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章 關中來得喜訊

十七章關中來得喜訊

邯鄲大戰的勝利,使得大魏朝廷的威望登上了一個新的高峰,鄴城之內,無論士民百姓,還是將帥士卒,無不歡欣鼓舞,俯首歸心;鄴城之外,近的如黎陽、石瀆、繁陽、陰安的段勤、張賀度、劉國、靳豚,遠的如襄國、冀州的石祗、石琨、張舉,無不驚慌失措。

冉閔挾大勝之威,調整戰略,開始轉守爲攻。

永和六年七月。

大魏禁軍向周邊四處出擊,意欲肅清張賀度、段勤等附在鄴城腹心的毒瘤,爲遠征襄國做準備。

石青巡視之行結束,回到肥子的時候,正好接到了冉閔的親筆詔書。

冉閔在詔書中敘述了邯鄲大捷的經過,隨後告訴石青,蔣幹、張溫、孫威諸將各率精兵在外征戰,清剿張賀度等逆黨,眼下戰事進展順利,勝利指日可待。待諸將班師之後,他將親自帶兵北上襄國,剿除後趙餘孽。詔書最後說,大魏立國半年來戰火不止,鄴城倉靡耗殆盡,鄴城周邊受戰事影響,春耕秋播盡皆擱荒;如今朝廷倉稟空乏,過冬都有問題。詔令石青在青、兗籌備糧食布帛,秋後解往鄴城。

“青兗現有多少餘糧?”

石青將詔書遞給王猛,思索着道:“青兗布帛入不敷用,怎麼辦呢?我記得在枋頭收繳了不少羊皮,這東西可以當作布帛禦寒,嗯,給鄴城解送一些吧。”

王猛看完詔書,臉色陰沉的厲害;雖然他同意石青支持鄴城抵抗鮮卑慕容的做法,但是這不意味着他樂意讓青兗大出血。糧食布帛這些東西,在戰亂時代,可是比銀錢還要貴重啊。

嘆了口氣,王猛回道:“夏秋之間時日短暫,青兗大約節餘出二十萬石麥子,秋收到明春時日太長,秋收的粟米剛剛夠用,不會有半點節餘,爲了應付意外,青兗至少需要備下十五萬石存糧,石帥若想支援鄴城,就解五萬石去吧。至於羊皮褥子,可以解送兩萬張;青兗有炕有石炭,民衆熬冬用不着羊皮褥子,留兩萬張是防着有戰事,給新義軍士卒用的。。。”

停了一下,王猛辨解道:“大魏朝廷下轄的不僅有青、兗兩州,就算司州困難,還有豫州、徐州呢。王猛以爲,皇上也會給周刺史、張刺史下詔,讓他們提供支持的。這兩州若是再湊一些,足夠鄴城資用一段時日了。”

“軍帥府籌集兩萬張羊皮褥子,十萬石糧。秋後就解往鄴城。”

石青拍板定案下來,伸手阻止王猛諫勸。“景略兄,秋後皇上征討襄國之戰極爲重要,石青料定,鮮卑慕容會插上一手。這一戰只許勝不許敗,勝了,打擊的不僅是襄國,更是鮮卑人的銳氣,很可能就此阻住鮮卑鐵騎南下的腳步。若是敗了,可就。。。”

歷史上的這一戰,冉閔圍困襄國百十日,久攻不下。就在兵力疲憊之際,石琨、鮮卑人、灄頭人同時來援,與城內的石祗裡應外合,四面夾攻,冉閔因此大敗,麾下十餘萬精銳士卒死傷略盡。

石青以爲,這一仗是一個轉折點,剛剛對襄國獲得戰略優勢的大魏朝廷因此元氣大傷,再次落到下風,一蹶不振。即便冉閔最終戰勝了襄國,也不是因爲大魏朝庭實力強盛,而是因爲襄國的內亂。

石青處心積慮地想改變這一戰的結果,他一直在爲此努力。

歷史上的襄國之戰,雙方動用兵力合計二十六萬。大魏一方有精兵十萬;由襄國石祗、冀州石琨、鮮卑慕容,灄頭人四方組成的聯軍步騎約莫十六萬。十萬大魏精兵對十六萬聯軍原本可以一戰,只是大魏身爲客兵,連續攻城三四個月,早已疲憊不堪,精神不濟。與之相反的是,對方乃是主場作戰,有堅城可依,三路十餘萬援兵一起趕到,聲勢浩大。因爲這些原因,大魏才最終戰敗。

在石青的算計下,歷史已經發生了變化,灄頭人再不可能組織兩萬八千步騎援助襄國了。石青相信,少了這一路援兵,襄國聯軍不僅數量大爲減少,聲勢上也會遜色不少。如果青兗等河南諸州再爲冉閔提供足夠的支持,這一戰的結果很可能會改變。爲此,新義軍絕不應該吝惜糧食布帛。

“景略兄。請帶石某給皇上寫本回奏,就說,青兗會竭盡所能支持朝廷蕩平襄國;兩萬張羊皮、十萬石冬麥會在八月中旬解往鄴城;樂陵倉的飛鉤、車盾、強弩等攻城器械將於九月初解往鄴城,以便皇上攻打襄國輜用。。。”

說道這裡,石青心中一閃,突然憶起一事。歷史上冉閔討伐襄國,不知爲什麼會突然想安撫胡人,任命次子太原王冉胤爲大單于,並撥一千降胡作爲冉胤部衆。光祿大夫韋瞍苦苦勸諫不果,反被冉閔殺了。

毋庸諱言,這件事可謂冉閔一生中最大的污點。

既然來到這個時代,石青自然不希望心目中的英雄繼續揹負這個污點。他必須想法避免此事的發生。沉思半響,石青繼續說道:“。。。景略兄請代石某向皇上進言:殺胡復漢,乃萬千漢人之心聲,乃千秋萬世之功業;請皇上義旗高張,義無反顧,將此大業進行到底,萬萬不可猶豫,萬萬不可反覆。。。”

王猛搖了搖頭,無奈地拿起筆,按照石青的意思潤色奏本。。。

這一日是永和六年七月初一。恰逢軍帥府開府建衙最關鍵之時。

依照方便民生,利於衛護的原則,青兗兩州四十八萬餘人丁分別集中到二十三個居住區;加上豫州魯郡,兩州合計十五個郡國;其中人口最爲密集的廣固、泰山各有三個居住區,一般的郡國有兩個集中定居區,至於陳留、北海這等荒僻之地,則只有一個居住區。

爲了因應這一變化,軍帥府的郡縣村三級地方體制也因此改爲縣村兩級,郡國一級去除,一個居住區爲一個縣。秋收之後,二十三個直屬軍帥府,由縣主事、治學主事、農部主事、義務兵都尉組成的縣長府將會公開亮相,正式管理地方。

因爲沒有秋收和民衆遷移的制約,軍帥府的改制進程比地方上更快一步。軍帥府兩輔、四幕僚、八職司部人選已經公開。

兩輔政毫無例外地由劉啓、劉徵擔綱。

四幕僚分別爲:長史王猛、主簿王亮、功曹掾王羲之、倉曹掾郗愔。

八職司部主事分別爲:志願兵主事戴真、義務兵主事祖胤、監察部主事祖鳳、農部主事李承、工部主事諸葛裕、吏部主事陳然、刑部主事劉復、學部主事孟還真。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皆爲文職,乃是青兗行政體系。新義軍下轄的兩大兵種志願兵、義務兵的控制權依舊被石青緊緊抓在手中。亂世之中,刀槍纔是最爲直接最爲有效的力量。

七月上旬,青兗民衆正忙着秋收秋播,軍帥府內,石青與王猛、劉徵、劉啓連日會商,終將各部、各縣人事一一敲定。

這件心頭大事一去,石青頓時感覺輕鬆了許多,當即矇頭大睡了一覺。

第二天餉時,石青起牀隨便洗涮了一下,從麻姑端來的食盤裡抓了一個窩盔,隨後,悠悠達達地轉到前面的議事堂。

入門坐定下來。石青一邊啃嚼着窩盔,一邊沉思回想,他感覺自己好像遺忘了一件什麼事。。。就在這時候,劉徵、劉啓以及王猛三人風風火火地走進來。

“石帥!大喜啊——”王猛抖着一封信箋,一進門就大聲報喜。兩位老大人反倒是沉穩的很,任由頜下的長髯簌簌抖動,強忍着沒有開口。

“哦!”石青一見三人神態,便知此事不同尋常;他撩衣站起,肅手相請兩位輔政坐下,然後問道:“景略兄!到底是何事?”

王猛將信箋呈給石青,亢奮地說道:“石帥。麻帥來信,屠軍已進入關中了。。。。”

“啊——真的嗎?”石青精神一振,接過信箋,仔細觀看。

六月二十五。麻秋親率五千精兵,佯裝借道迴轉冀州,進入散關,隨即以徵西大都督的名義接管散關;麻秋心腹部將王擢率三萬屠軍隨後蜂擁而入,不幾日便佔據了關內秦州諸郡。

七月初一,麻秋率兩萬五千屠軍進兵關內雍州。

徵西大都督旗號所至,沿途郡縣無不聞風而降。麻秋屠軍惡名在外,一般官吏守軍根本不敢與他作對;王朗走後,關中守軍雖然以王朗中軍司馬杜洪爲主,然則杜洪威信與麻秋相比實在天差地遠,以至於關中郡縣守軍寧願聽從麻秋號令,也不願聽從頂頭上司杜洪之令。

七月初五,麻秋大軍在長安遇阻。因爲杜洪半年來的苦心經營,長安周邊的潼關、華陰等地守將皆不附於麻秋。雙方開始出現僵持。麻秋一邊打造攻城器械,準備強攻長安,一邊遣人順河而下,向石青報訊,請新義軍會同關外屠軍佯攻弘農,以震攝關中守軍,爭取不戰而屈人之兵。

“大事定矣!”石青撫掌大笑。

對屠軍和新義軍來說,奪取關中唯一的困難就是入關,一旦打開關中門戶,杜洪和他匆忙聚集的烏合之衆絕對不是兩軍聯手後的敵手。

五十六章 襄國之戰六五十章 冉遇三十九章 意料之外十一章 禍福由天二十一章 天意人心六十八章 豫州軍的破綻二十章 想決戰沒門六十七章 麻姑的決定五十六章 攻守較技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九十章 陣前勵士第5章 韓氏入宮三十九章 男人的眼淚三十四章 分化五十一章 信念與本能的對決六十八章 根絕仇恨一百零五章 突圍血戰上三十七章 依靠十七章 免費的晚餐三十五章 薛瓚的恐懼三十三章 值得三十九章 各有盤算二十九章 去戰鬥吧五十五章 盟友就是用來吞併的七十一風滿樓上三十一章 全力一搏能逞否第8章 讖言豈會無稽五十八章 襄國之戰八四十三章 楊羣應聘記七十六章 博浪一第3章 連環箭六十六章 登陸作戰九十五章 焉有退路四十三章 楊羣應聘記三十七章 魏關前的疑惑九十四章 可怕的謠言第10章 匕現三十一章 祭竈節上第10章 第一次任務二十四章 勇者無敵三十一章 雙贏八十七章 傳說是怎樣誕生的四十二章 金堤喋血六十八章 豫州軍的破綻三十一章 荒唐的政治二十九章 去戰鬥吧四十三章 血修羅第6章 初來乍到 沒人關照十九章 舉中原以降晉第5章 韓氏入宮第10章 至方君子四十五翻臉不認人第8章 讖言豈會無稽三十六章 全線撤退三十二章 祭竈節中九十五章 焉有退路五十傾巢而出十二章 離開鄴城二十五章 窩盔西進三十二章 踏上旅程五十章 騎兵間的戰鬥三十九章 危機重重三十二章 上黨風雲十五章 精雕細琢的風情十二章 張遇的心思五十五章 將星閃耀七十一風滿樓上五十章 聯繫上了十五章 傳國玉璽的僵局十三章 見到姚弋仲四十三章 契機三十一章 需要等級嗎三十五章 惡客四十七章 慕容恪的謀算第10章 匕現四十三章 血修羅二十七章 第一次較量七十六章 博浪一第3章 談婚論嫁二十八章 彌合十三章 論兵二十六章 接觸上了六十七章 意外叢生六十六章 登陸作戰六十二章 英雄之殤五十一章 悅綰意外出現四十九孫威來了五十一章 僵持中的暗流七十六章 博浪一四十八章 起伏二十三章 狩獵下十二章 故人第2章 大晉朝廷的要求四十一章 博陵的幽州軍三十三章 值得四十三章 四月初八三九十一章 如火燎原二十七章 因果循環三十二章 上黨風雲三十八章 另外一場對話
五十六章 襄國之戰六五十章 冉遇三十九章 意料之外十一章 禍福由天二十一章 天意人心六十八章 豫州軍的破綻二十章 想決戰沒門六十七章 麻姑的決定五十六章 攻守較技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九十章 陣前勵士第5章 韓氏入宮三十九章 男人的眼淚三十四章 分化五十一章 信念與本能的對決六十八章 根絕仇恨一百零五章 突圍血戰上三十七章 依靠十七章 免費的晚餐三十五章 薛瓚的恐懼三十三章 值得三十九章 各有盤算二十九章 去戰鬥吧五十五章 盟友就是用來吞併的七十一風滿樓上三十一章 全力一搏能逞否第8章 讖言豈會無稽五十八章 襄國之戰八四十三章 楊羣應聘記七十六章 博浪一第3章 連環箭六十六章 登陸作戰九十五章 焉有退路四十三章 楊羣應聘記三十七章 魏關前的疑惑九十四章 可怕的謠言第10章 匕現三十一章 祭竈節上第10章 第一次任務二十四章 勇者無敵三十一章 雙贏八十七章 傳說是怎樣誕生的四十二章 金堤喋血六十八章 豫州軍的破綻三十一章 荒唐的政治二十九章 去戰鬥吧四十三章 血修羅第6章 初來乍到 沒人關照十九章 舉中原以降晉第5章 韓氏入宮第10章 至方君子四十五翻臉不認人第8章 讖言豈會無稽三十六章 全線撤退三十二章 祭竈節中九十五章 焉有退路五十傾巢而出十二章 離開鄴城二十五章 窩盔西進三十二章 踏上旅程五十章 騎兵間的戰鬥三十九章 危機重重三十二章 上黨風雲十五章 精雕細琢的風情十二章 張遇的心思五十五章 將星閃耀七十一風滿樓上五十章 聯繫上了十五章 傳國玉璽的僵局十三章 見到姚弋仲四十三章 契機三十一章 需要等級嗎三十五章 惡客四十七章 慕容恪的謀算第10章 匕現四十三章 血修羅二十七章 第一次較量七十六章 博浪一第3章 談婚論嫁二十八章 彌合十三章 論兵二十六章 接觸上了六十七章 意外叢生六十六章 登陸作戰六十二章 英雄之殤五十一章 悅綰意外出現四十九孫威來了五十一章 僵持中的暗流七十六章 博浪一四十八章 起伏二十三章 狩獵下十二章 故人第2章 大晉朝廷的要求四十一章 博陵的幽州軍三十三章 值得四十三章 四月初八三九十一章 如火燎原二十七章 因果循環三十二章 上黨風雲三十八章 另外一場對話