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五章 選擇和算計

八十五章選擇和算計

武邑。

黃昏時分,一身儒士常服打扮的王午施施然進了北城。

“刺史大人安好,屬下有禮了。”原幽州別家司馬、現范陽太守李產之子李績在城門洞外側,恭敬地向老上司行禮。

李績三十未到,年齡輕輕就能擔任一州別駕,不僅因爲父親的人脈,更重要的原因是王午的賞識。王午對他的賞識愛重不單單體現在拔擢上,燕軍入塞後李產率范陽之衆降燕,王午不僅沒有遷怒李績,甚至不惜得罪鄧恆,以不願見父子相殘的慘景之名將李績打發回范陽。這份恩義當真少見。是以,一聽說王午在城外喊關,李績一面命令守軍開城放人進來,一面親自趕來迎接。

“伯勤(李績表字)一向可好,不用多禮。”王午攙起李績,親熱地問候招呼,失意之際見到當年的下屬讓他的興致非常高。

兩人相互攙扶着,一路來到武邑城守府。

城守府早已備好酒宴,李產聞訊也候在府外迎接,因爲王午身份過於敏感,將他迎進府後,李產斥退左右,只和兒子陪王午飲宴閒聊。

“聽說石青暗使手段兼併了幽州軍,並將徵東將軍和刺史閒置不用。既然如此,刺史大人不如來薊城吧,李某會在燕王面前一力舉薦,終歸不會虧待了刺史大人。”

酒過三巡之後,李產率先說到正題。以他想,王午在民軍岌岌可危之際來訪,多半是打算另找出路,這種事情對方可能不好意思開口,爲免王午尷尬,他就主動開口探詢了。

“不錯。刺史德高望重胸有錦繡,石青不識得,燕王必定識得,刺史大人若是願意,屬下願意和家父一起舉薦,必讓燕王重用大人就是。”李績跟着附和,心思和他父親的倒是一模一樣。

“賢父子耿耿之心,王午心領了。”王午放下酒樽,悵然嘆了口氣,悠悠說道:“賢父子可能有所誤會,實不相瞞,王某此來並非有心另尋出路,而是來替石大將軍勸降的。”

“勸降?!”

李產、李績俱是驚呼,不可思議地望向王午,王午肯定地點了點頭。

李產咦了一聲,詫異道:“刺史大人。開戰以來,民軍倚仗防守和地利的優勢確實佔了不少便宜,打了幾場勝仗,只是這不能說明民軍比燕軍強,事實上,雙方態勢並沒有大的改變。幽州秋糧即將下來,新徵募的幾萬青壯兵丁也踏上了征途,燕軍猶有餘力,至少還能再打三個月。反觀民軍,各城糧草即將斷絕,因爲慕容霸的襲擾,冀州產量之地的秋收是指望不上了,關中遙遠,秋收之糧運送過來至少要到九月底,青兗豫司諸州荒蕪太久,就算有些收成供給也會有限,可以說,到了這個境地,民軍已經支撐不下去了。大勢如此清楚明瞭,稍有眼力之人便能看出,大人爲何讓我父子自陷死地?”

王午一曬,不以爲然道:“如果世事當真與李太守所料一般無二,去年春慕容恪突襲閃擊爲何草草收場?幽州軍又怎會被兼併?今年春石大將軍怎能從建康逃回、順帶將揚州收入囊中?荊州軍又怎能黯然撤走?面對種種不利,民軍又怎能斬殺十萬燕軍?”

“這個。。。。。。”李產訥訥無言。王午這一連串問題不是他能明白和解答的。

李績目光一閃,插嘴說道:“這許是時運使然,石青運氣不錯,但是運氣總有用完的一天;沒有實力,單靠運氣終究不成。屬下估計,這一次他再難僥倖,無論如何都要敗了。”

“不錯。”

李產附和道:“燕國厚積已久,實力不可小覷。別說李某不願歸降,就算李某卻不過刺史大人的情面降了民軍,石青若想依靠李某內應來打敗燕軍,那也是不可能之事。”

王午呵呵一笑,道:“呵呵。李太守想差了,石大將軍沒打算依靠內應打敗燕軍,也沒指望依靠王某勸降李太守。實不相瞞,只因王某和賢父子相熟,方便說話,石大將軍這才讓王某過來傳話,這句話其實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帶到的。”

“啊!!!”

李產、李績父子再次驚詫起來。按王午所說,這種勸降可真的沒有多少誠意啊。

“什麼話?”李產認真地問。

“石大將軍說。。。。。。”王午放緩語氣,力圖讓自己的口齒更清晰些。“。。。。。。。這一戰要不了多久就會見分曉,民軍若是敗了,他不會耽擱諸位的前途,勸降之議只當玩笑。但若民軍勝了,而且是大勝之時,他希望倒在民軍刀槍下的不是同屬華夏一族的幽州士民,而是塞外鮮卑人;所以,他敦請幽州士民到時候分清形勢,及早做出應對。若是有人執意不從,民軍只好以蠻夷胡虜視之並斬盡殺絕,若是有人知曉大義,到時願意與民軍攜手追殺,以前恩怨徹底勾銷,石大將軍會以此爲第一筆功勞,開始重新記載。”

王午說完,堂內鴉雀無聲,李產、李績忘記了驚詫,只呆呆愣愣地出神,兩人腦袋裡盤旋的是同樣的問題:石青憑什麼說這樣的話?難道他自以爲必贏麼?

“哧溜——”

王午自斟自飲了一杯美酒,醇液下喉的聲響打破了大堂的寂靜。李產、李績被這聲音驚得倏地一顫,旋即回過神來。

“王刺史。石。。。。。。。啊,石大將軍這話你信嗎?”李產滯了滯,及時地把對石青的稱呼改了過來。

“我信。”

王午再次斟了樽酒,一飲而盡後,笑眯眯地望着李產。“信又如何?會損失什麼嗎?”

李產恍然一悟。是啊,信又如何?石青不是讓他提前暗中歸降,充作內應以顛覆燕軍;只是在結果揭曉之時給他提供了一個選擇,至於如何選,完全可以依據當時的局勢而定。也就是說,石青先給了他一條退路,走不走在於他自己。這完全是有百利而無一害之事啊,爲什麼不信呢?

“好厲害的石大將軍——”

李績似乎也悟過來了,嘖嘖連聲地讚歎道:“他明白結果未現前,幽州士人不可能歸降民軍,是以用這個讓人無法拒絕的選擇來分化幽州人和鮮卑人;呵呵,石大將軍有此成就,當真不是僥倖。以績猜想,此時此刻,他不僅遣刺史大人來武邑說項,只怕還遣有其他人到別的幽州將領處說項了。不過,呵呵——能夠有條退路確實不錯啊。”

李績所料不錯,就在王午成爲李產座上賓的時候,張季也成了駐守滹沱河浮橋的北平太守孫興的帳中客。

張季和王午的說辭一般無二,孫興也是大感訝異。詫異之下,他忍不住試探道:“姐夫。石青有什麼後着不成?要不焉敢說出這等大話?”

張季苦笑道:“春生(孫興表字)。石大將軍就算有什麼後着也不會說與你姐夫知道。你姐夫現在是落拓之人,此事若是成了,日後不定有復起之日,若是敗了那就萬事作罷,日後要仰賴春生過活呢。”

孫興不會把張季口中仰賴自己什麼的當真,姐夫再不濟也只會向石青、慕容俊這等人主低頭,卻絕不會向同儕之輩低頭,家門的榮耀讓姐夫無法做低三下四之事。

“姐夫客氣了——”

孫興應付了一句,心思隨即轉到時勢上來,思酌着說道:“石青有此底細,莫非有什麼奇兵?”想到這裡,他腦中電光一閃,霍然驚道:“張平!莫非是張平——我軍和民軍交戰數月,幷州沒有一點聲響,想來打的是鶴蚌相爭漁翁得利的主意。眼下雙方分曉將現之際,他若是有心攪局,我軍可就危險了。。。。。。”

孫興越想越是驚心,一把扯過輿圖,在上面指點着對張季說道:“姐夫你看,幷州軍若出井徑關,可直接突襲真定城外的悅綰部;輔國將軍率西路軍主力離開真定,如今看來恰恰是中計了。或者幷州軍走飛狐徑,突進代郡,沿北溝向東一路橫掃,斷去我軍退路。哎呀——若是如此,我軍危矣!看來幷州張平和石青已經勾連上了,幷州軍就是石青的倚仗!”

“啊?!是麼?”

張季一驚,俯身過去趴在輿圖上仔細觀看,越看越覺得孫興說得有理,忍不住讚道:“還是春生識見透徹,我說石大將軍爲何有此把握呢,原來早埋下了如此妙着。呵呵,這樣以來,民軍確實有希望大敗燕軍,春生可以認真考慮石大將軍的建議了。”

孫興目光閃爍,思慮道:“不瞞姐夫說,一開始我就沒敢輕忽石大將軍的好意,不過,我還是會將此事告知燕王的。”

“什麼?春生!你若行此舉,就是鐵了心和石大將軍爲敵,這可不是穩妥的處世之道啊。”張季駭然地望着孫興,直感覺不可思議。他印象裡的孫興可不是什麼耿忠爲主之人。

“姐夫彆着急,聽弟弟慢慢說。。。。。。”

孫興得意一笑,湊近張季道:“姐夫,民軍、燕軍誰勝誰負結果沒出來前,誰也說不準。既然如此,我等何不左右逢源,兩邊投注呢?你看這樣好不好,弟弟明日密告燕王,就說有高人提點,言道幷州張平是我軍最大的隱患,請燕王早作防備,以防不虞。石青打算聯手張平之計若因此而破的話,民軍大敗,姐夫也不用在鄴城待了,帶上姐姐偷偷投到燕王麾下吧,小弟到時就說指點的高人是姐夫,燕王必定會有所酬謝。反之,燕王若是不能化解張平之患,燕軍終究大敗,小弟就依從石青的好意,臨陣反擊,爭取立些功勞,同樣姐夫也有了說項之功,復起就有了希望。姐夫以爲如何?”

張季哎呀連嘆,雙目放光,驚呼道:“好啊!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這才幾年,春生就歷練的這般老成,此計當真是進退隨心,圓轉如意啊;姐夫以後當真要仰賴春生照應了。”

“呵呵,姐夫客氣。”

謙遜了一下,孫興有些矜持地說道:“此事就這般定了,姐夫迴轉後就對石青說,小弟暫時拿不定主意,需要權衡一番。石青必定滿意。小弟麼,明日就去蠡縣見燕王,正巧輔國將軍也來了,輔國將軍明曉輕重,若是因此破了張平和石青的圖謀,姐夫你這個高人日後必定會得到重用。”

二十四章 勇者無敵六十五章 夜襲下四十八章 大兵壓界四十五向西追四十九章 火燒慕容評三十九章 北上盧奴九十九選擇退路九十一章 如火燎原十三章 見到姚弋仲第9章 燕使皇甫真二十五章 不是我軍無能十八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二十二章 辣手未摧花四十九章 合肥遇險第1章 煎熬八十四章 虛晃一槍六十五章 南下陳留六十章 酒盟第1章 天塹變通途六十五章 全面開花十四章 偶遇第6章 姚氏兄弟四十四章 悲傷三十一章 三個戰場五十九章 襄國之戰九第1章 煎熬五十九章 朋友越多越好五十七章 大禮的回報五十三章 襄國之戰三二十七章 財帛動人心一百章 四面楚歌第3章 談婚論嫁三十一章 雙贏五十六章 雨夜追擊四十四章 悲傷九十六章 此地而來的噩夢四十三章 四月初八三三十六章 新的任務十三章 鄴城的框架十六章 衆望所歸的督帥三十八章 雷弱兒的煩惱十二章 張遇的心思一百零七章 折戟白溝河五十六章 以退爲進好處多五十二章 揚州的開局二十九章 以後的打算未完稍後補全第4章 桓衝北上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五十二章 襄國之戰二六十章 慕容恪的疲憊第9章 行蹤泄露四十五章 逃遁五十八章 張遇複姓二十三章 南轅北轍二十五章 奏對五十七章 襄國之戰七七十七章 不是那麼糟六十三章 王猛之請第3章 目的何在?五十六章 雨夜追擊三十五章 不關乎正義四十五章 逃遁二十章 有客來訪二十五章 不會再有灄頭人二十一章 血色浪漫三十六章 全線撤退十二章 聚會六十三章 王猛之請五十四章 燒四十二章 皆大歡喜的結局五十一章 悅綰意外出現九十六章 此地而來的噩夢第2章 青兗的政治十六章 義士的失望第9章 勝未必可喜二十五章 詐城第3章 小耗子歷險記(下)二十七章 流言的解析四十八章 兄弟間的話題七十七章 不是那麼糟九十九選擇退路四十五翻臉不認人六十二章 枋頭之變九十六章 此地而來的噩夢十八章 開戰四十三章 契機四十三章 楊羣應聘記三十六章 連番意外二十三章 南轅北轍五十五章 臨戰前的軍議六十一等你進攻十九章 穩住七十一章 有理由嗎第3章 目的何在?二十四章 霹靂天兆第10章 匕現一百零七章 折戟白溝河四十二章 金堤喋血二十五章 不會再有灄頭人
二十四章 勇者無敵六十五章 夜襲下四十八章 大兵壓界四十五向西追四十九章 火燒慕容評三十九章 北上盧奴九十九選擇退路九十一章 如火燎原十三章 見到姚弋仲第9章 燕使皇甫真二十五章 不是我軍無能十八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二十二章 辣手未摧花四十九章 合肥遇險第1章 煎熬八十四章 虛晃一槍六十五章 南下陳留六十章 酒盟第1章 天塹變通途六十五章 全面開花十四章 偶遇第6章 姚氏兄弟四十四章 悲傷三十一章 三個戰場五十九章 襄國之戰九第1章 煎熬五十九章 朋友越多越好五十七章 大禮的回報五十三章 襄國之戰三二十七章 財帛動人心一百章 四面楚歌第3章 談婚論嫁三十一章 雙贏五十六章 雨夜追擊四十四章 悲傷九十六章 此地而來的噩夢四十三章 四月初八三三十六章 新的任務十三章 鄴城的框架十六章 衆望所歸的督帥三十八章 雷弱兒的煩惱十二章 張遇的心思一百零七章 折戟白溝河五十六章 以退爲進好處多五十二章 揚州的開局二十九章 以後的打算未完稍後補全第4章 桓衝北上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五十二章 襄國之戰二六十章 慕容恪的疲憊第9章 行蹤泄露四十五章 逃遁五十八章 張遇複姓二十三章 南轅北轍二十五章 奏對五十七章 襄國之戰七七十七章 不是那麼糟六十三章 王猛之請第3章 目的何在?五十六章 雨夜追擊三十五章 不關乎正義四十五章 逃遁二十章 有客來訪二十五章 不會再有灄頭人二十一章 血色浪漫三十六章 全線撤退十二章 聚會六十三章 王猛之請五十四章 燒四十二章 皆大歡喜的結局五十一章 悅綰意外出現九十六章 此地而來的噩夢第2章 青兗的政治十六章 義士的失望第9章 勝未必可喜二十五章 詐城第3章 小耗子歷險記(下)二十七章 流言的解析四十八章 兄弟間的話題七十七章 不是那麼糟九十九選擇退路四十五翻臉不認人六十二章 枋頭之變九十六章 此地而來的噩夢十八章 開戰四十三章 契機四十三章 楊羣應聘記三十六章 連番意外二十三章 南轅北轍五十五章 臨戰前的軍議六十一等你進攻十九章 穩住七十一章 有理由嗎第3章 目的何在?二十四章 霹靂天兆第10章 匕現一百零七章 折戟白溝河四十二章 金堤喋血二十五章 不會再有灄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