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二章 不眠之夜

作品相關 á )二九十二章不眠之夜(16 19)

皇甫真編造的謠言震懾力非比尋常,當黎明時的天空響徹起“南下燕軍大敗、慕容恪戰死、慕容俊失蹤”的呼喝聲時,薊城之內上至高官將帥,下至士卒兵丁,無不戰戰慄慄,無心抵抗,被三千民軍殺得節節後退。

世子慕容曄同樣十分驚慌,但沒相信謠言,他不信三十萬燕軍會敗,不相信叔父會戰死、父王會失蹤;在新任典史令張悕和薊城守將乙逸的幫助下,慕容曄聚攏了四五千潰兵,依託燕王府奮力抵擋民軍。

民軍、燕軍以燕王府爲主戰場,一攻一守僵持了一陣,只是沒過多久,僵持就被打破,安離率接應人馬殺進了薊城。

接應來的三千民軍數量不多,對戰事直接的影響並不大;然而,它的出現意味着民軍大隊人馬殺進幽州,繼而從側面證實了皇甫真的謠言。薊城之內很多人因此坐不住了,宇文鮮卑、獨孤鮮卑、幽州土豪等許多被慕容氏脅迫之士開始思忖是否倒戈一擊;慕容曄對父親、叔父的信念也開始動搖了。這時候,燕王府掾屬趙瞻進諫,言道薊城已破,請世子率部突圍保存實力,以待時機。

乙逸、張悕隨即附和。慕容曄無奈接受了這個建議。

臨近午時,薊城燕軍開始突圍。因爲民軍數量太少,不足以形成合圍之勢,並且沒有用於追擊堵截的騎兵。燕軍撤退的很順利,五千餘士卒私兵保護千餘文臣、家眷衝出西門向西邊代郡方向緩緩撤走。

司揚不肯干休,率兩千民軍隨後追趕。跟着慕容曄一起撤走的要麼是慕容氏本家人,要麼是對慕容氏忠心耿耿;爲了保護王妃、王子和各府家眷安然離開,乙逸率三千兵丁在後拼死阻擊民軍。

雙方且戰且走,天黑後慕容曄一行撤進大房山(今北京市房山區),大房山乃太行與燕山交匯之處,地勢複雜,處處險要;司揚不知深淺,擔心進去遇到伏擊,遂告作罷,率軍返回薊城,準備與皇甫真商議安定薊城,以及出兵漁陽、北平、范陽諸郡以擴大戰果等事宜。

就在民軍奪下薊城的當晚,石青接到了“水路大軍於七月十三日傍晚安然抵達庸奴、即將突襲薊城”的加急傳訊。

“天佑我華夏!”

石青心神激盪,一拳擂下,身前帥案喀嚓斷爲兩截。

何三娃聽見聲響,搶進來查看。石青抹了一把眼睛,顫聲說道:“不要管這許多!快派人去請王午、張季,兩位大人過來後,讓王大人先進帳,石某有話要單獨交代。”

何三娃應聲而去,石青轉向兩名報訊親衛,低聲交代了一番。

沒多久王午報名進了帥帳,一進入帳中,瞥見一片狼藉的帥案,王午一驚,小心翼翼地行禮詢問道:“大將軍深夜見招,莫非出了什麼事?不知可有用得着屬下之處?若有,請大將軍儘管吩咐,王午赴湯蹈火,再所不辭。”

“哈哈哈——王大人不要擔心,是出事了,不過是好事,是大大的好事。”

石青揚聲大笑,笑了好一陣,他才收住笑聲,指着肅立在側的報訊親衛道:“薊城急報。七月十三日凌晨,我軍奇襲薊城成功;世子慕容曄以及慕容俊、慕容恪妻兒子女盡皆被俘。截至訊息南下前,薊城以及東邊的漁陽郡已落入我軍掌控之中。”

“啊。。。。。。。什麼?我軍奇襲薊城?這是怎麼回事?”王午被這一連串消息徹底弄蒙了,因爲沒有職務在身,此前他對民軍的部署行動毫不知情。

石青得意一笑,輕鬆地說道:“王大人有所不知,石某拿下揚州之後,便已開始着手佈置應對燕軍事宜。在石某大張旗鼓地北上魯口吸引燕軍注意的同時,另有一支三萬人的大軍從海上乘船悄悄北上,七月初十順利抵達庸奴,十二日夜展開突襲行動,十三日凌晨,徹底控制了薊城。哈哈哈——王大人現在該明白了吧,石某安坐魯口與慕容恪相持其實是虛,實則是爲了配合水路大軍行事。”

“啊——”王午驚得張大了嘴巴,對石青又是佩服又是恐懼。

石青面容一整,疾步越過帥案,來到王午面前,肅然說道:“薊城、漁陽已下,燕國中樞廢黜,與塞外斷絕聯繫,消息傳來燕軍必定無心作戰。戰事至此,我軍勝局已定。然而,石某要得不僅僅是取勝,而是要大勝,是一舉光復幽州、將慕容氏趕到塞外的大勝。”

說到這裡,石青語氣驀地低沉下來。“。。。。。。這個大勝需要范陽太守李產襄助。是以,石某想請王大人星夜趕赴武邑,說服李產太守舉郡歸順民軍。王大人可願助我?”

王午毫不猶豫,慨然應道:“大將軍所託,屬下不敢有負。這就前往武邑說服李太守,若是不成,願以項上人頭謝罪。”

石青一笑,溫勉道:“王大人直管盡心盡力就是,中原百廢待興,此戰過後,需要大治,日後煩勞王大人之處甚多,大人切勿輕言生死。李產太守若是不從,乃是天意,莫之奈何?若聽從良言,願意歸順襄助,大人可以告訴李太守,從此時起,石某視之爲民軍兄弟併爲之記功,日後絕不以降將相待。”

王午感激涕零,懇聲道:“大將軍仁德如斯,李太守若再不識時務,天必棄之。然則,李太守若是願意歸順,又該如何做呢?”

石青沉吟道:“范陽郡歸順最大的意義就是北溝落入民軍控制,從而截斷燕軍潰逃之路。只是薊城失守的消息兩三日內便會傳過來,李產太守若想等到消息被證實後再行歸順,就來不及在燕軍潰逃前趕回范陽,佈置北溝防禦。這樣以來,我軍大勝很難得到保證。王大人此去還請詳細剖析其中利害。當然,消息未經證實前石某一面之辭未必可信,李太守可能會有顧慮,擔心石某虛詐欺逛,行離間之計害人;是以,石某認爲,李產太守可將武邑交由子弟親信守衛,自己悄然北返范陽。到時若見薊城果然落入我軍之手,便號召范陽郡父老反正歸順,於我水路大軍聯手在北溝佈防,阻擊燕軍北逃。若發現薊城無恙,石某純屬欺詐,李太守可悄然迴轉武邑,繼續爲燕國效力,如此神不知鬼不覺,於其家人前途亦無損傷。王大人以爲石青之意如何?”

“大將軍體恤下情,寬仁大度,如此行事李產絕無他話可言。屬下這就去武邑督促他悄然回返范陽,襄助我軍斷敵退路。”

王午連着揖了兩揖,然後退了下去。接着石青傳張季進來,如法炮製說了一番,命他星夜前往滹沱河渡口燕軍水寨,督請北平太守孫興做出選擇,或遣親信子弟或親自遣回北平,襄助民軍水路大軍安定幽州,阻擊燕軍北逃。

張季和王午的反應一樣,一聽說石青暗潛三萬大軍攻克了薊城、漁陽,驚懼之餘再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夜前去找孫興,督請郎舅認清大勢。

打發走兩人之後,石青連夜分遣親衛快騎,悄悄趕赴真定、無極、安國、南皮,傳達水路大軍突襲薊城、范陽太守李產、北平太守孫興暗中歸順襄助等訊息,命令權翼、王猛、鹿勃早、逢約,相機出戰,盯緊對手,小心對方跑了。

石青此時已不在乎薊城是否拿下,也不再擔心消息是否會走漏,相反他還準備在兩天內將各種消息設法傳出去,以驚擾對手,消磨燕軍士氣。

一切就緒,夜已三更。石青亢奮的依舊了無睡意。他喚來親衛打掃了帥帳,然後坐在案前,攤開紙張,拿起狼毫寫道:睿遠兄。。。。。。然後另轉一行繼續寫道;見字如晤。。。。。。原來他是在給秦州將軍諸葛攸寫信。

石趙的秦州是雍州扶風郡分拆出來的一個小州,涼州也不是真正的涼州,而是從西涼張氏手中奪得的一小塊涼州地盤;石青認爲這兩州名不副實,不願多設一套文武機制,就將兩地合併起來,由秦州將軍諸葛攸統一轄治,主要負責應對西涼張氏。

眉頭寫好之後,石青思忖片刻,接着又轉了一行,下筆寫道:今春以來中原多變青建康之旅險象環生民王不幸慘遭賊子毒手燕軍三十萬大軍悍然犯邊荊州桓溫進兵豫州褚衰和揚州軍蠢蠢欲動諸般驚變不一而足料想睿遠兄雖在邊塞亦必爲之憂心如焚好在。。。。。

石青很不習慣地用沒有標點的句式向諸葛攸述說了今年以來發生的各種事情,然後又把水路大軍安然潛至庸奴,準備奇襲薊城,燕軍可能因此大敗,戰後自己將要登基稱帝等等一一道出。寫到這裡,他筆鋒一轉,談到西涼張氏;言道據探子回報,張重華與其母、其兄不和,常常被氣得臥牀不起,年齡不大卻有夭折之象,請睿遠兄斟酌或以諸葛家子弟身份,或以秦州將軍身份去一趟姑臧(今甘肅武威),代表鄴城與之結好,暗中廣交西涼士人。若張重華有個萬一,便是民軍對西涼用兵之時。中原因爲戰亂,收成欠佳,今冬很可能會餓死不少人;爲今能夠指望得只有西涼,請睿遠兄想進一切辦法或購或賒或募,從西涼弄幾十萬糧粟以解中原困厄。

西涼僻處邊陲,恍若世外桃源,近些年來,一直沒有受到戰火塗炭。兼且爲避胡人之亂,大批中原士人逃了過去,直將西涼經營的如塞上江南,繁茂興旺好生髮達,若有西涼襄助,中原缺糧之困可以輕鬆解決。

不過,石青對此卻沒多少把握。西涼牧張重華年青能幹,非常精明,很難糊弄;他唯一的破綻就是生母馬氏。馬氏極其荒淫,和張重華的庶兄張祚通姦,兩人對大晉沒有半點懷舊之心,眼中只有錢財權利,一內一外把姑臧禍害的不輕;張重華對此卻無可奈何,並且在一年後被生母和庶兄活活氣死。

石青對這段千古奇聞知之甚詳,是以揀重要的告訴給諸葛攸,請他從馬氏和張祚身上着手,哪怕是騙也要想辦法騙上三五十萬石糧粟。

寫罷書信,石青親自封上火漆,吩咐親衛即刻傳送秦州。待事情一一弄妥,帳外變得灰濛濛的,天眼看就要亮了。石青喚來小耗子,吩咐道:“擊鼓升帳,召集衆將。”

十三章 後現代的審訊五十章 最糟糕的局面十九章 真正的大師二十三章 繼趙李四十四章 我們的家五十三章 四千打劫三萬七十一風滿樓上六十二章 榮譽與驕傲二十六章 接觸上了六十三章 司州的形勢三十七章 各打各得四十章 牛人高論六十五章 全面開花第1章 智與勇的選擇題二十三章 無眠之夜第10章 回家十二章 聚會十六章 放膽直言八十二章 博浪七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二十一章 天意人心六十四章 消息八十三章 博浪八五十五章 臨戰前的軍議二十章 火燒懸瓠城八十一章 博浪六第8章 風起雲涌二十一章 哪有恁多爲什麼四十二章 金堤喋血四十五章 宣誓與族旗六十九章 合併三十二章 急轉直下四十七匆忙慌亂中的反應七十四章 前夕上五十三章 主公在上十二章 離開鄴城九十一章 如火燎原七十七章 不是那麼糟七十章 不一樣的思維八十章 博浪五十一章 安離趙諫黎半山第1章 小耗子歷險記(上)三十九章 意料之外六十一章 議和第5章 再續前盟二十四章 殺恩第2章 青兗的政治二十八章 意外的邂逅三十五章 假傳軍令二十章 火燒懸瓠城七十七章 不是那麼糟五十三章 及時抵達二十六章 不期而遇四十八章 圍困下的襄國第1章 序十八章 灄頭人士三十三章 大英雄前來犒軍五十四章 襄國之戰四二十章 全面開戰上第10章 軍帥府長史四十五章 四月初八五三十五章 不關乎正義五十章 最糟糕的局面三十三章 大英雄前來犒軍二十六章 血腥的襄國之夜三十五章 惡客四十章 旱鴨子的無奈六十九章 合併六十章 驚變中二十七章 第一次較量八十三章 博浪八三十六章 邂逅四十二章 金堤喋血三十二章 好苗子要培養二十五章 不會再有灄頭人二十二章 狩獵上三十六章 邂逅十八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二十八章 羯胡石氏絕七十四章 前夕上一百章 四面楚歌三十章 疏而不漏六十三章 司州的形勢七十一章 毒計五十二章 屠夫父親的一面三十四章 鄴城的陰影三十一章 需要等級嗎第10章 聯合操演第6章 初來乍到 沒人關照四十二章 皆大歡喜的結局四十三章 契機三十七章 此地非良鄉二十一章 不怕死的女人第10章 第一次任務二十二章 嗬哈三十三章 大英雄前來犒軍十二章 故人三十三章 大英雄前來犒軍四十二章 皆大歡喜的結局四十二章 四月初八二
十三章 後現代的審訊五十章 最糟糕的局面十九章 真正的大師二十三章 繼趙李四十四章 我們的家五十三章 四千打劫三萬七十一風滿樓上六十二章 榮譽與驕傲二十六章 接觸上了六十三章 司州的形勢三十七章 各打各得四十章 牛人高論六十五章 全面開花第1章 智與勇的選擇題二十三章 無眠之夜第10章 回家十二章 聚會十六章 放膽直言八十二章 博浪七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二十一章 天意人心六十四章 消息八十三章 博浪八五十五章 臨戰前的軍議二十章 火燒懸瓠城八十一章 博浪六第8章 風起雲涌二十一章 哪有恁多爲什麼四十二章 金堤喋血四十五章 宣誓與族旗六十九章 合併三十二章 急轉直下四十七匆忙慌亂中的反應七十四章 前夕上五十三章 主公在上十二章 離開鄴城九十一章 如火燎原七十七章 不是那麼糟七十章 不一樣的思維八十章 博浪五十一章 安離趙諫黎半山第1章 小耗子歷險記(上)三十九章 意料之外六十一章 議和第5章 再續前盟二十四章 殺恩第2章 青兗的政治二十八章 意外的邂逅三十五章 假傳軍令二十章 火燒懸瓠城七十七章 不是那麼糟五十三章 及時抵達二十六章 不期而遇四十八章 圍困下的襄國第1章 序十八章 灄頭人士三十三章 大英雄前來犒軍五十四章 襄國之戰四二十章 全面開戰上第10章 軍帥府長史四十五章 四月初八五三十五章 不關乎正義五十章 最糟糕的局面三十三章 大英雄前來犒軍二十六章 血腥的襄國之夜三十五章 惡客四十章 旱鴨子的無奈六十九章 合併六十章 驚變中二十七章 第一次較量八十三章 博浪八三十六章 邂逅四十二章 金堤喋血三十二章 好苗子要培養二十五章 不會再有灄頭人二十二章 狩獵上三十六章 邂逅十八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二十八章 羯胡石氏絕七十四章 前夕上一百章 四面楚歌三十章 疏而不漏六十三章 司州的形勢七十一章 毒計五十二章 屠夫父親的一面三十四章 鄴城的陰影三十一章 需要等級嗎第10章 聯合操演第6章 初來乍到 沒人關照四十二章 皆大歡喜的結局四十三章 契機三十七章 此地非良鄉二十一章 不怕死的女人第10章 第一次任務二十二章 嗬哈三十三章 大英雄前來犒軍十二章 故人三十三章 大英雄前來犒軍四十二章 皆大歡喜的結局四十二章 四月初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