉的。這麼長的戰線,袁宗第就算想拖延一些時間都做不到,而且張勇還有大量的五甲兵可以協助,而袁宗第的輔兵被自己打散了不少——王明德當然不知道張勇的無甲兵早都被明軍的援軍擊潰了。

至於張勇使用煙火和號炮,這更說明張勇總攻的規模之大,很顯然張勇周圍的兩千兩百甲兵和數千無甲分散在很廣的面積上,已經用傳令兵事先溝通好了攻擊計劃,現在用煙火和號炮就是爲了保證全軍能夠統一行動。

“終究還是沒比過張提督。”最終袁宗第還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自己這邊,王明德不能不感慨張勇實在太會示弱了,現在信號一出,東面的清軍說不定已經擊潰了明軍,開始四下抓俘虜,拾取裝備了。

王明德急急忙忙地讓人去制止那些還在瘋狂射擊的八旗炮兵,好不容易打消了他們的射擊慾望後,等得不耐煩的王明德一馬當先,帶着親兵們高呼着發起衝鋒:“全軍突擊!”

戰線上其他的清軍將領比王明德還要早地發起了攻擊,尤其是沒有漢八旗火炮礙事的那個,更是一發現東線的友軍開始追擊後就急忙出動。衆將急急忙忙地發起衝鋒的時候,還忍不住在心裡對張勇又是一通大罵:“剛纔還在求援,一轉眼就總攻了,真不要臉,搶功搶得連臉皮都不要了。”也掛不得這些清軍將領生氣,他們倉促發起進攻,完全沒有做好準備,有些手忙腳亂,現在也沒有人等待王明德統一指揮了——王總兵那邊的虎蹲炮最多,行動最慢,他跑的慢點大家就能多搶點俘虜和裝備,這可都是財產啊。

看到清軍發起攻擊後,袁宗第這纔有點反應過來,模模糊糊地意識到張勇發出的信號的意味,感情清軍都拿自己當軟豆腐隨便捏哪。

“你們還能打嗎?”看着滿臉汗水的左佑,袁宗第飛快地問道:“用不用休息一下?”

“不用?”左佑的汗珠不停地從眉毛上滴落下來,只要不擋住視線,他都懶的去擦滿臉的汗水了,他對袁宗第笑道:“快熱死了,披着甲休息是活受罪。早點打光韃子,早點能把這身甲脫下來,然後去江水裡泡一泡。”

“好。”在張勇的提示下,袁宗第雖然比較晚,但總算是最終猜到了王明德心理,他立刻命令去前線傳達撤退的命令,同時命令左佑和其他陸續抵達的部隊不要上去支援,而是開始集結備戰。

袁宗第有意地放開了幾個口子,見袁宗第的將旗消失不見,王明德他們都認爲袁宗第這是棄軍潛逃了,明軍既然失去了主將那就再也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了。雖然戰線上還有幾個險要被控制在明軍手中,而且讓開缺口的明軍也沒有丟盔棄甲的逃亡而是收攏到那些險要的據點上,但清軍依然不擔心後路問題——這麼點明軍根本無法對強大的清軍構成威脅,而且對面就是張勇的幾千大軍,這些明軍根本就是垂死掙扎而已。

清軍高歌猛進,向着縱深方向追擊而來。

“好多的韃子。”袁宗第看到兩千清軍甲士和大批的後援兵分幾路向自己這邊衝殺而來,心裡也有些擔憂:“這一天來韃子的後援源源不斷,漢八旗沒有出戰,一會兒不知道是不是又會有新的韃子抵達。”現在袁宗第的手下已經相當疲憊,如果再有新的清軍生力軍抵達,袁宗第覺得手下就要到達極限了:“是見好就收的時候了,打垮王明德讓他們無法追擊我們,然後就返回萬縣。”清軍還有漢八旗的預備隊,袁宗第知道八旗兵裝備精良,是不可輕視的強大敵人:“如果漢八旗上來救王明德,我就避其鋒芒、讓開一條去路,只要打得王明德他們不敢再追擊我們就好。”

戰場袁宗第也不打算特別認真地打掃了,擊潰這最後一批清軍,讓明軍能夠從容回師是首要目標,俘虜能夠到的就抓走,裝備看到了也可以拾起來,但袁宗第不打算派人仔細搜索每一處角落了,清軍一波接着一波抵達,讓袁宗第也是越打越心虛。

當幾路清軍衝入明軍縱深後,隱藏在中間的明軍突然從側面殺出,把清軍的縱隊一分爲二,被切割下來的後隊首先發生混亂,他們調頭逃跑的時候發現收縮起來的明軍又衝出來封閉缺口,這些無甲兵是跟着進來撿便宜的,抵擋不住兩邊明軍的甲士的攻擊,能逃走的都拔腿逃走,來不及跑的統統跪地求饒。

而興沖沖向前衝的清軍前軍沒有遇到潰兵,而是一頭撞上了袁宗第的防線,這條向着西方的防線上的簡易工事還是張勇構建的,駐守的清軍不經一戰就放棄逃走了,現在正好被明軍用來擋着王明德。

“不好,中計了!”王明德前有敵兵攔住去路,身後也是喊殺聲震天,因爲生怕俘虜都被張勇抓去,所以清軍一路急行,想着儘快與張勇會師,那麼身後被自己圍住的明軍當然張勇不能再過來搶。這一路急行把清軍的縱隊拉得裡許長,在遇到明軍突襲時根本無法做出迅速的反應。

“突圍,突圍!”王明德帶着親兵調頭衝突,意圖殺出一條血路來,身後不遠就是漢八旗,大概也就是兩裡開外,袁佳文弼只要稍微前進就可以給王明德解圍,至少能夠讓明軍忌憚,最起碼也能牽制住相當數量的敵兵,讓王明德能夠有機會脫險。

……“副都統大人。”一個牛錄跑過來向袁佳文弼報告:“王總兵他們好像中伏了。”

“我看見了。”王明德他們衝鋒後,袁佳文弼就帶着漢八旗前進,觀察戰局——反正俘虜答應給王明德了,既然如此那漢八旗還費勁去抓俘虜幹什麼?這大熱天的還不如在樹蔭下乘涼。

“撤!”見明軍已經封閉了一些缺口,有些人朝着漢八旗的方向顯露出戒備之意,而且潰兵正在涌回來,袁佳文弼當機立斷:“敵情不明,安全第一!”

指着那些虎蹲炮,袁佳文弼進一步命令道:“把這些笨傢伙炸了,馬上撤。”

一個牛錄臉上露出可惜的神色了,袁佳文弼察言觀色,笑道:“綠營如此無能,央求我們火炮助戰,可結果連我們火炮的安全都保護不了。我們去找總督大人評理好了,讓總督大人拿他們的軍餉賠償我們。”

“副都統說的是,總督大人嚴正公明,一定不會偏袒手下的。”聽袁佳文弼這麼一說,八旗兵馬上動手把虎蹲炮都炸了,邁着輕快的步伐、沿着來路朝着忠縣方向去了。

第9節 買路第58節 接觸(下)第17節 虛招(上)第4節 一致(上)第41節 阻擊第2節 賞罰第40節 入寇(下)第2節 賞罰第51節 求戰(下)第5節 隔閡第10節 追逐第29節 解圍(上)第57節 觀感(上)第18節 恐怖(下)第11節 攔截第24節 川西第56節 推銷(下)第50節 懷疑第60節 戰俘第47節 證據(下)第6節 事變(上)第12節 調整(上)第35節 捆綁第61節 未來第52節 反擊第26節 兄弟(下)第12節 圍困(上)第52節 往事(上)第25節 投奔(下)第31節 佯攻(上)第53節 齊射(上)第26節 判斷(下)第24節 怒潮(下)第49節 昆明第17節 政策(下)第41節 爭奪(上)第14節 亂戰(上)第48節 專利(上)第62節 蠢動(上)第13節 天明(上)第13節 提督第25節 壓力(上)第28節 城前(下)第58節 同盟(上)第20節 康熙(上)第16節 攀談(上)第25節 投奔(上)第40節 登陸第39節 王佐(下)第51節 保衛(下)第35節 鞏固(上)第8節 升級(下)第26節 佈防第14節 算賬第57節 夜戰(下)第48節 融洽(下)第52節 往事(下)第46節 掃蕩第20節 僞詔(下)第6節 事變(上)第40節 登陸第8節 震怒(上)第48節 融洽(下)第36節 修路第12節 調整(上)第28節 城前(下)第28節 戰報第39節 大捷第47節 證據(上)第55節 報紙(下)第6節 戰俘第26節 觀感第15節 朋友第14節 彈盡(下)第11節 攔截第54節 投機(上)第9節 授權(上)第13節 勇氣(上)第7節 演變(下)第8節 紛亂第7節 變臉(上)第39節 衝突(下)第9節 授權(上)第16節 示威第26節 反覆第41節 獻計第23節 代理(下)第11節 攻勢(下)第9節 授權(上)第11節 兩全(下)第43節 徵兵第24節 內憂(上)第51節 詐敗第34節 經濟第54節 霸氣(下)第3節 信號(下)第47節 矛盾第28節 欠條第27節 得兼第14節 亂戰(上)
第9節 買路第58節 接觸(下)第17節 虛招(上)第4節 一致(上)第41節 阻擊第2節 賞罰第40節 入寇(下)第2節 賞罰第51節 求戰(下)第5節 隔閡第10節 追逐第29節 解圍(上)第57節 觀感(上)第18節 恐怖(下)第11節 攔截第24節 川西第56節 推銷(下)第50節 懷疑第60節 戰俘第47節 證據(下)第6節 事變(上)第12節 調整(上)第35節 捆綁第61節 未來第52節 反擊第26節 兄弟(下)第12節 圍困(上)第52節 往事(上)第25節 投奔(下)第31節 佯攻(上)第53節 齊射(上)第26節 判斷(下)第24節 怒潮(下)第49節 昆明第17節 政策(下)第41節 爭奪(上)第14節 亂戰(上)第48節 專利(上)第62節 蠢動(上)第13節 天明(上)第13節 提督第25節 壓力(上)第28節 城前(下)第58節 同盟(上)第20節 康熙(上)第16節 攀談(上)第25節 投奔(上)第40節 登陸第39節 王佐(下)第51節 保衛(下)第35節 鞏固(上)第8節 升級(下)第26節 佈防第14節 算賬第57節 夜戰(下)第48節 融洽(下)第52節 往事(下)第46節 掃蕩第20節 僞詔(下)第6節 事變(上)第40節 登陸第8節 震怒(上)第48節 融洽(下)第36節 修路第12節 調整(上)第28節 城前(下)第28節 戰報第39節 大捷第47節 證據(上)第55節 報紙(下)第6節 戰俘第26節 觀感第15節 朋友第14節 彈盡(下)第11節 攔截第54節 投機(上)第9節 授權(上)第13節 勇氣(上)第7節 演變(下)第8節 紛亂第7節 變臉(上)第39節 衝突(下)第9節 授權(上)第16節 示威第26節 反覆第41節 獻計第23節 代理(下)第11節 攻勢(下)第9節 授權(上)第11節 兩全(下)第43節 徵兵第24節 內憂(上)第51節 詐敗第34節 經濟第54節 霸氣(下)第3節 信號(下)第47節 矛盾第28節 欠條第27節 得兼第14節 亂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