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四章 襄國之戰四

五十四章襄國之戰(四)

事實上,鮮卑人的馬鐙騎確實比一般騎兵高上一籌兩籌,但遠不是劉琦想象的那麼可怕。

據東北出土的文物考證,馬鐙的出現可能是鮮卑人在征服扶余、高句麗的征途上,由漢代的單邊腳釦、發展到雙邊腳釦,進而到木質馬鐙、包鐵馬鐙。隨着鮮卑人南下,馬鐙由北而南地留傳進中原,由東至西,通過西域流傳到西方,並日趨成熟。這應該是諸多馬鐙起緣中比較可信的一種說法。

需要說明的是,鮮卑人馬鐙騎兵的出現是一種矇昧原始兼帶着偶然性的自然進程。如同一個人的成長,只有許久不見的旁觀者才能感受到前後巨大的變化,身在其中並不會有很真切的感受。鮮卑人對馬鐙的認識就是如此。他們沒有真切感受到馬鐙的劃時代意義,一切都是憑着感覺自然發展。隨着馬鐙騎術的成熟,鮮卑騎兵越來越是犀利,但是,這種犀利來自於時間的積累,來自於熟中生巧,並非來自於有意識的系統操練。

石青、李農、冉閔。。。和鮮卑人不一樣,久經戰馬顛簸之苦的他們,一旦得到發展成熟的馬鐙,一旦獲得那種前所未有的穩定性;內心的震撼絕對不是身處其中的鮮卑人能夠比擬的。新義軍騎兵或是鄴城騎兵有意識地摸索新戰法以求發揮馬鐙優勢,這種操演,比鮮卑騎兵更專業、更系統。

劉琦敗陣的原因在於不瞭解敵情,以至於用無鐙騎兵衝撞馬鐙騎兵,這等作爲無異是以己之短攻敵之長,結果除了失敗再不可能有其他的了。

與劉琦相比,孫威突圍時的遭遇明顯好了許多。上萬潰兵糾結成一團向南奔突,其中大半是步卒,遇上鮮卑騎兵,他們不像劉琦的精騎那般沒有還手之力。一個鮮卑騎兵最多能刺死或撞飛一兩人,剩下的步卒依靠靈活的步伐,躲過正面的戰馬,從側翼給予對方以殺傷。

四面包抄的鮮卑騎兵陣線十分薄弱,與裹成厚厚的密密的大魏潰兵相比,南線的鮮卑騎兵就像試圖攔截滾動的巨石的一條細細繩索,隨時都有一分爲二的危險。

“傳令!放逃兵過去,隨後掩殺!”悅綰及時調整了應對方略。

號角聲中,鮮卑騎兵閃開了一條通道,大魏潰兵歡呼大叫,沿着通道向南狂奔。慌亂之中,他們無暇多想,絲毫不知死神的獵殺才剛剛開始。。。。。。

“殺——”悅綰長槍前指,萬餘鮮卑騎兵呼嘯尾隨上大魏潰兵,開始了新一輪屠殺。

屠殺來自於背後,潰逃之際,突圍時以命搏命的廝殺看不見了,士卒只能跟着前方的將領拼命狂奔,沒有人會轉身廝殺。大魏軍士卒多是步卒,憑兩條腿不可能擺脫騎兵。大燕騎兵從容跟在他們身後,長槍毫無顧忌地收割生命。

跟隨在孫威、胡睦、劉琦身後的士卒越來越少,鮮卑人長槍嘯叫的風聲就在他們耳畔呼呼迴響,眼看着不幸即將到來之時,他們的機會來了——天黑了。

按照鮮卑人追殺的速度,大魏潰兵沒一個人能有機會逃到渚水,但是老天給了一條生路。這晚的夜空,無星無月,黑雲瀰漫,一黑下來,便是伸手不見五指。遇到這種天氣,悅綰只能無奈地吹號收兵。

大魏倖存士卒還有三五百人,孫威張望了一下,除了一個個模糊的影子,卻無法分辨是誰。“走吧!回去向皇上請罪!”他吆喝了一嗓子,憑着感覺在黑夜裡踽踽南下。

將近三更之時,孫威回到中軍大營。

此時的中軍大營燈火通明,四下裡到處都是來去匆匆的士卒。不用多想,孫威也知道,中軍應該接到了大敗的消息,在連夜調整部署。

垂頭喪氣地跨進行轅,孫威正思酌着怎麼向冉閔請罪之時,人影一閃,劉琦、胡睦從黑影裡竄出來,一左一右圍上他,殷勤說道:“戍衛將軍。大夥一起去見皇上吧。”

大敗由河東戰場開始,兩位河東主將擔心軍法處置,是以拉上孫威,希翼法不責衆,網開一面。孫威苦笑着點點頭,和兩人一起來到冉閔的大帳。

大帳裡亮如白晝,冉閔沒有休息,聚精會神地趴在矮几上看着輿圖。三人進來叩拜、請罪,他似乎沒看見,任由三人直挺挺跪着,只蹙緊了眉盯着面前的輿圖描畫思索。

渚陽大敗,襄國形勢就此逆轉,大魏軍處在極其危險的境地。十一萬大軍眼下只有六萬餘,與九萬敵援軍和襄國城內五六萬大軍相比,數量處於絕對劣勢;不單如此,大魏軍乃是客軍,既沒地勢可依,也無便利的補給,一旦拖下去,首先支撐不住的將是大魏軍。

唯今之計,只有撤軍一途。可是在對方几萬騎兵的追擊下,大魏軍能夠撤回鄴城嗎?答案顯而易見。若想安然撤退,大魏軍必得先打一場硬仗,擊退或者挫敗敵援軍鋒芒,讓其不敢追擊纔是。

冉閔盯着輿圖,一握拳,重重錘在渚水和滏陽河之間的平原上。

渚水和滏陽河都是從西向東、在襄國附近轉向東北流淌,兩河的區別在於一個在襄國北轉向、一個在襄國南轉向。兩條河流就像兩道並行的轉折線,線與線相夾的平原就是渚陽到襄國的主要途徑,平原狹窄,最寬出不過二十里,最窄處僅七八里。在此決戰,敵援軍即便不願也難以避開。

“皇上!鮮卑人都是馬鐙騎兵,非我軍能敵啊。。。”

思路被一陣悽慘的哀聲打斷,冉閔這才注意到在下手跪着的三員心腹大將。大敗的消息傳來之後,他就下定了誅斬三人,以儆效尤的打算,可當三人跪在面前,惶恐請罪的時候,他心地驀然一軟。畢竟是多年的心腹啊,怎能說殺就殺。。。。。。

遲疑之間,冉閔問道:“劉琦。汝剛纔所言是實?鮮卑人全是馬鐙騎兵!”

“微臣願以滿門上下性命擔保,絕不敢有半句虛言欺瞞皇上。”好不容易有了辯解的機會,劉琦俯首頓身,連聲表白。旋即一指胡睦、孫威道:“戍衛將軍、車騎將軍親身經歷鮮卑馬鐙騎兵的威猛犀利,可爲微臣作證。”

冉閔眼光移過去,瞧見胡睦、孫威兩人頹廢地點點頭,他的眉頭立時皺了起來。作爲沙場宿將,他心裡很清楚,決定戰場勝負的大多是士氣人心,並非是人員的數量或者兵甲的犀利。鮮卑人有馬鐙騎兵如同新義軍有馬鐙騎兵一樣,並不是很嚴重的事,可若大魏軍將士因此以爲對手不可戰勝,這才真正地嚴重了。

“住口!”冉閔蠻橫地阻止了劉琦接下來的解說。“汝等臨危而避,難堪重用,致使渚陽大敗,五萬將士生還者不及千人。如今不思悔改,還欲用狡詞詭辯,亂我軍心,是可忍孰不可忍。。。”

冉閔雷霆大怒,三人頓時嚇得呆了,匍匐的身子簌簌發抖,只等着聽“斬首”二字。就在這時,冉閔話音一轉,喝道:“汝等給寡人滾到後軍去,好生思過反省,休要胡言亂寡人軍心。”

冉閔說得很不客氣,三人聽在耳中卻如聞綸音,知道性命算是保住了,在大帳中癱了一陣,這才辭別冉閔,連夜趕往滏陽河南岸的後軍大營。

三人出帳之時,正好遇上衛將軍王泰和射聲校尉張艾進賬。原來冉閔得到渚陽戰敗的消息之後,即刻傳令王泰、張艾兩人,連夜移營,將城東、城北的人馬拉倒中軍會合。兩人奉詔剛剛趕到。

“讓各營士卒隨便找地方睡上兩個時辰。”冉閔從沉思中擡起頭,帶着些疲憊吩咐道:“安頓好以後趕快過來,五更時分,寡人召集衆將議事,逢此危急時刻,正需汝等鼎立相助。”

王泰、張艾答應一聲,隨後並肩出帳。張艾急着安排士卒休整,出帳後對王泰一拱手,便即去了。王泰沒有急着回駐地,喚過身邊親衛問了一陣,打聽出劉琦三人的去向後,找了一名親衛回宿衛軍傳令,自己則帶了親衛出轅門向南追去。

王泰沒用多久就追上了劉琦、孫威、胡睦。劉琦曾經作爲副手,和他駐守襄國城北有一段日子,因此他沒有客氣,直接問道:“劉僕射。渚陽一戰究竟是如何敗的?”

劉琦懊惱道:“還不是因爲鮮卑人,十幾年沒和鮮卑人交手了,沒想到鮮卑人越發厲害,騎兵竟然是清一色的馬鐙騎兵。這仗還怎麼打?”

此言一出,孫威、王泰雙雙變色。

孫威是因爲劉琦口無遮擋,冉閔一再交代,不可胡言亂了軍心,劉琦依舊不知道收斂。不滿歸不滿,孫威卻沒敢說什麼。王泰乃鼎鼎有名的悍民軍雙壁,位階一直在他之上,他即便不滿也不敢當王泰的面反對,何況此時他是待罪之身,更不敢得罪王泰。

王泰變色是因爲大燕國的馬鐙騎兵。

大燕軍一直是大趙軍的夢魘,悍民軍之所以揚名天下,是因爲棘城一戰只有悍民軍沒在大燕軍手中吃虧,但是,沒有吃虧並不等於悍民軍佔到了便宜,棘城之戰,悍民軍在大趙軍整體敗退之時得以從容退走,頂多算和大燕軍打了個平手。

王泰變色是憂慮這次對陣鮮卑人與棘城之戰不同,此時的大魏軍主力不是悍民軍,而是戰力有待整合的一般禁軍;大燕軍則更上一層樓,竟然裝備上了馬鐙騎兵。雙方一退一進,形勢顯得格外嚴峻。

“三位慢走。王某不送了。”王泰辭別劉琦三人,急匆匆趕往中軍大帳。他要向冉閔力諫,築壘固守,並調鄴城人馬北上赴援。

王泰踏進中軍大帳的時候,帳內已經聚集了不少人。

中書監盧偡、尚書徐機、道士法饒、射聲校尉張艾等人圍在帥案的輿圖前,聽冉閔慨然講解道:“汝等且看。。。這裡是渚水和滏陽河最狹窄處,兩河相距不過九里,其中還有一兩裡的草灘沼澤,刨去這些,真正能交戰的,只有七裡寬,這種狹窄地帶正好可以限制對方騎兵。而且,此地距離我中軍大營不過十五里,輜重糧草隨時可以得到補給,利於我軍結陣久戰,只要擋住對方前幾輪衝擊,拖個一日半日,勝利就是我們的。是以,寡人慾親率主力屯於此,與敵一決勝負。。。”

拖得下去嗎?王泰心裡剛冒出這個念頭,旋即被他否定了。馬鐙騎兵太厲害,鮮卑人不會給大魏軍拖下去的機會。

“皇上!此計不妥。。。”

王泰分開衆人,上前進諫道:“今襄國未下,外救雲集,我若出戰,必腹背受敵。此危道也。不若固壘以挫其銳,徐觀其釁而擊之,且陛下親臨敵陣,如失萬全,則大事去矣。”

王泰所言,從戰術上來說,也許更爲穩妥。冉閔曾經有個這種想法,不過最終還是被他摒棄了。這種做法看似穩妥,在對手不犯錯的情況下,極可能讓大魏軍陷入重圍。一支客軍若是陷入重圍,行事艱難被動不說,更可能對士氣造成難以想象的打擊,這種打擊甚至能摧毀全軍的鬥志。與其後果艱險難測,不如逞險一擊,勝了便即全面扭轉當前惡劣的局勢,敗了仍舊迴歸艱險的局面而已。

如果這是其他人的建議,冉閔會不加猶豫給予否決,王泰卻不一樣。不僅是照顧自己左膀右臂的面子,更重要的是王泰乃多年宿將,所言自然有些道理,不能不加以考慮。

冉閔沉吟之間,道士法饒站了出來。

法饒原在南方修道,聽聞北方大變,冉閔頒佈殺胡令後,他不甘寂寞,北上鄴城,意欲幫助冉閔匡扶漢人社稷。法饒運氣很好,他趕上冉閔鑄像失敗正對佛圖空憤恨不已、連帶對佛教心生間隙之時來到鄴城,因此一見之下,立即得到冉閔禮遇,隨時帶在身邊參贊。

可惜的是,法饒雖有心爲大魏出力,奈何胸中錦繡實在有限,來北方年餘,遲遲沒有任何善舉良謀貢獻,以至於漸漸被他人小覷非議。這讓法饒很是着急。

適才冉閔講訴對敵方略的時候,法饒頗以爲然,待到王泰出言阻止,冉閔有些躊躇的時候,法饒認爲自己進言的機會來了。當下站出來反駁道:“陛下圍襄國經年,未有尺寸之功;今敵至,又避而不擊,將何以使將士乎。且太白入昂,當殺胡王,百戰百可,不可失也!”

冉閔聞言,再不遲疑,揚聲喝道:“吾意決矣,敢沮衆者斬!”

永和七年。二月十六。辰時正。

冉閔留五千人守衛滏陽河南的後軍輜重營,留五千人守衛襄國東北方的中軍大營。親率五萬馬步在滏陽河西岸佈陣,準備迎戰石琨、悅綰的聯軍。

與此同時,冀州軍、大燕軍傷患留在渚陽城,悅綰、石琨率七萬五千餘主力出城,沿着滏陽河西岸南下,天近午時的時候,他們遇上了大魏軍的戰陣。

——————————————————————————————————

ps1:實在很抱歉,前幾天身體不舒服,以至於耽擱了更新,也沒有上網說明一下實在很對不起天天追看的書友。請大家原諒。

ps2:書評區有書友說,本書被和諧之光照耀到了,純屬玩笑。本書很健康,很有愛,應該不會被和諧之光關注的。大家儘管放心收藏。

八十四章 虛晃一槍第7章 禽獸不如!七十六章 這個險值得冒七十三章 兵不厭詐四十八章 三月三十四十七章 捨身自污不可得第5章 韓氏入宮二十九章 兩個女人十二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七十一章 人要有覺悟第2章 小耗子歷險記(中)四十一章 修道之人四十五章 四月初八五六十二章 枋頭之變第9章 好大的一盤棋三十四章 分化五十章 中原第一世家的尊嚴二十八章 初入建康五十一章 襄國之戰一二十七章 第一次較量四十五章 宣誓與族旗二十五章 奏對二十章 有客來訪四十八章 起伏第10章 聯合操演二十三章 接風宴上的變故六十七章 麻姑的決定第7章 義士五十三章 襄國之戰三十二章 離開鄴城四十八章 三月三十三十五亞聖後裔七十九章 慕容霸的祈禱三十八章 進城二三事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下一百零五章 突圍血戰上十五章 精雕細琢的風情五十三章 用什麼下酒十四章 隔岸觀火三十章 不一樣的承擔第4章 人吃人的年代二十三章 狩獵下七十四章 勝敗已分六十四章 王猛的用意四十一章 難阻四十三章 必勝的信心四十二章 金堤喋血第8章 讖言豈會無稽一百零六章 突圍血戰下第4章 幫我作間五十四章 心籠打開第3章 悍民軍來了二十一章 天意人心三十九章 北上盧奴十八章 擱置爭議二十章 有客來訪四十六章十六章 衆望所歸的督帥六十章 慕容恪的疲憊第8章 紙老虎七十一章 人要有覺悟二十一章 不怕死的女人第1章 小耗子歷險記(上)二十章 全面開戰上三十九章 各有盤算一百零七章 折戟白溝河二十章 全面開戰上六十章 驚變中五十二章 先勝一局六十七章 麻姑的決定二十三章 接風宴上的變故七十二章 挺進豫州十三章 見到姚弋仲十一章 禍福由天三十一章 雙贏五十五章 意料之外的大魚九十八章 口袋成形第5章 會合三十九章 男人的眼淚第10章 回家五十一章 以攻代守十一章 亂局七十一章 毒計九十五章 焉有退路四十九孫威來了五十三章 主公在上四十九章 死又何悲六十三章 王猛之請六十二章 榮譽與驕傲四十二章 四月初八二二十三章 雙方的水師五十二章 你在害怕什麼第1章 序四十九將忽悠進行到底八十四章 虛晃一槍四十四章 楊羣的青兗印象八十八章 順風順水八十一章 博浪六三十三章 鄴城換主下二十三章 雙方的水師
八十四章 虛晃一槍第7章 禽獸不如!七十六章 這個險值得冒七十三章 兵不厭詐四十八章 三月三十四十七章 捨身自污不可得第5章 韓氏入宮二十九章 兩個女人十二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七十一章 人要有覺悟第2章 小耗子歷險記(中)四十一章 修道之人四十五章 四月初八五六十二章 枋頭之變第9章 好大的一盤棋三十四章 分化五十章 中原第一世家的尊嚴二十八章 初入建康五十一章 襄國之戰一二十七章 第一次較量四十五章 宣誓與族旗二十五章 奏對二十章 有客來訪四十八章 起伏第10章 聯合操演二十三章 接風宴上的變故六十七章 麻姑的決定第7章 義士五十三章 襄國之戰三十二章 離開鄴城四十八章 三月三十三十五亞聖後裔七十九章 慕容霸的祈禱三十八章 進城二三事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下一百零五章 突圍血戰上十五章 精雕細琢的風情五十三章 用什麼下酒十四章 隔岸觀火三十章 不一樣的承擔第4章 人吃人的年代二十三章 狩獵下七十四章 勝敗已分六十四章 王猛的用意四十一章 難阻四十三章 必勝的信心四十二章 金堤喋血第8章 讖言豈會無稽一百零六章 突圍血戰下第4章 幫我作間五十四章 心籠打開第3章 悍民軍來了二十一章 天意人心三十九章 北上盧奴十八章 擱置爭議二十章 有客來訪四十六章十六章 衆望所歸的督帥六十章 慕容恪的疲憊第8章 紙老虎七十一章 人要有覺悟二十一章 不怕死的女人第1章 小耗子歷險記(上)二十章 全面開戰上三十九章 各有盤算一百零七章 折戟白溝河二十章 全面開戰上六十章 驚變中五十二章 先勝一局六十七章 麻姑的決定二十三章 接風宴上的變故七十二章 挺進豫州十三章 見到姚弋仲十一章 禍福由天三十一章 雙贏五十五章 意料之外的大魚九十八章 口袋成形第5章 會合三十九章 男人的眼淚第10章 回家五十一章 以攻代守十一章 亂局七十一章 毒計九十五章 焉有退路四十九孫威來了五十三章 主公在上四十九章 死又何悲六十三章 王猛之請六十二章 榮譽與驕傲四十二章 四月初八二二十三章 雙方的水師五十二章 你在害怕什麼第1章 序四十九將忽悠進行到底八十四章 虛晃一槍四十四章 楊羣的青兗印象八十八章 順風順水八十一章 博浪六三十三章 鄴城換主下二十三章 雙方的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