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章 襄國之戰六

56章襄國之戰(六) 伐 青豆

大晉永和七年二月十六的襄國就像一個巨大的、動盪的漩渦。

這個漩渦由幾十萬忙碌奔走的大軍組成,置身其中的士卒彷彿水滴,一個兩個三個並不顯眼,可當成千上萬乃至上十萬運動的水滴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一股股潮流,這些潮流互相碰撞,互相沖擊便形成了動盪的,顛覆一切的漩渦。

漩渦之中,太行山東麓的慕容恪三萬騎兵是一股潮流,廣宗縣的新義軍騎兵是股潮流,佈陣迎戰的大魏軍主力也是股潮流,由渚陽城南下的石琨、悅綰聯軍還是股潮流,忙碌佈置防禦的大魏中軍大營、滏陽河大營、以及暗自調動人馬的襄國城又各是一股潮流。

七股潮流或向外擴張或向內收斂,或向前奔突一瀉千里,或其上平靜其下暗流涌動;其中漩渦最邊緣的當屬在廣宗拼命趕路的新義軍,而漩渦的中心無疑就是襄國城池了。

與四周人喊馬嘶的喧鬧不同,漩渦的中心——襄國城內很是安靜,安靜的有些異常。援軍來了,而且打了個大勝仗,圍城的大魏軍退了下去,城北、城東的交通已經恢復通暢,趙郡的通傳信使已經入了城。。。。。。

一大早,就有無數的好消息涌進了襄國,可是襄國上下沒有人爲此歡呼。之所以如此,原因就是江屠帶回的張舉口信。張舉通過江屠之口,嚴厲警告襄國朝廷:鮮卑慕容此次南下救援,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實質是爲了奪取襄國。

前兩天大魏軍圍困襄國之際,也許沒人顧得上張舉的警告,眼下不同,援軍渚陽大捷,大魏軍勢力大損,對於襄國的威脅漸漸消餌,與此相對的是,鮮卑人的威脅越發顯現,特別是趙郡太守李卦通報慕容恪三萬大軍已通過趙郡南下、臨近襄國之時。

憑襄國守軍和渚陽援軍,大趙已經能夠抵擋元氣大損的大魏軍,慕容恪的三萬鐵騎依然南下,他們是爲何而來?

襄國皇宮。石祗高坐御案,目光焦急地在下手羣臣中逡巡。大文學“諸位愛卿。慕容恪來了,他肯定會討要傳國玉璽,還會進襄國駐紮,這。。。可如何是好?”

大燕軍不遠千里前來救援,不讓其進城駐紮實在沒有任何情理,若讓其進城,一旦討要傳國玉璽無果,大燕軍以此爲藉口,一怒之下攻取襄國,這個後果實在可怕,不是大趙能夠承擔的。

石祗左右爲難,羣臣也是左右爲難,大趙朝廷闇弱,大燕國強盛。這時候誰說大燕的壞話,應景之時,不定就是滅門的禍害呢。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如此想,至少對張舉心懷慼慼的王朗就不怕得罪大燕國,踏前一步,王朗肅然道:“皇上。大趙和大燕結爲兄弟之邦乃是權宜之計,眼下襄國之圍已解,大魏威脅盡去,朝廷當及時調整方略,注意應對真正的威脅。”

終於有人肯出面了,石祗精神一振,和聲問道:“依驃騎大將軍之意,誰是真正的威脅?寡人又該怎生應對才能完全?”

“眼下朝廷最大的威脅是鮮卑人!是大燕國!”

空曠的大殿上只有王朗的聲音在迴響,大趙朝廷上至石祗下至侍衛都睜大了眼,靜靜地,饒有興致地打量着王朗,卻沒一個人出聲附和。王朗道出了殿上人心底的話,殿上衆人暗自希望王朗扛起對抗鮮卑人的重任,只要不把他們牽扯進去就行。石祗雙眼放光,欣慰地注視着王朗,目光中滿是殷切的鼓勵。

王朗似乎沒有感受到這些,顧自說道:“爲今之計,只需牢記一條,那就是萬萬不可放鮮卑人入城。無論大王如何託辭,必須將鮮卑人擋在城外。”

“託辭麼。。。”石祗點點頭,旋即憂慮道:“只怕此舉會讓鮮卑人生氣,慕容恪若是和冉閔一般,圍了襄國怎生是好?”

“鮮卑人圍的住襄國嗎?他們怎麼能和大魏軍相提並論?”

王朗一曬,解釋道:“大魏軍有邯鄲、鄴城作爲依託,可以源源不斷地得到補給,這才能圍困襄國數月。大文學大燕軍有這些嗎?六萬大燕軍深入我腹心之地,路上的補給還是我大趙郡縣提供的,一旦朝廷斷去補給,大燕軍迴轉已然不易,還憑什麼圍困襄國?”

“驃騎大將軍只怕一廂情願了,大燕軍雖然沒帶糧草輜重,卻可以通過繳獲大魏軍儲備得到一兩個月的補給。距離夏糧成熟不及兩月,大燕軍堅持到那時,又可徵得新糧補充;襄國確實無論如何都堅持不住了。”襄國城防都督劉顯有些異議,站出來反駁王朗。

“這就需要劉將軍爲朝廷效力了。”王朗一笑道:“大魏軍儲備主要集中在滏陽河後軍大營。劉將軍可以率一支奇兵出城攻之,若是能攻下來,一把火燒了最好;即便不能攻下,也會讓大魏軍提高警覺,燒斷浮橋。如此以來,鮮卑人只能望河興嘆。至於東北方向的大魏軍中軍大營,也有些糧草,但至多能保證鮮卑人半月輜用。鮮卑人只有六萬騎兵,半個月能攻下襄國嗎?”

劉顯點點頭,抽身退下。石祗興奮地說道:“驃騎大將軍實乃國之庭柱,此言大善。寡人擔心的是,鮮卑人對襄國無可奈何,一怒之下也許會尋城外的汝陰王出氣。驃騎大將軍可有良謀?”

王朗無奈地回道:“此事只怕在所難免。一旦和鮮卑人鬧僵,總會有些損失。大王若是擔心,可立即遣人出城密告,請汝陰王注意保存實力,小心鮮卑人突然翻臉。另外,大王還需通令趙郡、中山郡、常山郡、博陵郡等地,請各郡國太守小心防護,不要被鮮卑人瞅着空子,偷襲了城池。”

石祗頻頻點頭,隨即依王朗之意分派親信侍衛從北門出城,秘密通傳四方,小心防範鮮卑人。又命劉顯抽調精銳人馬,出南城突襲滏陽河魏軍大營,爭取趕在鮮卑人動手之前將糧草輜重燒個精光。

一一調派停當之後,石祗隨意地掃了一眼殿下,但見朝廷諸君如泥胎木偶一般,個個神色肅穆,超然物外,無一人有心過問朝事,他心中忍不住一灰,無奈地說道:“鮮卑人之事便如此說,諸愛卿若無異議,這便退了。”

“大王英明——”大殿上轟然稱諾,文武百官施禮告退。

隨人流出了大殿,王朗發現同朝諸君一見自己便遠遠躲開,唯恐避之不及。他是明白事理之人,知道同僚與自己保持距離是爲了免受牽連。大趙岌岌可危,誰能保證襄國不被鮮卑人攻下呢?一旦襄國被攻下,主張防備鮮卑人的自己必定會被推出來,以供鮮卑人泄憤。

冷笑之中,王朗放慢腳步落下身形,遠遠離開了同僚。就在他一步三晃,悠悠出宮之際,身後傳來一聲喊“驃騎大將軍——”石氏宗親安樂王石柄從宮裡攆了上來。

“安樂王有何指教?”王朗停下來,回身笑吟吟地問。

“大燕輔國將軍慕容恪遣北平太守孫興出使襄國。。。”

Wωω ¤ttкan ¤co

石柄氣喘吁吁跑過來說道:“孫興剛剛見過大王,提了三件事;一是請城內守軍立即出城,配合渚陽援軍夾攻魏軍;二是大燕軍遠涉辛苦,請朝廷騰出營房,安頓犒賞;三是請皇上將許諾的傳國玉璽交給他。大王暫且穩住了孫興,命小王前來向驃騎大將軍討個主意。”

王朗不假思索道:“請安樂王轉告大王,對付鮮卑人不外乎一個拖字。孫興提得三件事,大王不妨這樣回答他。第一,襄國守軍連續接戰數月,人疲馬困,只能勉強湊出萬餘人馬攻打魏軍滏陽河大營,至於魏軍中軍大營,請大燕軍代爲攻打。第二,戰火燃起,百姓流離,襄國城內因此收留了無數亂民,眼下人滿爲患,不能爲大燕軍騰出休整之地,請大燕軍在城外駐紮,朝廷會派遣使者前去犒勞。第三,可把張太尉做得傳國玉璽交給孫興,告訴孫興,大趙的傳國玉璽便是這個,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聽到最後,石柄嘿嘿一樂,笑道:“按驃騎大將軍這般做法,鮮卑人非要氣瘋不可。”

王朗呵呵一笑,道:“大趙、大燕本是宿敵。因冉閔之故一時苟合而已,兄弟之邦豈能當真?”

“確實如此。大燕國佔我幽州,打的“興仁義之師,解中國倒懸”之旗號,針對的就是我大趙,若非冉閔之故,兩國萬萬難以苟合。小王這就告知大王,請大王對鮮卑人勿須顧忌。”石柄衝王朗一拱手,轉身又進了宮內去了。

王朗隨即出宮,親衛牽着戰馬迎上來,他騎上後沒有向自家方向去,而是打馬趕往太尉府邸。

太尉府邸極爲冷清。張舉北上不返,冉遇破門而出,張煥去了豫州。。。太尉府外宅暫由門客江屠勉強維持,內宅則由張舉如夫人韓氏支撐。諾達的張氏竟然沒有一個嫡系男人支撐門面,想不冷清都不可能。

王朗在太尉府外剛剛下馬,江屠便迎了出來,一邊將王朗向府裡讓,一邊急切地問道:“將軍。大王意思如何?”

“哼!他能有什麼主意,還不是一說一個準?先皇的後人一個不如一個,上天已經棄了大趙。”陰鬱地嘀咕了一陣,王朗帶着三分愁苦道:“該做的王朗已經做了,只是不知道此舉是否能夠保住太尉?”

江屠比王朗樂觀的多,聞言振奮道:“太尉說了,只要鮮卑人拿不下襄國,只要有用得着張氏的地方,太尉便能安如泰山。”

“盡人事聽天命。”王朗不置可否地說了一聲,話題一轉,問道:“東西都收拾好沒?”

江屠答道:“都收拾好了。一旦說走,立時就可以走了。”

“那就好。”王朗點點頭道:“襄國局勢三五日內便會見分曉,冉閔敗局已定,鮮卑人應該也呆不住。鮮卑人一退,我們即刻動身趕往豫州找兩位公子去。”

“大公子若能和幷州刺史大人摒棄前嫌,聯手與共該有多好。唉!一家人幹嘛要鬧生分。。。。。。”江屠遺憾地嘆了口氣。

王朗沒有接口,擡頭看了看天色,說道:“快午時了。”

十九章 真正的大師二十一章 天意人心八十章 必須付出代價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五十三章 襄國之戰三二十八章 彌合第4章 抵達鄴城六十九章 張遇的真實意二十七章 開闢新戰場六十一章 襄國之戰十一六十六章 夜襲孫家塢四十八章 起伏四十七章 跳河十一章 安離趙諫黎半山五十傾巢而出四十三勝利來得如此簡單十六章 義士的失望六十二章 榮譽與驕傲第1章 智與勇的選擇題九十四章 可怕的謠言六十章 襄國之戰十六十二章 枋頭之變四十六章 壓力二十九章 我的女人我做主八十八章 順風順水二十六章 啼笑皆非四十一章 難阻七十九章 博浪四第8章 慕容霸的成長五十七章 大禮的回報五十九章 驚變上八十二章 就叫新華吧四十章 翁婿重逢五十八章 痛打落水狗二十六章 剃頭擔子四十九章 死又何悲第2章 三個雜號將軍二十六章 不期而遇十二章 張遇的心思八十二章 博浪七三十九章 北上盧奴第1章 智與勇的選擇題八十八章 順風順水第6章 姚氏兄弟六十五章 懲戒五十八章 襄國之戰八第3章 悍民軍來了五十七章 不起眼的轉折四十九章 再見佛圖空第9章 反覆第8章 讖言豈會無稽五十二章 襄國之戰二十九章 舉中原以降晉第1章 序第10章 軍帥府長史四十三章 四月初八三六十八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八十五章 選擇和算計三十八章 雷弱兒的煩惱四十二章 四月初八二八十六章 逼近對壘三十四章 異人七十一章 毒計四十二章 虛驚一場三十六章 邂逅三十八章 變通之道七十七章 博浪二七十章 不一樣的思維第3章 小耗子歷險記(下)二十三章 雙方的水師五十七章 先生請回吧二十八章 中國式政治三十一章 需要等級嗎六十一等你進攻四十二章 金堤喋血五十六章 金鉤五十八章 痛打落水狗三十六章 全線撤退二十五章 奏對五十三章 主公在上七十九章 博浪四六十四章 王猛的用意十八章 開戰第8章 讖言豈會無稽三十八章 另外一場對話一百零七章 折戟白溝河五十四章 一手硬還要一手軟二十五章 奏對九十六章 此地而來的噩夢第3章 連環箭第8章 慕容霸的成長三十一章 雙贏四十七章 夜戰十七章 出人意料的結果第8章 原來如此四十六章 壓力五十二章 先勝一局十八章 江湖高手六十四章 一碗水酒泯恩仇二十五章 窩盔西進
十九章 真正的大師二十一章 天意人心八十章 必須付出代價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五十三章 襄國之戰三二十八章 彌合第4章 抵達鄴城六十九章 張遇的真實意二十七章 開闢新戰場六十一章 襄國之戰十一六十六章 夜襲孫家塢四十八章 起伏四十七章 跳河十一章 安離趙諫黎半山五十傾巢而出四十三勝利來得如此簡單十六章 義士的失望六十二章 榮譽與驕傲第1章 智與勇的選擇題九十四章 可怕的謠言六十章 襄國之戰十六十二章 枋頭之變四十六章 壓力二十九章 我的女人我做主八十八章 順風順水二十六章 啼笑皆非四十一章 難阻七十九章 博浪四第8章 慕容霸的成長五十七章 大禮的回報五十九章 驚變上八十二章 就叫新華吧四十章 翁婿重逢五十八章 痛打落水狗二十六章 剃頭擔子四十九章 死又何悲第2章 三個雜號將軍二十六章 不期而遇十二章 張遇的心思八十二章 博浪七三十九章 北上盧奴第1章 智與勇的選擇題八十八章 順風順水第6章 姚氏兄弟六十五章 懲戒五十八章 襄國之戰八第3章 悍民軍來了五十七章 不起眼的轉折四十九章 再見佛圖空第9章 反覆第8章 讖言豈會無稽五十二章 襄國之戰二十九章 舉中原以降晉第1章 序第10章 軍帥府長史四十三章 四月初八三六十八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八十五章 選擇和算計三十八章 雷弱兒的煩惱四十二章 四月初八二八十六章 逼近對壘三十四章 異人七十一章 毒計四十二章 虛驚一場三十六章 邂逅三十八章 變通之道七十七章 博浪二七十章 不一樣的思維第3章 小耗子歷險記(下)二十三章 雙方的水師五十七章 先生請回吧二十八章 中國式政治三十一章 需要等級嗎六十一等你進攻四十二章 金堤喋血五十六章 金鉤五十八章 痛打落水狗三十六章 全線撤退二十五章 奏對五十三章 主公在上七十九章 博浪四六十四章 王猛的用意十八章 開戰第8章 讖言豈會無稽三十八章 另外一場對話一百零七章 折戟白溝河五十四章 一手硬還要一手軟二十五章 奏對九十六章 此地而來的噩夢第3章 連環箭第8章 慕容霸的成長三十一章 雙贏四十七章 夜戰十七章 出人意料的結果第8章 原來如此四十六章 壓力五十二章 先勝一局十八章 江湖高手六十四章 一碗水酒泯恩仇二十五章 窩盔西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