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小耗子歷險記(下)

“放火!放火!燒死他們!”

稍傾,殿外敵軍作出反應,石苞聲嘶力竭,大聲下令。“結陣!結陣!堵住他們!弓箭手集結,封住出口,休要放跑一人。。。哼!石閔!汝大逆弒君,可想到今日之禍。”

“樂平王。汝命不久矣,大言不慚,愚蠢之極。”石閔門神一般,傲立殿口,語聲平淡,波瀾不驚,似乎被包圍的不是他而是石苞。

石苞放聲狂笑。“哈哈。。。孤倒要瞧瞧,汝有何。。。”

笑聲未歇,金明門方向突地爆出轟天的喊殺。“殺啊!保護李總帥!”

石苞驚心之餘,耳邊響起石閔冰冷的話語:“樂平王。汝還是趁早迎頸就戮,免收折磨。”

與石閔所說相應和,稍稍一頓,西華門方向也爆出沖天喊殺。“殺啊!保護武德王!”

石苞徹底慌了,連珠價般下令:“張才!你率部協守金明門。李鬆!你快去西華門支援。。。”

張才、李鬆應聲率部離去,石苞不由一陣癔症。事情怎麼成了這般模樣?

呆愣之間,殿前忽地響起一聲怒吼:“石苞!受死!”石閔旋風般殺出。原來張才、李鬆帶走了六七千人馬,石苞身邊只有三兩千人了。石閔自然沒將這點人馬放在眼裡,趁隙殺了出來。

石閔之勇,天下聞名;不禁石苞懼怕,鄴城禁軍、私兵同樣懼怕。特別是此時,金明門、西華門喊殺聲催人心魄,他們更是慌張。一見石閔殺來,幾千禁軍、私兵不等石苞招呼,呼喝大喊,一鬨而散。

石苞什麼都顧不得,頭一低,鑽入亂軍之中,只怕被石閔盯上。

石閔嗤笑,卻未追趕,一挺連鉤戟,帶着親衛殺奔金明門。

張才據守金明門正自吃緊,一見石閔從身後殺來,二話不說,扭頭逃進深宮,他麾下士卒隨之潰散。

王鬱打開金明門,周成凶神惡煞般衝進來,見到李農無恙,他鬆了口氣,亢聲對石閔進言道:“大將軍。石鑑欺人太甚!屬下以爲,乾脆和他們一拍兩散,我們殺進去,把鄴城徹底攪了。”

李農眼珠通紅,呼哧呼哧直喘粗氣;老頭子非常憤怒,就是泥人也有個土性!石虎才死多久?他竟被連連暗算,幾次險遭不測。

“休要莽撞。。。”石閔艱難地擺手阻止,眸子裡幽光閃爍,亮亮的,他沒被怒火淹沒,依舊保持着清醒。“老帥!鄴城不能亂。否則,只會便宜了對手。”

“對手?不就是石氏一門麼?殺個乾淨,一切便休!”周成不甘心就此罷手。

石閔搖頭。“石氏餘燼也堪稱做對手?真正的對手在鄴城之外,在枋頭、在灄頭、在龍城!穩住鄴城,收納高門、寒士爲己用,我等方有與這些對手一搏之力。否則。。。”

“咦——”周成如醍醐灌頂,冷吸口氣,不再堅持。小耗子在旁暗自欣喜:武德王和石帥一個心思。果然是英雄所見略同!

李農澀聲長嘆,他明白石閔的難處。

鄴城內外,有十二萬禁軍、五萬宿衛軍,還有三四萬世傢俬兵傭丁。二十多萬人馬,真心肯爲石閔賣命的包括悍民軍在內只有四萬。四萬人被石閔拆開駐防各處,分別鎮制宿衛軍、城防軍、西苑禁軍。

四萬人鎮制十幾萬人馬,難度可想而知。平時尚可勉強維持,一旦亂起,與各世家有勾連的十幾萬大軍絕對會乘隙而起,整個鄴城局勢會因此糜爛。

如今石閔總督中、外軍事,名分、大權在握,再有一年半載,便可逐步將大部禁軍納入麾下。因此,石閔一再忍耐,希望維持表面上的緩和。只是,他的打算過於一廂情願,無論是石遵還是石鑑,都不會任由他從容佈置。

“當然。忍耐並非任由人欺。今日之事,石鑑若不給個交代,他這個皇帝就當到頭了。”說着,石閔探詢地看向李農。“老帥,我們進內宮,找石鑑討說法。你看。。。。。。”

說到這裡,他側耳聽了下西華門方向的動靜,不解道“西華門是怎麼回事?怎麼還在廝殺?”

周成答道:“我和蘇彥兵分兩路,我攻金明門,他帶五千悍民軍攻西華門。”

石閔一聽,忽地皺起眉頭。“王泰在幹什麼?西華門不是他控制的麼?”西華門與西苑緊鄰,是禁軍進出皇宮最便捷之地,位置極其重要;石閔一再叮囑王泰,無論何時,要保證西華門在自己手中。怎地事到臨頭,卻需蘇彥率兵攻打,這如何了得?

周成搖頭,他也不知是何原因。

石閔目光一寒,哼了一聲。“走!殺過去!先奪下西華門再說。”

等他們趕到西華門,戰事已進入尾聲;不過,這裡的情形卻很詭異,以至於連石閔、李農都呆住了。因爲,他們心目中認定的元兇——新皇石鑑,正親自督戰,與蘇彥部悍民軍夾攻李鬆、張才。

“砍了!”石鑑瞋目怒喝,剛被擒獲的張才、李鬆未來得及討饒,已經身首異處。

“來人,大搜宮室,抓捕叛逆石苞!”石鑑再度下令,隨即眼光一轉,看見了石閔、李農,他頓時笑了起來。“武德王、大司馬莫非探知石苞作亂,特地進宮護駕?呵呵。二位放心,寡人無妨。”

李農哼了一聲,頭扭他顧,既不見禮,也不理會。石閔身子僵了片刻,最終還是上前對石鑑行禮,淡淡地說道:“恭喜陛下剿平叛逆,安定社稷。”

石鑑哈哈大笑。“幸得武德王及時援救,否則,反賊石苞不定就會得逞。哈哈。。。武德王真乃社稷干城。”

“抓到樂平王了。。。”石鑑正說間,東邊爆出一陣喝聲。

石鑑臉色一僵,旋即忿忿道:“給我斬了。只把人頭拎過來驗看。”

石閔面無表情地一笑,拱手告退。

從西華門出來,沿着宮牆和西苑高牆夾道行了百步,一隊騎士匆匆趕來,卻是王泰。覷見石閔,王泰滾鞍下馬,匆匆行了一禮,便急聲問道:“大將軍。出了什麼事?”

石閔沒有回答,沉默一陣,平靜地問道:“適才你在何處?”

“泰去了趟太尉府。張太尉說,欲將張遇兄弟收回家門,請泰從中說和。是以。。。”

“張舉?!”石閔重重一哼,打斷王泰話語,厲聲斥道:“汝可知道。適才張太尉嫡親兄弟張才帶兵圍殺石某和總帥!汝留守西華門的部將被張氏門客江屠刺殺,三千部衆非死即降!哼!你做的好事!”

“啊——”聽聞惡訊,王泰這才真正着慌。立時跪倒請罪:“王泰大意誤事,罪不可恕,請大將軍責罰。”

“今日老帥若是出事,十個王泰也不夠砍得。。。”石閔訓斥一頓,怒氣稍歇,語氣緩和了些。“起來吧。你是一軍之主,石某需給你留些體面。日後當心,再不可有下次。”

王泰俯首謝恩,連聲答應。

經此變故,李農深感身邊護衛力量薄弱,第二天一早,即遣李叔氓趕回上白,傳令長子李伯求、次子李仲萇各率萬五乞活,來鄴城效命。

石閔似乎預感到時間不多,意欲放開手腳,大力整合禁軍各營、各軍。初七日一早,他命人快馬傳令豫州刺史張遇,令其率部赴鄴城聽用。隨後,又喚來小耗子。

“這是通關竹符。有了它,新義軍可在大趙轄地暢通無阻。只要關隘守軍不想謀反。。。”石閔將一個雕刻的凹凸有致的竹節交給小耗子,道:“某命你傳令石青:半月之內,新義軍必須趕赴鄴城聽用!你可記好了。”

“耗子記住了!”小耗子脆聲應命,收好竹符,當即告別石閔,和何三娃四人離開西苑。

距離來時不過五天,鄴城卻像換了個天地。天將午時,昔日熙熙攘攘的東西直道竟然看不到一個人影,周圍一片死寂,大街小巷,空空蕩蕩,彷彿荒漠一般。

唯一讓人感受到生命存在的,是高牆後一道道忽閃忽滅的光芒;那是兵甲反射出的寒光。小耗子知道,四周一堵堵高牆之後,不知有多少甲兵正自埋伏戒備,隨時準備廝殺。

小耗子嚥了口吐沫,隨後使力咳嗽了一聲。脆生生的聲音四處迴盪,嗡嗡不絕,聽得人更加心悸。小耗子識趣地閉上了嘴。

路過金明門,過了皇城,來到官署區前,小耗子終於聽到了聲響——一兩千軍士從官署區突然衝了出來。這支軍隊很雜,有步有騎,有着鐵甲,有着皮甲,還有未着甲的文士。

事發突然,小耗子想避已經晚了;另外,他不以爲,誰會對他這樣的小人物不利。所以他只是向道旁閃了閃,讓開道路,沒有開跑。接着。。。他就後悔了。他想起了一個詞:裹挾!

“帶走!”有人喝令,十幾個軍士不由分說,將小耗子五人扯進隊伍,行走間將他們分開編入不同的屯。

小耗子徹底懵了。暈暈乎乎跟着這支隊伍向南疾走,穿過幾條坊間街巷,拐出大街,來到一道城門左近。

“殺!”隊伍正中,一個黑臉中年騎士挺槊大呼。上千士卒大聲應和,呼號着殺向城門。

小耗子一震,無論如何,先保住性命要緊。身子一動,他跟隨大隊向前衝去,手中緊篡着刀,大聲吼叫着,眼睛卻四處亂轉,尋找出路。只可惜身處大軍之中,豈是容易脫離的。

城門是關閉的,守門禁軍人數不少,估摸也有千餘,但大部在城樓上,城門左近只有百十人,猝不及防之下,一個衝擊已死傷大半。

“牛夷!王墮!衝上去,放吊橋。開關!”黑麪騎士大聲下令。

小耗子已知黑麪騎士是這隊人的首領,卻不知他是何方神聖。在他的指揮下,兩個平板臉、小眼睛的剽悍武士率軍衝上上馬道;兩人一個是鐵甲騎士,長槊兇猛;一個是矮壯大漢,巨斧沉重;慌亂的禁軍被殺得連連後退。

轉眼間,矮壯漢子殺到絞盤前,揮斧一陣亂剁,砍斷吊橋纜繩後,迅速率部下撤。此時,城門已被打開,千餘人歡呼一聲,衝出城去。

大軍如同潮水,小耗子身處其中,沒有半點抗拒之力,身不由己地出了城。

糟糕!誤了武德王和石帥的事,這可如何是好?焦急之中,他擡頭向城樓匆匆一瞥,卻見到孫威帶了百十護衛匆匆趕過來。

“孫威!孫將軍!孫威!我是小耗子!”小耗子揚聲大喊,他這時顧不得自家性命,只想把自己的處境告訴孫威。

“喊什麼!”一個大漢用刀背在他腦袋上砍了一記,他沒有兜鍪。這一記砍得他眼冒星光,一個踉蹌,淹沒在大軍之中。

“小耗子!”城樓之上,孫威還是注意到了這一幕;午後他將此事稟明瞭石閔,石閔隨後派張艾前去肥子傳令。

小耗子跟隨這股雜兵一路南下,經安陽亭、過蕩陰縣,馬不停蹄,人不止步,喝水進食,也是邊吃邊走。待到入黑,前方隱隱見到黎陽倉的身影,行進方向又是一變,轉往西南,一夜急趕,天明時,他們繞過黎陽倉,來到一片水道交錯的平原地帶。

過了幾道冰面,眼前一變,一個個堡寨星羅棋佈,一羣羣牲畜悠閒漫步。這裡雖然沒有城池,人煙卻極其稠密。

小耗子正驚異間,突聽號角長鳴,馬蹄震響;一隊騎兵疾駛過來。他向四周閃眼一看,身邊人大多露出笑容,毫無驚慌之色。黑臉騎士撮脣長嘯,帶領百十騎士呼喝着迎上去。

原來到地頭了。

小耗子極目四望,心裡思謀脫身之策。他不知道,這裡就是石青經常提及的氐人屯居區枋頭。裹挾他的是氐人首領蒲洪第三子蒲健。蒲健兩位兄長早夭,於是,他被蒲洪立爲世子。

蒲健在鄴城,明爲禁軍雜號將軍,實則爲質。蒲洪圖謀天下之心越來越盛,越來越明顯,蒲健不敢在鄴城再呆下去,適逢動亂,便趁隙逃出。

“大兄!你可回來了。擔心死兄弟了。”蒲雄一馬當先,迎上蒲健。人還未到,已是滾鞍落馬,行禮請安。

蒲健飛身下馬,一把抱住蒲雄。問道:“父親安好?枋頭一切安好?聽聞這段時日,你們做出好大一番事業。”

蒲雄大笑:“大兄知道嗎。這段時日,父親命令我們封鎖渡口,截斷交通,巧趕上鄴城動亂,大量編戶西歸,路經此地,盡被我們收攏,收穫當真不下。呵呵。。。”蒲雄壓低了聲音。“如今枋頭人丁已逾三十萬,父親帳下可用丁壯不下十萬!”

“啊!”儘管早有耳聞,蒲健還是驚訝出聲。

“哈哈!大兄。今時枋頭已非昔日,父親威名天下皆知,名人異士紛紛來投。嘿。今日一早,便又來了一位大有來頭的人物,父親和雷弱兒、樑欏正陪着敘話呢。。。”

“哦?卻不知是誰?”蒲健一聽,興致越發高漲,急不可耐地抓住蒲雄。“小弟。走!我們邊走邊說。”

蒲雄跨上戰馬,卻沒急着說,賣了個關子,問道:“大兄可聽說過佛尊者?”

蒲健正自上馬,聞言一震,不防掉落馬下,他顧不得痛疼,一躍而起,驚道:“莫非是大和尚的師弟,被西涼諸國尊爲尊者的佛圖空!?”

蒲雄大笑:“可不正是他麼!”

蒲健一躍上馬,猛擊一鞭,大叫一聲:“小弟。快引爲兄前去,爲兄要拜偈佛尊者。”說着,已疾駛而去。蒲雄大笑,緊緊跟上。

佛圖空是天竺人,賣相非常好,一點不像域外人士。皮潤膚白,慈眉善目,頜下乾乾淨淨,沒有一根鬍鬚,笑起來,下巴疊起三層浪,和肉肉的大肚子互相襯托,活脫脫就是彌勒再世,大德重生。這麼好的賣相,可惜蒲健無福看見。

“什麼?佛尊者走了?不行,我要追上去,見上一面。”蒲健縱馬就欲離去。

雷弱兒攔住他,道:“世子。大將軍和佛尊者有事協商,不讓他人相送跟隨,世子你看。。。”

蒲健聞言勒馬,悵然望向北方。

北方淇水東岸。一羣和尚和比丘尼正在告別蒲洪。

“彌勒佛。”

佛圖空合手宣佛,寶相莊嚴。“單于放心,此去鄴城,和尚必爲單于廣結善緣。”

老蒲洪油光滿面,宛若屠夫,此時卻合手誦佛,虔誠無比。“佛法無邊,光照蒲氏。。。”

“彌勒佛。單于失言了。。。”佛圖空嘻嘻一笑,笑容像遊戲人間的神佛,貪、嗔、癡、三毒齊全。“草付臣又土王咸陽。應在‘苻’字。”

蒲洪一悟,失聲笑道:“老蒲洪愚鈍。這個‘苻’字,只怕要一段時日才能習慣。”

“不急。不急。。。”佛圖空嬉笑,道:“單于直管從容行事,勿須多久,必將成我佛護法。”

蒲洪哈哈大笑。稍傾,笑聲一頓:“昔日大和尚與南和張氏有些心結,如今,張太尉與老苻洪休慼與共。佛尊者此去鄴城,還請解開此心結。”

“過往種種,盡如雲煙。單于不用爲此憂慮。”佛圖空宣了聲佛號,帶了十數僧人、七八比丘,飄然離去。卻留下兩名精於紋刺的西域比丘。

四十九章 死又何悲二十九章 天網恢恢第2章 三個雜號將軍七十二章 輿論戰心理戰四十八章 起伏六十三章 諸葛攸顯能二十八章 初入建康五十一章 信念與本能的對決七十七章 博浪二第6章 初來乍到 沒人關照四十一章 難阻五十八章 張遇複姓六十三章 王猛之請二十三章 雙方的水師四十五翻臉不認人六十一等你進攻四十章 牛人高論三十二章 鄴城換主上三十二章 踏上旅程二十九章 以後的打算未完稍後補全第5章 豫州牧十八章 擱置爭議二十章 有客來訪十四章 偶遇三十六章 連番意外第1章 尷尬人之間的閒談三十六章 那就戰吧三十七章 魏關前的疑惑四十八章 起伏第10章 匕現十六章 放膽直言五十九章 不能打下去了三十九章 意料之外三十九章 男人的眼淚五十六章 金鉤六十八章 麻姑勸妹二十四章 勇者無敵五十八章 襄國之戰八五十三章 主公在上六十六章 登陸作戰二十六章 血腥的襄國之夜四十九章 合肥遇險五十七章 敵我同行五十六章 金鉤第2章 大晉朝廷的要求十五章 精雕細琢的風情二十二章 辣手未摧花五十七章 大禮的回報三十四章 異人四十章 翁婿重逢三十四章 書聖是這樣來的七十二章 輿論戰心理戰十四章 隔岸觀火第2章 大晉朝廷的要求第2章 重返鄴城五十傾巢而出一百零二章 投名狀四十五章 四月初八五六十八章 麻姑勸妹六十一章 議和第2章 博彩二十三章 南轅北轍二十三章 雙方的水師二十八章 彌合第5章 韓氏入宮六十四章 夜襲上四十七匆忙慌亂中的反應七十章 突破方向廣陵六十六章 登陸作戰八十七章 傳說是怎樣誕生的第8章 如何選擇這是個問題五十四章 一手硬還要一手軟六十三章 司州的形勢八十九章 困窘的燕國七十七章 博浪二六十二章 英雄之殤四十五章 三月二十八第6章 抗敵愛國陣線?第2章 重返鄴城五十六章 金鉤第10章 第一次任務四十四章 我們的家二十四章 勇者無敵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五十一章 信念與本能的對決三十九章 北上盧奴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四十三章 楊羣應聘記七十四章 前夕上五十九章 驚變上十八章 江湖高手二十二章 辣手未摧花四十四章 楊羣的青兗印象第2章 青兗的政治二十九章 我的女人我做主第10章 聯合操演誤操作章節請勿訂閱七十二章 挺進豫州五十三章 四千打劫三萬四十五章 三月二十八
四十九章 死又何悲二十九章 天網恢恢第2章 三個雜號將軍七十二章 輿論戰心理戰四十八章 起伏六十三章 諸葛攸顯能二十八章 初入建康五十一章 信念與本能的對決七十七章 博浪二第6章 初來乍到 沒人關照四十一章 難阻五十八章 張遇複姓六十三章 王猛之請二十三章 雙方的水師四十五翻臉不認人六十一等你進攻四十章 牛人高論三十二章 鄴城換主上三十二章 踏上旅程二十九章 以後的打算未完稍後補全第5章 豫州牧十八章 擱置爭議二十章 有客來訪十四章 偶遇三十六章 連番意外第1章 尷尬人之間的閒談三十六章 那就戰吧三十七章 魏關前的疑惑四十八章 起伏第10章 匕現十六章 放膽直言五十九章 不能打下去了三十九章 意料之外三十九章 男人的眼淚五十六章 金鉤六十八章 麻姑勸妹二十四章 勇者無敵五十八章 襄國之戰八五十三章 主公在上六十六章 登陸作戰二十六章 血腥的襄國之夜四十九章 合肥遇險五十七章 敵我同行五十六章 金鉤第2章 大晉朝廷的要求十五章 精雕細琢的風情二十二章 辣手未摧花五十七章 大禮的回報三十四章 異人四十章 翁婿重逢三十四章 書聖是這樣來的七十二章 輿論戰心理戰十四章 隔岸觀火第2章 大晉朝廷的要求第2章 重返鄴城五十傾巢而出一百零二章 投名狀四十五章 四月初八五六十八章 麻姑勸妹六十一章 議和第2章 博彩二十三章 南轅北轍二十三章 雙方的水師二十八章 彌合第5章 韓氏入宮六十四章 夜襲上四十七匆忙慌亂中的反應七十章 突破方向廣陵六十六章 登陸作戰八十七章 傳說是怎樣誕生的第8章 如何選擇這是個問題五十四章 一手硬還要一手軟六十三章 司州的形勢八十九章 困窘的燕國七十七章 博浪二六十二章 英雄之殤四十五章 三月二十八第6章 抗敵愛國陣線?第2章 重返鄴城五十六章 金鉤第10章 第一次任務四十四章 我們的家二十四章 勇者無敵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五十一章 信念與本能的對決三十九章 北上盧奴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四十三章 楊羣應聘記七十四章 前夕上五十九章 驚變上十八章 江湖高手二十二章 辣手未摧花四十四章 楊羣的青兗印象第2章 青兗的政治二十九章 我的女人我做主第10章 聯合操演誤操作章節請勿訂閱七十二章 挺進豫州五十三章 四千打劫三萬四十五章 三月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