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智與勇的選擇題

三根烏黑皙長的手指輕把酒盞,優雅地向對面一讓;接着另一隻厚繭密佈的大手猶抱琵琶半遮面,合着袍袖一道遮掩住酒盞,送到脣邊。頭微微一低,無聲地綴了一小口,隨後動作幅度稍大了些,細長的脖子揚起,雙手一送,王猛飲下美酒。

瞧見這一幕,石青忘了飲酒,酒盞停在脣邊,饒有趣味地審視着。這是那個扣蝨而談、瀟灑狂放的名士?喝個酒怎會如此小心拘謹?

石青不知道的是,王猛之所以如此,罪魁禍首就是他自己。對石青這種心志剛硬,殺伐果斷,又難以糊弄的主,王猛真的很怵,無奈之下,只得萬事小心。

山居艱難,美酒佳釀向來是稀缺之物,儘管王猛矜持,還是架不住石青殷勤相勸,連着飲了好幾盞。美酒下肚,暖得身子熱乎乎的;王猛感覺到了些酒意,遂住盞問道:“不知石帥有何打算?是否有意迴轉青、兗?”

王猛以爲,鄴城混沌糜爛,是個大旋渦;置身其中,免不得會受牽連;新義軍應該脫離危險,回青、兗隔岸觀火,積蓄實力,待機而動;如此是爲上策。他試探新義軍如何打算,已是有意獻策,以便獲得石青信任。

“石某暫時沒打算迴轉泰山。”石青似乎明瞭王猛的心思,提前否定了他預備的建策。‘吧唧’一聲,石青自顧幹了一盞酒,酒中的酸澀讓他蹙起了眉頭。

石青慢慢咀嚼其中的滋味,緩緩說道:“石某曾經說過,新義軍該當不畏艱難,勇往直前。若是遇到困難,便縮回青、兗,以後怎麼抗拒艱險,承擔重任?”

“可是。。。”聽了石青的回答,王猛有些灰心,這人實在太執了些;猶豫之間,他意欲再度進言勸諫,卻被石青揮手打斷了。

“退回青、兗,鞏固根基,是爲智;逢難而上,逆流擊楫是爲勇。”石青感嘆一聲,反問道“景略兄以爲,若智勇難以兩全,選智爲好,或是選勇更佳?”

“這個。。。。。。”王猛沒想到石青問出這種問題,思慮半響,斟酌着回道:“若讓王猛選擇,多半選智。”

“某選勇!”

石青將酒盞重重一頓,截然道:“智,流於陰柔,過於圓潤,偏重權衡,諸般作爲,往往使人喪失血勇,淪落爲狐狽;誠爲不幸。勇,堅忍果敢,於逆流中奮進,在絕境中掙扎;狹路相逢勇者勝;看似辛苦挫磨,一旦殺出條活路,便如涅槃重生,便是另一番天地。這種脫胎換骨的感覺,智者是永遠體悟不到的。另外,智,勇者可以在挫磨中學習;勇,一旦從血氣中喪失,智者再難尋回。”

石青盯着若有所思的王猛,一字一頓道:“故此,石某寧可選勇,亦不選智。”

石青的言語仿如一股颶風,在王猛心中掀起滔天波瀾。

事實上,王猛對石青很有興趣;石青對民衆發自內心的憐惜,對亂華胡人極度的仇視。。。。。。諸般種種,讓王猛感到很新奇。新奇歸新奇,石青這方面的言論並沒有獲得王猛的賞識和共鳴。因爲,王猛自身所持的最根本立場不是漢人,而是自詡爲高人;高人如神一般,高高在上,超然物外;對於螻蟻般的普通民衆艱難與否不會在意,對於胡漢分野自然也不會在意;他們在意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誰將成爲天子——天命所歸之人;他們要做的事只有一件,追隨真命天子,驥附牛尾,建功立業,名揚於世。

這一次不一樣了,他被石青智者、勇者的言論深深觸動了。因爲,他向來以智者自詡,並因此自傲;可石青卻道出了一個事實,智者不過是狐狽!

王猛真正震撼了。智者崇尚順應時勢,善於以退爲進,將隱忍奉爲圭皋,把圓潤視作高明。。。。。。不知不覺間,智者成了不健全的人類,喪失血勇,缺乏膽氣,甚至迷失了自己。

石青說得雖然有些偏頗,但其中自有一定的道理,勇者在逆境中可以得到經驗,可以習得智慧,一旦闖出一條困境,便將無敵於天下;智者識時務,順大勢;不立於危牆之下,他們隨波逐流,最好的如一朵浪花,一濺即逝,決不可能成爲席捲一切的狂濤巨浪。

王猛蹙眉沉思,久久不語,石青瞧着隱隱有些得意;兩人相逢以來,除非動粗,否則,在言語上石青始終處於下風;如今扳回一局,不由得他不高興。添酒把盞,酒盞在手中旋轉了兩圈,石青愜意地一飲而盡。

“石帥。”左敬亭進賬稟報,道:“宿衛軍中有個叫賈堅的老將,告老還鄉,帶了一兩百親信子弟經過浮橋時,被丁校尉攔下了。賈堅拿得有武德王允准回鄉敕文,不過,他們帶了近千套兵刃甲杖,似有資敵嫌疑;丁校尉請示,是否放行?”

襄國石祗、冀州石琨意欲南下伐鄴,正大肆招兵買馬,組建聯軍;襄國、冀州一帶人口密集,召集人手容易,但新軍配給的兵甲旗杖卻非一蹴可就的;李閔爲此下令,各地關卡,注意關防,嚴禁兵甲旗杖流往北方。

“近千套兵甲?”石青琢磨了一下,突然一愕,驚問道:“敬亭,你說的人是誰!賈堅?”

左敬亭恩了一聲。“是。宿衛軍中的老郎將賈堅。”

“走!去看看。”石青忽地起身,丟下苦思冥想的王猛,匆匆趕往浮橋。

賈堅是史上留名的人物,石青之所以最初疏忽了這個名字,是因爲賈堅這種人物對於時局的發展不是很重要,他能在史上留名,不是因爲非凡的軍事或文治才能,而是因爲氣節。

大晉八王內鬥,中原被禍亂成蒼痍之地,各地胡夷趁勢而起,爭奪天下;大晉皇室和世族豪門沒人願意承擔責任,拍拍屁股,都躲到江南去繼續安享富貴榮華,留下北方民衆繼續遭受戰亂荼毒;爲此,很多北方民衆憤恨不已,將自己遭受的苦難歸咎於大晉朝廷,對大晉極爲敵視。事實上,大晉朝廷確實是罪魁禍首。

北方連年征戰,被擄掠、被徵募的民衆有一些因軍功而獲得升遷,伴隨着石趙崛起,他們成了北方新貴。新貴們對石趙感激涕零,因此忠心耿耿。賈堅就是其中標誌性的人物。

賈堅時任殿中督,是輪班值守皇宮的宿衛軍一班當值郎將;從步卒起身,他跟隨過石勒,跟隨石虎,一步步升遷至此,對石氏忠誠不二。冉閔更改國號,大趙算是滅亡了;賈堅心念石氏恩情,不願追隨石閔,於是告老還鄉,憑藉多年積累,在渤海郡建了一個塢堡,漸漸成爲地方一霸。

慕容評攻渤海,以大晉王師名義,遣使勸賈堅投降,賈堅言稱自己爲趙人,不肯歸降;慕容評遂出兵將其擒拿,猶自不降。慕容恪觀其豪邁,認定賈堅爲耿直之輩,於是安排了一處親自鬆綁、披袍送暖、恭請上座。。。之類的好戲,隨後言道,慕容氏南下,是爲石趙復仇,剷除冉閔這個亂臣賊子,請賈堅共儴大事。三言兩語下來,賈堅納頭便拜;自此對慕容氏忠心不二。

慕容氏佔領河北後,有意經略河南,便遣了一支先鋒渡黃河,在兗州立下寨堡,這個先鋒將就是賈堅。當時的徐州刺史荀羨,得知賈堅麾下只有幾百兵馬,遂起大軍圍攻,最終擒下賈堅。

荀羨勸其歸降,不得,遂指責道:“汝父、汝祖皆爲晉臣,奈何汝被本不降?”

賈堅回道:“晉自棄中華,非吾叛也;民自無主,託強寄命;既已事人,安敢改節?某束髮自立,涉燕歷趙,未嘗易志。君何匆匆相謂降乎?”

荀羨不死心,繼續勸說。賈堅大怒,罵道:“豎子。兒女御乃公。”

荀羨怒極,綁縛後讓其淋雨,淋了幾日,賈堅遂死。

賈堅的氣節無私地奉獻給了胡人,先是羯胡石氏,後是鮮卑慕容氏。直至身死,沒有奉獻一點給自己的族人。

想到賈堅身平往事,石青唏噓一陣,心情複雜之極。這樣的人,在北方太多了,譬如王朗就和賈堅很像;對這樣的人,該怎麼辦?

殺?他們也是受害者,深受亂世荼毒之害,遭遇其實也很可憐。

放?讓他回去投靠慕容氏,以後死心塌地地幫助鮮卑人南下?

收?這人是個死心眼,他連冉閔都不願追隨,會甘心留在身份相若的雜號將軍麾下?這是員驍勇的武將,不像王猛一介文人,隨便用幾個士卒就能困住。

思忖之間,石青來到浮橋。

浮橋北端出口,兩方將士劍拔弩張,正在進行緊張的對峙。

一方是鋒銳營,三百多名將士立盾架槍,弓箭手拈弓搭箭,列陣以待,與殺氣騰騰的陣勢相反,丁析一臉無害地站在陣前,安撫着說道:“各位稍安勿躁,是留是放,自有節義將軍決斷。大家配合一二,不要惹出禍事哦。”

一方是一二十輛大車和兩百左右宿衛軍打扮的軍兵。這些軍兵冷冷地看着丁析,對他的話恍若未聞,拎刀綽槍,躍躍欲試,一副隨時都會衝上來廝殺的模樣。之所以沒有動手,只因爲他們的頭領尚未發話。

他們的頭領白髮白鬚,已年屆六旬;可是脾氣依舊火爆。

石青趕到的時候,正看見這個矮矮壯壯的老頭子在跳腳大吼。“哪冒出來的新義軍!汝等知道規矩否?武德王敕文在此,還不夠麼!還請示什麼狗屁節義將軍。。。。。。”

第6章 佞臣的用途三十二章 上黨風雲四十五翻臉不認人誤操作章節請勿訂閱十五章 笑臉三十九章 男人的眼淚四十二章 虛驚一場十六章 惡狼志願兵五十九章 驚變上第1章 小耗子歷險記(上)十七章 關中來得喜訊二十八章 中國式政治二十章 郗愔迴轉六十七戰事六十章 漣漪六十六章 夜襲孫家塢九十九選擇退路六十五章 全面開花三十三章 標語和童謠五十四章 鹿勃早的疑惑七十章 奉詔北上三十八章 雷弱兒的煩惱九十五章 焉有退路十四章 偶遇七十一風滿樓上四十八章 大兵壓界六十一等你進攻五十四章 一手硬還要一手軟十五章 傳國玉璽的僵局第5章 會合六十七戰事十三章 後現代的審訊二十三章 狩獵下十二章 張遇的心思第9章 行蹤泄露二十五章 聯軍第3章 悍民軍來了四十四章 悲傷五十八章 張遇複姓第10章 軍帥府長史二十二章 草劍五十六章 以退爲進好處多十五章 接戰十九章 武術與殺法四十一章 四月初八一九十九選擇退路五十傾巢而出六十章 慕容恪的疲憊二十七章 流言的解析第1章 天塹變通途八十六章 逼近對壘十八章 戰爭節奏難掌握第2章 博彩三十八章 變味的歡迎二十二章 情勢互易三十章 感覺敏銳的人二十八章 各有算計五十七章 襄國之戰七三十三章 大英雄前來犒軍六十八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五十章 冉遇二十六章 並肩八十六章 逼近對壘六十一章 記住這個日子三十六章 那就戰吧二十七章 開闢新戰場七十章 夜襲旱寨六十九章 出人意料的荊州軍十一章 亂局第8章 原來如此八十九章 困窘的燕國五十章 聯繫上了八十七章 傳說是怎樣誕生的四十八章 兄弟間的話題二十三章 狩獵下五十一章 悅綰意外出現二十七章 第一次較量第6章 郎闓的發現第5章 隨時指點你四十一章 四月初八一三十章 疏而不漏六十章 驚變中二十七章 意外的意外第9章 好大的一盤棋九十八章 口袋成形三十七章 魏關前的疑惑十一章 意外地收穫十四章 隔岸觀火四十六章 三月二十九七十六章 博浪一三十二章 上黨風雲二十二章 辣手未摧花第3章 目的何在?五十四章 襄國之戰四四十八章 兄弟間的話題三十八章 變通之道四十四章 悲傷二十四章 夜謀第4章 桓衝北上十二章 出巡
第6章 佞臣的用途三十二章 上黨風雲四十五翻臉不認人誤操作章節請勿訂閱十五章 笑臉三十九章 男人的眼淚四十二章 虛驚一場十六章 惡狼志願兵五十九章 驚變上第1章 小耗子歷險記(上)十七章 關中來得喜訊二十八章 中國式政治二十章 郗愔迴轉六十七戰事六十章 漣漪六十六章 夜襲孫家塢九十九選擇退路六十五章 全面開花三十三章 標語和童謠五十四章 鹿勃早的疑惑七十章 奉詔北上三十八章 雷弱兒的煩惱九十五章 焉有退路十四章 偶遇七十一風滿樓上四十八章 大兵壓界六十一等你進攻五十四章 一手硬還要一手軟十五章 傳國玉璽的僵局第5章 會合六十七戰事十三章 後現代的審訊二十三章 狩獵下十二章 張遇的心思第9章 行蹤泄露二十五章 聯軍第3章 悍民軍來了四十四章 悲傷五十八章 張遇複姓第10章 軍帥府長史二十二章 草劍五十六章 以退爲進好處多十五章 接戰十九章 武術與殺法四十一章 四月初八一九十九選擇退路五十傾巢而出六十章 慕容恪的疲憊二十七章 流言的解析第1章 天塹變通途八十六章 逼近對壘十八章 戰爭節奏難掌握第2章 博彩三十八章 變味的歡迎二十二章 情勢互易三十章 感覺敏銳的人二十八章 各有算計五十七章 襄國之戰七三十三章 大英雄前來犒軍六十八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五十章 冉遇二十六章 並肩八十六章 逼近對壘六十一章 記住這個日子三十六章 那就戰吧二十七章 開闢新戰場七十章 夜襲旱寨六十九章 出人意料的荊州軍十一章 亂局第8章 原來如此八十九章 困窘的燕國五十章 聯繫上了八十七章 傳說是怎樣誕生的四十八章 兄弟間的話題二十三章 狩獵下五十一章 悅綰意外出現二十七章 第一次較量第6章 郎闓的發現第5章 隨時指點你四十一章 四月初八一三十章 疏而不漏六十章 驚變中二十七章 意外的意外第9章 好大的一盤棋九十八章 口袋成形三十七章 魏關前的疑惑十一章 意外地收穫十四章 隔岸觀火四十六章 三月二十九七十六章 博浪一三十二章 上黨風雲二十二章 辣手未摧花第3章 目的何在?五十四章 襄國之戰四四十八章 兄弟間的話題三十八章 變通之道四十四章 悲傷二十四章 夜謀第4章 桓衝北上十二章 出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